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于英国档案中的西藏造纸早期珍贵影像
车仁庄园的筛纸帘过程。图片提供 房建昌
藏纸因其制造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昂,成为西藏极具特征的手工艺产品。2006 年5月,西藏造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藏纸的制造工艺流传至今至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国西藏文化大图集》对西藏造纸有简短叙述,指出造纸技术是文成公主从内地带入西藏的,另有人考证藏纸和造纸法是从西藏经尼泊尔传入印巴次大陆。
早年的藏纸不仅被普遍用于制作经书、档案卷宗、书写文献和经典古籍,印制纸币,而且有用作制作经幡,甚至充作布料的现象。昔日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藏纸经文、卷宗质地持久,依旧得以完整保存,藏纸功不可没。西藏纸的质地都比较厚实, 拉力也比较强, 因为藏人是用坚硬的木笔或竹笔蘸着墨水写字。
第二道工序是将浸泡在水中的造纸桑树原料用脚踩浆轮进一步绞烂。图片提供 房建昌
藏纸之所以不怕虫蛀鼠咬,不会腐朽变色,更不易撕破,主要是源于藏纸原料中一种带有毒性的狼香花(狼毒草)。用这种材料所造的纸张比较粗糙,颇富纤维,且具毒性,即使贮于潮湿之地,久经岁月也不遭虫蛀。
到了清朝,西藏地区才出现了用其他材料造纸的技术。宣统二年,川边大臣赵尔丰派驻藏东南察隅地区的管带程凤翔,开始教当地人利用竹子木材造纸。
揭取纸筛是个技术活,要保持平衡小心。动作均匀,使纸浆纤维精密地贴覆在筛网上,逐渐滤干。
与西藏造纸业有关的考略近几十年来主要见于研究中国造纸史的论著中,潘吉星《中国造纸技术史稿》是国内外首次对藏族地区造纸技术的详细探讨,主要是潘氏根据藏经用纸所作的化学分析。
但是潘氏的研究有一个问题,中国内地和蒙古族地区也有印藏经的,无法考证藏经的印制地点,藏纸的来源也就存在不确定的因素。
更让对西藏传统造纸史感兴趣的人深感遗憾的是,尽管西藏传统造纸技术有中外文字的描述,但是缺少影像图片资料。
男人干时间长了,女人们来接替着干。图片提供 房建昌
《中国西藏文化大图集》有一张黑白照片,标为西藏土法造纸,但遗憾的是地点和时间均未说明。《失去的西藏画像》一书中有一幅树林中晒手工藏纸的照片,中间立一着藏装的藏族姑娘。地点是拉萨或附近,时间为1943 年初亲临其地的美国军人托尔斯泰和多兰所摄。
然后将纸浆纤维小心地计量放入筛网铺匀,用枝杈挑出其中的块垒,再慢慢将筛网升出水面,充分晾干。
2003 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藏科学技术史》有这样记述:“ 20 世纪初,美国亨特博士到西藏考察,在甘孜摄下了一张藏族艺人在溪中浇纸的照片,刊于他所著《古代造纸工艺史》中,成为我国‘浇造法’惟一的实物图片……”。
一九三八年藏历四月的江孜车仁庄园,藏族妇女正在搅动浸泡在水中的桑树捆,以便把没被浸泡的桑树捆泡烂。
然而甘孜当时并不是西藏造纸技术的中心区域,而且在美国造纸史专家亨特的《古代造纸工艺史》一书中也找不到他到过甘孜的记载。再对照亨特的英文版《古代造纸工艺史》,原来是译者误将英文的“江孜”译成了“甘孜”。
由此可见,相关书籍和研究中有关西藏造纸的图片真的是凤毛麟角。然而笔者却有幸收集到9 张记录西藏造纸的珍贵照片。这些照片收藏于英国西藏档案中的江孜部分。
用枝杈将浸泡在水沟中的纸筛内的纸浆搅拌均匀。图片提供 房建昌
1938 年,两位美国年轻人小万德尔霍艾夫和小卡敏,从印度出发进入西藏,到达江孜。当时江孜是西方人从印度入藏的最北端,再要往北去拉萨等地需经过西藏地方政府批准。
藏历四月十五日,江孜举行了萨嘎达瓦节。两位美国年轻人从江孜向东南行,经过年堆村来到西藏著名的贵族车仁的庄园。车仁夫妇请两位美国年轻人吃了午饭,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才留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
在排水沟将水滤干,然后漂白一下。这是晒纸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图片提供 房建昌
特别坚韧的纸是用来印纸币的。在桑树纤维中加入大量的苎麻纤维,这些纤维来自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潮湿土壤中大量生长的一种植物,有点儿像大薄荷。
纤维被费力的用手配以木槌从植物坚韧的茎的皮上取下,十分麻烦,但是这样可保持纤维的韧度,用其造出来的纸印成纸币后不可能被撕开。当时在不丹也有类似的造纸技术和取材,这种纤维还用来织布。
在青藏高原的强烈阳光下晒出来的纸非常漂亮而又坚韧。这种苎麻纤维虽然造价较贵,但制造出来的确是超级纸。
纸路里程碑
一位美国科罗拉多州藏纸研究爱好者汤姆里奇2000 年在《西藏纸路通讯》报纸上发表了《纸路里程碑》一文,称1995 年在加德满都创立的西藏造纸之旅的旅游项目,路线从加德满都经过夏尔巴人造纸地区到拉萨。沿途安排了许多藏纸景点,如在珠穆朗玛峰北面偏西的绒布寺和北面的巴松村,有一些造纸地点可供参观。该项目的合作单位是非政府组织和不盈利的拉萨彩泉特殊福利学校。在藏地有许多从事藏纸制造加工的工厂,但该校办企业,无疑是最有目共睹的一个。各种版本的拉萨购物地图上,都标注着它的名字和地点。
撰文、图片提供/房建昌
| 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关注 |
收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