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的性格思想

编者按:

陆羽的性格是什么样呢?即孤高不俗,他“白眼”向权贵,但对御史、刺史颜真卿却又视为知己,说明他的孤高是有对象的。陆羽晚年得到“太子文学”、“太常寺太祝”的荣誉而不受,说明了他甘愿处于一种积极进取又甘于寂寞的地位,去完成他一系列的实践总结,对人类作出贡献。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余悦所主编的《茶理玄思·茶论新说揽要》(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中论文 陆羽性格思想论》一篇的连载。

陆羽的性格是什么样呢?湖州武康诗人孟郊说他“高洁”。诗人裴迪说他“高风味有余”。湖州长城县丞潘述说他“教他(指权贵们)白眼看,终恋青山廓”。诗人齐己说得更为具体:“佯狂未必轻儒业,高尚何妨诵佛书”。他们和陆羽都是同时代人,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即陆羽性格是孤高不俗,他“白眼”向权贵,但对御史、刺史颜真卿却又视为知己,说明他的孤高是有对象的。不象他的朋友、也到过湖州作客的诗人张志和那样,清高得都不愿在陆地上走路。表现其性格的,还可举出4件事例:

1.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御史大夫李季卿对陆羽辱慢,陆羽愤而作《毁茶论》。

2.大历八年(公元773年),他与“大历十才子”之一时任右拾遗出使江阴的耿沣初识,两人借禅一问一答有十二句论辩联句。“一生为墨客,几世为茶仙”就是 耿沣说的。而陆羽答“喜是攀阑者,惭非负鼎贤”(我很惭愧不是国家栋梁,可是我在努力向上)和“危湍和不似,细管学难成”,表示不愿意走儒学那一套。当时陆羽40岁,他是完全以禅机来表达意在言外之旨。

3.陆羽有时“披发疾走”,或“击木高歌”,甚至对未煮好茶的童仆发怒,表现出一种复杂又求得渲泄的情绪,现代的AB型血液者,往往就有类似表现。

4.他与女道人李冶(季兰)情谊笃好。当时女子学道是一种时尚,意不在真正学道。陆羽是人不是神,需有感情生活,又未能跨越。

陆羽一生在儒、佛两种思想之间不断产生矛盾和冲突,是和当时以梁肃为代表的用儒学解释佛学,以韩愈为代表的援佛入儒的争论分不开的。社会存在决定思想意识。陆羽的思想性格表现,和古今中外一些高智商者的莫测情绪是如出一辙。他们之中常有一些奇谲和超前思维,容易产生精神成果,又容易导致精神崩溃,这方面的例子很多。陆羽晚年得到“太子文学”、“太常寺太祝”的荣誉而不受,正说明了他甘愿处于一种积极进取又甘于寂寞的地位,去完成他一系列的实践总结,对人类作出贡献。

陆羽所处的时代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他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坚持自学,在治学实践中坚持读书、行路、交友的行动,使他对于茶学的论断,在1200年之后被科学手段证实。这种精神,尤其对我国目前教育尚不完全普及、科技依然后进的现状,更需要认真学习,从颜真卿、皎然等对陆羽的帮助鼓励上,我们可以发现自学与发现人才是建设国家主体和两翼的关系。没有一个团结、安定的社会,就不能出现灿烂的精神文明成果。

原载《茶的历史与文化》,浙江摄影出版社,1991年4月

(图片均来自网络)

提升!考证!师资!一次学习,三种效用!国家团队主导的茶艺技师、高级技师班开办

您 是 不 是 也 曾 误 认 这 些 茶 为 六 大 茶 类 之 一 的 白 茶 ?

" 茶 道 六 君 子 " , 是 何 " 君 子 " ? 为 何 称 " 君 子 " ?

END

西

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