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宋代瓷器享誉天下,其覆烧工艺中的伟大智慧,令后世惊叹叫绝

原标题:宋代瓷器享誉天下,其覆烧工艺中的伟大智慧,令后世惊叹叫绝

作者:M·辰

#瓷器篇-16#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伊朗、中国一直走到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以及亚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现在,2021年重头戏——“瓷器篇”正在进行中……速度围观啦!

(定窑白釉碗,宋;国家博物馆藏)

前面说到:宋代有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窑。其中唯定窑以生产白瓷为主,其余各窑皆以青瓷为主。另外,定窑在五大名窑中以纹饰见长,主要纹饰有划花、刻花与印花等,而其余各窑则以釉色等见长。除此之外,定窑在工艺上还首创了支圈覆烧法,烧制了独具特色的“芒口”瓷器。因此,后人也常依据“芒口”这一特征作为定窑瓷器鉴定的一个依据。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宋代定窑的覆烧工艺以及它的芒口瓷。

(本文图片由M·辰、福元拍摄,版权所有

首先来了解一下“正烧”与“覆烧”的概念:

正烧:在瓷器工艺上,正烧有两种解释,一是指瓷坯正着放进窑内,为“正烧:,也称“仰烧”(如上图中的碗就是正放);二是指烧成后的成品瓷器各项指标都合格达标,谓之“达到正烧”,指的是工艺与品质。本文所说的正烧为第一种,全文同。

覆烧:顾名思义就是瓷坯倒扣着放入窑内进行烧制(上图)。

在宋代之前,或者说是宋代早期之前,瓷器大多都是正烧,也或有个别窑口采用覆烧法,但总体上主流都采用正烧法。

(匣缽)

了解了正烧与覆烧,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瓷器装烧工艺的简史

装烧:装烧主要包括装窑和烧成两个方面。装窑是指将瓷器坯体装入窑室的方法,包括坯体的摆放、位置(窑位)等;烧成是指坯体入窑后烧制的工艺。上述的正烧、覆烧就是瓷器烧装方式中的两种。

早期时,瓷坯都是裸放于窑炉内。在烧制过程中,器体表面常常会受到烟熏、柴灰等影响,从而导致成品表面有灰迹或烟熏痕迹,次品率较高。

到了唐代,工匠们发明了匣缽法,即把瓷坯装入到匣缽内进行烧制。匣缽(音同播),通俗说就是一个封闭的容器(见上图),把瓷坯放入匣缽中,再把一个个匣缽摞叠起来,对于每一个瓷坯来说就相当于置身在了一个密闭的空间里,这样就解决了烟熏、柴灰的问题。

然而,匣钵法的缺点也很明显,即单位空间内所烧制的瓷器产量较裸烧法大大减少。因此,人们又发明了叠烧法。

(叠烧法)

所谓叠烧法就是把器物摞叠起来入窑烧制的工艺(以下以碗为例)。

叠烧法中的瓷坯并非简单地摞叠在一起,这样会导致相邻的碗之间釉釉相粘而致使产品报废。工匠们为此发明了支钉、垫圈、垫饼等窑具,从而解决了叠烧法中碗碗之间相粘连的问题。具体方法是:在每一个碗内的底部放上一个支钉(见下图),这样两个碗之间就被支起了一个间距,由此碗壁之间就不会互相粘连了。

由图可见,支钉的三叉头处都有一个凸起的小尖尖(红圈内),将这个三叉支钉放入碗底时,只有这三个小尖尖接触于碗底,因此,在成品碗的底部仅留下了一个针尖大小的无釉点,而这个无釉点对整个瓷器的美观与使用来说基本没影响。

三叉支钉多用于仰烧法的装烧工艺。

(支圈覆烧法示意图)

宋代中期,定窑首创了“支圈覆烧”法。此法是将碗坯倒扣摞叠在一起,碗与碗之间以“支圈”相隔(上图),这样就使得一个匣缽内可以装很多的碗,不仅大大节约了空间,也节约了燃料,在大幅提高产量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宋代定窑工匠真得是太、太聪明了!

覆烧法的缺点也很明显:碗的口沿因无釉而形成毛边,是为“芒口”。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肯定会有疑问:宁可仰烧(碗内心留三个小尖点)也比覆烧(芒口)好看啊?宋代人这是肿么想的呢?

(定窑白釉划花盘,北宋;国家博物馆藏)

对咯,定窑人为何偏要用覆烧工艺呢?

之前,人们认为由于定窑采用了覆烧工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芒口瓷,人们为了弥补芒口既不美观又影响清洁的缺点,于是在口沿上做了金、银、铜的加工处理,形成了独特的金边、银边、铜边的品牌特征。

而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因为宋代人主观上想在碗口镶金、银、铜边,进而故意烧造了芒口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仰烧的缺点要小于覆烧,而定窑偏要覆烧的原因(能发明覆烧,肯定会先想到仰烧)。

(定窑白釉划花碗,北宋;上海博物馆藏)

也正是由于覆烧留有芒口这一缺点,既影响实用,又不美观,还不好清洗,因此南宋后期覆烧法逐渐被淘汰(毕竟大多数人镶不起金银铜边,只能毛着边用)。但无论怎样,定窑工匠发明的“支圈覆烧法”,其中的伟大智慧都令后人惊叹不已!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搜狐号“走遍世界博物馆”,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馆。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