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记忆】黄静波同志在青海——漫谈《公仆情怀》‖黄少南

原标题:【记忆】黄静波同志在青海——漫谈《公仆情怀》‖黄少南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黄静波同志在青海

——漫谈《公仆情怀》

黄少南

2019年,青海网上有篇文章说:“20世纪80年代,青海有个省长叫黄静波,在全省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时候,他力挽狂澜,顶住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压力,果断地提高了青海人民的工资待遇、提高了‘地区差’的标准,增加了缺氧补助等,大大改善了全省人民的生活境况。按照当时的工资总额、这几项政策累积下来,其力度之大,比例之高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时至今日,青海的上上下下,提起这位黄省长,无不竖起拇指,有的眼里饱含泪水,对那段往事寄予了深深的眷恋。”

《公仆情怀》这本书,就是写黄静波廉政亲民的故事和他在不同时期的主要政绩。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应时代呼唤、人民期望,塑造了一位共产党员、党的高级干部充满正气的形象。

黄静波的功业和他政治家的优良品质,在这本书里有生动展现。介绍这本书,我想就从黄静波能为世所用、足可传承的故事说起。

高瞻远瞩,超前筹谋

开创青海改革开放新局面

作为主政一方的领导,黄静波对青海的省情社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扫除了历史落盖在青海的尘埃和教科书对青海公式化的介绍,也认识到只有青海上上下下转变观念、才能重新认识脚下这片土地,只有转变观念,青海才能自信自强,勇毅前行。因而他对青海作出全新定位:在未来的发展中,青海将是平衡国家建设的中心。这完全颠覆了世俗对青海的认识。根据这个定位和国家建设重点转移的战略要求,黄静波为青海规划的蓝图,充满前瞻的新意,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超前意识和前瞻性布局。

例如,“空中南水北调”工程。青海号称“中华水塔”,但水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家计算,青海近期缺水30亿立方,远期缺水164亿立方,水成为开拓青海、开发西北的先行课题。黄静波想改善青海的生态环境,促进青海经济发展。他和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秘书长罗元铮、中国银行名誉董事长桥培新在青海成立“黄河源增水调研工程”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行程数千里进行实地考察,并以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名义向胡耀邦同志写出《黄河源增水调研方案》的报告。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要开发我国横断山区的云水资源和水汽资源,通过人工干预方式,把年水量是黄河20倍的长江水系水量借助“空中水道”,调遣并补充到黄河流域的河道中,开创大西北增水新局面。

一直以来,缺水也是全球性问题,它甚至比能源危机更有潜在的严重性。因此,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各国竞相致力于增长计划。那时,苏联乌克兰已能做到增加年降水量38—41%,英国已具备在5000公里半径范围内实现对天气的控制。面对世界新技术和挑战,黄静波、罗元铮、桥培新认为,我国在增水科学上的研究实验,完全有条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可惜因种种原因未能实施下去。

又如,抓基础建设是黄静波开拓青海的重要规划之一。闭塞严重阻碍了青海与外界的交往,建宾馆、修机场、开发旅游资源,好多项目在当时的西部还处于朦胧认识状态。说黄静波把青海的钱花光了,在报纸上组织批判。黄静波说:“只有载下梧桐树,才能引得金凤凰。”因闭塞,青海对外开放工作基本处于沉寂状态。1982年,到青海旅游洽谈外贸的外国人及港澳同胞只有4人,1984年,增加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人。1984年,青海签订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设备合同31项,这对青海来说简直是前所未有,从而打开了青海对外开放的局面。但对黄静波的超前,有些人指责为冒进。20年后,温家宝总理看望黄静波时说,幸亏你那时超前,如再超前,青海会变化更快。

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百姓情怀

人民观是共产党的根本观点,毛泽东主席说:人民是我们的上帝。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是江山,江山是人民。黄静波将“人民是天”贯穿于他一生的公仆情结中。

1940年,时年21岁的黄静波成为陕北清涧县人民民主选举的第一任县长,他公开宣告:“我和政府工作人员谁不为群众办事,就把谁赶下台。”县志记载:他离开清涧时,从县城到县境,送行的人络绎不绝,有的人挥泪如雨,泣不成声。1985年9月,他从省长任上退下来离开青海时,从省城西宁到省境,群众自发送行的场景再现了清涧那幕。时隔40年,变了的是年龄和职务,没变的是他革命的初心。

群众爱戴他,是因为他一贯关注民生,到哪里都把纾解民困作为第一要务。到青海后半年时间内,在省委省政府领导支持下,他主持制定了《关于解决职工待遇的暂行规定》《关于改善专业技术干部的生活待遇的试行规定》,较大幅度地解决了广大干部、职工两地分居,子女教育、青年就业、住房、缺氧补助及退休老人在内地安置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使青海人民感受到党的关怀,青海人心安定、振奋,各项工作显现出蓬勃向上的朝气。

