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汉画中“琴、瑟、筝、筑”辨析(上)

原标题:汉画中“琴、瑟、筝、筑”辨析(上)

琴、瑟、筝、筑是汉代广为流行的四种弹弦乐器,外形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以往的图像解释中,往往以“弹琴”作为统称。这不仅模糊了这几种弹弦乐器的特点,还可能对画像中图像意义的判断造成失误。近年来,随着古代乐器实物的考古发现,音乐考古学的不断发展,为正确辨识图像中琴、瑟、筝、筑的外形特点及其演奏方法成为了可能。

一、关于琴

琴的形制为木质狭长琴体,上施丝弦。应劭《风俗通·声音》:“今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法七星也。”蔡邕《琴操》:“琴长三尺六寸六分,广六寸,象六合也。……前广后狭,尊卑象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文献中对琴的尺寸记载不一,反映出当时琴的尺寸并不统一。

目前考古发现战国至汉代琴的实物至少有7件。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发现两件琴,一件为五弦琴,另一件为十弦琴。

五弦琴形若长棒,首端近方,尾端近圆,全长115厘米。琴面平直狭长,首端立一蘑菇状柱,柱高出琴面4.4厘米,供栓弦用。有首岳、尾岳,两岳间距106厘米。两岳外侧并列五个弦孔。五弦琴的尾板上绘有有人面神和双龙交尾图(图1)。这件五弦琴与当时琴的形制不同,有的学者认为是一种定律的用具,即专为编钟调音的“均钟”。

图1 曾侯乙墓十弦琴上的神人

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近长方体,面圆鼓,底方平,首宽厚,琴身分为音箱和尾板两部分,尾狭薄翘起,通长67、通高11.4、宽19厘米。尾板为一段实木,尾板末端微微上翘,底部倒立一足(2)。

图2 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

湖北荆门郭店发现的战国中期的七弦琴,通长82厘米,琴身最宽处13.5、厘米。面板挖成长方形空间,靠近首端、弦孔下似成轸盒,未见弦轸。琴尾实心,琴尾下设一足,既可保持琴身平衡,又作弦枘使用(3)。

图3 湖北荆门郭店战国中期七弦琴

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出土的战国初期的漆木十弦琴,通长73.5厘米、宽25厘米。通高7.5厘米、琴身分为音箱与尾板两部分。面板呈曲线状,琴头微上昂,腰部下凹,尾板微翘,其下有拴弦柱。该器物出土时已有部分变形,浮雕及彩绘图案断断续续,退色严重(图4)。

图4 湖北枣阳九连墩出土十弦琴

湖南长沙五里牌战国墓出土的琴9弦,琴长79.5厘米,琴通身髹黑漆,整个面板及底板两侧满饰黄、褐两色彩绘,可见有散点、涡纹、流云、四叶等纹饰。底板上面的“T”形槽内同样髹黑漆,并以黄、褐两色绘龙、凤、云纹及一兽。长沙袁家岭燕子山发掘出土的七弦琴与马王堆3号墓出土物相似。

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一件琴(5),琴全长82.4厘米,尾部为狭长的实体。面板的弦路上有明显的七条凹槽,岳山缚于七个琴轸上,琴轸安放在面板的下面,轸是角质的八角棱的圆柱,调弦的时候,有了棱角便于掌握角度的变化。尾端有一个琴足,用于安放琴。

5 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琴

看到了先秦及汉代琴的实物,琴的图像比较容易辨识,并且能看出琴的演奏方式。

山东临沂吴白庄画像石墓中的“抚琴图”,一人作长袖舞,旁边一人弹琴。弹琴者跽坐,琴放置在膝上,琴的样式为前端宽后端窄,与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琴一样,为有尾板的琴,琴面上可以看出有前、后岳山,刻画出五根琴弦。演奏者右手拨弦,左手按徽音(6)。

图6 临沂吴白庄画像石墓“抚琴图”

山东费县刘家疃画像石墓中的“抚琴图”,抚琴者跽坐,琴首为方形,琴尾为圆形,琴的样式与临沂吴白庄汉墓“抚琴图”的样式一样。旁边的两位听者被琴声感动,以长袖掩面拭泪(图7)。

图7 费县刘家疃画像石墓“抚琴图”

四川雅安高颐阙上的“师旷鼓琴”图。师旷为春秋时晋国著名的琴师,《韩非子》载:“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音中宫商之声,声闻于天。”画面中师旷与晋平公坐在一起,师旷右手拨弦,左手按徽音演奏,晋平公为琴声感动掩面拭泪,天空中两只玄鹤飞翔而至图8

