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袖宝花纹绫袍
唐代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该件宝花纹绫袍左衽,盘领,窄袖,后片中间开衩。《释名》一书写道:“言袖夹直,形如沟也”,所指应该就是此类窄袖袍,是唐代较常见的袍服款式之一。
整件袍的面料共有五种,分别以二种宝花绫(B)(C)、一种宝花锦(A)、一种小花纹绫(E)和一种黄色素绢(D)组成。主体面料为褐色的宝花纹绫,宝花直径约44厘米,由三层构成,里层是正面开放的重瓣花卉形成的圆形花芯,中间层为八朵卷云圈围而成,最外层是八朵盛开的莲花,团花之间饰有花朵组成的十字宾花,极为华丽,是盛唐时期宝花的典型代表。
袍的左右两袖中间皆为一截浅褐色花卉纹绫,其织物组织与袍身的褐色花卉纹绫相同,但纹样略有差异,宝花最里层为正面开放的重瓣花卉,中间层是带有枝杆和叶子的侧视花卉,最外层是八朵盛开的花蕾状花朵,并在花朵下装饰有飞翔的鸟鹊,该类宝花属于景象宝花纹样,也有十字宾花。此外,在袍的袖口边装饰有一条宝花纹锦缘,其图案题材仍为装饰性很强的蕾式宝花。
锦袖宝花纹绫袍纹样图
除宝花绫和宝花锦织物以外,在袍身左侧前襟上,还有两片缝合的黄色的绢织物和一片小花纹绫。
宝花也称宝相花,在《头陀寺碑文》中曾有“宝相”一词:“飞阁逶迤,下临无地,夕露为蛛网,朝霞为丹,九衢之草千计,四照之花万品。崖谷共清,风泉相涣,金资宝相,永籍闲安;息心了义,终焉游集。”这里的“宝相”是对佛像高贵气质的赞美。因此,一些专家认为,宝相花最初是由佛教文化中常用的莲花纹演变而来的,莲花象征圣洁、吉祥。后来,牡丹花被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宝相花还综合了莲花、牡丹、菊花等各种花卉的特点,充分发挥想象,将花卉组成圆形的团窠状图案,花与叶相互组合,花蕾怒放,花瓣层层叠叠,丰硕饱满,显得富丽高贵。也有人将该类团窠花卉图案称宝花,宝相花成了一种真正的理想之花。
鎏金飞狮纹银盒,唐代,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唐代时无论在瓷器、金银器、石窟、建筑艺术装饰上,宝相花均十分流行,寓意吉祥和美满,而丝绸上的宝花纹则更绚丽多彩。从呈现的图案构成来看,主要有三种:
一是以四瓣的柿蒂花为基本形组成的宝花,这类简单的瓣式宝花在唐代曾经比较流行,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作有《杭州春望》一诗,其中就有一句“红袖织绫夸柿蒂”,这里的“柿蒂”就是指绫的花纹。
二是由许多含苞欲放的花朵、花蕾、盛开的花瓣和叶层层叠压,形成花中有花蕾、叶中有花的多重效果。该种组合显得非常雍容华贵,气势宏大,体现了盛唐风采。
三是由侧向开放的花朵相连而形成的一种大窠宝花,其中花朵逐渐变得更加写实和清秀,中心部位的花盘显得比较大,花芯、花蕾、花朵与叶层次更趋分明。这类宝花较为著名的是现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的唐代蓝地大窠宝花锦琵琶袋。
大窠宝花锦琵琶袋,唐代,日本正仓院
参考文献:
[1] 齐东方、申秦雁:《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文物出版社,2003年
[2]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
[3] 薛雁、徐铮:《华夏纺织文明故事》,东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博物馆信息
地址
杭州市西湖区玉皇山路73-1号
开放时间
9:00—17:00
(周一12:00—17:00, 节假日照常)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
抖音
微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