评论

明代扬州、临清人口

原标题:明代扬州、临清人口

1、扬州

从满清修的乾隆《江都县志》和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可以知道明朝的时候修过两次扬州城。

第一次是在明初,在原宋代扬州城的西南一隅筑城,“周九里,计一千七百五十七丈”。后来到了嘉靖三十五年,因为人口繁盛,旧城已经远远不能容纳,大量人口都密集居住在城外的运河边上,为了抵御倭寇,吴桂芳等人决定修筑新城。其规模是“周十里,计一千五百四十一丈九尺”[1]。这新城其实只有三面,其西面从图上看和原来的旧城相接。

至于城的大小规模,在《扬州城——1987~1998年考古发掘报告》一书中有专门一节是介绍明代扬州城。其中提到明代旧城和新城的大小规模如下:

“我们从1920年实测的《扬州城市图》上看旧城为长方形,其东北城角稍向内抹,南北长约2000,东西宽约1000[2]

“明新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见2000余米,东西宽约1500余米”[3]

以此来计算,明代旧城的面积是2平方公里,新城的面积为3平方公里,整个明代扬州城的面积为5平方公里左右。

此外据江都县志记载,在崇祯十一年的时候,“盐法太监杨显明,累土为外城,工未及成”[4]

从上面这些信息来看,旧城在嘉靖时期,人口早已远远超出饱和,所以大量人口居住聚集在城外的河岸边上。地方志里附有明人何城写的《扬州府新筑外城记》,里面就提到因为城外河岸聚集大量商人居民,官员还不得不苦口婆心说服这些人搬迁,为新修城墙让路。

而到了崇祯时期,显然连旧城新城在内的整个扬州城的居民数量又一次远远超出了饱和范围,大量市民在城外居住。所以崇祯十一年的时候,盐法太监杨显明才要累土修筑新的外城,但可能是资金不够,中途停止了。

明代的扬州经济繁荣,人口最密集,发达程度远在同时期的上海之上,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冯梦龙在《醒世恒言》第六卷里说:

“那扬州隋时谓之江都,是江淮要冲,南北襟喉之地。往来樯橹如麻,岸上居民稠密,做买做卖的,挨挤不开,真好个繁华去处。”

虽然他讲的故事是唐代的,但描绘的具体景象只能是明代当时的景象。这和《金瓶梅》说的是宋代背景,但实则描写的是明代社会是一个道理。

因为同属纯粹的工商业城市,同属人口饱和的城市,扬州的人口密度应该至少和当时的上海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张岱的《陶庵梦忆》有一条记录:“广陵二十四桥风月,邗沟尚存其意。渡钞关,横亘半里许,为巷者九条。巷故九,凡周旋折旋于巷之左右前后者,什百之。巷口狭而肠曲,寸寸节节,有精房密户,名妓、歪妓杂处之。名妓匿不见人,非向导莫得入。”[5]

钞关在扬州城墙外,关于扬州的邗沟《天下郡国利病书》里有一些记述,在宋元丰二年的时候,“邗沟入江,一由扬子桥南,入伊委河至瓜州,一由扬子江西,过石人头,至仪真,其扬子桥之北,则经府城南门,东过钞关,复北至湾头,以达邵伯诸湖”[6]。显然在扬州城外无疑。

则此处描写当为城外街巷“巷口狭而肠曲,寸寸节节,有精房密户”“凡周旋折旋于巷之左右前后者,什百之”。其房屋密度之大,已经如此,城内密度之大更可想而知。(即便这段描写是城内的,扬州城人口密度也当时明代中国最高的地区之一。

明代扬州城墙包围的面积我们已经知道了是五平方公里,是当时上海面积的6.06倍,则城内的常住居民上限在60万人左右,按保守的算法也在四十万左右。如果考虑大量流动人口,或者战争时期因为避难来城内的人,那达到八九十万是有可能的。

在网络上,一些满清粉丝写的网文,拼命否认满清扬州大屠杀罪行,其中一个核心理由是说当时扬州城根本不可能有八十万人。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不妨摘录一下,以便奇文共欣赏

