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强:无论处在怎样的低谷都不要怕,只要有“她”在

每到“五四”青年节,都会勾起很多国人对1919年的回忆。那时候很多胸怀家国大爱的热血青年,都是那么富有激情、勇敢无畏,那么大义凛然……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舍生忘死?那是信仰的力量!

反思如今这一代年轻人,生在红旗下、长在阳光里,丰衣足食、集万般宠爱于一身。有时候,物质的优越却映衬着精神的匮乏。

一些年轻人在养尊处优中逐渐迷失自我,只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不知道到哪里去;只知道自己活着,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没有目标、没有梦想,没有行动力、更谈不上制心一处……何其“幸福”,又何其彷徨!

近日来,随着戴口罩的日子越来越长、实体门店竞争日益严酷、股市令人心惊肉跳,一些长在蜜罐中的年轻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煎熬。

何以解忧?唯有——信仰的力量!

心理学上有个锅底效应,说人在最低谷时,只要不放弃,那么不论他朝着哪个方向走,都是向上的。为什么会不放弃?因为信仰!

《心术》中有一句话:“人的一生有三个信仰,信,望,爱。”

人,最可怕的是失去信仰。

那么,对于正处于低谷中的年轻人,到底该信仰什么?

周文强老师认为:当你信仰别人的时候,就把力量交给了别人,当你信仰自己的时候,你就把力量还给了自己。每个人都是原本具足的。

信仰你自己。困扰你的任何事情,你都能在内心深处找到那个对的答案。

尼采曾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便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苏格拉底曾自比为牛虻,希望他的演说能像不断叮咬的牛虻一样,让雅典这匹“昏睡的骏马”有所警醒。

我们虽平凡渺小,但是只要拥有信仰,咬牙坚持,像只牛虻一样不停叮咬,终有一天能唤醒那匹沉睡的骏马。

周文强老师坚守讲台10年,希望用自己的演说,唤醒更多人内心深处的力量。

1919年,年轻的英雄们为了信仰前仆后继慷慨赴死,2022年的年轻人,为何不能更有价值地去活?

给自己一个静谧的空间,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找回那本该牢牢铭刻于心的信仰吧,不一定多么惊天地泣鬼神——也许是找到一个无我利他的事业全情投入;也许是翻开那本尘封已久的《弟子规》;也许是给楼上不会团购的奶奶主动支持一袋米;也许是跟着刘畊宏跳健身操的时候顾忌一下楼下邻居的感受;也许是每天给长辈一句暖心的问候;也许是在核酸检测后给“大白”说一句“谢谢”;也许是立志做一个慈善家并为之奋斗终身……

在国家的和平年代,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些点点滴滴的爱心亦能折射出——原来,我们内心还有信仰!原来,信仰的力量无处不在、无坚不摧!它让我们实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价值!它让我们拥有活着的意义!它让我们发现,自己也拥有爱的力量……

周文强老师曾经也是一位找不到信仰的迷茫少年,也曾在人生低谷徘徊。

17岁那年,他无意中看到一本改变他命运的书,书的背后,是一位改变他命运的老师,从此,他慢慢有了信仰,找到了原本具足的自己。

成为了一位“孤勇者”,在财商教育之路开疆拓土。

如果,你曾经迷失过,没有关系。你可以去打开一本书、你可以去认识一个人、你可以去“推开一扇门”……给自己一个理由,去找回属于自己的信仰吧——口罩,挡不住内心的光芒,人生因为信仰而无憾!

作者:方胡彤轩|编辑:之昂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