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扬州西山高氏从渤海郡迁入 祖先为北宋开国功臣高怀德

扬州西山高氏后人

"高"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53位。据2013年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高姓人口总数约为1476万,占中国大陆地区人口总数的0.92%左右,排名第十三位,多以渔阳、辽东、广陵、河南、辽东为郡望。据史料记载,高姓人口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但在春秋以后,却以齐鲁之地分布居多。

西湖镇蜀冈一带有一个地方名叫"御葬坟",很多人咋一听这名字,以为是哪一位皇帝曾下葬于此。实际上,此地埋葬的是明代扬州籍名臣高铨高铨曾是正德皇帝的老师,去世后正德皇帝御赐其葬于蜀冈之上,所以当地人便传称此地为"御葬坟"。昨天上午,扬州西山高氏后人高景贵、高景元、高景怀等人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祖先的历史。

高姓源于姜姓 得姓始祖曾迎立过齐桓公

高景贵是扬州西山高氏一族的现任族长,他告诉记者,据《高氏族谱》中记载,高姓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时期的齐文公吕赤之子公子高。《高氏族谱》如今藏于四川高氏家族,由高铨亲自编修。

"姜姓,原是炎帝的后裔,高氏的血缘始祖是炎,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炎帝17世孙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姓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姓氏,为高傒。"

"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著名的春秋霸主齐桓公。高傒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后人便尊高傒为渤海高氏的始祖。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当下,大多数高氏族人都尊高傒为得姓始祖。"

从渤海郡迁至扬州 祖先为北宋开国功臣高怀德

另一位扬州西山高氏后人高景元说,自己的祖先是北宋开国大将高怀德。

"高怀德,后唐中军都指挥使高思继之孙,后周天平节度使、齐王高行周之子,宋太祖赵匡胤的妹夫,北宋开国功臣。以拥戴有功,宋初为殿前副都点检,曾参与平定李筠、李重进之乱,后与石守信等秉宋太祖意图自请解除兵权。宋太宗时官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死后追封渤海郡王,谥号‘武穆’。"

"到了明代,高铨年幼丧父,他的母亲带着高铨离开家乡渤海郡。据祖辈们相传,高铨母亲离开家乡时,一位算命先生曾告诉她‘见花下船’,将来高铨必有成就。所以当船只行到兴化时,高铨母亲看到两岸鲜花盛开,于是和高铨下船,随后又迁至如今的江都区居住。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高铨考取己丑科进士,入朝为官,曾为正德皇帝的老师,官至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南京户部尚书。高铨于正德年间去世,正德皇帝御赐高铨葬于扬州蜀冈。"高景元接着说。

"高铨的后人大多迁居到蜀冈地区,后来高氏一族的长房迁居至仪征刘集铁牌,二房留居御葬坟,随着时间的变迁,二房又渐渐地分出三个支脉,分别是御葬坟高氏、新谊高庄高氏以及扬州城区的大东门高氏。"

家族祭祖场面隆重 祭祖活动有固定的路线

高景贵说,自己年幼时,曾随长辈参加过家族祭祖活动,场面十分隆重。"那时候我年纪还小,记得是正月里,我们一家人都随祖父前去祭祖,携带的祭品有猪头、三生香烛、纸钱等;家族祠堂前的广场上旌旗招展,各种卖艺的、搭台唱戏的、卖东西的齐聚,吆喝声很远都能听见;祠堂有三副楹联,分别是‘漂湘学富千秋业,渤海名高八座声’;‘渤海君名高,济美堂学富’;‘三朝荡诰增辉门,十世蚕英济美第’,这其中的"济美"就是我们这一支脉的堂号‘济美堂’。"

"除了族人齐聚宗祠拜祭,我们祭祖活动也有固定的路线,先从位于御葬坟的宗祠,到同在西湖蜀冈的‘驸马坟’,祖辈们告诉我这是祭拜高怀德的,因为高怀德曾是赵匡胤的妹夫,所以也算是驸马爷了,然后再去祭扫埋葬我们高氏一族历代祖先的高家坟,最后还要去宏门寺祭拜,相传里面供奉了葬在扬州西山地区的3位扬州籍贯的高官,‘高阁老’也就是我们的祖先高铨,‘李阁老’就是唐代名相李春芳,以及还有一位‘严阁老’,至于此人是谁,到现在也没搞清楚。"

高景怀称,以前在御葬坟高铨的墓前,有石人一对、石虎一对、石马一对、石羊一对,后来因为历史原因,这些都已遭到破坏。"仅剩的一只石虎头此前一直保存在当地,这个月4日左右,石虎头遗失了,听说是被人拿去卖钱了,如今我们已经将此事报警。"

历代读书人居多 明清时期一门四代五进士

"我们西山高氏一族自祖先高铨起,历代先辈都以读书人居多,明清时期曾出过一门四代五进士,这个在谱中也有所记载。高铨本人在为官时素有贤名,所以他在亲自编修的《高氏族谱》中特别强调,子孙后代读书为官者必须要清正廉明,忠君报国,体恤百姓,造福一方。"高景贵说。

"此外,我们高氏家族在西山当地属于是名门望族,我们族中的祖先们对当地的经济、文化等发展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乐善好施、救济灾民也是我们祖先一直秉承的优良传统,这些品质也是我们将要传给后代的家族之本。"

记者 宫鋆煜 文/图

来源:新浪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