()旧称宋大城原来周长2280丈,经明朝张德林改筑后为周9里,计17575尺,即称为府城处。

()市河东部为新城区,系明嘉靖乙卯筑以防倭寇者,周长约10里,计为15419尺。府志提供了城的周长,城池图提供了城为四边形的,但未说明边长。

在四边形中以正方形面积最大。按照正方形进行计算,其结果是:

府城区面积约214476025平方米。新城区面积约1651255平方米

整个扬州府城的面积约为379598525平方米

按照城池图估算,城内的民房、官廨、寺庙、学校、厅堂楼阁、园院场桥等建筑物及河渠所占地约为60%。假如王秀楚所记被杀人数‘八十万余’是实,不把清军、扬城生存者及其他方式死亡者计在内,这‘八十万余’人的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仅47平方米,如将建筑物所占面积减去,则人均仅占有土地不足19平方米。这些人在生前,要摩肩擦背,死后要象柴禾一样地码起来。人在这样环境里是不能够进行生存活动的。更何况扬州的实际形状不是正方形的,其面积平方米数必定要小于上述数字,而人口采用了‘八十万’这个最小数字。如果把城内面积数字减少而把"八十万"以外的数字加上,那么在清军入城前,扬州府内人一个挨一个也容纳不下了,这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这篇网文可谓极尽忽悠之能事,不明真相的人,看见此人列举了地方志上数据,还一板一眼的计算面积之类,大概都会被忽悠的一愣一愣。

据说此网文最初“首发于吉祥满族网,作者署名佚名”,网文又是抄袭自张德芳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的《〈扬州十日记〉辨误》,而后又有朱志泊抄袭张德芳之文和网文再加上其自己无知臆断拼凑而成的《〈扬州十日记〉是伪书》一文发表于《扬州史志》。

此类文章,无论其为原创,还是辗转抄袭,其水平甚低,也不必再查对其原文出处了。

无论其真正作者是张德芳也好,还是朱志泊也好,在造假和骗人上,都是肆无忌惮。

他这个府城面积约为379598525平方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稍微看一下就知道,他是把满清地方志上旧城的周长除以四,然后再平方得到旧城面积;再把新城的周长除以四,再平方,算是新城的面积。两者相加就得到所谓扬州城的面积了。

但问题是只要看过《乾隆江都县志》和《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上扬州城图的人都知道,这里所谓的新城长度15419尺,其实只是三个城墙边的长度,因为其西边的城墙就是原来老城的东城墙,这也是明代扩建城墙一般通行的情况,绝无可能把四条边的城墙全部都新造。

本来新城的面积是大于旧城的,这从《扬州城——1987~1998年考古发掘报告》一书提供的实测数据也能得到证实,结果被张德芳等人这么一忽悠,新城反而远小于旧城了。于是就炮制出了379598525平方米这种搞笑到极点的数字来。

实际上,即便是这么一个被严重缩小的面积,容纳八十万人也是完全可能的,这个面积是当时上海城的4.6倍左右,人口密度就算和上海一样,常住居民也能达到46万,如果战乱时期,城外涌入难民,完全可以达到八十万以上的规模。

就以这个网文作者自己计算的结果而论,他说把建筑物所占面积全部都减去,也就是所有居民包括妇女、老人、儿童全都一股脑儿同时涌到室外去。这种情况什么时候会发生呢?就是元宵之类重大节日,都不太可能发生。因为总有相当多人呆在家里,或者在其他建筑物内部。

但这里我们假设这种离奇情况会发生好了,据此作者说是“人均仅占有土地不足19平方米”。

那么问题来了,19平方米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一个人站着,双脚占地面积,算平均脚长25厘米,双脚站立在地上的宽度30厘米,占地面积只有0.075平方米1.9平方米的空间还足够容纳25个人站立。人均1.9平方米连一般程度的拥挤都谈不上。

