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惊叹! 汉沽与宁河的渊源真深

原标题:惊叹! 汉沽与宁河的渊源真深

读到最后一句话真让人感慨唏嘘 

读到最后一句话真让人感慨唏嘘 

读到最后一句话真让人感慨唏嘘 

来源:网络

汉沽区在天津市城区东60公里,原为河北省唐山专署所辖市,1962年撤市置区,归天津市。“汉沽”原为蓟运河东岸小盐河畔一村庄,自古为产盐之地,东汉末年凿河以运官盐,当地称水为“沽”,因朝代(汉)与河(沽)而得名。汉沽是一座盐渔文化浓郁的滨海城市,靠大海煮盐、捕捞鱼蟹得到繁衍发展。早在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800年)已有煮盐灶户居住,汉沽历史沿革变迁频繁,唐代为雍奴、武清辖地。辽时,国号契丹(916-1125年)时属香河,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入宝坻。清雍正九年(1731年)属宁河。1949年3月1日析宁河置汉沽特别区。因境内有汉沽庄而得名。

汉沽由来——古代汉沽庄北有一条运盐小河<今称二道沟>得小盐河庄之名。金、元时称韩沽庄。后又以蓟运河每曲为一沽,此地又以汉代始有人居住,故得汉沽庄之名。<摘自《汉沽地名志》第27页>汉沽古有负海之饶,先民们自古代开始在此煮海捕鱼,繁衍生息。汉沽依海而生,靠海而兴,其繁荣与发展源于海,经过近18个世纪的勤劳拓垦,积淀了厚实的盐渔文化根基。

汉沽制盐业自五代开始形成一定规模,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幽州节度使赵德钧为解决军费困竭之拮,于芦台南部卤地设置盐场,所产原盐以船只顺蓟运河北上运至宝坻新仓存储。宝坻因盐而得名,金代盐使司刘唏颜《宝坻县志》载:“金大定十二年,析香河东偏闾万五千家为县,以榷盐(专营专卖)岁入国用,谓盐国之宝,取如坻如京之义,命之曰宝坻,列为上县,著于版籍。”析宝坻之梁城置宁河县后,渔盐之利尽归宁河,遂有:“金宝坻,银武清,不如宁河一五更”之谚谣。清代诗人李念祖曾以一首“美利行知有自然,海滨斥卤胜桑田。芦台一片丰年玉,贪得天功日万钱。”赞誉汉沽盐业之发达程度,可见当时盐业收入之巨。汉沽盐色白,粒大,质坚,味厚,古有芦台玉砂之称,驰名中外,明清两代奉为贡品。爱国人士、铁路、建筑工程师崔戟荣曾有诗赞美汉沽白盐“莫谓盐滩土质差,不生五谷不生花。须知贵与蓝田等,种水能收白玉砂。”

具有盛产水鲜“三宗宝”的汉沽,渔业素称发达。据宁河县志载,“二千年前,宁河地区在滩涂煮盐的同时,又在河渠泽海中捕捞水鲜,成为宁邑独产,而银鱼紫蟹更胜它邑”。从明代始,银鱼被纳入贡品。此时银鱼、紫蟹、纤板刀被誉为蓟运河三宗宝。汉沽渔业生产在历史上非常兴旺,清代文人关上谋曾赋诗赞美银鱼以及描述渔民的辛勤。“银鱼肥白是冬天,凿破层冰出水鲜,寄语衔杯应细嚼,许多辛苦到尊前。”具有九河下梢之称得汉沽,古代航运发达。蓟运河,古称鲍丘水,元明两代称潮河,清代始改称蓟运河。蓟运河上游右有泃河,源于河北省兴隆县将军关外;左为州河,出自兴隆县罗文峪,两河于蓟县九王庄汇合成蓟运河。该河穿宝坻,越宁河,全长156.8公里。流经境域30公里,从北塘口入海。蓟运河通连还乡河、煤河、州河、泃河、金钟河等支系河道,水路运输通达河北、山东、辽宁等沿海城市。因州河通达古蓟州,唐代起供应渔阳郡军需,由蓟运河漕运送达。民间商船载粮运货、渔船捕鱼捉蟹昼夜不息。谈到天津辖区一些地名,自然想到沽字,人们通常称之七十二沽。古老的中华大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碧水滔滔的蓟运河,滋润着绵延的土地,养育着生生不息的运河儿女。运河下游,沿岸的村庄地名多以“沽”称之。

史料记载,清光绪初年,宁河辖地有二十一沽:齐家沽、江石沽、邦道沽、麦子沽、中兴沽、船沽、勾楼沽、马勺沽、东李家沽、宁车沽、田家沽、南沽、大麦沽、捷道沽、东淮沽、北涧沽、南涧沽、汉沽、西李家沽、蛏头沽、塘儿沽。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故事。

据老人讲,汉沽属退海之地。明万历年间,家居芦台一位崔氏老人驾船沿蓟运河南下,落户于此。其后,率家人在住地北部开通一条与蓟运河连通的小河,起名小沿河。当初人们饮水灌田都离不开那条河。有挑水歌谣为证:“颤呀颤,到河沿,清水百年流不断……”因此地名依河而得名——小沿河。

到明天启年间,刘氏等诸家族相继迁居于此,集成一庄,起名汉古庄。当年,娘娘庙院内有四座碑,靠北侧三座为一组。第一、二座碑碑文刻有“汉古庄”三个字。据“永济桥”碑文记载:“汉古庄东北不数武有桥焉。昔以木为之……公建——咸丰元年岁次辛亥桂月谷旦。”表明“汉古庄”地名至公元1851年8月(农历)仍然沿用。(今已查明“永济桥碑”,即是当年娘娘庙院落北侧的那三座碑,现藏于汉沽档案馆内。)

至清光绪四年,“芦-汉”路开通,两地交往日趋密切。光绪六年改制,将汉古庄、国家庄、前后坨庄,三庄合并为一村。当初,村民倚水而居,知县丁符九即在汉古的“古”字左边加上“氵”,从此更名汉沽村。当初娘娘庙院落南侧那座碑,虽然刻有“汉沽村”三个字,可惜此碑已失。现据“津唐铁路桥碑”碑文记载:“禀为奉示遵行,铁桥尚无滞碍,公议勒碑,以垂久远……窍查自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三月二十四日,曾蒙示谕……饬将议定汉沽铁桥章程……光绪十八年十月上瀚北塘众船户公立。”碑文中“汉沽铁桥”四个字,成为更名后汉沽最早的历史见证。

如今,汉沽历经由村变成乡,由乡变成特别区,由特别区变成镇,由镇变成县级市区,由县级市区变成天津市市区。最终,作为滨海新区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新布局的崭新历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