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饺子一碗面,吐鲁番文物给你讲故事

原标题:一碗饺子一碗面,吐鲁番文物给你讲故事

文物联接古今,文物印证历史。“文物新疆”旨在通过文博专家学者以现实笔法深入挖掘新疆出土文物、文物遗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进程和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充分阐释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按照中国传统习俗,每年除夕吃过年夜饭后,家家户户开始包饺子。当子夜十二点钟声一响,新年伊始,便合家围坐在一起,在除旧迎新的鞭炮声中一同吃饺子,以迎接新年的到来。饺子作为更岁食品,足见它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饺子常因时代、地区、制作方法和馅料之不同,在称谓上各有区别。如“角子”、“角儿”、“粉角”、“扁食”、“馄饨”、“饺饵”、“水煮饽饽”、“水饺儿”等等, 其中“角”是饺子的象形,“角”、“交”、“饺”为谐音,“饺子”一名便由此而来。

大概是在唐宋时期,饺子逐渐有了区别于馄饨的专有名称。如唐代的“汤中牢丸”, 宋元时的“角儿”、“扁食”等。明清时,饺子的称谓更加多样化,除“角子”、“扁食”、“饺儿”等前代已有称谓外, 还有“水角儿”、“水点心”、“水点儿”、“汤角”等,也因地域和制作方法不同而名称各异。此外,古代有些关于饺子的称谓实际是一直延续、传承到当代的,如“扁食”。此称谓可上溯至元明时,但在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北京及东北等地,仍会称饺子为“扁食”。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年寒冬,很多穷苦百姓耳朵冻伤,于是张仲景把羊肉、辣椒和祛寒药材一起熬煮,然后切碎并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的“娇耳”制成“祛寒娇耳汤”,分发给百姓。张仲景的舍药行动从冬至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百姓康复,于是人们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庆祝新年,并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悬壶济世的事迹。

阿斯塔那古墓中出土的饺子

考古发现,在山东滕州春秋时期的薛国君主墓中出土了一件铜簠(fǔ),其中摆放着一些食品,它们呈白色,个体为三角形,内包有屑状馅料,可能就是今天饺子和馄饨的祖形。无独有偶,在重庆忠县涂井汉墓中,出土了一件陶器庖厨俑,展现了古代厨师正在厨案边劳作的情形,厨案上摆放着各类食料,有猪羊鸡鱼,也有一些果蔬等,中心位置还摆着捏好的花边饺子。古书记载“今之馄饨,形同偃月,天下之通食也。”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的饺子,形如偃月,与史书记载颇为相同。同年该墓中还出土了馄饨,与现在的馄饨非常相似。可见最迟至唐代,饺子和馄饨就已在西域流行,并成为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除夕吃饺子的习俗延续至今,因为饺子符合中国由谐音求吉祥的习俗,饺子谐音“交子”,取“更岁交子”之意。此外人们常说“出门饺子还家面”,除了远行前吃饺子祈望一路顺利以外,人们常常在远行归家时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表达平安归来的喜悦。

在我国吃面条历史悠久,但是“面条”一词却是宋代以后才有的。说到面条,它已成为地道的大众食品,各地因其口味的不同,面条的制作方法和花样也有所差异。面条又称“面”“水面”“面条子”,古称“汤饼”“煮饼”“水引饼”等。汤饼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晋。《初学记》卷二六引晋束皙《饼赋》内云“玄冬猛寒……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曾出土了一件木碗,内有汤饼的残迹。

在鄯善苏贝希墓地曾发现的各类食物(左下:面条)

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面条实物是青海省喇家新石器遗址出土的,已有4000年的历史,青海喇家索面由小米和黍两种谷物制成,它发现于一只倒置的陶土碗中,粗细均匀,颜色鲜黄,与现在的拉面形态相似。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食物史上,应当算是一个重要的创造,也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它为人类的饮食生活增添了一个丰富的内容。在鄯善苏贝希遗址曾发现一碗2400多年前的面条。研究结果表明,苏贝希遗址出土的面条是由黍磨碎后制成的。

此外,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关于“白罗面”的记载,“白罗面”应是一种细面。高昌重光二年前后传供酒食帐记“吴尚书得白罗面三斛”;重光三年十月一日条列虎牙氾某等传供食帐一记传“白罗面贰斗市肉三节,胡瓜子三升,作汤饼供世子夫人食”,可见汤饼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肉还有胡瓜,面也是加工精细的白罗面;同年十月三日条列虎牙氾某等传供食帐二记传“白罗[面]一斗,供镇军摩顿”。学者认为此“白罗面”无疑就是《梁四公记》中谈到的高昌特产“白麦面”,它“烹之将熟,洁白如新”,应由小麦制成。

从四千年前开始,面条就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其口感细腻绵软,既是简朴的果腹之物,也可以衬托任何食材,容纳万千滋味。因地域迥异,面条粗细不同,形状不一,制作方法也各显神通。面条的形状最后定格为长条,人们也“因势赋形”,把面与生日、寿诞联系起来,面条也就成为讨口彩的最佳食品。

擀好的面皮中放入馅儿,捏成月牙形,就成了既简单又讲究的饺子;水和面粉在严格的比例下经过揉捏成团后做成面条。无论对于身处他乡的游子,亦或是为生活为理想奔走的人们,无论一年过得怎样,一盘代表阖家欢乐的饺子,一碗盛满乡情的面条,都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当众多的手工食品被放到流水线上复制,中国人依然在各自的屋檐下,将对生活的仪式感和对家国的炙热情怀一代复一代的传承下去,延绵不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巴音其其格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