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改革开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看完泪奔... ...

近40年,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发生了深圳这样急剧的变化。透过这些照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曾经的那个“宝安县”。

01

深南大道:从水泥路到“城市坐标轴”

1979年建市前的深圳,没有什么深南大道,当时,深圳是宝安县的一个小镇,只有两条水泥路穿过小镇,一条是人民路,一条是解放路,全长不到2公里。

直到1979年深圳建市,来自陆丰的600名壮汉,硬是用铁锹和镐头,一寸一寸地挖出了一条从蔡屋围到上海宾馆的路,全长2.1公里,宽7米,仅够两辆卡车对开,这是最早的深南大道。

听父辈说,他们当年有人曾受政府邀请来深圳工作,可刚来到这里,看着黄土飞扬的马路,到处荒凉的场景,觉得还不如自己的三线小城市,就打道回府了。现在再来到深圳,看着这花园般的大城市,真是后悔莫及。

今日的深南大道,成为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坐标轴,就像长安街之于北京、东方明珠之于上海。太阳升起,深南大道明净晴朗,繁密艳丽的各种鲜花灿烂得让人心醉。夜幕低垂,数不清的霓虹灯华彩扑面而来,处处璀璨辉煌,每当深夜加班结束,我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霓虹闪烁,都不禁感慨它的美。

02

东门老街:从“深圳墟”到“商业旺区”

这里一直是深圳最热闹的地方,1983年的东门,人们摆着小摊卖农产品、卖小吃、卖杂货、布匹、家禽等,跟我们老家乡下的街道并无两样。

那时候,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单车,1979年前,整个深圳市只有7辆汽车。

80年代深圳戏院、工人文化宫一带,还张贴着大幅的宣传画。

可40年后的今天,走进东门步行街,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爱不释手,舒适时尚的购物环境让人流连忘返,记得我来深圳工作的领到的第一份工资,就是来这里的茂业百货,买了一套衣服奖励自己。

这里的美食也让人垂涎,日料寿司、西餐牛排、米线粉面、还有章鱼小丸子等风味小吃,不仅地道美味,价格也不会让人很心疼,每次来这里,都只恨自己胃太小。

03

蛇口:从小渔村到“国际范”自贸区

说起蛇口,你可能会想到富丽堂皇的海上世界、想到富豪汇聚的深圳湾、还有数不清的出口贸易公司,但1979年的蛇口,还是一个偏僻荒芜的小渔村

1979年后,蛇口工业区开发建设,投入巨资,维修和恢复了一批文化古迹,兴建了海上世界,女娲补天,盖世金牛等一批新景观,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了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新型海滨城区

04

华强北:从“土丘荒地”到“电子名城”

它是深圳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但在1979年前,华强北也只是个荒无人烟的土丘荒地,一副典型的厂区道路模样,到处冷冷清清的。

直至1979年特区成立,国家各部委安排下属企业到这里设立分支机构、投资办厂,吸引了大批人才前来投资或工作,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才有了今天的繁华大商圈。

今日的华强北不仅是国际电子商业名城和创客的天堂,拥有众多全国闻名的手机交易市场,还汇聚了许多时尚商城,汇聚吃喝玩乐,成为深圳潮男潮女周末休闲购物的一大圣地。

05

华侨城:从农场到“世界级度假旅游区”

1981年前的华侨城,叫宝安县光明华侨畜牧场沙河分场,因为靠近戒备森严的边界线,四周只是一片杂草丛生的田野和荒地

直到1985年,香港中旅集团在这片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兴建华侨城,当时,任华侨城指挥部主任的马志民受荷兰的“小人国”启发,决定开发“锦绣中华”主题公园,还受到众多人的嘲讽和反对,因为那时绝大多数中国人听都没听过“主题公园”,开发旅游也违背了招商引资建设工厂的初衷。

没想到,今天的华侨城,已成为世界级度假旅游目的地,拥有华夏艺术中心、何香凝美术馆、华侨城LOFT创意文化园等文化配套设施,每到周末,它成为了我们摄影、观光、游玩的好去处。

06

火车站:从“小站”到“立体交通枢纽”

1980年前,深圳火车站还只是十分简陋的三等小站,车站只有一个售票窗口、候车室是露天的,只有四条长凳,没有厕所,每天只有四五趟列车,广播员嗓门提高点就可以把所有旅客都通知上车了。

