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冬,林则徐从新疆流放回来,先是代理陕甘总督,次年,担任陕西巡抚,在陕抚任内约有九个月,于道光二十六年十一月因病休假,专程来到蒲城,一方面治疗休养,另一方面为王鼎守“心丧”。
林则徐
王鼎(公元1768年-1842年),陕西蒲城人,历任工、吏、刑、户、礼各部侍郎、尚书,官至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林则徐与王鼎素有交往,在禁烟斗争,同仇敌忾,关系十分密切。林则徐对王鼎非常尊敬,以师礼待之。当林则徐被遣戍伊犁途中得悉王鼎在京效法春秋史鱼尸谏,自缢于圆明园寓所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的挽诗,充分反映了林则徐对王鼎深切悼念之情。陕西巡抚驻地西安离王鼎故里仅二百多里,所以林则徐借病假到蒲城为王鼎守“心丧”,以怀念和哀悼在禁烟抗英的爱国斗争中,风雨同舟的故交。
王鼎
林则徐到蒲城时,王鼎的儿子王沆尚在北京为翰林,老家多系妇孺,所以林则徐并没有寓居达仁巷的“相国府”,而是住在后巷王鼎的族弟王益谦家。
王益谦(公元1784年-1857年),号仲山,曾在林的故乡福建侯官等地作过知县,和林亦素有交往,且常有诗词唱和。王益谦兄王之谦,号地山,曾作过湖北安陆知府。这时弟兄二人皆辞官归里,奉养年老多病的母亲。
“味兰书屋”匾
当时,林则徐住在仲山的书房里,闭门谢客,院内十分清静,很适宜疗养治病,烦闷时,既可和地山、仲山弟兄谈论诗文、评议时政,也可博览经史、赋诗习字以自娱。正是在此期间,林则徐给王家留下了许多墨宝。首先,他给南书房门上书写了“味兰书屋”的匾额(长168公分,高72公分),行书横写,字体遒劲圆润,居诸匾之冠。后有竖写跋文:“束广微补南陔诗,以采兰兴奉养,取其馨且洁也。仲山年二兄大人与其兄地山太守,皆早辞荣禄,眷恋庭闱,诚多味乎众香之祖矣。仲山自颜其书屋,属余题之,因述其所志如右。道光丙午嘉平之望。年愚弟林则徐识”。又给西厢房行书横写“槐荫山房”匾额(长121公分,高39公分),上款题“仲山父台嘱”,下款署“林则徐”。在大门口上方的横匾,工笔楷书“观察第”(长192公分,高97公分),上款题“道光丁未春”(1847年),下款署“林则徐”。还为大庭内楷书金字黑底“慈惠徽音”的大匾额(长238公分,高112公分)。二十七年正月十四日,王母魏太恭人病逝,林则徐帮助安置后事,在离陕前还为王母工笔写了墓志(铭文系光禄大夫、协办大学士、潍县陈官俊撰文),方形石刻,每边均长74公分半。
林则徐为王家书写的匾额,据说共有七块,除上述四块现在完好的保存在县文化馆外,还有“寿萱堂”“介祉堂”“肄经楼”,另外,还有对联、条幅、扇面等,惜均散失无存。林则徐还校定了王仲山所著《太华山人文集》,又为王地山所著《易爻引类》写了序言。
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
1982年,蒲城县文化馆又收藏了一把林则徐亲笔书写的摺扇,并请人精心揭裱、使扇面完好如初。现仅将这幅扇面的题词内容抄录于后:
陆放翁谢事归日,优游里居,啸咏湖山,不慕夫外,最与紫阳朱子相契,《寄题武夷精舍诗》云:“有方〔为〕子换凡骨,来读晦翁新著书”。时文公方蒙伪学之禁,而放翁独不虑触讳,是虽不以道学名,而入道不为不深矣!《示儿诗》云:“平生学六经,白首颇自信”。又云:“闻义责能徙,见贤思与齐”。足征所尚。
仲山年二兄大人正之
少穆弟林则徐
陆游
林则徐所书扇面,书法遒劲圆润,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从扇面题词的内容看,也绝非一般应酬之作。首先,通篇流露了林则徐对南宋初年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号放翁)的无限崇敬之情。这不仅因为陆游的诗作丰富,风格豪放,也因诗人主张坚决抗战(金),改革政治,充实军备,而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虽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林、陆二人,虽非同一时代,而在政治抱负与不平遭遇上,却不无相似之处。其次,林则徐也借陆游与理学家朱熹(号晦庵,别称紫阳)的真挚友谊,来比喻他与仲山弟兄的关系。当林则徐因禁烟问题遭到一系列严重打击时,仲山弟兄曾给林以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题词最后引用陆游的“平生学六经,白首颇自信”,和“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两段诗句,借以反映仲山弟兄不随波逐流,不附炎趋势,是非观念明确,贤愚界限可鉴的高贵品质,表达了林则徐对其赞许,效法和共勉的真挚情感。再次,林则徐对陆游、朱熹以及仲山弟兄,“谢事归日,优游里居,啸咏湖山,不慕夫外”的隐退生活,流露出仰慕、企求的心情。林则徐后半生,政治上坎坷不平,几经挫折,加之体弱多病,不堪劳顿,遣戌途中,在《游华山诗》中,有“独惭塞外荷戈人,何日阴崖结茅屋。惟期归马此山阳,遥听封人上三祝”的诗句。到陕抚任上,便多次“奏请开缺调治”,却得不到道光帝的允许,最后只蒙准给假三月。因此在扇面题词中,林则徐便很自然的流露出要求引退的思想。
(节选自1984年第6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刘仲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