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回顾 | 从原平的一个村庄穿越唐朝

原标题:回顾 | 从原平的一个村庄穿越唐朝

投稿附带相关图片,欢迎原创首发。

文 / 爱琴海

唐林岗。

这个村名源自唐朝,因原平境内置唐林县,才有了这个唐林岗。

那个时候的历史天空,风生水起,波诡云谲,许多大事件在不断演进着。

(唐林岗村的五月十二庙会)

唐永昌元年(689年),武则天“六六大顺”之年,自名瞾,改诏曰制,除唐宗室属籍。自此始用周正朔。公元690年6月19日, 武则天在明堂举行登基大典。改国号为周(史称南周),改元天授,加尊号为圣神皇帝,降皇帝李显为皇嗣。五天后,武则天又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还封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武攸宁为建昌王,武士彟兄之孙攸归等都为郡王,诸姑姐为长公主。并改她的家乡并州文水县为武兴县,为武氏隆兴之意。南周证圣元年(695年),武则天又加尊号,称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时逢山西北境析五台(铜川)、崞县之地,重新置县,即“制”告天下,新置武延县,为武氏兴旺、绵延不绝之意。

(乡村庙会往往有邻村文艺队伍前来助阵)

过了21年,即唐隆元年(710年),是唐复国的第七年, 安乐公主欲仿效则天女皇,拥自己的妈韦皇后临朝,自己为皇太女,乃合谋置毒饼中,唐帝中宗李显食之,遂中毒死。子少帝李重茂嗣位,韦皇后临朝。南北卫军、台阁要司,皆以韦姓子弟主之,中外连结,称引图谶,谓唐王朝将亡,韦氏当兴。相王李旦子临淄王李隆基起兵攻皇宫,宫内诸卫兵应之,韦皇后惶惑走入飞骑营。飞骑营斩之,安乐公主方照镜画眉,军士亦斩之。尽杀诸韦于杜曲(西安南),婴孩不免。太平公主命李重茂让位于叔父李旦,李旦再次称帝。谯王李重茂复于均州(湖北丹江口)起兵讨李旦,事败被杀。睿宗李旦掌握政权后,逐步清除武则天当朝时留下的痕迹。因“武延”县名倾向性太过明显,遂下诏更改为“唐林县”,唐朝兴隆发达之意味十分浓烈。

(这个戏场面积真大)

时间过去了一千三百多年,岁月更迭,旧迹无存,许多历史往事再也难以还原其本来面目,所以今天的人说起唐林岗,会以为当年的唐林县城即设置于此。然而,这是一个误解,唐林县城就在唐林岗的南侧,即今板市村,唐林岗是唐林县城的一个岗,一个地理位置上的重要依托。

(看清了吧,这是盛世大舞台)

于是,清光绪版《续修崞县志》载:“唐林冈,在县治南五十五里,南北通衢,三关要道。”

旧志又载:“唐林故城,在县治南五十五里。唐武氏证圣元年,析五台、崞二县,置武延县。景云初,改为唐林县(通志,唐隆元年改为唐林县)。遗址尚存,东西二百五十步,南北三百二十步。北据唐林冈,当山河之冲,扼南北之要,昔之置县于此,意深矣。”

(戏台下面比较凉爽)

就在唐林岗村,有碑文记载:“崞邑西南隅,南界沙河,东临沱水,有岗名曰唐林,是古唐林县之北屏也,地系南北往来通衢,备茶浆设长亭立。”

另有清光绪十年碑载:“唐林岗,北郭下之地名也。嘉庆间沱水浸塌,北郭下人渐移此村,列通衢之左,北界平地泉,南界板市村。”

(看看,我给你录了小视频)

从上面三段文字可以看出如下意思:唐林城北面的这个岗,原为北郭下村的一个地名。因为嘉庆年间滹沱河水的侵蚀,北郭下村的部分人家就迁移到岗上居住。因此,就有了唐林岗是唐林县城北面屏障的说法。

(等待上场表演)

唐林岗得名于唐朝时的唐林县,缘此村名我们似乎可以触摸到那个朝代的一些气息。

正如唐林岗村井泉寺内的一副楹联:

涉岗览遗风雅韵遥接唐林县,

入寺吟新曲清音暗达井泉声。

(唐林岗的井泉寺)

(村街上被商贩占满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