图8 雅安高颐阙上的“师旷鼓琴”图

徐州铜山苗山汉墓中有三幅弹奏弦乐的画面,其中“比武图”左侧的局部画面为弹琴图。弹琴者为一头戴高冠的老者,旁边一位头戴进贤冠的男子拱手聆听。弹琴老者跽坐,琴放置膝上。琴首一端较宽,琴尾一端较窄,有弧形变化,岳山到龙龈间有六道弦路。演奏者右手拨弦,左手按徽音(图9)。

图9 徐州铜山苗山汉墓弹琴图

汉代的抚琴俑表现琴的演奏更为真切,比较著名的是四川抚琴俑(图10)和浙江海宁的抚琴俑(图11)。演奏者一般是右手靠近岳山部位弹弦,左手在琴身部按音,画像石刻画时也注意到这一细节特征。汉代琴应是五弦或七弦,以七弦琴为主,画像石中刻出了琴面上的弦路,画面中的弦数只是象征性的刻画,有的刻画未必是实有的情况。

图10 四川汉代石雕抚琴俑

图11 浙江海宁出土抚琴俑

(二)关于瑟

瑟是已经失传的乐器,瑟的制作工艺精湛,纹饰华丽,造型优美,又称为锦瑟。

瑟出现在西周时期,根据瑟的尺寸不同,古人将瑟分为洒瑟、雅瑟、颂瑟三种。洒瑟与雅瑟都属于大瑟,《白虎通义·礼乐》“大瑟谓之洒。长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八尺一寸约合现在186厘米。颂瑟较雅瑟小一些,长七尺二寸,广八寸,二十五弦。”七尺二寸约合165厘米。

瑟在春秋战国时期广泛流行于楚国地区,目前,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瑟60余件。

湖北当阳县曹家岗M5出土春秋晚期的两件瑟,一件为漆瑟,瑟长210厘米,宽度38厘米,弦数26根,3个弦枘(12;另一件为木瑟,通长191、宽31厘米。这两件瑟是目前所见最大、制作最精美的古瑟。

图12 湖北当阳县出土春秋晚期的瑟

信阳长台关一号墓、二号墓共出土了6件瑟,瑟长为187~180之间,宽度约47厘米,琴弦25根。信阳瑟纹饰华美,彩绘有人物、动物图案(13)。

图13 信阳出土的瑟及锦瑟残片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12件瑟,分为三种样式,形制基本相同,长度在151~168之间,宽度在40厘米左右,如标本C37,长方体,尾部略收呈弧形,面板略拱。全长167、身宽43、尾宽41厘米;有25根弦,尾岳分为979三组(14)。曾侯乙墓的年代约为战国中期,瑟的外形已向中型化的方向发展。

图14 曾侯乙墓出土的瑟(标本C37)

西汉时期瑟的实物发现6件,分别出自长沙马王堆一号墓、马王堆三号墓和长沙望城坡西汉王室墓:

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瑟。长1.16米,宽39.5厘米。瑟面作拱形,中部高10.8厘米,两侧高8.4厘米。瑟的下面,镶嵌有厚约1厘米的底板。瑟是右侧有一条“首岳”,首岳宽和高均为1厘米;瑟的左侧,有外、中、内三条尾岳,尾岳的宽和高与首岳相同。尾端又有四个系弦的木枘,枘头用银做成,四个弦枘所系弦数,由内而外依次为6、6、6、7根。这种瑟称为“四岳四枘”式。瑟面25根弦,被外、中、内尾岳分为四组,中间一组7弦较粗,内外两组9弦较细,每根弦的下面都有一个拱形的木柱(15)。

图7 马王堆一号墓瑟

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瑟,为墓主生前使用的实物,有二十五个弦孔,三根岳山,四个锡质的弦枘,长114、宽40、厚8厘米。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瑟不如一号墓的瑟保存完好,面板和底板破裂严重(16)。

图16 马王堆三号墓瑟

湖南长沙望城坡西汉王室墓出土了四件瑟。两件为素面,两件为彩绘的锦瑟。四件形制近同。其中一件长124. 4、宽41. 6、通高11. 6厘米。首岳外侧可见一排25个弦孔,尾岳分成3段,中岳有7个弦孔,外、内岳各有9个弦孔。瑟尾立四柄瑟而四周与两侧镶嵌硬木镂空的动物图案和三角、曲折纹,中间用绿松石镶嵌一条飞龙(图17)。

