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洪泽湖文学——万顷碧涛化安澜

原标题:洪泽湖文学——万顷碧涛化安澜

万顷碧涛化安澜

——淮河入江水道的变迁

今日的东部中国,淮河是一条并不起眼的河流,或许只有在媒体视野中才屡屡提起它的名字。当你驾车在凌空而起的跨淮大桥上呼啸而过,或者你甚至不大会留心这条河流的存在。

淮河,位于亚洲东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之间,不光是划分河山南北的地理坐标,更是一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瑰丽史诗。淮河起源于河南南部的桐柏山,一行向东先后接纳若干条大小河流,历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注入洪泽湖。在这里,千里淮涛一分为二,北支经苏北灌溉总渠由淮安、响水缓缓流入黄海,南支从盱眙、洪泽之间的淮河入江水道向东辗转经金湖、宝应、高邮,由高邮湖、运河水系在扬州附近注入长江。

江、淮、河、济,谓之“四渎”,淮河自先秦时代便与长江、黄河、济水齐名。淮河的历史很悠久,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墟甲骨文中,便可以寻觅到“淮”字的身影:一条蜿蜒前行的河流静静地流淌,唯有水边的鸟儿啾啾地鸣叫……那时,淮河还不是华夏第二个王朝——商朝的疆土,以“鸟”为图腾的夷人在这里生息。周人兴起于西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淮河之滨才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体系之中。其后数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之中,每逢盛世,淮河便充当会通南北、勾连天下的通衢;而遭逢乱世,淮河便是一条充满民族伤痛的血泪天堑。千里长淮,人文灿章,她哺育着一代代生生不息的江淮儿女,见证着这篇大地上一处处沧桑巨变。如今,漫步在洪泽湖与淮河入江水道的交汇处,碧涛拍岸,垂柳抚舟,现代化的水利船闸拔地而起,观音寺古,高堰尾迤,淮水安澜,抚今而怀往,人文遗踪,仍历历在目。

禹河传说

长淮千里如练,盱眙便是那璀璨的一枚翡翠。星星点点的山河犹如气韵天成的泼墨卷轴,从远古奔腾而出,挥洒在斗转星移的时空中,给这一片百姓带来富足与安宁。河港漫布、湖泽纵横是盱眙这块沃野的特点,以“河”而得的地名俯拾即是。数千年来,禹王河的传说与史迹,成为盱眙文化遗产的重要篇章。

尧、舜、禹、夏、商、周……人文中国五千年的精彩世代相传。其中,大禹治水,成为上古中原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华夏的壮丽诗篇。在先秦典籍中,大禹治水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孟子·膝文公上》云:“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庄子·天下》云:“腓无肱,胫无毛,淋甚雨,栉疾风”,“三过家门而不入”,《山海经·海内经》载:“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位于今天淮河中游、蚌埠市郊的涂山多少年以来被认为是大禹治水功成之地。“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华夏民族的第一个王朝由此诞生。

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流行于整个淮河流域,其地域特色颇为明显。大禹治水的遗址,也一直在浩渺的历史波涛中闪烁其踪。位于淮河岸边的盱眙,便流传着禹王河的传说,在传说与史实中,颇具地方文化特色。

光绪《盱眙县志稿》中,将禹王河的传说记载入地方史乘:“古禹王河,在治东圣人山下”。其方位与《南齐书·州郡志》所载直渎古河方位一致。嘉庆《新修江宁府志》也将这条“禹王河”地籍化:“禹王河在六合县东北二十五里,由盱眙圣人山历黑林桥,至天长桐城镇、杨村,绕县境之金牛山、新簧巷、木溪圩、堠子铺、王子庙数十里而至东南方山,下仪征之白茅坂以达于江。”也就是在盱眙淮河边往东,经天长、六合而达于长江,串联起一条隐伏千里的地脉水系。

大禹导淮入江之说,流传千载。五千年以前的夏禹,其人其事,蛛丝典籍的记载中夹杂着后世无穷的想象、惊叹和附会。禹王河的传说更多的折射出的或许是江淮先民对于往事、近况某种曲折的追忆吧。

盱眙逶东,丘峦渐平,江淮原隰,水泽丰饶。根据现代地质水文勘察资料,在禹王河传说所记载的路线上,一路地形平坦,地下水丰富,自盱眙往东,经过官滩、三河农场,沿洪泽湖南岸折向东南,经官滩、马坝、东阳,天长铜城、杨村,直至六合向南直通长江这一线,的确存在一条湮废已久的古河道。盱眙地区,战国至汉代的历史遗迹众多,汉盱眙城、汉东阳城,以及沦入洪泽湖的汉富陵城均位于这条很可能存在的古河道一线。城邑兴废,殆有水源之因。

