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档案揭秘】点缀芜湖镜湖之美“步月桥”的前世今生

原标题:【档案揭秘】点缀芜湖镜湖之美“步月桥”的前世今生

芜湖“半城山、半城水”,走进芜湖的人,都会游览镜湖美景。

漫步于镜湖公园之中,景点众多,其中位于大小镜湖之间的“步月桥”,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在波光粼粼的湖水之上,成为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邑中风景最佳处

镜湖,又名“陶塘”。湖如其名,清澈明亮,水平如镜。四周环种杨柳,景胜一方,历来被誉为“邑中风景最佳处”。

图为1928年芜湖陶塘风景照片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南宋状元张孝祥罢官回到故乡芜湖,捐出良田百亩,汇而成湖,距今已有850多年历史。成湖之后,张孝祥将其命名为“陶塘”,以表达其追随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之情。

图为上世纪50年代初的镜湖

图为上世纪80年代的镜湖

如今的镜湖公园,位于芜湖市区中心,是城市最美的风光带。由大、小镜湖两部分组成,其中大镜湖又名“陶塘”,小镜湖原名为“汪家田”。而步月桥正位于大、小镜湖之间,点缀着美丽的镜湖。

步月桥的前世今生

步月桥原名“柳阴桥”。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芜湖关道宋镕在镜湖当中建起一土堤将湖水隔成两半,堤中建“柳阴桥”,在南段建“留春桥”,后又在留春园的东边建起一座“春在桥”,为镜湖增添三道靓丽的风景。

图为上世纪80年代的步月桥

随着历史的变迁,“留春桥”与“春在桥”被毁,只有破败的“柳阴桥”残存。后多次改造重修,民国时期,改名为“大新桥”。据民国八年《芜湖县志》中记载:大新桥,在镜湖堤中间,亦名柳阴桥。

图为民国八年《芜湖县志》中记载的“大新桥”

新中国成立后,芜湖市政府对镜湖景区进行修缮,1953年将汪家田的淤泥清除,扩大了镜湖湖面,形成大小镜湖。两湖之间的堤路修建石砌墩台,上面铺上钢筋水泥板,成为了一座水泥平桥,行人和车辆均可通行。

1987年2月18日,对此桥再一次改建重修。经过五个月的建设,被改建为一座单孔拱桥,麻石铺面。桥长28米,拱径高5米,主跨10米,宽9米,护栏高1米。造型古朴,横跨镜湖,更名为“步月桥”

如今的“步月桥”,为一座步行桥。水中共有桩基32根,桥的两边各有33级台阶。桥身与台阶都是花岗岩贴面,洁白如玉,两边护栏有40个云头柱石雕,每个有40厘米高,给桥身镶嵌上典雅的花边。整座桥以优美的半月形弧度横跨在镜湖上,和桥洞成为一体,犹如一块玉盘。

步月桥两侧种着一排排垂柳,桥身掩映于垂柳中。微风吹拂,翠柳轻摇,平如明镜的湖面荡起涟漪,水中倒影也随着绿水荡漾,十分幽雅别致。

每到晚上,镜湖的彩灯勾画出湖边一幢幢高楼的轮廓,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倒映在湖水中,将湖面装扮得分外妖娆。步月桥上也装点着彩灯,与水中的倒影连接在一起,好似一轮圆月,照亮了镜湖,也点缀起镜湖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注:本文根据芜湖市档案馆馆藏资料《鸠兹符号》《芜湖县志》等编写,转载请注明“芜湖档案”微信公众号】

"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