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胡焕庸线,一条什么样的线?

原标题:胡焕庸线,一条什么样的线?

地理探索者

1935年

地理学家胡焕庸

在中国地图上

发现了一条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这条线

北起瑷珲

南至腾冲

将中国偌大的版图一分为二

这条线

超越山川河流的实体具象

横空出世

86年未被打破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以其科学性和稳定性

被誉为一条

“秦岭-淮河线”并列

最重要的国家地理分界线

它就是

已广为人知的

胡焕庸线

胡焕庸(1901年—1998年),地理学家,生于江苏宜兴。1923年,胡焕庸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赴巴黎大学和法兰西学院进修,师从人文地理学家白吕纳,为日后的人口地理研究埋下伏笔。

1

人口地理大发现

1935年6月

时任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的胡焕庸

经过多年严谨的数据收集、整理以及分析

于《地理学报》发表论文

《中国人口之分布》

当时中国总人口约为4.75亿

在论文的附图中

胡焕庸以1点表示2万人

将2万多个点逐个落到

对应的地图区域上

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

统计并手工制作2万多个点

耗费的精力和时间我们已无法估量

胡焕庸绘制的中国人口分布图

堪称中国地理学家

一次对大数据的实操运用

中国人口分布图的数据主要来自政府报告,部分数据取自《统计月报》、《政治家年鉴》以及邮政统计数据。经过细针密缕的整理,胡焕庸实现了中国大陆人口数据的第一次县级统计单元完整拼合。

在人口分布图的基础上

胡焕庸再上层楼

将县级人口数与土地面积相关联

以等值线制作了人口密度图

此时

他敏锐地发现

中国的人口密度差异性

存在一个线性轮廓

“自黑龙江之瑷珲

向西南作一直线

至云南之腾冲为止

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

这就是“瑷珲—腾冲线”

它将中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个地理单元

东南半壁36%的土地

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

而西北半壁64%的土地

仅供养了4%的人口

这条突变线清晰地反映了

中国人口密度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格局

胡焕庸当年制作的中国人口密度图已不可考,这是建国后完全根据原图所做的复制品,仅添加了1956年台湾省的人口数据。

此时的胡焕庸可能并未想到

这条“瑷珲-腾冲线”

将成为中国人口地理学

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这条线

画龙点睛地反映了

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格局

并且远远超越人口地理的范畴

揭示了人地关系中

涉及自然、经济、人文等各种因素的

紧密内在关联

从此

胡焕庸线

这个表达敬意的名称

开始出现在各类科学文献之中

沿用至今

胡焕庸虽然在论文中提出了这条线,但并没有真实划出来。直到1989年,他和伍理重新精绘了中国人口密度图,才将黑河-腾冲线落实到地图上。(本图对1989年版原图人口地理分界线做了加粗处理)

2

稳定的分界线

此后几十年

人们不断用数据去验证胡焕庸线

结果发现

经历了三线建设

上山下乡

西部大开发

围绕着它的人口密度悬殊格局

并未有大的改变

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

核算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例

东南半壁的人口比重

由96%略减至94.4%

西北半壁人口比重

由4%上升至5.6%

到了2010年

西北部人口占比仅上升到

6.32%

胡焕庸将县级人口密度分为8个等级,并分别对应平原到高原等自然地理属性。他认为人口最密的第1级对应稻作平原,密度在每平方公里500人左右。图为江苏兴化垛田油菜花景观。摄影丨孟原

胡焕庸的论文中,青藏高原包括青海、新疆等牧区的人口密度均属于第8级,每平方公里在1人以下。图为新疆阿尔泰山的牧民转场。摄影丨刘新海

2020年

第七次人口普查

西北人口占比6.5%

东南人口占比93.5%

相比胡焕庸最初的统计

西北人口占比上升2.5个百分点

从1935到2020

历经85年

胡焕庸线的稳定性

被证实

始终如一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鲸游源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显示,人口呈现出向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流动的趋势。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

3

胡线,始于何时

随着后人一系列的

探索与研究

更多惊人的巧合被不断发现

农牧交错带

400毫米等降水线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人文分界点

甚至在中国夜景灯光地图中

都可以发现这条线的影子

底图 丨 NASA 标注丨地理公社

人们对胡焕庸线

冠以更多的神秘色彩

甚至用

无法破解的千年魔咒

对之加以形容

其实

回溯几千年的历史长河

我们会发现

中国的人口分布

并非一直以胡焕庸线划分

而是历经了不同的历史时期

才逐渐演化出

东南与西北如此截然两分的

人口格局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自汉代以来2000年,中国人口格局处在不断变动之中。人口密度分界线变化轨迹由南-北向(汉代),转东-西向(明代),再到东北-西南方向(清代末)。

中国最早以“地理”为名的著作

《汉书·地理志》中统计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

全国有59594978人

相当于如今北京市人口的三倍

此时

华北平原

黄河平原

均为人口稠密地区

而以秦岭-淮河为界

人口分布呈现为

北多南少

东汉末年

群雄逐鹿战乱纷起

中原地区民不聊生

促使北方人口向南迁徙

西晋“永嘉之乱”之后

大量北方人口开始逃离黄河流域

南迁至长江流域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公元307年,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使西晋濒临崩溃,司马睿渡江至建康(南京),建立东晋王朝,“永嘉南渡”是中原政权首次南迁,北方前往南方的人口达到90万之众。