唐宋时代,汴河沟通黄淮,自盱眙之北、长淮对岸的古泗州入淮,联接江淮的邗沟自今天的淮安直达扬州。为了避开泗州至淮安之间古淮河的波涛,唐宋时期于盱眙附近开凿过多条运河。唐太极元年(712),赦使魏景清开挖直河,北宋元丰六年(1083)正月,发运副使蒋子奇凿龟山运河,北宋崇宁二年(1103),宋徽宗诏修遇明河,自扬州至盱眙,凿圣人山至于泗州淮河口,历时三年而毕工……唐宋时期,多少代江淮百姓耳闻目睹迭兴劳役、修治新河的浩大工程,在口碑传述和民间信仰中,很容易幻化成对于“大禹治水”的追慕,而这些凝聚古代社会人力、财力与科技智慧结晶的人工运河,也同若干代以前对于江淮古水道的潜藏记忆交织在一起,最终形成一段段关于“禹王河”的记载与传奇。从禹王河的古韵到淮河入江水道的新曲之间,千年盱眙的风骨犹存,古今盱眙的血脉在延续……

洪泽泛涛

淮水东南阔,无风渡亦难。孤烟生乍直,远树望多圆。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清流宜映月,今夜重吟看。——唐·白居易《渡淮》

纵目长湖水,空远接天。不风还激浪,无雨亦生烟。大贾千集,长堤一线悬。那堪回首忆,鱼鳖泣当年。——清·王春芳《洪泽湖远眺》

这两首古诗的写作时间,跨越千年,而描写的地方,同是现在的洪泽湖一带。千里长淮,汇于洪泽,昨日沧海桑田,今朝烟波浩渺。

淮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地质时代,洪泽湖却是年轻的湖泊,今天意义上的淮、湖汇一的浩渺“天鹅湖”,真正形成的历史仅有八百余年。洪泽湖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淮河流域环境的剧烈变化,尤其是南宋以降七百多年的黄河夺淮史,对于黄河、淮河、大运河等河流的变迁产生深远的影响。伴随着洪泽湖的出现、扩大和泛滥,淮河下游的很多古代城镇遭到灭顶之灾,汉代始建的临淮郡城、富陵县城,唐代兴起的泗州城,还有繁华千年的洪泽古镇等都沉沦入湖中,黄、淮、运河交汇处的甘罗城、淮阴故城、清河县城等也因洪涛而被废弃。岁月悠悠,洪泽湖历经沧桑剧变而成今日之模样,千秋兴替,几多世事沧桑,古城兴废,不禁使人心怀“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黍离之悲。

唐宋以前,洪泽湖并不存在,今天的洪泽湖东南部和盱眙观音寺、洪泽蒋坝等地区,在唐宋以前,广布一些规模较小的湖泽,如富陵湖、破釜涧、泥墩湖、万家湖等。淮河在盱眙附近,自西南至东北方向,冲破盱眙-龟山诸丘麓的阻隔,穿过这些湖泊形成的洼地,纳汇泗水等河流,在苏北云梯关逶迤注入黄海。

隋大业元年(605),隋炀帝下令开凿通济渠,即汴河。汴河自洛阳经过汴州(今河南开封)、穿过今河南省东部、安徽省东北部,绵延而至今江苏省盱眙县淮河北岸的古泗州城,穿城而过,注入淮河。同年,自山阳(今淮安市淮安区)到江都(今扬州),连接淮河和长江的邗沟运河重新修浚。隋炀帝的御驾船队浩浩荡荡地从东都洛阳沿着新修的运河前往江南。隋炀帝途经汴淮交汇处的盱眙,兴建都梁宫,途经西晋邓艾开辟的破釜涧(今盱眙县北洪泽湖南岸周边地区),时因大雨,洪水泛滥,遂改破釜涧为洪泽浦。“洪泽”湖名,由此而来。

到了南宋建炎二年(1128),东京留守杜充掘开黄河大堤,由此拉开七百多年的黄河夺淮史。南宋绍熙五年(1194),黄河在河南阳武(今河南原阳)决堤,滚滚浊流冲至山东梁山泊因地形限制而分为两支,南支洪流与泗水汇合,一直向南流入淮河下游的清口(今江苏省淮安市西南码头镇附近)。自此以后,黄河夺淮之祸,更加肆虐。数百年间,黄河挟带大量泥沙倾泻在苏北平原上,黄淮合流以后的淮河下游河道逐渐被抬升,淮河入海通道不畅导致淮水倒灌,常年泛滥成灾。淮河下游两岸的富陵湖、破釜塘等大小湖沼、洼地连成一片,逐渐汇聚成湖,洪泽湖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危害日益加重。直到明清时期,万顷洪泽,泛滥江淮,愈加一发不可收拾。

桑田安澜

千里长淮,洪泽为患。为桑田免沉沦为沧海,为两淮百姓得以安澜生息,修堰开河,岁岁不已。

为治理水患,历代在洪泽湖区域便修筑有堤坝等水利设施。明代后期,黄淮水患日益严重,治河名臣潘季驯以“蓄清刷黄”为方针主持对于洪泽湖的系统治理工程。其中,自万历六年(1578)开始,在洪泽湖东岸,从清口附近淮河之畔一直延伸到洪泽湖东南盱眙县境内地势较高的地方修筑一道防洪堤,这就是著名的高家堰。明万历八年(1580)开始,高家堰连年加固,一直延续二百多年,先是在北段改建石砌工程,以后逐步向南砌筑。至清乾隆十六年(1751),北起淮安府清河县码头镇(今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南到盱眙县蒋坝镇南的湖边冈阜(今江苏省盱眙县观音寺镇堆头村一带),全长近七十公里的高家堰全面筑成。明清两朝“蓄清刷黄”成就了高家堰这样的古代水利奇观,但也使洪泽湖成为著名的“悬湖”,形成了“堤堰有建瓴之势,城郡有釜底之形”的局面。淮河下游的自然环境产生剧烈的变化。水无定势,汪洋恣肆,再加上滚滚而来的黄河泥沙在黄淮运交汇处累年推积,彻底改变了黄淮平原乃至洪泽湖区的地理面貌。

