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倾吐黄土塬情韵的《挂红灯》

原标题:倾吐黄土塬情韵的《挂红灯》

经典民歌解读——

倾吐黄土塬情韵的《挂红灯》

“正月里来是新年,纸糊的灯笼挂在门前,风吹灯笼呼噜噜转,我和三哥哥过新年。二月里来是春分,我爱我那三哥哥好后生,马兰开花根连根,我和三哥哥一条心。”《挂红灯》是一首陕北民歌,原本为“二人台”传统表演曲目之一。

“二人台”流行于陕北府谷、神木和晋西北的河曲、内蒙西部的伊克昭盟、包头、呼和浩特等地区,是由民歌向戏曲发展的一种自娱性的坐唱形式,人们也称它“打坐腔”。初期演唱形式非常简单,不化妆、不表演。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男女二人载歌载舞、有说有唱的表演形式。唱腔主要有如下特点:其音调具有陕北、晋西北、内蒙西部民歌小调、信天游、山曲、爬山调及蒙族音调融为一体的热情豪放、粗犷强悍的性格特点。

黄土高原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是沉积在《挂红灯》中的灵魂和源泉。贫瘠苍凉的地域环境和金子一样闪亮的山梁沟壑,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由陕北人用信天游吼了出来,这种带有原始野性色彩的绝唱,不是用技巧在演绎,而是用胸腔、用整个生命在宣泄高塬人对生活、对人自身的热爱,从而抚慰沉重的苍凉。

时下广为传唱的民歌《挂红灯》,是在民间口传歌谣的基础上,由陕北著名乡土音乐家党音之改编而来的。

回望岁月,关于这首民歌的诞生和传播还有着一段妙不可言的传说。唐朝末期,黄巢带领起义军攻打浑州(今陕西安塞县王窑乡一带),围城三天都没攻下来,黄巢气极了,指着城楼大骂,扬言攻破城池,要杀个鸡犬不留,烧焦黄土。

这时,已经快过年了,天寒地冻,下了一场大雪,参战将士大多还没有过冬的保暖衣服,黄巢知道硬攻必定损兵折将,因此,只好先把部队拉到大山里休整,等过完年再去攻打。

春节很快过去了,家家都在推米磨面,做汤圆,欢庆上元佳节。此时,黄巢盘算,历代兵书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何不趁着过节的时候,进城探探敌军虚实,再定攻城之策。想到这里,他立即召集众家弟兄商量对策,然后把义军大权交给师弟,自己打扮成一农夫,挑上一挑子汤圆出了大本营,直奔浑城。

黄巢进了城门,一直向西。走不多远,见十字街前有一伙人正指指划划地不知看着什么景致。刚好,这时对面来了个卖醋的老人,穿一身破棉袄棉裤,手里不停地敲着梆子。黄巢上前施礼说:“请问老人家,他们在议论什么?”老人打量一下黄巢,左右望望,把他拉到路边,低声说:“前两天黄巢带兵攻城不下,躲到山里去了,过几天还要来的。官家贴出告示,要各家出人出粮,唉!要打大仗了。”

两个人正说着,忽听一阵马蹄响,黄巢抬头一看,一队人马飞驰而来,当兵的边跑边嚷道:“众百姓听着,黄巢进城了,现已四门紧闭,有发现卖汤圆的马上报告,知情不报者诛灭九族!”

几声吆喝不要紧,黄巢知道自己军营里出了叛徒,他扔下挑子赶紧往东跑,急急忙忙地钻进一个巷子里。尔后,进入一家院子,躲在门后。等马队过去,这才出来转而往北跑。可没跑多远,又听见马蹄响,知道马队又回来了,他一转身又钻进一个小院。黄巢插上门正要进屋,见一个老人从屋里出来,不是别人,正是刚才十字街头跟自己说话的那个老人。他急忙走过去说:“老人家行行好,把我藏起来吧。”老人见了黄巢先是一愣,接着点点头,把他拉近了窑洞里。

与此同时,街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有人打门。老头着急了,话都顾不得说,急忙把黄巢领到后院,来到醋缸跟前,掀开缸盖让他钻了进去,说:“客官,先委屈一下!”老人拿起扫帚刚要扫地,大门被撞开了,十来个官兵呼啦啦闯了进来,把老头围住。官兵头目说:“大白天,为啥插门?”老人说:“我怕小偷进来。”头目追问:“有个大汉,你把他藏哪了?”老人说:“大门插着,没人进来!”一头目骂道:“胡说!他明明钻到这儿来了。你不想活了!”老人说:“官爷,你不信,你搜吧。”十几个官兵进到屋里,翻箱倒柜,乒乒乓乓一阵乱响,东西砸破了不少,醋缸也打破了两口,醋流满了院子,幸亏没有看后院子里那口缸。

折腾了一阵子后,抓人的官兵走了,黄巢从缸里爬出来,见满院子都是碎缸片,老人在缸前落泪。他走过去安慰说:“老人家不要哭了,过两天我赔你几口就是了。”

老人站起来说:“客官,你赶快走吧,怕他们,找不到人再拐回来发现你。”

黄巢问:“老人家,现在天还不黑,到处都是官兵,我怎么出城呢?”

