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第二十六期:苏鲁交通线的建立

夹缝中求生存

1938年5月,徐州沦陷后,在徐州附近从华中通往华北的秘密交通线被日伪破坏,此后一段时间内,华中与华北乃至延安的联系只好通过海上船只来往。海上交通不便隐蔽,安全隐患大,且出现了几次事故。为此,中共山东分局鲁南区党委与华中局淮海区党委共同研究决定在江苏、山东之间原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一条新的交通线,以保障华中、华北两大抗日根据地之间以及华中根据地与党中央的联系。因为这条交通线连接了苏北的华中局和鲁南的山东分局,所以叫苏鲁交通线。

苏鲁交通线形成

1939年东海县重新建党后,党组织发展很快。这一带是革命老区,广大群众对共产党都很信任,真心拥护党的抗日政策,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为掩护党员干部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境内还有一座方圆十几里的安峰山便于隐蔽,所有这一切都为在这一带建立交通线奠定了基础。

1940年春,周晓江与郇华民在东海县西部中寨一带活动,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并建立了一个文化服务站。最初这个服务站负责从山东往东海运送报纸杂志,后来由于日军控制了铁路线,把路南路北分割开来。文化站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联络站。

苏鲁交通线通过的铁路桥旧址 苏鲁交通线经过的白石岭(彭宅北)

1940年7月,路南成立抗日民主政权陇南区,周晓江任区长,周朝鍭负责地下交通工作,建立了由张兆启、孙干庭、刘凤奇3人组成的秘密联络网。孙干庭住安峰山下小新庄,路北刘凤奇把文件书报送到孙干庭住处,路南张兆启来取并送出。以后在路北的刘湾、鲁庄、彭宅,铁路边的张谷,路南的赵庄、周沈庄、大稠等地分别设立交通站,各站均配有秘密交通员,专门做地下交通工作。1941年底,路南、路北抗日民主政权先后成立,山东分局派战时邮局巡视员李彬和海陵县邮局刘书览专程去路南东海县和宿沭海县委研究建立交通线的问题。

1942年后,逐步形成 了一条横跨陇海铁路,穿越当时东海、海陵两县的秘密交通线。陇海路北从彭宅村向北经鲁庄,过刘湾,出海陵县到临沭县夏庄,再继续向西北延伸,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相接;路南以赵庄为主点站,过安峰山下的周沈庄,经大稠出东海县,然后分为东西两条线,东线经沭阳,西线经宿迁,进入盐阜、淮海一带。它不仅是华中与华北根据地之间联系的必经之路,也是江、浙、皖根据地通往革命圣地延安的交通咽喉。

从1939年到1943年秋为止,凡是从延安到华中来的或从华中到延安去的干部都是从这条交通线通过的,大量的文件、书信、书刊也都是经过这条交通线送往南北根据地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