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相国、丞相、宰相有何区别?三者不是一回事,切勿分不清

丞相、宰相、相国都是古代位高权重的大臣才能担任,其中以相国地位最高,其次是丞相,宰相并非实际官名。三者区别在于其官职、职责、权利等方面有所不同,相国和丞相是有具体官职的官名,而宰相并非是有具体官职的官名,通常是指象征手握国家实权的大臣。

相国和丞相可以是宰相,而宰相不一定是相国和丞相,手握实权的大臣都可以称为宰相,如明朝有实权的内阁首辅。在古代通常情况下,那些掌握决策权的大臣都可以被称为宰相,是除君主、帝王外,最具实权大臣的通称或俗称。

相国和丞相是有区别的,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者在同时期可以并存,但相国只能有一个,丞相是可以有多个的,地位上,相国要高于丞相。相国即“相邦”,如秦国相邦吕不韦。相邦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最高官职,秦王在年幼或其他原因无法亲政时,相邦可以代为执政,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协助相邦处理政务。

引言

在中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时期,存在过数量众多的王朝、国家,而一个国家为了能够维持运转和管理,就会存在国家政权,古代的统治阶级为了能够使一个王朝能够维持现有的社会形式、生产方式等,便需要各类从政人员来管理(官职、官位等级因朝代不同,不尽相同),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中央官职、地方官职。

地方官职基本就是外派到地方,其行政区域就是自己所在地,如秦朝的郡守、县令都是地方长官;中央官职基本都在王朝的都城任职,其中由一些主要官职组成王朝的中枢机构,掌握朝廷大权,如相国、丞相就是这个中枢机构的主要长官,其中掌握决策权的大臣被称为宰相(不同时期,因权利被分化,实权人物并不是一人,如“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

丞相、相国、宰相,三者之间的区别

相国

相国即“相邦”,是战国时期秦国,及汉朝廷的最高官职。在先秦之前称相邦,秦朝覆灭,西汉建立后,因为汉高祖刘邦的名字中有“邦”字,为了避讳,便将相邦改为“相国”。相国官职于西汉后逐渐消失,此后辅佐君王的大臣,一般被称为丞相。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雒阳十万户。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

相国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后被秦国采用,在战国中期,秦国设立相邦官职,樛斿为秦国的第一任相邦,后为张仪接替,此后多人担任过此职,吕不韦为秦国最后一任相邦。卫国商人吕不韦,因协助嬴异人回国,并成功登上王位,先后封为丞相,后封相国。

秦武王时设置的左右两位丞相,便是相邦的副手,协助相邦处理政务,相邦是高于丞相一职的,可见相国职权之大。秦王政年幼时,秦国的朝政掌握在吕不韦手中,嬴政掌权亲政后,认为相邦权利过大,便将此职废除,秦统一后,也只有左右丞相。

西汉建立后,又重设相国职位。齐王韩信为西周第一任相国,而萧何为第一任丞相,二人论地位,韩信是诸侯王,而萧何只是一个候,也能看出相国的地位是高于丞相的,韩信死后,曹参、萧何先后两次担任相国,吕后死后,相国一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丞相

《史记·秦本纪》记载:“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摢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丞相一职最早也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秦武王在位时,见六国都有相国一职,秦武王不想于六国为伍,便设立左右丞相(左丞相甘茂、右丞相樗里疾),代替相国。不过丞相和相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官职,两种官职可以同时期并存,相国为主,丞相为辅,同时期,相国只能有一个,而丞相可以有多个。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已死,二世拜赵高为中丞相,事无大小辄决於高。”

沙丘之变后,秦始皇幼子胡亥在赵高和左相李斯的协助上登上帝位,而赵高比之李斯,更受秦二世的亲近(赵高为胡亥之师),赵高有了权利后,便将目光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为了陷害左相李斯,后被秦二世封为“中丞相”,秦朝除左右丞相外,又多了了中丞相。

从侧面也能看出,丞相是低于相国的。随着相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丞相一职仍然保留,逐渐代替了相国,三国之后,丞相成为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断断续续沿用下去,直到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废丞相之职,丞相一职才在中央政权里的彻底废除(胡惟庸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丞相)。

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相与相国和丞相之间的区别是,宰相并非是具体的官名,只是一个泛指的职官称号,而相国、丞相是具体的官名。相国和丞相也可以说是宰相的实际官名,不过宰相不一定是相国和丞相,而相国和丞相一定是丞相,相国、丞相等具有实权,掌握决策权的大臣,都可以称为宰相。

说白了,就是任何辅佐君王并掌握朝廷最高权力的大臣都可以称之为宰相。相国和丞相随着发展,消失于古代历史之中,而宰相不会,因为其只是一个对古代最高长官的通称,古代各个王朝时期的最高行政长官几乎都可以称为宰相,只是在各时期,其实际官名有不同的称呼,如:东汉的大司徒、隋唐之后的三省长官、明朝的内阁首辅等。

宰相虽非官名,但古代的宰相制度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以宗法亲缘关系统治的分封制,改为任命官僚体系的郡县制,为此,建立起一套新的官僚机构体系,宰相便于这一历史条件下产生,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此后辅佐君主处理政务的宰相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余年。

秦朝的左右丞相;汉朝相国、丞相;两汉的三公制(司马、司徒、司空);隋唐之后的三省长官(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金元的一省长官;明代的内阁长官;清代的内阁长官与军机处长官等掌握实权的官职,都是不同时期宰相的实际官名。因“宰”有主持之意、“相”有辅佐之意,所以辅助君主总理政务的最高执政官皆可称宰相。

结语:

相国、丞相、宰相,三者中,宰相并非为实际官职,故此地位以相国最高,丞相次之。如果非要论地位而言,可以排为:宰相-相国-丞相,或者相国-丞相-宰相。宰相排第一的原因,是因宰相是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并且宰相制度沿袭了两千余年;宰相排末位,也是因为其是对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可以是一群人担任,但相国只有一人,丞相也只有几人,并且相国和丞相也都可以称宰相。

宰相作为古代王朝的最高行政长官,古代帝王也因此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而危及君主的皇权,但又不得不需要需要宰相的辅助,故而在不同时期,对其实际官职有所调整,因此,宰相一职的变化最多。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