老人说:“你出了这条巷子,钻进对面那个院子,从后面出去便是天齐庙,你先在庙里藏着,等天黑后,顺着城墙往南走,走出两丈多地有个豁口,从那儿出去吧。”黄巢见老人厚道,便进一步打听说:“老人家,这座城有何玄机,黄巢十万大军怎么攻了三天竞攻不破呢?”老人说:“客官有所不知,秦始皇建城时,城墙建得又高又厚,上有滚木,两厢藏有弓箭手。”黄巢问:“那就没法了吗?”

“要打城,不能从城门进,得从天齐庙的豁口进。” 老人说。黄巢听了很高兴,转身要走,又回过身来问:“老人家,你知道我是谁吗?”老人犹豫了一下,说:“你是黄大将军。”

黄巢惊讶地说:“唐兵骂我杀人如麻,吃人不吐骨头,你不怕我?”老人说:“那是官家说的,官家的话敢信吗?我们穷百姓正盼着你来呢。”黄巢听了很是感动,想不到老百姓对自己这么敬重,就说:“老人家,你家有红纸吗?”老人说:“家里没有,街上店铺里能买到。”

接着黄巢对救他一命的老人说:“你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正月十五挂在房檐上。”

等黄巢走后,老人把消息悄悄传给左邻右舍,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全城百姓都知道了,家家户户准备红纸,扎起了红灯笼。

磕磕绊绊,黄巢连滚带爬回到大本营,马上召集将士合计攻城方案。一些就绪后,到了农历正月十五晚上,黄巢带着五千精兵,摸过护城河,按老人所指的路线悄悄入城,一声号炮,内外夹攻,不多时攻破城门,起义军进城了。

其时,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笼,全城灯火通明。凡是挂红灯的大门,起义军一律不入;不挂红灯的,起义军冲进去抓赃官老财,只一宿就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杀光了。

第二天,黄巢开仓分粮,还派人给那位老人送去了二百两银子。

从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这个地方的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这个习俗便流传了下来的同时,以“挂红灯”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歌谣也传播开来。

挂红灯笼,是中国迎新年的古老传统习俗之一。中国的灯笼统称为灯彩。每逢节日时候,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和喜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年节氛围。如今,大红灯笼高高挂,既是对我国悠久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期待与祝愿。曾有新歌唱到:喜气洋洋新年到,拜年祝福要趁早,大红灯笼高高挂,见面说声新年好。 欢天喜地锣鼓敲,大街小巷真热闹,舞完狮子闹龙灯,噼里啪啦放鞭炮,端起酒杯敬父母, 一家老少乐淘淘。

据史料记载,灯笼最早起源于西汉时期,纸灯笼可能在东汉纸发明之后。《宋书·武帝纪下》有云:“牀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意思说,床头有像屏风一样的遮挡物,墙壁上挂着葛灯笼。显然,这至少说明三国魏武帝曹操那时有了灯笼。

桑田沧海,事过境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灯笼品种,具有了高超的制作工艺。从种类上看,有宫灯、纱灯、吊灯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中国的灯彩综合了绘画、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洛阳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畅销海内外。

美国人斯诺在其名作《西行漫记》中感叹道:“走向陕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或许不用走进陕北,单是细细聆听陕北民歌,就不难发现,陕北民歌固守着精神高地和民族之韵,陕北民歌不仅唱红了天,唱恸了地,更唱出了一个欢天喜地。

毋庸置疑,陕北民歌是镌刻在黄土塬上的音乐史诗,是瞭望陕北的百科全书。“信天游好像没梁的斗,甚会想唱甚会有”,现今流行的众多首陕北民歌中,有言情的、叙事的,也有诉苦的、明理的,大都是口头传唱文学。陕北民歌在流行、演绎过程中,陶冶了陕北人淳朴、善良、刚毅、豁达的个性,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陕北的历史沿革和社会变迁。像《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的作者、黄河船夫李思命(佳县人),《赶牲灵》的作者、脚夫张天恩(吴堡人),《三十里铺》的作者、木匠常永昌(绥德人)等,这些人可以不识字,不识谱,但他们不能没有生活,不能没有地地道道的信天游。

的确,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用生命拥抱艺术的黄土地上的人,将黄土高原上民众的喜怒哀乐、爱情悲剧与伤感,演绎成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旋律,并插上远行的翅膀,从陕北的土旮旯、山圪崂飞了出去,飞到北上广,飞到维也纳…… 这是陕北民歌的神奇,也是中华文化的符号,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传承着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基因。

(选自《听音寻路——老歌背后有故事》2016年12月赵乐撰写)

news98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