如果一个人躺下来呢,算所有人的平均身高是1.6(包括所有妇女儿童老人在内,这个平均身高已经是高得不像话了),身体最宽处的宽度是50厘米(同样把妇女儿童老人平均在这内,这个宽度已经是宽得不像话了),占地面积是0.8平方米。人均1.9平米还足够容纳两人舒展的躺在地上绰绰有余。

根本达不到所谓的“在生前,要摩肩擦背,死后要象柴禾一样地码起来。”的地步,也就是这些替清朝屠夫遮羞的粉丝,连他自己提供的数字是个什么概念都没有弄清楚,闹出这种小学生数学常识都不具备的笑话来!所谓“人在这样环境里是不能够进行生存活动的”云云,纯属妄断。

其实在明代的城市,根据传教士们的描绘,根本用不着所有居民全部涌到户外来,拥挤程度倒是已经达到了摩肩擦背的地步。

不仅城市里人多拥挤到难以通行,甚至大道上,乡村里都会出现人多拥挤的现象。

如前面引用过的曾德昭《大中国志》里记载“中国人是如此之多,我在那里生活了22年,离开时和刚到时一样,拥挤的人群令人惊叹。情况确是这样,绝非夸张,不仅城镇及公共场所(有的地方,如不用力推攘就不能通行),甚至大道上,也汇集了大群的人,很像欧洲通常过大节或.群众集会。”[7]

盖略特·伯来拉的《中国报道》经过江西赣州城外一座桥的时候说,“这座桥是离城到其他河岸的主要通道,人多到如四周筑墙,简直可以和一个城相比。”[8]

此类记录不少,我也就不必一一摘录了。

2、临清

临清在明初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县城,到了明代由于工商业的高度发展,再加上地处运河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极为繁荣,人口高度密集的大都市。

正统十四年修建的砖城,周长只有九里。但很快就不能满足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需要,到了正德六年就开始在砖城之外扩建土城,到了嘉靖二十一年进一步扩建,新城墙全部用土建成,和旧的砖城合计一共周长有三十里之多。

关于临清的城墙情况和人口数量在《明清史料》甲编第10本中的《总监各路太监高起潜题本》中有提到。

这份题本开头是“总监各路援兵太监高起潜谨题:为再报奴贼四面逼临并陈分布防御,仰恳圣鉴事”。

其背景是崇祯十二年正月,满清军队在山东蹂躏,进逼临清。高起潜在这份奏疏中有一段话说到:

“总计临城周匝逾三十里,土垣既低,又无深池。中贯三河口,沙阜环绕城外,皆犯守法之忌。而一城之中,无论南北货财,即绅士商民近百万口。”[9]

也就是临清城内光是绅士商民就有将近一百万人,那这个数字是否真实呢?

曹树基的看法是这个数字是夸大了。他在一段话里的引用了高起潜奏疏,然后断然否认了这个数字,这段话如下:

“来往临清者,除了每年数量多达20多万人的漕丁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各色商人。以至于当时人称,万历年间,临清人口多达‘近百万口’②。这一说法有夸大之嫌,所指也并不是临清城的常住人口。”[10]

这段话引号里的‘近百万口’,他给出的注释里就是引自《明清史料》甲编中的高起潜题本。但很明显,他其实没有查阅过《明清史料》的档案原文,相反是连引文带注释,全都抄自韩大成的《明代城市研究》。转引而未注明,所以对高起潜是什么时候的人没弄清楚。

见韩大成正文里引用高起潜题本是紧接在万历时候人口多少后面,就认为高起潜是万历年间的人,而实际上高起潜明明白白是说的崇祯十二年当时城内就有“近百万口”。

至于曹树基所谓的“所指也并不是临清城的常住人口”也是不能成立的!他大概看见韩大成的书里,前面一句话说“到万历时,这里的城乡人口已增至三万多户”,后面又引高启潜的题本说“绅士商民近百万口”,就误以为前面三万户是指所谓常住人口,后面近百万自然就不是常住了。

