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三明日报:持续梳理大田茶文化脉络,文味浓,典故多

原标题:三明日报:持续梳理大田茶文化脉络,文味浓,典故多

大田县地处八闽中心,

境内千米以上高山有175座,

峰峦叠翠,云雾缭绕,

正合“高山云雾出好茶”之说,

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高山茶之乡”。

大田茶史悠久,清朝曾为贡品晋京,茶事载入《康熙字典》。大田茶史可考唐陆羽《茶经》中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大田属南方之地,为江南东道福州管辖;元朝,大田人氏郭居正的《百香诗》之一《茶》,为大田最早的茶诗,说明大田人对茶道早已深悟怡然。

日前 ,三明市茶叶站站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杜起洪,《三明日报》资深记者王长达深入大田产茶区,进茶山,访茶人,问茶事,查阅相关茶事图书,连续走访多位知情人士,深入了解大田多地茶史、茶事,在该报《茶道》版持续推出《仙境里的野茶园——大田县广平镇北洋崎探访记》《仙峰茶韵》《章公故里寻古茶》三篇力作,详细为广大读者解读了大田丰富的茶事、梳理大田茶文化脉络,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了大田高山茶的茶事、茶史、茶趣。

1、仙境里的野茶园

广平,大田的“北大门”,现在正在打造成三明市区的“南花园”。花园里有一颗绿色明珠——北洋崎,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茂密,藏着无数奇花异草,还有一片野茶园。

绿野仙踪藏野茶

郭碧芳说,北洋崎原名八洋崎,据说有八条溪,有上北洋崎、下北洋崎、上坪水、下坪水等。沟边是平地,长着野茶树,挂了“北洋崎野茶”的牌子。峡谷深处更似绿野仙踪,藤树浑身绿衣扎入沃土,指向天空,令人称奇。林中也有不少垒砌的石壁。林中高处有块“出米石”。关于“出米石”有一段凄婉的传说。相传,北洋崎曾有百家千号人,分别姓张、姓姜,有一回来帮工的觉得东家招待不周,就说:“张对姜外人误听为(张),好坏不出乡”,官方认为这是乱伦,就派兵灭了村子,只有其中一位孕妇,因不能一刀杀两命,就放了她,女子到了东西坑,也就是大吉村、西园这一带。相传住在北洋崎的百姓都不用耕种,大家都相安无事,全村百姓都靠“出米石”源源不断出米生活,后来村庄消失后就再也不出米了。

现在山上有古窑洞、炼铁遗址、古水田遗址,这是一个消失的古村落。

“出米石”下方是一片小盆地,正是“北洋崎野生茶保护区”(确切说应属荒野茶)。这里海拔1167.9米,东经117°41′16″,北纬26° 6′29″,茶园大概有10亩左右,开阔地,东北向西南分布,下层杂草丛生,整片有46棵茶树,近路边的几棵叶片酷像毛蟹品种。就近一棵为三分枝,东南方向生长,主干径粗12厘米,三分枝的直径分别为中8.5厘米,西南6.8厘米,东北5.5厘米;树高2米,树冠倾斜生长,东南向树幅4.3米,西南向树幅5米。杆上结着青苔,枝头上结着小桔子大小的茶籽。有一棵因积水今年刚枯死的老茶树,茎部直径11.3厘米,茎部锯下可见年轮在36~40之间,年龄并不大,应属栽培后的抛荒茶。

这茶是客家人种的

这时,一位50多岁的老农背着个篓来了。他是三元区中村乡前村村民陈佳德,来采红菇。老陈说,这些茶是我们前村人种的种茶。

老陈说,我们陈家是上杭客家人,开始是来这一带种蓝靛,种蓝靛要肥料,就垒起石壁做平台,将树枝在那烧了做肥料,但种了一年两年(一、二、三茬)土壤就不能再种了,只好改种茶。那些巨石围着的池子就是烧肥或加工染靛用的。

陈家迁来这一带近二十代了。陈佳德的父亲叫陈永隆,曾是前村老支书,早年曾带他到北洋崎采茶。当时,茶叶队上山来除草,用土肥。他爷爷陈前芳也是制茶师傅。当时揉茶师傅不用手揉,而是用脚揉。解放前这茶出口换光洋。茶除了卖一部分到莘口,多数到贡川。

陈佳德说,三明的茶叶老专家陈照年对前村的茶叶比较了解,曾来指导生产。

老专家育茶趣事

陈照年,今年74岁。他1962年毕业于龙岩高级农业学校果茶专业,是茶叶方面的老专家。

上世纪六十年代,三明全市陆续办起了10多个国营农场种茶。刚开始,陈照年在前村剪村边老茶园的枝条育苗,提供给周边农场。

村民刘星顺老人见了就对陈照年说:“小陈,你这样剪苗种就像倒尿壶一样,会活?”当时村民种茶还是压条分株种植,不是扦插。

陈照年却很自信,他用脸盆装黄土剪苗育种,晚上放到外面,白天收进来,就这样经过20多天,长出嫩芽。他拿去给老刘看:您瞧,长出根来了。老刘这才信了:你真行,我带你去山上剪苗。于是陈照年就跟老刘到前村的茶场野猪坑剪穗育苗,再发动妇女组成耕山队上山种茶。

