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封建社会的吉林省

原标题:封建社会的吉林省

秦朝时,在全国设立36郡,其中东北3郡,但未辖吉林,吉林省南部部分地区称为“辽东外徼”。以燕、东胡之地为辽东、辽西二郡。肃慎族辖境扩至今省境中北部,东缘为沃沮,南部集安一带为高句丽,中西部为夫余。

西汉时,长岭、农安一带为橐离,集安一带为高句丽(卒本夫余)。西汉初年,秽貊人的一支槁离在今吉林、长春、四平地区建立起奴隶制的夫余国,都城先后设在吉林、农安境内。公元前128~126年(汉元朔四至六年),汉朝在吉林省中部松花江中游地区以秽地置苍海郡,辖今四平、通化、吉林、延边和长春东部地区。公元前107年(汉元封三年),置玄菟郡,辖3县,其中西盖马县在今集安市,上殷台县在今通化县境。灭卫氏朝鲜后,东北除原设的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外,又增设苍海、乐浪、玄菟、真番、临屯5郡。西汉辽东郡设在今辽河流域,因郡治所在辽河之东故名“辽东”。辖境在今辽宁省中西部,治所在襄平(今辽阳市)。吉林省双辽、四平、辽源、通化位于其北、西北界。玄菟郡在今鸭绿江南北两岸,统治中心在今辽宁省北部。后来苍海郡并入临屯郡,临屯郡又并入乐浪郡,真番郡并入玄菟郡。今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图们、敦化、和龙、汪清、龙井、珲春、延吉等市县,先后隶属苍海郡、临屯郡、乐浪郡;通化、集安、梅河口、靖宇、白山等市县则先后隶属真番郡、玄菟郡。玄菟郡的属县上殷台迁至今吉林市。玄菟郡北界约至今拉林河一带与夫余接壤,东至盖马大山(今长白山),辖今吉林省中部及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这是吉林省地域进入中原王朝行政建置之始。

东汉时,今吉林省境中西部属夫余国,东缘为沃沮,辖珲春一带,其余为高句丽。两汉期间,高句丽臣属中原。公元犯年(汉建武八年),汉武帝刘秀册封其为高句丽王,在今集安市置国内城、丸都城。

东汉后期,高句丽、鲜卑势力强大,玄菟郡治所南徙到今辽宁省抚顺市劳动公园内古城址,今吉林哈达岭东为高句丽,西为鲜卑。汉魏时,今吉林省西半部先后为东胡、匈奴聚居地以及乌桓、鲜卑族活动地区,东半部属于秽貊语系的高句丽、北沃沮活动地区。北沃沮在今图们江北,兴凯湖南。吉林省中部原为秽貊人聚居地。

三国时,魏置玄菟郡,辖松花江以西地区。老岭、龙岗山一带为高句丽东缘。这一时期夫余国势力最强大,曾协助曹魏打败高句丽。东南部的肃慎改称挹娄,起初归服于当时尚称强大的夫余。直到三国曹魏时始摆脱夫余控制,辖今敦化与和龙。

晋朝时,鲜卑拓跋部进入今吉林省西境。失韦(室韦)进入嫩江下游区域;高句丽辖今长春市郊、辽源、通化市及浑江市南部;挹娄改称为勿吉,辖粟末部、白山部,居今吉林市中北部、延边地区。后遭鲜卑、高句丽攻击,势力衰落,先后臣属前燕和前秦。西晋时,肃慎南界已伸展到不咸山,后改属后赵石勒氏。其地域大致为:南以长白山与高句丽相接,北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处,东到日本海,西至张广才岭与夫余为邻。

南北朝时,勿吉势力扩大,西部疆域越过张广才岭至松花江,据有夫余大片地方,并南犯高句丽,西攻夫余,公元494年(北魏太和十八年),勿吉灭掉夫余。

高句丽于公元前1世纪先建都纥升骨城,后定都国内城(今集安市古城),又迁至丸都城,在吉林省南部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高句丽王国。其势力最盛时,东临日本海,西靠黄海,南至朝鲜半岛汉江流域,北至辽河及吉林松花江流域。

东胡的另一支移至鲜卑山,称东鲜卑,其地大约在今吉林省的洮儿河与霍林河之间。后来势力不断扩展,各部族亦陆续南迁,尽据匈奴故地。在吉林省当时有粟末部、白山部。南北朝后期吉林省西半部为东胡后裔的契丹、地豆于。

