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的佛教艺术,残存建筑较多,现辽宁、河北、山西诸省都保存有一些遗构。
比较著名的寺院,有河北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和山门,系圣宗统和二年(984)再建,天井和勾栏多保留唐代的建筑法式。宝坻县广济寺的三大殿,圣宗太平五年(1024,一说太平九年即1028)建。大同的下华严寺,道宗清宁二年(1056)建,寺中薄伽教藏系重熙七年(1038)建;上华严寺,清宁八年(1062)建;都系辽代的巨型佛教建筑。
其他如辽宁义县奉国寺,圣宗开泰九年(1020)建;河北易县开元寺的毗卢殿,天祚乾统五年(1109)建;也都是有代表性的建筑。
至于佛塔,则有木造和砖造的两类,如山西应县佛宫寺的木塔,传系道宗清宁二年(1056)建,八角六层,高达360尺,为现存木塔之年代最古者。砖塔有内部可以升登和内部闭塞的两型。可登的有内蒙自治区林西白塔子的砖塔(八角七层),河北涿县的云居寺塔等。内部团塞的塔基坛大都有佛龛天盖等浮雕,为全塔精华之所在。二层以上,则有作多檐斗拱式的,如房山云居寺南塔。有不用斗拱的,如北京天宁寺塔。更有一种变形的砖塔,如房山云居寺的北塔。
此外,辽代亦曾开凿石窟,现可考的有内蒙赤峰灵峰院千佛洞,辽宁朝阳千佛洞和后昭庙石窟。云岗方面也发现有辽代的石窟。
辽代经幢,北方亦有残存,以八角形石柱居多,幢身多刻《尊胜陀罗尼》,或佛传故事,或刻多数小佛像(名千佛经幢)。幢下部是有雕刻的八角或四角的石台,上部冠以八角屋檐形天盖。
这些辽代佛教建筑,给继起的金代以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通常都将辽、金两代的佛教建筑视为一系。
中国佛教史略·
后汉 佛教 |
一 |
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 |
二 |
后汉最著名的两位译经家:安世高与支娄迦谶 |
|
三 |
后汉其他译家与初期译经特点 |
|
四 |
汉地最初的佛教信仰 |
|
三国 佛教 |
一 |
除了英雄辈出,三国也是佛教戒律初传中土的时期 |
二 |
三国时期吴地的佛经翻译家与汉人西行求法的先驱 |
|
西晋 佛教 |
一 |
西晋时期的佛经翻译 |
二 |
西晋一代佛教的义学与传播 |
|
东晋 佛教 |
一 |
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北方的传播 |
二 |
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南方的传播 |
|
三 |
东晋高僧西行求法与朝廷信仰佛教 |
|
四 |
东晋时期南北两地的佛典翻译 |
|
五 |
东晋时期的佛教义学 |
|
六 |
东晋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 |
|
南朝 佛教 |
一 |
南北朝时南朝佛教的兴盛 |
二 |
南朝历代相承的佛典翻译事业 |
|
三 |
形成于南朝的佛教义学宗派雏形 |
|
四 |
摄论师与十诵律师 |
|
五 |
南朝的《涅槃经》“研究热” |
|
六 |
南朝时期佛教与儒、道二教的论辩 |
|
七 |
南朝的佛教文学与艺术成就 |
|
北朝 佛教 |
一 |
汉传佛教历史上第一场“法难” |
二 |
孝文帝后盛极一时的北魏佛教 |
|
三 |
北魏分裂后的佛教及北周武帝灭佛 |
|
四 |
北朝历代佛典翻译 |
|
五 |
由南朝传入北地的毗昙宗、成实宗和摄论宗 |
|
六 |
北朝的涅槃师、地论师和四论师 |
|
七 |
北朝的四分律师、净土师和楞伽师 |
|
八 |
北朝佛教之专重禅观 |
|
九 |
石窟造像在北朝的兴盛 |
|
十 |
宏伟庄严的北魏寺塔建筑 |
|
隋代 佛教 |
一 |
隋文帝、隋炀帝对佛教的提倡与限制 |
二 |
隋代佛典翻译和经录编撰 |
|
三 |
隋代佛教义学的发展及宗派的建立 |
|
四 |
隋代的佛弟子们如何修行 |
|
五 |
隋代佛教的艺术成就与国际传播 |
|
唐代 佛教 |
一 |
唐代三百年间佛教的兴衰 |
二 |
佛典翻译的兴盛与经录编撰的成熟 |
|
三 |
八宗并弘之天台宗与三论宗 |
|
四 |
八宗并弘之慈恩宗 |
|
五 |
八宗并弘之律宗与贤首宗 |
|
六 |
八宗并弘之密宗与净土宗 |
|
七 |
八宗并弘之禅宗 |
|
八 |
唐代佛教在民间的传播 |
|
九 |
唐代佛教和儒、道二家的争论与交流 |
|
十 |
唐代佛教的文学艺术与国际传播 |
|
五代 佛教 |
一 |
五代时期南北佛教的兴衰 |
二 |
禅宗与天台宗在五代时的传承 |
|
三 |
五代时北方佛教的义学与律学 |
|
四 | 五代佛教典籍的弘传与佛教艺术的发展 | |
宋代 佛教 |
一 |
两宋佛教兴衰 |
二 |
宋代的佛典翻译与经录编撰 |
|
三 |
宋代三百余年间官私刻印的五部藏经 |
|
四 |
临济、云门、曹洞三宗在宋代的传承 |
|
五 |
南山律宗与贤首宗在宋代的发展 |
|
六 |
天台宗的山家山外之争 |
|
七 |
净土法门在宋代的盛行与禅教思想对儒家的影响 |
|
八 |
宋代佛教的国际传播和佛教文学艺术的发展 |
|
辽代 佛教 |
一 |
辽代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
二 |
辽代的寺院经济和佛教信仰 |
|
三 |
华严和密教在辽代的弘传 |
|
四 |
辽代净土、律宗及音释相关著述 |
|
五 |
辽代大藏经的刻印 |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