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我的镇斋之宝16:宋/元白釉定窑“新官”款刻花盘口凤首壶

原标题:我的镇斋之宝16:宋/元白釉定窑“新官”款刻花盘口凤首壶

定窑,是继唐代邢窑而起,在邢窑的影响下烧造白釉瓷的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窑口,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此窑原为民窑,北宋年间,因一度烧造宫廷定烧瓷而声誉鹊起。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和东西燕山村。这个地方,在唐宋时属定州,定窑也就因此而得名。其实,定窑的瓷器烧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五代时开始烧造以白瓷为主,到宋金年代,是这个窑口发展的鼎盛时期,元代以后逐渐衰落,至明代宣德年间终至落幕。

凤首壶又叫天鸡壶、鸡头壶或是鸡首壶,最早出现在西晋(公元265~316年),由浙江省越窑首创。西晋为鸡首壶发展的初期阶段在盘口罐的肩部贴有实心而无颈的鸡头,有的还黏上鸡尾塑件,两侧装有双系、四系或有提梁,并刻划有连珠纹、炫纹、波浪纹。鸡头壶最初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南方青瓷、黑瓷,以著名的越窑、德清窑、洪州窑、瓯窑、婺州窑、岳州窑等为代表,又有称为“天鸡壶”的,鸡作为作为最早被人类训话的禽类,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禽,很早就与人们的经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汉代《韩诗外传》中将鸡称为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的“德禽”。 鸡首壶除了在江苏、浙江大量出土外,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安徽,后来也在北方地区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也都有发现,范围很广泛,这说明当时非常时尚的一种酒具。

晋越窑鸡头罐(安徽省古陶瓷博物馆)

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余姚博物馆)

东晋鸡首壶烧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鸡首壶鸡冠加高,鸡颈加长,鸡咀由尖变圆内空作流,不仅更加真实美观,也避免了像前者液体流出会沿腹壁而下的弊端。鸡尾变成弯曲长柄发展为把手,把上端高于口沿,肩部多饰桥型方系,有的手柄上端装饰龙头或其它装饰。这一时期的鸡首壶装饰方面还出现了点彩,常见在盘口上加四点褐彩和鸡冠、鸡眼上点褐彩,尤其是在眼球上点褐彩的装饰,可谓是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使鸡眼立体感更强,且更加圆润有神。东晋时鸡首壶出现双头。其中东晋黑釉鸡首壶产自德清窑,造型上与青瓷基本一致。德清窑主要分布在浙江德清县东郊的焦山与西南焦的戴家山、陈山、丁山等。主要烧制黑釉鸡首壶兼烧青瓷,因使用含铁量很高的紫金土配置釉料不断上釉以达到纯黑的效果,一直到南朝初期结束。

东晋青釉鸡头壶(青岛市博物馆收藏)

东晋青釉褐色点彩鸡首壶(温州市博物馆)

东晋青釉褐彩鸡首壶(故宫博物院)

比如我们先看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两晋德清窑的黑釉鸡头壶,这种应该是比较早期鸡头壶的造型,盘口、鸡头、双桥式系、单泥条柄、平底露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晋德清窑黑釉鸡头壶

再看看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的两晋越窑青瓷鸡头壶,同时期的鸡头壶造型大体一致,只是形体早期点的短矮,慢慢向高拉伸,肩部的两个系也是从双桥式系转变成双泥条系,应该是双桥式与双泥条式有个并存阶段,之后双桥式逐渐被取代了,而鸡头壶的腹部渐渐拉高,下腹渐收。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两晋青瓷鸡头壶

南朝时,人们的审美已经有了变化,影响了鸡首壶的烧造。鸡首壶变化主要体现在体量大,从晋代的球腹变为鼓腹下收。鸡首壶的鸡头更大更长,壶颈加长,盘口较深,器腹加深,器形变得修长瘦削,线条流畅,曲线优美,造型更加挺拔秀丽。雄鸡鸡冠高耸、引颈作鸣状,壶柄的弧度减少而长度增高,更加高于壶口。肩部仍有桥形系。有的壶身还以莲瓣纹、龙纹作装饰,瓣装饰已成为南朝时期的一种风格。部分壶柄与盘口的连接处设计为龙首。这一时期的鸡首壶,无论从纹饰、工艺、实用等方面,均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可以说是鸡首壶的成熟期,并出现双鸡首或者双龙把柄。

南朝洪州窑鸡首壶(安徽省古陶瓷博物馆)

隋代,鸡首壶的壶颈细长,鸡首成逐步变小趋势,直至消亡,有的中间饰以弦纹。器身上腹较圆鼓,下腹瘦长,显得更为纤细修长。鸡头雄健,鸡颈粗壮,造型趋于写实。壶柄弧度减小,衔龙造型也更为生动。肩部的系多为复式系。这一时期的鸡首壶,在纹饰、工艺、实用等方面都达到了顶峰。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审美水平的提高与国外的交流密切,装饰工艺更加多样化,鸡首壶也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到唐代时,已进入减少消亡的阶段从装饰性鸡首壶演变成为实用性执壶是一个跨时代的变化。

鸡首壶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特征明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流行也是侧面的反映出老百姓身处战乱年代对于美好安定生活的一种祈求与向往,因鸡与“吉”谐音,鸡首壶特别受人喜欢,鸡首壶功能也逐步由实用过度到陈设。

