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寺和庙有什么区别?作为炎黄子孙要了解

原标题: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寺和庙有什么区别?作为炎黄子孙要了解

综述

公元68年,洛阳第一次出现了佛教的影子。这个对亚洲产生巨大影响的强大宗教,从这一年开始,在中国土地上焕发新生,得到了新的发展机会。

自此之后,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个事件,佛教被中国人驯服,从此成为了中国本土最具代表性的宗教之一。不过,随着佛教影响力的扩大,有一些东西也在影响我们现代人。

比如说,现代人常常会将寺、庙二字混为一谈,在有的时候,甚至会说出去庙里面给菩萨烧香这样的语言。如果放在古代,这句话刚刚说出口,恐怕就被人视为大不敬了。

那么,寺和庙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如果有区别,为什么在现在这种区别完全模糊化了呢?

宗教起源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得先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的传统信仰问题。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佛教和道教基本上是一个时期兴起的东西。

道教起源于道家,可以说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在道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本土的祖先祭祀、巫文化都融入了道教之中。可以说,道教最能够代表中国本土文化,一点都不是虚言。

不过,道教这个东西,倒是起源较晚。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真正的道教第一次出现,是在东汉末年,也就是张角和张鲁所兴起的太平道和天师道。

而佛教,进入中国的时间还挺早,在公元68年就进入了中国,在当时还引起了一阵轰动。佛教之所以一进入中国,就引起了东汉朝廷的关注,完全是一场意外事件。

当时,东汉皇帝汉明帝是个挺迷信的人,他偶然之间,听说西方有一个特别灵验的神,因此专门派出了人前往印度。

当然,

在很多文献里面,汉明帝之所以对佛教产生兴趣,也是因为其人偶然做了一场梦,梦到了西方有一个长相奇怪的神明。出于好奇,汉明帝派出人前往天竺请神。

寺庙讲究

不管怎么样,因为汉明帝的坚持,佛教总算是进入了中国。为了表示对佛教的尊重,汉明帝还专门命令手下的人,为佛教徒兴建专门的住处。

在为佛教徒的住处取名的问题上,汉明帝还是犯起了难。

为了显示对佛教的尊重,总不可能用什么洞,什么山来给僧人的住处取名吧?按理来说,庙的称呼是挺高贵的,足以表现出对佛教的尊敬了。

但问题就在于,庙这个称呼可不是随便用的。

在道教、佛教进入中国之前,官方信仰,都是祖先信仰和巫道混杂的信仰。

如果要更严格来说,就是祖先信仰是最高等级的,连巫道在祖先信仰面前,都只能被称为旁门左道。

在正式的称呼中,

只有和祖先信仰相关的祭祀场所,才能有资格被称为庙。比如说文庙,比如说武庙。皇帝死后评价功绩的称号,也被称作庙号。

汉明帝作为一个信奉谶纬之说的皇帝,无论再怎么喜欢外来宗教,也不可能将“庙”这个字放在佛教头上。

思来想去,汉明帝倒是想到了一个很合适的字:寺。

根据许慎的《说文解字》,

寺这个字就是由“廷”所衍生而来的。最初的意思,就是廷。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寺就是汉明帝图便宜,看到了鸿胪寺的名称,觉得挺好听,就现用了。

不管怎么样,佛教场所用“寺”就算是固定下来了,连带着,佛教最初的居住地也被命名为

白马寺。从此之后,白马寺也就成为了佛教的圣地。

一开始,佛教只是汉朝上层时兴的玩物罢了,在上层贵族看来,佛教的轮回理论还是很有趣的。这个时候,佛教也没有真正爆发出影响力,其理论还没有完全进入中国。

真正发生质变的时期,还是在晋朝。

两大宗教的争霸

晋朝时期,士人普遍抗拒出仕,巨大的变局让他们举棋不定,常常出现一种心中怀有大志,但是很难实施的状态。

在这个背景下,玄学,成为了当时士人之间热门的东西。道教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发展,其理论逐渐丰满,有了一个成熟宗教的样子。

至于佛教,则是在北边的异族朝廷之间,开始病毒式发展。佛教没那些玄而又玄的理论,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北朝贵族而言,可以说是浅显易懂。

就这样,在北边,佛教盛行,声势压倒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而南边,士人的追捧,则是让道教有了很大的发展。

如果仅从这个时期来说,寺、庙两者之间,仍然有巨大的隔阂。

不管佛教胆子再怎么大,从实力上来说,也只是和道教平分天下,不可能去逾越规则。

可是,政治形式可以说是严重影响到了宗教形势。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长期对峙以后,最终以北方胜出。

也就是说,佛教真正胜过道教,也就是从南北朝时期开始。

到了后来,佛教的势力越来越大,其理论也越来越严密,逐渐发展出“禅”这种精密的理论。到了元朝时期,佛教更是凭着在元朝贵族之间的流行,势力更上一层。

可以说,佛教正是凭借着影响力越来越大,人们也就忘了那些严密的区别。到了现在,人们已经没了那种重视,什么寺、庙,也就变得没那么在乎了。从某个方面来说,这也是一种文化的演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