北人南迁

使得南方人口增长

经济得到发展

至唐代初期

南北人口数量呈对分之势

唐中期

中国经济中心逐渐南移

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了大量耕地

为养活大量人口创造了条件

唐“安史之乱”

宋“靖康之变”

战乱、饥荒以及苛政

再度促动人口向南大迁徙

至南宋时期

南方人口已约占全国的70%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安史之乱后,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虽然19世纪以后,曾出现北人回归北方和中原人口向周边省份迁移的浪潮,但南重北轻和东南密西北疏的人口分布格局始终未有根本性的变化。

明清时期及民国时期

历经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湖广填四川

闯关东

走西口

几次大规模迁徙

中国人口分布格局

经历了多次调整

历史学家葛剑雄教授

在分析了大量历史文献后认为

胡焕庸线所呈现出的人口密度格局

大致就定型于清朝晚期

重庆湖广会馆。湖广填四川是清朝一次百万级规模的移民,其中湖广行省的移民占当时四川总人口的40%。摄影丨Fan_W

4

胡焕庸线,稳定与变迁

在划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格局时

胡焕庸强调了两个因素

一是地形

二是气候

胡焕庸线

与中国地形的

第二、三台阶分界线

天然重合

这是胡焕庸线稳定性的内在逻辑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鲸游源

通过地形图,可以清晰看到胡焕庸线两侧的不同,西北部分以高原为主,高海拔地区众多;东南部分则以丘陵、平原等低海拔地形为主。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丁金宏教授认为

胡焕庸线的伟大

在于它是中国人口分布的突变线

不仅人口

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水热植被等

同样在此突变

东南

地形多以平原、丘陵为主

青山绿水

田园风光

农耕经济发达

西北

地形多以高原为主

草原牧歌

雪山荒漠

以畜牧业为主

喜马拉雅雪山下的牧民。摄影丨南卡

第二、三台阶分界线

决定了胡焕庸线天然的稳定性

而气候的变化

则影响到这条中国人口突变线的稳定性

近代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与胡焕庸线非常贴近

这是一条

揭示气候与人口密度高度相关性的

分界线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鲸游源

有些地理学家倾向于从气候角度理解胡焕庸线的存在:在北方,中国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与其在许多地方重合,也就是说,这条线的一边是半干旱区,另一边则是湿润区。

王铮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教授

他认为胡焕庸线本身也是

气候变化的产物

汉唐时期

西部的黄土高原及关中地区

气候温暖湿润

能够承载大量人口

一度成为历代政治和经济中心

始于晚唐的气温降低

基本奠定了中国此后的气候趋势

宋以后的气候变化

400毫米等降水线所形成的

农牧交错带

表现出日益贴近胡焕庸线的趋势

明清两代

虽大力经营西北试图改变人口格局

仍收效甚微

越到近代

400毫米等降水线与胡焕庸线

日趋吻合

一切正如胡焕庸判断的那样

地形及气候条件

对人口突变线的作用

客观存在且综合叠加

它既受地形限制相对稳定

同时又随气候而不断发生变迁

这是民国二十四年,即1935年公开出版的中国人口密度图,已根据胡焕庸最初的原版图有所改进,采用色彩深浅来表示密度大小。

探索和发现

是许多地理人毕生的使命

胡焕庸线的发现

是前人在跳跃变幻的历史时空中

对人口密码的一次重要破解

这是奋斗的意义

后人得以站在他们的肩膀

看到未来和远方

当端详这张86年前的地图

我们会发现

尽管有明确的描述

尽管在两万点的加持下已经呼之欲出

胡焕庸

当时却并未将这条线画出

对此

后人有很多的猜测

但这或许

正是在历经无数日夜枯燥的演算后

胡焕庸先生凝望着地图

心底涌出的最朴实的理解

这条线

本就是一条看不见的线

先生用智慧

让它于华夏大地上显现

而他坚信

有心人必会用思想

将它相连

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摄影丨王坤

特别鸣谢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创作团队

撰文:王丽晶

统筹:空 山

制作:赫罗图

图片:杰 夫

地图:杜卓异

鲸游源

审校:陆 丰

头图:中国地形丨Antartis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口之分布》胡焕庸,《地理学报》1935年第二期

2.《中国突变线-胡焕庸线》单之蔷,《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第11期

3.《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市化格局趋势》陈明星、李扬、龚颖华,《地理学报》2016年第二期

4.《基于空间信息认知人口密度分界线-“胡焕庸线”》郭华东 、王心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31(12)

5.《胡焕庸线两侧的空间分异性及其变化》李佳、陆大道、徐成东、李扬,《地理学报》2017年第一期

6.《中国人口的历史变迁及普查》姚远,《北京日报》2000年11月13日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动动手指点一个 “在看”并把公众号 “设为星标”

延伸阅读

《给孩子的历史地理》:带孩子从远古到今天,重新认识脚下的大地

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 | 古典乡愁背后的古代驿传系统

春运开始逆流,快来辨认这些遍布华夏大地的乡情符号!

如果“边缘”也有价值,那会是什么价值?

视频 | 什刹海畔的地理课:北京这座城

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四中学生:逛一趟什刹海能涨多少姿势?

唐晓峰:地名里不光有套路,还藏着文化的大灵魂

唐晓峰:好书应长久陪伴孩子,并引导出一条知识路径

祖国,是历史和大地一起构成的 | 历史地理学家唐晓峰专访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