隋朝时,统一全国,高句丽国臣服于隋,被封为高句丽王、大将军。到隋炀帝时,隋朝国势衰弱,高句丽乘势攻取辽西。隋朝4次出兵征讨,皆以失败而告终。

唐朝时,吉林省行政区划初具规模。河北道置4都督府,渤海都督府辖今长春、吉林、延边、辽源、通化市及浑江、四平市部分地区;松漠都督府辖今双辽、通榆一带;室韦都督府辖今白城市大部及农安、乾安、长岭、扶余。继隋朝之后,唐朝同高句丽进行了激烈的战争,公元645年(唐贞观十九年),唐朝发兵征讨高句丽国,屡屡获胜。公元668年(唐总章元年),灭掉高句丽。同年,即在辽东地区设置安东都护府,府治先设在平壤,公元676年(唐上元三年)迁至襄平(今辽阳旧城),再迁新城(今抚顺市北高尔山山城)。安东都督府辖今浑江、通化市东部地区。

公元698年(唐圣历元年),粟末部酋长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率部在牡丹江流域创立“震国”,建都于敖东城(今敦化市)。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诏封为国,从此,震国改称渤海国,划入渤海都督府的区划内,成为唐朝的藩属。其都城一迁再迁,先迁至中京显德府(今敦化市才浪河古城),再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三迁至东京龙源府(今珲春市八连城),最后又迁回上京龙泉府,境内设5京15府62州130县。今吉林省境内双辽、通榆、大安一线以东地区为渤海国地域,辖区东至日本海,西达内蒙古境内,南至朝鲜的德源,今吉林省的大部分地区属渤海国。

辽代时,东北的行政区划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分级统属建置。公元926辽天显元年),契丹灭渤海国后,在渤海国故地建东丹国,东丹国受契丹王控制,吉林省大部分地区为契丹和东丹国的辖区。当时基本沿用了唐朝在东北各都督府的政区。东丹国被废后,辽政权在东北各地设立道、州、县等,分级进行管理,吉林省境内主要有东京道和上京道。东京道在今吉林省中部和东南部,上京道在今吉林省西部。此外,对分布在吉林省松花江中下游、辉发河一带和长白山以北、鸭绿江、海兰江流域的女真各部实行属国制,分别设各部大王府,对其进行管理。

金代时,在地方行政管理上,采取路府统管州县的制度,同时还在各地设“猛安谋克”。共设5京14路总管府,其中管辖今吉林省地域的有4路:上京路、北京路、东京路、咸平路。此恤品路的西部和胡里改路的南部亦占有本区的部分地方。今白城市属临潢府路。金代所建行政区划已基本覆盖了吉林省全境。

元朝时,东北设行省,今吉林省多属辽阳行省。西部属辽阳行省的泰宁路(后改隶中书省),治所设在今洮南市。中部今农安县以东属开元路,治所设在黄龙府(今农安县城)。

明朝时,在东北不设行省,采取了有别于中原地区的都司、卫、所制度。初属辽东都指挥使司,1409年(明永乐七年),析置奴尔干都司。今吉林省大部均属奴尔干都司辖区。努尔干都司相当于省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都司下设卫所,卫相当于县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清朝时,在关内设18行省,对边疆地区不设省,而派驻大臣,监督地方政务。

1644年(清顺治元年),清政府将东北的故都盛京作为“陪都”保存下来,设盛京总管进行管理。后来,逐渐裁撤明朝在东北设置的“卫”、“所”,在盛京设“驻防内大臣”。

1646年(清顺治三年),将驻防内大臣改称奉天昂邦章京,统率东北八旗,镇守东北全境。1653年6月4日(清顺治十年五月九日),在今黑龙江省境内,将宁古塔(今宁安)驻防官改为宁古塔昂邦章京,辖今黑龙江省与吉林省境内的大部分地区,宁古塔昂邦章京的设立,可以说是吉林省设置的开端。从此,盛京、宁古塔两昂邦章京并设,将东北初步划分为两个军事驻防区。

1662年(清康熙元年),将宁古塔昂邦章京改为汉称,即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1670年(清康熙九年),由宁古塔将军主持开始修筑柳条边墙(新边)。1671年(清康熙十年),移副都统一员驻船厂(今吉林市)。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在船厂建城。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宁古塔将军驻地迁至船厂,在船厂设将军衙门。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析设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从此,东北开始形成三将军鼎立局面。这是东北三省行政区划的雏形。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宁古塔将军改称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将军(简称吉林将军),自此以后,“吉林”二字由原来的城邑名称扩大为行政区的称谓,是吉林省级行政区得名之始。此后将“吉林将军印信内,汉文船厂二字,改为满文吉林”字样,将军一职所冠地名,与将军驻地相一致。在吉林将军辖区先后设置了吉林、宁古塔、伯都讷、阿勒楚喀、三姓、珲春6城副都统,分别管理各地区的军政与民政事务。

随着“流民”的大量涌入、土地的不断开发,吉林省内行政区划进一步具体化。1727年(清雍正五年),清政府在吉林乌拉城设立永吉州,在宁古塔城(今黑龙江宁安)设立泰宁县,在伯都讷(今宁江区)境内设立长宁县,这是吉林省设置的第一批民署机构。乾隆、嘉庆年间,吉林省设立了吉林厅、长春厅、伯都讷厅,史称“老三厅”,从而草创了吉林省民政管理体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