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福羲国际拍卖行:古代僧侣经常随身携带的宝物之一

原标题:福羲国际拍卖行:古代僧侣经常随身携带的宝物之一

瓶子大家都不陌生,啤酒瓶、可乐瓶、花瓶……各种造型的容器生活中很常见。但无论什么瓶子貌似都只有一个口,液体的装入倒出都得经过这个口。

早在战国时,我们就开始把类似于今天称之为“瓶”的一类容器叫做“壶”。魏晋时期壶的造型开始变化,腹部出现了“流”,就是加了所谓的“壶嘴儿”。而原来没嘴儿的壶慢慢的就被称之为“瓶”了。

在古代所有能称之为“瓶”的容器造型里,最特殊的就是下面这种↓

宋龙首大净瓶,定州博物馆藏

此容器有高低两个口,一大一小,一个用来出水,一个用来进水。功能类似于壶,名字却被称之为“净瓶”,或军持瓶。

古代壁画中的净瓶

“净瓶”是古代大乘比丘经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用来盛水饮用或者盥洗,后来慢慢变成宗教当中的供奉器具。“比丘”是僧侣的梵文谐音,而“军持”就是这十八物中瓶的梵文谐音,和军队没有半毛钱关系~

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军持-北京故宫藏

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捃稚迦,即澡瓶也。然则军持之名,捃稚讹文,又省迦字。释家以之洗手,故曰澡瓶,亦曰净瓶。”

由此可见,军持(净瓶)是一件生活实用器。

莫高窟443窟高僧禅修图及其净瓶细部

净瓶应该如何使用呢?请看下面这则使用说明: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僧人,你和同伴从天竺出发,到唐朝交流佛法。

在没有火车没有飞机,只有一匹驮经白马的年代,你们只得徒步前行。这其中充满了艰难险阻,经过的地方大多是无人区,每日翻山越岭,风餐露宿。

一天,恰巧经过一条小溪,又渴又累的你们决定在此休息调整一下,比如打点水喝,或摘点野果子吃。

打水还是净瓶好。瘦长的瓶身扎入水中,咕嘟咕嘟咕嘟……清澈的溪水从侧面的广口缓缓流入瓶内,顶端露出水面的小口,让瓶子丝毫不受大气压强的影响,很快就灌满了。灌满后只需一提栓在瓶子外边的栓绳,往马身上一挂,即可继续赶路。

明永乐 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 琵金顿旧藏

离开小溪紧接着就是一片荒漠,你们别无选择,只能穿过它。在荒漠中走了不知多少天,同伴储存的水和食物都耗尽了,还好,你的净瓶里还有半瓶水,于是,你决定拿出来分给大家一起喝。

同伴有秩序地传递瓶子,欢快畅饮。压强的作用让水流从顶部的小口冲出,根本不必担心卫生问题,因为嘴不用接触到瓶口就能够喝到水。

因为有了这口水,同伴们又燃起了希望。

果然,大伙儿克服各种困难,翻越了重重沙丘后,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实用卫生、携带方便,净瓶真是千年多前出差旅行必备神器。

北宋 定窑白釉净瓶

河北静志寺地宫出土

仔细比较上图的两张净瓶图片,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右边的瓶儿有盖子。

《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明确记载了净瓶带盖的原因:

“其作瓶法,盖须连口,顶出尖台可高两指,上通小空,粗如铜箸,饮水可在此中。旁边则别开圆孔,拥口令上,竖高两指,孔如钱许,添水宜于此处。可受二三升,小成无用。斯之二空恐虫尘入,或可着盖,或以竹木,或将布叶而裹塞之。”

北宋《祖庭事苑》也记载:

“有比丘遇无水处,水或有虫,渴杀。佛知制戒,令持触净二瓶,以护命故。”

这两段古籍记载的大概意思都是,净瓶中装满水后,担心会有小虫误入丧命,所以净瓶都要有个盖子,或者用布裹上,防止蚊虫入内。

看来,古人要是讲起卫生来,也是挺较真的呢~

这样的器物难怪会成为爆款,唐代诗人贾岛就曾经在诗句中展示过军持的买家秀:

“我有军持凭弟子,岳阳溪里汲寒流。”

因此,这样的器形不光在佛教的朋友圈中使用,平常人家的日常生活也是十分流行的。

  拍卖是否成功关键还是看拍品的品质,如果依靠拍卖形式的创新,忽视提升拍品的品质,恐怕不会有质的改变与成交的希望。如果你有古玩精品想拍卖或者参加拍卖推荐会请即与福羲国际拍卖公司客服经理或授权征集点客服经理联络,洽谈市场趋势与托售事宜。

  在“保真”一时半会还难以推行的情况下,福羲国际拍卖行某些业务板块立即推出“保真”,切实可行。保真是前提,确真才是目的。“确真”,是艺术品拍卖业的灵魂,是底气,也是生存之道,营销之道,更是生财之道!福羲国际拍卖集团动用了2000万美元的本钱在其艺术品的担保寄卖业务上。

  下回预告

  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

  2017香港春季拍卖会

  预展時間:10月7日—10月8日

  拍卖时间:10月18日

  预定地点:香港太子道西193号帝京酒店6楼喜宴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