隋白瓷龙柄鸡首壶(中国历史博物馆)

日本大阪艺术馆收藏的南北朝北方青釉鸡头壶已经自魏晋黑釉、青瓷的基础上把腹部明显拉高,盘口依旧,单泥条柄已经呈现龙头衔盘口的形式,桥式系仍然依旧,还多出一对,其实当时就有双桥式系和四桥式系,壶身拉高,肩部渐大,腹下收小。

日本大阪博物馆藏南北朝青釉天鸡壶

1972年扬州市西湖荷叶王庄出土。小盘口,细颈,扁球腹。肩部饰凸起弦纹,腹部贴饰一周覆莲瓣纹。前置鸡首,鸡突目、尖嘴、长颈。后置圆形鋬,两侧置双孔桥形横系。该壶施半截青釉,底部无釉。

扬州出土南北朝青釉覆莲鸡首壶

河南省巩县窑博物馆藏的巩县窑南北朝天鸡壶也是沿用这一形式,颈部多了几道凸弦纹,龙衔口、四系泥条式系,虽然釉面脱落较多,但还是可以看到有了莲瓣纹装饰,釉不及底边,也是较高的形体,壶柄高纵,只是盘口不见了,这与其他同时期的天鸡壶有些出入。

巩县窑博物馆藏南北朝巩县窑天鸡壶

美国波士顿艺术馆还藏有一件六、七世纪越窑青瓷天鸡壶,双桥式系、盘口、龙衔口、高腹下收、鸡头流,这件隋、唐时期的龙头更加清晰明显,从简单不起眼的龙头,演变成明显的龙头,这为唐代的双龙瓶、龙柄壶等等开了先例,从此都是装饰这类龙头。

美国波士顿艺术馆藏六、七世纪也有青釉天鸡壶

唐代的凤首壶有两个脉络,其一是沿袭魏晋、南北朝的鸡头壶,另一脉络是受到西亚文化(主要是粟特文化)影响而创烧的凤首壶形式,在这里我们暂且先谈传统的鸡头壶的演变和延伸。

隋、唐定窑白釉天鸡壶

天鸡壶再往下演变就演变成了螭龙流壶,我们看看盛唐时期的定窑白釉螭龙流壶,原型就是源于天鸡壶,只是在天鸡壶的基础上把鸡头改换成螭龙的形式,肩上的双泥条系简化掉了,弦纹依旧,造型依旧,龙柄也开始简化,盘口有些变化,形成了一个新的形式的螭龙壶。

唐代定窑白釉螭龙流龙柄壶

到了晚唐,定窑的龙柄壶又演变成片柄、螭龙流依旧,腹部出现凸莲瓣纹,形成了一个崭新的造型。

晚唐定窑白釉螭龙流凸莲瓣纹执壶

到了晚唐定窑的壶类造型比较丰富,三泥条结带柄出现于晚唐的定窑,有三泥条结带式凤首壶,参见河北省博物馆藏晚唐定窑三泥条结带凤首壶,这种凤首壶延续了七世纪受到西亚文化影响的凤首壶形式,另一支脉的凤首壶,成为改良版中国式凤首壶。

晚唐定窑白釉双泥条结带式凤首壶

晚唐定窑还有一种刚刚创新的产品,就是龙首三泥条结带山字耳执壶,这种执壶在河北省定州地区出土过一件残件,现藏于定州新落成的中山博物馆,这件三泥条结带龙首壶,腹部剔刻花卉纹,与定州中山博物馆藏的一致。它体现了晚唐三泥条结带式柄的流行期,入宋以后基本不见这种柄【1】。

晚唐定窑白釉双泥条结带龙首执壶

这种双泥条结带硬折式柄开始流行与晚唐、五代时期,从天鸡壶延伸成螭龙流壶,又演变成凤首壶,这时期的凤首壶与中唐之前的凤首壶不同的是,中唐之前的凤首壶是像盖子一样盖在壶顶,而此时的凤首壶是个凤首流,造型也十分形象。

晚唐定窑青白釉刻缠枝花卉双泥条结带凤首

晚唐定窑的这种凤首壶不仅有刻壶的,也有素面的,颈部添加了定窑传统的竹节颈装饰。

晚唐定窑白釉竹节颈剔缠枝牡丹三泥条结带“朝真”款凤首壶

北宋的定窑凤首壶承接晚唐的风格,由于材料和工艺的改进,胎变得更薄了,釉也变得薄了,整个器形变得更加瘦长挺拔,加上北宋的刻花、划花、刻划花、印花、浮雕、捏塑装饰工艺,显得更加优美。请看我的镇斋之宝16:宋/元白釉定窑“新官”款刻花盘口凤首壶!

高310mm

上口外径71mm

底中外径65.8mm

中腹外径130mm

底足手工痕迹

釉下老化痕迹

该藏品器型瘦长挺拔,底足稍稍外撇,端庄大方,釉面莹润光滑,整体白中显灰,积釉处白中闪青绿,螭龙柄和凤首造型灵动,曲线优美,缠枝莲纹和菊瓣纹线条洒脱,刻划刀法娴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收藏品。

【1】——摘之沙家枥撰写的《定窑瓷器探索与鉴赏》下册第123页。

金陵古韵斋原创作品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