他尊重群众,坚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轰动全国的“杨小民杀人案”重罪轻判5年了都未得到解决,黄静波当官不避事,新官理旧政,他说知道冤假错案不解决,就是继续制造冤假错案。为伸张正义,讨回公道,他担着政治风险,支持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记者调查案情,写内参。记者们感慨地说:“他与青海的陕西老乡不同,在对待‘二二七’(即杨小民案)案件上,有鲜明的是非观,强烈的爱憎、率直的语言。”黄静波的支持,增加了记者为伸张正义而斗争的信心。他自己也带上材料为民上访,到他离开青海时,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直接关心参与下,这个错案得以纠正。

福建省南平市审计局干部周为根、陈华良写信给黄静波:“你是真正的人民公仆,当我们知道杨小民杀人案已经得到法律公正的判决后,大家都感动得流泪了,颤抖的手握着笔而久久写不出字来,我们要为你这样的护法者自豪……”。

文化助力经济,唱响大美青海

文化,包含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各个方面。黄静波懂得文化和生产力的辩证关系。

1982年他到青海,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那时的中国,很多人只知有青岛,不知有青海。

开拓青海,青海要走出去,宣传青海是当务之急。原生态的青海,给富于想象力的黄静波绘制青海未来蓝图留下无限空间,于是,在青海的文化史上出现了一个个从来未有的第一,有了一个个首创,例如:

(一)青海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视作品《格萨尔王》

闻名世界的千古史诗《格萨尔王》是藏族的历史,也是藏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将这一民间文学搬上荧幕,使口口相传的《格萨尔王》长久地留在历史中。香港著名电影导演李翰祥感于黄静波博大的民族情怀,卖掉自己一处房产作为投资,与青海合作拍摄《格萨尔王》,可惜李翰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不幸去世。后来《格萨尔王》拍成电视连续剧,也是黄静波请国家民委主任杨静仁帮助,解决了拍摄资金。

(二)第一次将藏戏推出国门,在香港演了一场文化助力经济的大戏

黄静波在省文艺调演的基础上,集中优势资源组建了2个藏戏艺术团,派他们到华东、西南、广州、北京、香港演出。黄静波在广东工作时,就听说达赖集团到处散播藏族文化在中国消失了。藏戏在香港演出,既是一场政治仗,又是配合省经贸小组在香港唱了一出文化搭台、经贸登场的大戏。

(三)让躺着的文化站起来,让纸上的文化活起来

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业在西部还处于朦胧状态,黄静波就着力发掘青海的旅游资源,他亲自策划在日月山上建设了日亭、月亭,在青藏公路上复活了唐藩古道,让文成公主进藏和藩的历史活起来,让碎了的日月宝镜如今再团圆。黄静波将千年的民族和睦史重新激发出来。日月山成了青海著名景观,开创了旅游业的新局面,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

为宣传青海,黄静波广邀新闻界、文化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到青海考察、讲学、研讨,请文艺团体进行交流,记者、作家、专家撰写了上百篇宣传青海的文章。

为开发民族艺术,黄静波亲自参与、修改、加工、提高的大型剧目就有6部,向外推介有思想性、民族性、艺术性的三台大戏,舞剧《智美更登》被《文汇报》誉为可与《丝路花雨》媲美(见《文汇报》1984年11月27日头版,标题为《智美更登》可与《丝路花雨》媲美),上海市文艺界盛赞青海同行有创新。

他两次提议把几个文艺团体搬至多巴五七高炮厂旧址,建文化城和影视城。

1984年,黄静波亲率宣讲团到京在北大等学校办宣传青海的展览,向在京高等院校就读的青海籍学生作报告,希望他们为建设青海出谋献策,更希望他们学成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并表示他们学习中有困难可找政府帮助。

一段时间,大江南北出现了小小的青海热,文化成为青海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

活力省长,一生奋斗前行

黄静波是富有创造精神的革命者。

他是陕甘宁特区(后改称陕甘宁边区)的模范县长。

1942年,谢觉哉(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延安五老”之一)为配合整风学习,在《解放日报》辟出专栏《一得集》,发表60篇文章,得到毛泽东主席好评。其中有一篇《怎样做县长》,表扬了专员兼县长的习仲勋和清涧县县长黄静波,说他们很能创造,是能干的前进的县长。

他是大生产运动的英雄。

1942年10月至1943年2月,在党中央,毛主席亲自指导下,西北局在延安召开“高干会”。会议部署了边区政府工作,表彰了在大生产运动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习仲勋、王震、马文瑞、王世泰、黄静波等22位生产英雄。毛泽东主席为22人逐个题写奖状,给黄静波的题词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

