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夷陵之战,刘备只损失了5万兵马,为何蜀汉却就此一蹶不振?

原标题:夷陵之战,刘备只损失了5万兵马,为何蜀汉却就此一蹶不振?

夷陵之战,刘备只损失5万军队,为何蜀汉却就此一蹶不振了?真相并不简单,关羽知道答案!

夷陵之战

刘备为了替关羽复仇、抢回荆州,不顾众臣劝阻,出兵伐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被打得大败,损兵折将。按照某些史书记载,刘备几乎被打得“仅以身免”,蜀汉损失了至少五万军队!自此,蜀汉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对外扩张,就连诸葛亮声势浩大的北伐,都显得颇为乏力,令人遗憾不已!

然而在遗憾之余,大家也不免好奇,刘备在夷陵不过损失了区区5万军队,为何蜀汉会一蹶不振了?蜀汉有上百万的人口,军队十几万,按理说它仍然具有强大的战力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关羽知道答案

事实上,刘备损失5万军队后,蜀汉之所以会显得扩张无力,主要是因为这五万军队的组成成分大不相同!

在很多人看来,蜀汉的这5万士兵,每一个人的装备和战斗力都是相同的,就好像我们现代军队一样。然而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古代的封建军队,组成成分和我们现代大不相同!打个比方,假如你手上有一支一万人的古代军队,那么其中的一两百人便是精锐中的精锐,这些人吃得好,拿钱多,装备精良,对主帅忠心,执行力强,战斗力爆表,他们是整支军队的最强悍所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们时常被主帅放在身边,当作自己的私兵,执行最关键最重要的任务!

除了这一两百人的精锐,这一万人的军队中,还有八九百人的百战老兵。这些人是真正见过血的,是经历过战场历练,最终从数次作战中成功存活下来。也正是因为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所以这些人在战斗时,知道如何保命,如何进退,也知道如何稳住阵型,不会被敌军一冲就狼狈撤退。

百战老兵是整支军队的框架,主心骨,有了他们,新兵才能在战场中稳住心神,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才能够成倍提升。

除了八九百人的百战老兵,一万人的军队中,还有两三千真正批戴甲胄的士兵,他们是真正负责作战的士兵,能够有效执行主帅的军令。

除了上述这些人,一万军队中剩下的六七千人,说得好听是作战的士兵,其实只是辅助兵,平时他们主要负责搞搞后勤运输,战时帮忙打打下手。说白了,这些人打打顺风仗,是可以壮壮声势的,但一旦让他们顶住压力和敌方硬战,那几乎立即溃败!

所以说啊,一支一万人的军队中,真正用于战场作战的士兵,其实就那么三四千人,其中的精锐,也就百战老兵和主帅的私兵,只要把这些人打崩,一万人的军队就会立即崩溃!很多人不是好奇吗?为何古代战场中,经常会出现数千人击败数万人的战绩,就是因为数万人中的精锐,已经被打崩了!

当年的夷陵之战,蜀汉损失5万军队,表面上看不怎么严重,但这5万人中的数千精锐、老兵,他们的才是整支军队的骨架,没有了他们,蜀军再想重现巅峰战力,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积累,诸葛亮北伐,之所以越打越强,到最后可以把司马懿按在地上摩擦,就是因为在数年的北伐过程中,精锐和老兵被练出来了!

事实上,对于一支军队中精锐和老兵的能力,关羽是心知肚明的!当年华容道之战,关羽之所以骄傲的宣称,自己凭借五百校刀手,便可以拿下曹操,就是因为这五百校刀手,乃是他练出来的老兵。后来关羽凭借五百校刀手便拿下长沙城,也证明了这些精锐的强悍!

襄樊之战后期,关羽手中有数万军队,结果仍然被吴军击败,因为吕蒙使用了攻心计,导致关羽手下大量的士兵逃亡。到了败走麦城时,关羽手下只剩下了三四百人呢,这些人,其实就是关羽手下的精锐,即便遇到战败,只要主帅不死,他们就不会散。后来麦城弹尽粮绝,这些人也没有背弃关羽,而是跟随关羽突围,最终战死,这便是精锐的能量!

结语

说白了,封建军队不能只看人数,那些军队真正的战力,其实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老兵和精锐,只要把这些人搞定,再多的军队,也不过是一盘散沙!当年刘备的夷陵之战,损失的不仅仅是5万这个数,而是其中大量的老兵和精锐,这些人是刘备数十年的积累,没有了他们,蜀汉自然就一蹶不振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