而实际上,韩大成那句万历三万多户的话,有个注释③,其数字的出处是康熙《临清州志》,这个《州志》自然又是照抄明代黄册或赋役全书之类的官方册藉,而前面早论证过,曹树基自己也反复强调过,明代晚期的官方册藉的户口数字都是连年照抄甚至胡编乱造的结果。是根本不能拿来当作根据的,更不是什么常住人口。

只有崇祯十二年初高起潜题本里说的“绅士商民近百万口”才是对当时临清城内实际情况的反映。

而且这“近百万口”就是临清城内的常住居民,明代的商人分为行商和坐商。所谓行商是流动到各地去推销贩卖商品的商人,而坐商则是在当地本身就有固定店铺,固定住宅的商人。高起潜的原话是“无论南北货财,即绅士商民近百万口”,这一句话构成一承接关系,整句话的意思其实是即便不考虑南方北方贩卖或运送货财的流动人口,光是临清本地的绅士商民就已经近百万了。

那曹树基既然否认了临清有百万人口,那他自己推断应该有多少?我不妨尽量完整的引用他的原文如下:

“笔者设想将临清与苏州作一比较;这两个城市在明代后期都是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临清城墙大约为苏州城墙的三分之二,是否也意味着,临清居民大约是苏州人口的三分之二呢?唯有不同的是,明代后期苏州城外还有大量的工商人口居住,而临清市民大都居住于城内。尽管有街市延伸至土城以北,但其砖城内却民居较少,比较空旷。如此,我们将明代后期的临清城市与明代初年的苏州城市作一比较可能是合适的:如下文所述,洪武年间,苏州城市大约居住有30万居民,嘉靖年间筑新城时,临清城市人口可能达到15万。万历年间,临清城市人口可能达到20万。它是仅次于北京的中国北方第二大都市。”

首先还是那种用城墙周长比来推算人口,前面说了就算真要利用城墙长度来推算,假设城墙形状一样,人口密度一样,那也应该是周长比的平方才对,也就是苏州人口的九分之四。

而前面还在说明代后期两者都是重要的工商业城市,那要比也是同一时期来比。苏州人口已经被他压低到了50万,就算真这样来比,临清的人口也是被极度压低了。可就是这样,他非要把明代晚期的临清去和明代初期的苏州来比。

总而言之,短短一段话,充满了莫名其妙的推理。

还是让我们来推算一下临清城的人口数量吧,临清周长三十里,一里相当于530米。也就是周长为15.9公里,就算16公里好了。按照长方形来考虑,一边长3公里,另一边长5公里,则面积有15平方公里。是上海0.825平方公里的约18.2倍,考虑到临清作为北方城市,生态环境应该没有上海那么宽舒,临清又是富商云集之地,城内住房应该远比上海宽大得多,就按照人口密度的百分之五十来计算,则当时临清城内至少有91万左右的常住人口。

那这个估计是否夸大呢?

在《利玛窦札记》的第四卷第四章里,利玛窦对临清有这样的评价:

“临清是一个大城市,很少有别的城市在商业上超过它。不仅本省的货物,而且还有大量来自全国的货物,都在这里买卖,因而经常有大量旅客经过这里。”[11]

可见临清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达到91万以上的常住人口是丝毫也不奇怪的,所以高起潜在题本里才说“绅士商民近百万口”。

如果再加上大量流动人口,则临清当时的人口完全可能在一百万以上。

[1]《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66:乾隆江都县志嘉庆江都县续志》,凤凰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32页,另同样可见《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十五,城池,凤凰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264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扬州城——1987~1998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38

[3]同上第42

[4]《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66:乾隆江都县志嘉庆江都县续志》,凤凰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33

[5]张岱《陶庵梦忆》二十四桥风月

[6]《天下郡国利病书》第902

[7]曾德昭《大中国志》第3

[8]《十六世纪南部中国行纪》第21

[9]《明清史料》甲编第10本,第九二三页

[10]《中国人口史》明代卷第302

[11]《利玛窦札记》第23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