他指挥了一场后勤的人民战争。

在保卫延安、转战陕北、解放大西北的战争中,黄静波是第一野战军(原西北野战军)后勤部供给部部长、后勤部副部长、后勤部政委。在毛主席亲自关怀下,在彭德怀、贺龙、习仲勋领导下,在地方政府支援下,先后动员960万人次的民工支前,在各方面条件最艰苦的西北战场上,指挥了一场后勤的人民战争。

广东改革开放的先行官。

1978年4月至1982年9月,习仲勋主政南粤,黄静波是习老向中央要到的第一个干部。他到广东担任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政府秘书长并代表广东主持“广交会”工作,分工负责过财贸、信访、民族、宗教,多方面参与了改革开放,特别是深圳由一个边防小镇到成立市、到设为经济特区,黄静波是全程参与。深圳急需解决的很多问题,是在黄静波主持下解决的。作为习老的得力助手,黄静波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开拓青海,把改革之潮引向青藏高原。

1982年底至1985年6月,黄静波任青海省委书记、省长,60多岁的黄静波决心在工作的最后一班岗位上,为他奋斗了一生的事业作最后冲刺。他要让雪域高原遍开改革之花,他要让青海早日甩掉贫困、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此,他废寝忘食,殚精竭虑,不顾缺氧、高寒的生活环境,虽任职两年半,却是五年法定工作日的工作时间。1984年的《青海日报》,发表了如下消息:

《经济改革给青海带来巨大变化》

《我省经济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青海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开幕》

……

中共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在黄静波省长施政方略中写道:“在黄静波主持省政府工作期间,主要是调整经济结构,整顿现有企业,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紧紧抓住农牧业、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和教育科学事业这四个重要任务进一步开拓青海。”以上新闻报道说明仅仅两年多时间,青海已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黄静波在青海高原旷远的天地间鼓荡起改革的大潮。青海的沧桑岁月,会记住曾经有一位老人在高原风雪中笃行的身影。

晚年的黄静波经常讲的两句话是:“革命一生看最后”“我就是要证明毛主席没有选错我这个人”。

在95岁生日时,他对亲友讲了三句话:

第一,我没有贪污。

第二,我没有给子女亲友谋私利。

第三,我没欺负过老百姓。

掷地有声,震撼人心的三句话!

2014年12月1日,黄静波逝世,潮落浩歌归去。在《黄静波生平》中,组织对他的一生是这样评定的:“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立下了不朽功勋。”

著名作家苏叔阳赞叹他的人格魅力说:“我从黄静波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是怎样令人神往,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曾经造就出何等杰出的志士,历史选择了共产党绝非偶然。”

青年记者王玉琴则因受黄静波的感染,悟出一个真理:“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

黄静波离开我们8年了:遥思先贤,感慨良多。

我们敬佩他守土一方、充满智慧新意的执政方略:

一是他的超前性:利用科技、控制气象,实现空中的南水北调,增加黄河源头的雨水量,改善高原人的生态环境。

二是开创性:为青海在战略发展中作出全新定位,在青藏公路上复活唐藩古道,使4000里青藏线成为有历史、有故事、有文化的旅游大道。

三是人民性:“以民为天”,他制定的政策、出台的规定,都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

我们叹息他壮志未酬,把三个梦想留在了高原:

一是:建立草原特区,将格尔木建成空中花园城(海拔三千多米)和中东贸易的西部口岸城,集中五大牧区牛羊,交换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石油。他主持制定的格尔木市建设规划,极具前瞻性。

二是:青海人均创造百万产值。一位科学家就青海资源给黄静波算了一笔账:青海矿产资源丰富,仅就柴达木盐湖的盐及其含有的贵重金属,如开采三分之一,进行加工,就可达5万亿,当时全国的产值不过2万多亿,青海400万人口,人均产值即可达100多万元。所以黄静波对青海甩掉“三五”牌(即中央每年给青海补贴5亿元,拨5亿元商品和5亿斤粮食)的帽子、人民早日进入小康,充满信心。

三是:解决因缺氧严重危害高原人健康和寿命的问题。青海大部分地区海拔3500米以上。大气含氧量比海平面减少35—40%以上,特别是缺氧产生的各种高原病严重危害人的健康,影响人的寿命。黄静波想在人口集中的地方建氧气厂,像自来水、煤气通过管道输送进千家万户。黄静波是第一个提出解决缺氧的人,但因他任期短而无法实现。

这是一本教科书,我们可从这里得到某方面的启迪。

这是一本人生的经典,老一辈革命家追求真理的思想,一心为大多数人服务的人民情怀,是我们受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最后,我用《文汇报》记者徐开垒的话作为结束语:青海确实需要一大批甘于献身的开拓者,特别是像黄静波省长那样与历史共同前进、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历史,绝不会忘掉他们!

写于2022年7月11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黄少南(黄静波儿子,延安延水情公益促进会名誉会长)

配图: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