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丨从渔村到中外名镇,看佛山近代通商史

时间变迁,朝代更替,生命如烛。在这些亘古不变的轮回中,佛山文明代代流传,始终保存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 。追溯古今,我们与故人路过同一片故土,抬头凝望同一片天空。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漫谈佛山文化。第9期,跟着小游倾听佛山通商的故事。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 从桑基鱼塘到商贾云集,从纲举目张到繁华闹市,今日的佛山商贸,常态化得让人时常忽视它的存在,你可曾想过其有着一段轰轰烈烈的过往?

三水货运木船。

立分处,设海口

大约在四世纪之前,佛山已形成一个繁荣的渔村墟市,我国较早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佛山的商品发展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当时,佛山古老的陶瓷、铸造、纺织三大手工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对外贸易也有一定的规模,所以唐代广州设“市舶司”宋代佛山设分处(佛山最早的海关)在东南郊海南塘的临海炮垒(现为水电站)派驻一个市舶提举官,相当于广州市舶司的分关。那里的渡口,水深面阔,被称为“海口”。当其时“海口”可停泊大小船只,并有外国商船到此贸易。

据清道光《佛山忠义乡志》记载:“临海炮垒,在棚下大塘涌,有土垣,内设沥石炮眼三方。宋时此地临海炮台,设有市舶提举一官在此驻扎。”到了清末,这条水道才逐渐淤浅,乡民争占江滩种蔗,江面变得越来越狭窄。进入民国,水道变成一条小沟渎,这个港口才逐渐废弃。

三水旧县城河口渔村及码头。(图源:三水区档案局)

商贸繁,市镇兴

北宋以前和明清两代,广州是我国主要出海口。唐宋期间,广州出口的陶瓷和丝绸主要由佛山提供。到了明清时期,佛山的商业和手工业都进入隆盛阶段,除了陶瓷、铸造、纺织三大中心行业,还有成药、民间手工艺、染纸、小五金等共300个行业。此外,由于很多原料来自海外,许多外商在佛山办货,所以在清代之前,佛山曾有很多外国商馆

清道光《广东通志》也提到:佛山在清代前是向外出口的一个基地,清政府规定每年出口的白铅70万斤,外商就先在佛山购买,然后转往广州出口。为了适应大量对外贸易的需要,清代以来,佛山改在北面的汾江码头设立海关,并开辟直达港澳的轮渡。

“汾流古渡”是清代八景之一,反映当时工商业发达、社会经济繁荣的景象。

明、清以来,中国有四大镇(景德、佛山、朱仙、汉口)和“四大聚”(即四个民丰物皇的都会,北京、佛山、苏州、汉口)之称。其中佛山和苏州皆具有综合性手工业生产基础,但在明清两代,佛山比苏州更发达,是岭南一大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转中心,其手工业种类齐全,当时在广州买不到的东西都可以在佛山找到,连皇帝的龙袍和大臣的官服都会在佛山定做。

到康熙、乾隆时期,佛山有超过十万户,约五六十万人口。几个世纪以来,每天在汾江(佛山涌)水面上停泊的船只,像鱼鳞一样,满载各种货物,进行水上贸易,喧腾的声浪,响彻云天。佛山城内有六墟市,周围有桥梁20多道,渡口60多处,到处人头涌涌,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

省佛通衢古道-广州文物通福桥(五眼古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是当时广州与佛山民众交通、商贸往来的要道。

民国年间的汾江河一带,船只往来络绎不绝,两岸商贸昌盛。

工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的保障。从渔村到中外名镇的蜕变,离不开佛山人民勤劳踏实的努力。佛山商贸活动的秩序化、规范化、常态化,无不透露出其辉煌的历史印记!

佛山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丨从佛山石湾陶,看南国陶都炼成记

佛山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丨佛山:秋色艺术之乡

佛山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丨回溯佛山电影事业的兴起和发展

来源:佛山新闻网、《佛山史话》、佛山档案方志

编辑:佛山新闻网 李晓彤

审校:王雪、曹欣仪

监制:闵莘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看点一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