当时车站门前有一个小广场,的士、中巴和大巴挤在那里,广场上除了来去匆匆的旅客,就是迎送香港同胞的亲友。

改革开放后,深圳特区的高速发展,深圳火车站的客流量成倍剧增,旧站随之全部拆除,建成了今日的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的新火车站,还配备了电子售票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等先进的客运服务设施。

记得当年我毕业后,第一次坐火车来到深圳站,提着行李走在一层不染的大理石地板上,看到警务人员在有条不紊的疏导人流工作人员脸上总挂着友好的微笑,不由感慨深圳的好,那时就决心要留在深圳工作,拼一拼。

07

深大:从荒地到“全国最美高校之一”

1983年,深圳大学还是一个满目荒芜的海边渔村——粤海门村。当时的市长梁湘却下定决心要在这里建立深圳自己的大学,搞好教育,市财政收入每年1亿多元,市委却决定拨款5000万元建设深大,市长梁湘说:“卖掉裤子也要把大学建起来!我们拿出钱,拨出地,请你们给我们生产人才,人才!”

▲1984年深圳大学初建时全景

不到一年时间,崭新的教学楼巍然矗立在了这一平方公里的荒地上;当年9月27日,深圳大学举行隆重的成立暨首届开学典礼,总共录取了216名学生。深圳大学从筹办到正式成立,并招生开学,只用了半年时间

▲1983年的深圳大学北门

今天的深大,是中国最美高校Top 10之一,荔枝成林,花木繁荣,漫步其中,阳光透过树叶点点斑斑洒在小路上,到处飘荡着花草的迷人香味,每年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08

小学:从土坯房到“优质教育区”

很多人抱怨说深圳的学位太少,有钱人不惜千金只为一套学位房,但相比80年代的小学环境,现在已经好太多了。当时课堂环境很简陋,大家就围坐在一起听老师上课,没有多媒体幻灯机之类的设备,只有一个小小的黑板。

也没有大操场,孩子们只能找块普通的平地做操。

今天的小学,用的是多媒体云教室,操场宽阔明亮,教师的素质也较高,很多来深建设者,即使没能在深圳买房,也希望让自己的孩子在深圳念书,因为这里有着小城市无法比拟的优质教育资源。

09

罗坊村:从人均134块到衣食无忧

许多小伙伴在每个月交房租的时候,都会羡慕这里的本地人,每个月打打麻将,靠收房租就能月入几十万。其实,不少深圳本地人,也曾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

下图是70年代被遣返回大陆的偷渡者,他们原本生活在深圳罗坊村,那时人均年收入只有134元,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于是大家宁可冒着生命危险,都要偷渡到河对岸的香港去,就为了挣点钱养活自己和家人。被遣返,意味着贫穷、饥饿… …

▲70年代被遣返回大陆的偷渡者

如今的罗坊村,建起了一座座的小洋樓,現在村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村民主要靠出租房子和搞企業賺錢,每到年底村裡還有不菲的分紅。而界河南岸的香港羅芳村,舊瓦房、水泥房、鐵皮房面貌依舊,與北岸的小洋房映照比較,相形見絀。

10

深圳河:一座城市变迁的见证人

深圳河是深圳市境内最大的河流它见证着深圳的发展, 1980年前,深圳河畔的居民还在深圳河中洗衣洗菜,捕鱼捉虾。

▲60年代的深圳河里的游泳比赛

1980年后,急速成长的深圳将深圳河当作排污沟,每年直接排进数十万吨的污水和垃圾。深圳河迅速变黑变臭,垃圾污泥淤积,成了一条几乎静止不动、没有生命的死河

还因为河道狭窄,洪水宣泄不畅,80至90年代,爆发的洪水几乎每年都要将深圳淹没几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93年的“9.25水灾”——死亡11人,损失4亿多元。

1995年5月4日,深港两地政府批出全面治理深圳河的第一期工程合同,治理工程立竿见影,2000年后,深圳河再未发生过大的洪灾,我们今天看到的深圳河,水质越来越清澈,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梧桐山上,风,依然在轻轻的吹,深圳河上,水,依然在微微荡漾着涟漪…

历史在随着时光远去。斗转星移,40年前,那个仅30万人为外逃困扰着的小县,如今已经变成一个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滨海渔村变成了国际化都市,青青稻田变成了高楼广厦,从现实中无可追寻的一切被影像记录下来,留在普通的家庭相册里,每一个家庭的微小变化,汇聚成深圳翻天覆地的城市变迁。

吃喝玩乐in宝安(VX号:BALife0755) 原创撰稿

转载请联系授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