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北大荒红色印记(39)】二十三烈士墓

岁月可以模糊印象,一种精神却不会黯淡;时间可以改变山河,一种理想却不会磨灭;光阴能够冲淡记忆,一种信仰却历久弥坚。

“微观北大荒”开设《北大荒红色印记》专栏,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照片,再现北大荒人开垦荒原的伟大壮举,反映建党百年来北大荒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沧桑巨变,涌现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以及感天动地的历史事件,传承红色基因,厚植为民情怀,赓续精神血脉,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凝聚启航新征程、奋斗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北大荒红色印记之二十三烈士墓

别拉音山脚下,苍松翠柏之间,二十三座墓碑静静矗立。芳草萋萋、松涛阵阵,如泣如诉,仿佛表达着对烈士的无尽哀思。

1954年冬,完达山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酷寒。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二师第六团的官兵顶着风雪,奔赴密山县。六团的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七师二九一团,解放战争中,与国民党军队转战山东各地。在孟良崮、济南等著名战役中屡建奇功。后改编为农建二师六团,因一向敢打硬仗被称为“尖刀团”。

战士们在运木头

到北大荒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筹集建场的木料到虎林小清河捞运木材。当时,二道山下小清河里,堆放着2000多方木材。因气温骤降,要尽快在封冻之前将木材打捞上来。

一营机炮连指导员王志安代表战士们请战,很快以机炮连为主组成70多人的队伍出发了。他们冲破夜幕全速前进。战士们身上被灌木枝划出了道道血痕,有的士兵冻坏了手脚,但是,他们没有叫苦,没有掉队。到达驻地后,他们用树枝、树条搭起了四处透风的“马架子”做工棚,晚上睡觉,大家要挤在一起互相取暖。

战士们站在冰冷的河水里,用自制搅盘将一根根上千斤重的木头打捞上来,运送上山。70多名战士,用那惊天的劳动号子震醒了这亘古荒原。

捞木队在“马架子”里工作

12月28日,炊事员用仅有的一条鱼炖了一锅汤,慰劳这些战士。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顿,很快进入了梦乡。

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夜里,未燃尽的炉火被刮进来的北风点燃,火苗腾空蹿到低矮的棚顶,又点燃了床铺,整个工棚瞬间一片火海。在梦中被浓烟呛醒的战士,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全,而是在滚滚浓烟中摸索着把还在酣睡战友们一一拖出火海。

战士张继通,从火海中救出战友后,突然想起工棚里还有枪支、弹药没有抢运出来,枪弹一旦燃烧,后果不堪设想。这时,他又一次冲进火场,由于火势猛烈,他被无情的大火瞬间吞噬,当战友们找到他时,他的身体已经烧焦,怀里却仍紧抱着5支钢枪。

战士赵洪福从火海里冲出来,一时找不到工具,拿起脸盆再次冲进火海,“拿脸盆救火!”是他留给战友的最后一句话。

荒原的夜空被火光照亮,这场大火整整燃烧了一夜。50多名战士脱离了火险,但23名战士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战士王平心年仅19岁。

战士董兴池,在家排行老小,为了不让老人挂念,当天趁休息的空儿给老父亲写了一封信,没想到这封字少情长的信竟成了他的绝笔。

1955年1月3日,农建二师党委与虎林县政府召开的追悼大会。省军区追认这23名战士为烈士。1984年秋,以“二九一”团命名的二九一农场将烈士迁回福山,建立二十三烈士陵园,竖起了23座纪念碑。

如今,每到清明时节,二九一人都会自发的来到这里,为清扫墓地,擦拭墓碑,献上一束鲜花,他们以最平实的方式来祭奠烈士。

二十三烈士陵园如今成为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

二十三烈士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首血与火、生与死、惨烈与辉煌的诗篇。魂兮不朽,是为永生。二十三烈士用勇义忠魂为北大荒留下了一笔永恒的精神财富。

文字:刘雪媛

平面编辑:迟慧

审核:陈美含 张玉秋

统筹:张永刚

监制:韩志营

获取更多信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