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玉融史话】史海钩沉:福清县学和孔庙沿革

新闻全文

导读: 玉融文化專欄;傳播福清文化。每天精選福清民俗文化、歷史人物、名人軼事、傳說逸聞、名勝古跡等圖文作品。喜歡本土文化的可關註,欢迎投稿。本文作者:王华民

福清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称。唐圣历武后二年(699)年立县后儒学初兴,从太和四年(830)林简言首中进士至天祐三年(906)翁承检中式,就有8名学子登第,为朝廷命官。然而有关福清孔庙和县学见诸史料记载的,仅自宋始。

本文试图从沿革和规制两方面,还原福清县学和孔庙历史面目,探索其与福清城关小学的渊源,以俟方家指正。

明内阁首辅叶向高《重修福清县儒学记》云:福清儒学,旧在宋西城门儒学坊外。嘉祐间(1056-1063),邑人游冠卿提举本路,输地为庙,乃移邑治之左。元丰(1078-1085)广为学宮,其后代有捐益,故籍可考己。

儒学即县学,旧时县级官办教育机构,是供生员读书的学校。科举制度童试录取后,准入县学读书,以备参加高一级之考试,谓之“进学”“入学”或“入泮”,士子称“庠生”“生员”,俗称“秀才”。

根据叶向高的记述,福清县学原来设立在西城门儒学坊外面,始设年代不详。据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历代官制大词典》载:县学,学校名,唐朝凡县皆置,设经学博士、助教各1名,学生25-50人不等。福清于唐武后圣历二年(699)立县,且为中等县,设县学是必然的。而在此之前,福清只有民间私塾学斋。历经几代人的努力,自唐太和四年(830)林简言首中进士(官漳州刺史),至天佑三年(906)翁承检登进士第(官秘书郎),77年间全县出了8名进士,皆为从县学走出来的精英,这是福唐(唐天宝年间至晚唐时期福清县旧称)无上的荣光!对此,前人还为儒学(县学)立了坊。

宋嘉祐间(1056-1063),“游冠卿输地建孔庙,县学乃移邑治之左”。可见孔庙迟于县学而建,叶向高所云“福清县学,旧在宋西城门儒学坊外”之“旧”,应指福清置县后直至晚唐。但是此后百年间,盛唐不再,五代更迭,唐代建县学的确切记载,也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游冠卿,福清融城东塘(今龙山街道瑞亭村)人,嘉祐八年(1063)进士,曾任咸山县令,官至朝散大夫(从五品)。游冠卿登第后献地新建孔庙,庙址在福清县衙之左即东边,县学于是也从西门移到孔庙一侧(今城关小学校内)。至此,福清县学乃遵府学制,而成为学庙合一的官办教育机构。

元丰年间(1078-1085),孔庙扩大为学宮,县学得以发展。有宋一代,福清学子考中进士的达427人。其中自乾道三年(1166)至咸淳四年(1268)的102年间,福清同榜中进士10人以上的竟有10科,这是福清置县以来教育文化达到鼎盛的一个时期。

乾隆版《福清县志》卷之五·学校志载:宋“元祐六年(1091),知县方叔完又广而新之,市钱塘(前唐?)书籍储于经史阁。元至正九年(1349),知州林泉生重建,自为记。明弘治十一年(1498),提学副使召锐鼎重建,嘉靖戊午(1558)毁于倭。甲子(1564),邑人大中丞陈仕贤重建,大学士叶文忠公为之记”。

叶向高在《福清县重建儒学记》中也有相关记述:明嘉靖戊午(1558),倭寇进犯,焚烧学舍、文庙,堂宇悉为灰烬。孔庙县学之礼器章程,失其序者接近七年。其时大中丞陈公仕贤,每经过宮庙旧址都叹息徘徊不忍离去。于是带头捐金,发动集资,聚集工匠,备办建材,于甲子年(1564)之春重建,次年仲春丁祀告竣。这次工程的费用,陈仕贤牵头捐出百金,又力请官方拨款,率领士子庶民同心协力完成。

明朝隆庆六年(1572),知县许梦熊建学舍数十间于堂之东偏,集诸生弦诵其中。但许梦熊离开后,县学荒废,不久学舍也倒塌了。直到龙溪蔡博士以孝廉来奉职,此时岭南的欧阳侯为福清县令,两位父母官相顾咨嗟,说福清其实是闽中大县,才贤蔚起,而学宮简阙实在不相称。重修费用是个难题,欧阳侯知县有心捐俸,又怕难以为继。蔡博士说:“公先之,士民有继者矣。”万历十九年(1591)夏,以所请六十金始事,建东西两斋。又念学宮之后的启圣祠及肃皇帝御制“敬一箴亭”湮没榛莽,移祠于堂之左手边,而把亭移到堂前,垒土为基,诸废一新,竣工于当年秋季。

以上历代修葺,各有碑记,故叶向高作《福清县重建儒学记》开篇即云:邑学之立旧矣,其沿革具往籍可考也。此处的“旧,”指的是久远之意。此后,清康熙戊午年至庚申年(1678-1680),知县白琯、邓献英相继修之。己卯年(1699)邑人赠奉政大夫李白爃重修文庙。乾隆己未年(1739),邑人候选教谕重修文庙及学宫。

1928年,福清县利用文庙创办县立女子小学,1931年并入华侨小学。1945年改名东南区小学,1947年改称玉融第二中心小学。

1949年9月,定名为城关小学。在改建为城关小学之前,孔庙的原貌已有所改变,但基本上仍保持着清代乾隆年间重修时的轮廓。

来源:玉融逸闻 编辑:玉融逸闻

转载注明出处、如有侵权留言删除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