大吉村村支书郭碧芳说,北洋崎一带的老茶树总数有300多棵,前些年我们管理了这片野茶,一年可以采收100公斤茶青。所制茶叶泡出的茶汤口感甜润,微苦微涩,短暂苦涩后回甘强劲。

2、仙峰茶韵

大仙峰位于大田县屏山乡内洋、玉屏与石牌镇盖山三村交界处,海拔1553.4米,大田县的第一高峰,戴云山脉第二高峰,人称“小武夷”,山腰崇圣岩寺,历史悠久,产大仙峰茶。古人有云:“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疗百病。”

老资料里的大仙峰茶

据《大仙寺志》所记:“兹山之高且万仞矣,拔地倚天屹然特立,云抱覆之,非晴午不见其颜,故谓之云盖山”;“秋佳登其峰,四府二州之鬟黛统归眼底,为之流连不置”。其南坡树密林荫,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土壤肥润。山腰中心,古有岩寺,建于明嘉靖辛卯年,即1531年(另说建于宋绍定四年辛卯年,即1231年)(记者注:《大仙峰崇圣岩简史》称始建于南宋隆兴甲申年1164年),何时开始种茶,现已无可查证。相传,于清雍正乙卯年(1735年),自天湖(今德化县美湖的龙盂寺)迁来僧祖慧满以后,把该寺自产的茶叶作为祭品,每天都要给佛祖供茶。岩寺左右两侧均种菜茶,寺后种有10多株水仙(当地俗称“种茶”),每年只采春茶一季,最多年份产制50多公斤,历来加工炒绿。“清明”后采摘一芽二、三叶,杀青后用手在石板上揉捻成条,烘焙至六七成干,经摊凉后再回锅低温炒干。其特点:条索紧结,银毫披露,色泽隐绿,汤色杏绿清澈,滋味甘醇鲜美,香气清爽幽长,具高山云雾茶特有的“幽韵”,入喉甘润,回味鲜醇。

大仙峰茶过去主要是供作祭品和寺内自饮,也作为招待游人香客的饮料,并无上市出售。因其山高雾大,茶叶品质别具风味,历史上不少名士到大仙峰浏览景色,饮了此茶,无不称优叫绝。因此,大仙峰茶的声誉与其高峰秀色佳景而颇有名传。

20世纪40年代末,岩寺“香火”衰落,茶园荒废,大仙峰茶从此销声匿迹。

1960年6月9日,因山洪暴发摧毁岩寺,寺周围的茶树均被岩土埋没,两侧林中荒茶已寥剩无几。

1982年编的《大田县地名录》“屏山公社概况”中说“(崇圣岩)历史上盛产大仙峰茶,驰名全国及东南亚等地,至今已有700多年,现仅存几株于大仙峰山腰”。

天然植被茶香独特

大仙峰茶被誉为“大田茶中之王”。据《仙顶茶飘香》(大田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8年12月编印)涂建德《清茗秩事》“大田县大仙峰……到处悬崖峭壁,常年有涓涓流水,四季有云雾弥漫。翠绿的茶园都在半山腰以上,或藏深涧底,或附在壁上,取日月之精华,吸大自然之灵气,大自然的惠泽与独特制茶技艺,使大仙峰茶具有‘岩骨花香’之胜”。

位于崇圣岩寺附近下方路上路下共有10多棵老茶树,主干不粗,大多直径10-15厘米,高不过3-4米,枝干披满青苔地衣。大田县茶叶协会东方美人茶分会会长郭文杰询问当地老人,传说这些老茶树都是那年山崩地裂崇圣岩被毁后活下来的荒茶。过去崇圣岩寺香火旺,这茶树是老和尚种的。 

3、章公故里寻古茶

阳春,群山环抱,小河潺潺,村道路口可见“普照堂”的标志,那是章公祖师供奉地。

从宋朝元佑年间起章公祖师肉身佛像供奉于此,已近千年,1995年被盗。2015年被村民发现流失到欧洲,眼下村民正在向荷兰收藏家追索这尊佛像。

关于阳春古茶树,三明市茶叶站站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杜起洪一直保存着一份资料,那是原大田县农业局副局长兼茶叶站站长王富琪1999年7月寄给他的一封信。信中提到:“1982年下乡到吴山阳春村,在村西南荒山中尚存两株大茶树,其中一株在林木中,树高720厘米,树幅宽740厘米,主杆(离地30厘米处)直径20.7厘米,究竟何时种植,无从可查,当时我们拍了照片,可惜于八十年代中期砍伐大树木时,被大树倒下压毁。”

1986年8月编印的《大田县农业区划》中有《大田县茶叶资源调查与区划》一文,文中第二部分“茶叶生产的历史与现状”中记载“目前吴山乡阳春荒山上尚存两株大茶树(其中一株树高720厘米,树幅740厘米,主杆直径21厘米)”。

显然,这份资料与王富琪所书相似。

现在阳春龙坑房子背后的山头上还有一株老茶树,村里人已保护起来了。

数百年前,吴山阳春村就种植茶树,加工炒绿和乌龙茶。茶坑、圣泉岩这两个地名,古茶树的相关记载都是历史孑遗的证明。我们相信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阳春,这个章公祖师护佑的乐土一定会发现更多古老茶文化的印迹,一定能为当地茶产业的发展添上更加厚重的一笔。

【来源:大田TV,编辑:咕噜、记者:王长达、编审:范文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