图17 长沙西汉王室墓出土的瑟

从文献记载和出土的实物得知,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瑟较大,长度在2米左右,战国中期以后瑟向小型化方向发展。汉代的瑟继承了楚瑟的特点,尺寸在114厘米左右,合汉制五尺,宽度约40厘米,合汉尺一尺七寸;有四枘四岳,瑟的弦数逐步固定在25弦。

瑟与琴相比,音域宽广,音量较大,比较适合室外演奏。汉代的乐舞表演基本上是用瑟作为伴奏乐器。瑟为一弦一音,弦数在23~25根之间,瑟的尾部有凸出的蘑菇状瑟枘,瑟的弦下有三角形的琴码。这些图像特征使得琴、瑟在画像石中很容易区别(图18)。

图18 徐州汉画像石鼓瑟图

铜山苗山汉墓中的鼓瑟画面非常典型。房屋内,有二人坐在榻上,一人鼓瑟,一人聆听,后面一人为侍者。鼓瑟者跽坐,瑟首端置于膝上,尾端置于地面。瑟面较宽,有拱起的弧度,瑟尾岳处有四个凸出的蘑菇状瑟枘。弹奏者双手并用,左手的指法食指向内似有抹弦的动作(19)。

图19 铜山苗山汉墓鼓瑟图

苗山汉墓中“乐舞图”中的伴奏为鼓瑟。鼓瑟者为头戴巾帼的女性,虽然画像石在瑟身下端残缺,但还是能看出瑟的特点。瑟身较宽,瑟面拱起,特别是琴弦的下面,清晰的刻出了三角形的琴柱,而琴的弦下是没有琴柱的(20)。

图20 铜山苗山汉墓乐舞图

沂南北寨画像石墓“百戏图”中乐队的鼓瑟乐员刻画的十分清楚,鼓瑟者跽坐,瑟置放在地面,瑟面拱起有弧度,首端首端靠近演奏者,尾端有三枚凸起的瑟枘(21)。嘉祥武氏祠中宴饮图上方有鼓瑟的画面,鼓瑟者头戴进贤冠,瑟的一端置于膝上,双手并弹,瑟面中刻出岳山、弦柱、瑟枘(22)。

21 沂南北寨汉墓乐舞图

22 嘉祥武荣祠鼓瑟图

汉代立体的图像鼓瑟俑,为我们了解瑟的演奏提供了更加形象的图像。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3件鼓瑟木俑和小瑟模型,3件鼓瑟木俑所显示的是两手食指同时弹奏的演奏法。鼓瑟者跪坐,瑟横于膝前,双臂前伸,手掌自然弯曲弹奏乐曲(23)。徐州北洞山楚王墓出土有5件陶鼓瑟俑和陶质瑟的模型,鼓瑟俑头绾垂髻,身穿右衽深衣,双膝着地,上身前倾,双臂曲肘前伸,双手掌心自然弯曲。陶瑟长56厘米,宽15厘米,瑟面上有23个弦孔,内、外尾岳有8个弦孔,中尾岳有8个弦孔,尾部有四个瑟枘(24)。

瑟的弹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鼓瑟者跪坐,瑟横陈于膝前,双臂向前平伸,两手掌心向下;另一种弹法为瑟的一端斜靠在膝上,另一端着地,右手弹弦,左手按瑟面中部的弦。瑟的演奏特别注重指法的运用,强调左右手的配合,“右手弹中声十二弦,左手弹清声十二弦”,“上下宽急相济,两手同声相应”,演奏的指法有“擘、托、挑、勾、剔、打、摘、拂、历”等。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搏琴抚弦,参弹复徽,攫援摽拂,手若蔑蒙,不失一弦。”

图23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鼓瑟木俑

图24 徐州北洞山汉墓出土鼓瑟俑

瑟为楚国地区流行的乐器,因此又称为“楚瑟”。楚国的祭礼性乐舞使用伴奏乐器中使用钟、鼓、竽、瑟等乐器组合,形成相对固定的组合形式,汉高祖刘邦为楚人,《汉书·乐志》说:“高祖乐楚声”,楚文化对汉代艺术的影响最大。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有一组乐舞祭祀图,表现出较强的楚国文化特色。画面中有建鼓、击铎、击磬、鼓瑟,一对腰如束丝、身着丽服的舞女跳起长袖舞(25),其场景如屈原《九歌》中的描写:“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图25 徐州汉画像石击磬鼓瑟乐舞图

本文原载《大汉故里 观图论乐——中国音乐图像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重新整理,删减文字,增加图片。

1861241667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