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金温铁路武义段建设的那年那月

1992年12月18日,金温铁路修建工程在金华、武义、永康、缙云、温州5处工地同时举行开工典礼。清塘隧道动工的一声炮响,宣告了金温铁路武义段工程建设正式动工。

当时,武义县委、县政府把武义段铁路建设工程作为当时“重中之重”的“第一号”项目,各级领导全力以赴,齐抓共管。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发扬“人民铁路人民建,建好铁路为人民”的主人翁思想,为金温铁路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解决缺口资金,各单位团体、干部群众共捐款153万多元,支援火车站站房建设。至今,在火车站站前广场的纪念碑上,仍记录着当年全县人民的无私奉献功德。

全县人民发起了一场义务劳动的热潮。履一、履二、履三、泉头、叶长埠等7个沿线村1500多名村民自发地参与履坦火车站铁路建设的义务劳动;泉溪镇的党员干部、学生、村民5000多人义务建设铁路路基;共青团员、“娘子军”、入伍新兵等也都投入到金温铁路的建设中去。据统计,全县有2万多人参加了金温铁路工程建设义务劳动,为铁路建设出钱、出力。时任大塘口村村支书的童苏香自清塘隧道定桩、放样以后,每天带领10多位村民,冒着刺骨寒风参加劳动,连续劳动了27天,大年初一也不休息。仓部圳村70多岁的老党员徐金秋自备干粮,带领20多名村民,跋涉几公里的山路赶到大塘口铁路工地上劳动。

金温铁路武义段工程建设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既是建设铁路的指挥者,又是铁路的建设者。他们都是从各部门抽调或借用而来,组织关系、工资待遇均在原单位。他们为建设金温铁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经过铁路指挥部和广大铁路建设者的艰苦奋战,武义段铁路工程全部按期完工,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优良工程率达85%以上。在铁路工程建设中,全县共征用土地1300多亩,拆迁房屋4000多平方米,土石方工程量达134万立方米。

1994年12月17日15时,金温铁路第一列工程列车开进武义站场。当天还有个“小插曲”,时任武义铁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章广足向司机诚挚建议:“建铁路通火车是武义县人民盼了几十年的愿望,请鸣笛八分钟,以示祝贺!”当时的工程列车是蒸汽火车,机车司机有些为难,说鸣笛8分钟,怕火力供应不上。章广足向司机动情地讲述了武义人民为建这条铁路的贡献,司机师傅听了十分感动,加大了添煤的力度,火力猛增。20时整,两个机组共同一声长达鸣笛8分钟,向武义人民致敬,沿着新铺的钢轨,传达着振奋人心的喜讯。

1995年3月5日10时许,一声汽笛长鸣,披挂着“人民铁路人民建,感谢金温铁路沿线各界人士关心支持”条幅的试运行列车,缓缓驶入武义站,数千武义市民自发聚集在武义火车站迎送金温铁路第一趟列车。

1996年4月21日10时54分,一列新型空调客车,在阵阵欢呼声和鼓乐声中驶进武义火车站。至此,金温铁路金缙段临时客运正式开通。随着火车的鸣笛驶来,武川大地都沸腾了,大家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从四面八方涌向火车站,火车站里也免费派发着体验车票,武义群众终于能在家门口坐上火车了。

1998年6月11日7点整,从温州开往杭州方向的5104次“海鹤号”列车启动,正式宣告金温铁路全线通车。金温铁路在新东孝接入国铁,至金华南站(麻车塘)途经武义、永康、缙云、丽水、青田,终至温州站,延伸龙湾码头,全长251.5公里。这条浙西南人民盼望了近百年的铁路,填补了铁路浙赣线以东至沿海10万平方公里的铁路网空白,打开了华东地区内地到沿海的通道,对于推动浙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至此,武义没有铁路运输的时代宣告终结。

很多人曾问,武义人民为什么会为建设金温铁路产生这么高的热情,那么无私地奉献,那么积极地出力出钱?“武义人民尝尽了没有铁路的痛苦,想到了有铁路的幸福,认识到了断铁路的危险,强铁路的必要。”一位铁路建设者如是回答。

截至2022年,浙江省交通集团金温铁路已开通运营24周年。为匹配金台铁路牵引方式,提高运输组织能力,同时满足武义县城空间规划及城市发展需要,浙江省政府已启动金温铁路金华南至武义段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同时将对武义城区段既有铁路线路及车站进行外迁。

武义地处浙中山区,以前既无铁路,又无水路、高速公路,仅有330国道从边上擦过,交通落后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瓶颈。当历史车轮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金温铁路现身浙中南大地,几代人梦寐以求、为之奋斗的铁路之梦,终于得圆。金温铁路的开通,极大地改善了武义的交通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为武义经济社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5年底,金温高铁全线开通,武义北站正式运营,进一步壮大了武义县铁路的运输,不仅提高了市民的出行效率,还让市民的出行更为舒适,更为武义的发展插上了新的腾飞翅膀!(章广足 王东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