“蓄清刷黄”成就了古代水利奇观,但也使洪泽湖成为著名的“悬湖”,形成了“堤堰有建瓴之势,城郡有釜底之形”的局面。在高家堰大堤南端的三河口(今盱眙观音寺至洪泽蒋坝一带)附近,清代水利部门修建了仁、义、礼、智、信五个减水坝,当洪水上涨时,用减水坝以分洪使洪泽湖水溢流至高家堰东边的洼地中,以保护堤防,防止或减轻黄淮洪水险情。为了顺应天意,朝廷选用具有封建传奇色彩的“五常”对应于道家的水、火、金、木、土五行,以希望用次信条来防洪固堤,保障江淮。然而,世事难料,清咸丰元年(1851),淮水异涨,洪泽湖水溢出,高家堰南三河口“五坝”中的礼字坝被洪水冲坏,坝下冲跌出深潭,从礼字坝废弃,涛涛湖水从决口处下三河口,向东注入宝应湖、高邮湖中,滚滚黄淮之水,辗转而汇于长江。从此以后,淮河入江水道渐成雏形。

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归,于山东利津入海,结束了长达七百余年的夺淮历史。此后,凡遇淮河、大水年份,洪泽湖水东流入高邮湖、宝应湖而不能容纳之时,三河口“五坝”悉数开启,淮河洪水便汇集于高邮湖中,向南经淮扬运河在扬州以南三江营注入长江。而原先淮河下游入海之道,由于黄河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淮水无法通过,逐渐废弃。淮水东侵,高邮、宝应、邵伯湖地区受淹,里下河一带往往沦为泽国,苏北百姓的洪灾损失惨重。

新中国的建立,令祖祖辈辈江淮儿女“淮水安澜”的梦想终化为现实。1951年5月15日,毛泽东在授予治淮委员会等单位的锦旗上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淮河及洪泽湖地区的综合治理进入新时期,淮河入江水道的整治和疏浚,也成为治淮工作的重中之重。

淮河入江水道的西端起于洪泽湖东南角,盱眙观音寺和洪泽三河之间的三河口,沟通着淮河水系与长江水系,流经洪泽湖、宝应湖、高邮湖与邵伯湖等江淮湖泊,是所谓全淮之水,入江者七。为控制和调节“三河”的水量,在国务院治淮委员会主持下,1953年在三河口礼字坝的基础位置上建成了现代化的三河闸。三河闸全长 697.75米,共63孔,是我国自行设计的淮河流域第一大水闸,也是我国仅次于荆江分洪闸的第二大水闸。三河闸建成后,经受了多次淮河洪水的考验,发挥了防洪保安、蓄水灌溉、水力发电等多重效益,对淮河安澜和里下河地区的千万亩良田旱涝保收起到了关键作用。三河闸,成为江淮之间名副其实的“天湖锁钥”。

治淮工程非一日之功,淮水入江水道,历数十年而修浚不已。为使得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灌溉能力得以提升,1977年,在淮河入江通道尾闾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交汇处的江都县郊(今扬州市江都区东)建成江都水利枢纽。这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由4座大型电力抽水站、12座大中型水闸、3座船闸、2座涵洞、2条鱼道以及输变电工程、引排河道组成,集泄洪、灌溉、排涝、引水、通航、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今天,江都水利枢纽还是“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起始点。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淮河入江水道两岸的洪泽、盱眙、金湖、宝应等县,通过实行联圩并圩、整合圩区,修筑隔堤、隔离白马湖,兴建三河拦河坝,开挖淮河入江人工泄洪道、缩短三河入高邮湖通道等工程,持续地提升三河水道的泄洪能力。经过全面整治,淮河入江水道的排洪流量由原来的8000立方米/秒提高到 1.2万立方米/秒,滚滚淮波,狂驯终服。乾隆皇帝当年在淮安御题“绩奏安澜”碑背后寄寓的历史期望,在淮河入江的地方终于化为现实。

悠悠秋风去,淮水自汤汤。禹王河的传说,寄托着盱眙人自强不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和理想,洪泽湖和淮河入江水道的千年变迁,更是一部包括观音寺、包括盱眙、包括整个淮安在内,无数江淮儿女治理水患,降服洪水,“化沧海为桑田”的壮丽史诗。万顷碧涛,终化安澜,这份沉甸甸的精神财富,依然激励着我们在生态、和谐、绿色的发展大道中,迈步向前!

作者简介:罗志(1987-),男,现工作于江苏省淮安市市志办公室。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