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麻将起源有多种说法,在明清时期已经风靡全国

原标题:麻将起源有多种说法,在明清时期已经风靡全国

麻将是一种由汉族人发明的一种牌类用具,最初起源于中国,属于皇家和王公贵胄们的游戏。麻将的前身是六博(也叫陆博),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掷采行棋的博戏类游戏。关于六博的历史,能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六博逐渐演变成麻将,也渐渐从宫廷流传到了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

麻将被称为中国娱乐的国粹,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中国的每个城市中,不管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冬腊月,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麻将声。

最早记录麻将的资料是清代光绪举人徐珂的《清稗类钞》:“麻雀,马吊之音转也。吴人呼禽类如刁,去音读。”可见,麻将在清末民初时期也非常受欢迎。

在古代,麻将一般用骨头、竹块制成。一些王公贵胄家中玩的麻将,也有用珍贵的材料制作而成的,比如象牙、玉石、玛瑙等。

麻将的玩法

每副麻将共有136张牌,在每颗牌面上刻有不同的花纹或字样。根据各地的情况不同,有几十种打法。比如:温州麻将、广东麻将、成都麻将、台湾麻将等等。

麻将实际上是纸牌与骨牌的结合体。与其他牌类相比,麻将的玩法最为灵活有趣,它的基本打法简单,容易上手,但其中变化又极多,搭配组合因人而异,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最能吸引人的博戏形式之一。

顾炎武

麻将的基础花样源于明代的纸牌“马吊”。顾炎武《日知录》中说:“万历之末,太平无事,士大夫无所用心,间有相从赌博者,至天启中,始行马吊之戏。”同时代的宁波文人李邺嗣有《马吊说》,支持上述观点。马吊纸牌的花色中有“万字”“索子”和“文钱”三种,图案基本与麻将的花色雷同,但是二者的打法是不一样的。

关于麻将的起源,历史上有好多种不同的说法,主要是下面四种:

麻将是山东人发明的

元末明初,万秉迢发明了麻将。麻将的基本张数为108张,代表着水浒里的108位好汉。“东”“南”“西”“北”则代表这些好汉来自四面八方;“中”“发”“白”是说这些人有的是中产阶级,有的是高官发达的贵族,有的则是穷苦白丁出身。山东人把“摸牌”读作“ma”牌,所以叫做麻(ma)将。

麻将是江苏太仓人发明的

据史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县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著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

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例如,“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束鸟,奖金则是按鸟的多少计算的。“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此外“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

“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麻将玩法的术语也与捕雀护粮有关。如“碰”即“彭”的枪声。又如成牌叫“糊”,“糊”“鹘”谐音,“鹘”是一种捕雀的鹰。除此还有“吃”、“杠”等术语也与捕鸟有关。叫“麻将”的原因,是因为在太仓地方方言叫“麻雀”为“麻将”,打麻雀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将了。然而,在粤语、闽语仍保留打麻雀的称呼。

麻将是宁波人发明的

近代著名学者杜亚泉在《博史》中称:“相传麻将牌先流行于闽粤濒海各地及海舶间,清光绪初年由宁波江厦延及津沪商埠。”

清朝同治年间,宁波有一官员叫陈政钥,字鱼门,他与英国驻宁波领事夏复礼交情很深,后来干脆迁居到外国人留居地内,并教会了英国外交官打麻将。从英嗣人当年的回忆录中找到了相关的依据;陈氏的裔孙今天也直言:“麻将是我的前辈发明”;而宁波当年的居民们,都知道“屙老爷(陈鱼门)发明麻将”的事。

麻将是宁波话“麻雀"的读音,这是因为陈鱼门在骨牌麻将的打法中额创了一对“麻雀”。今天日本人仍将麻将写成“麻雀”而读作“麻将”,但真正的麻雀在日语中读成另外的音,而且日语中的所有麻将术语,也都采用宁波方言的读音。与此同时,陈鱼门还新创了“杠”“吃"和用骰子定位的方法。

总之,麻将是宁波人陈鱼门根据马吊的基本花色和牌九的基本形式新创的一种骨牌博弈方式,从宁波传到各地,创造的时间大约在清同治、光绪间。麻将是宁波话“麻雀”的淡音,严格地说,它应当写成“麻雀”。

吴人音“鸟”为diào,马吊牌就成了马鸟牌,麻鸟牌成了麻雀牌,再变成了麻将牌。

麻将是郑和发明的

在郑和下西洋期间,由于在船上没有什么娱乐,将士只能以投掷骰子赌博作为消遣。但是时间一长,将士们就厌倦了,起了思乡之情。在这种烦躁的环境中,有的士兵甚至还试图谋反,郑和杀了一些叛军后,为了稳定军心,郑和想法发明了一种娱乐工具。

郑和

郑和以纸牌,牙牌,牌九等为基础,以一百多块小木片为牌子,以舰队编制,分别刻了1到9“条”;然后又以船上装淡水桶的数量,分别刻了1到9“桶”(筒);又根据风向,刻了“东西南北”四个风。又以吸引人的金钱刻了1到9“万”。为了激发斗志,他还以“大中华耀兵异域”的口号。刻了红色的“中”,然后根据一年四季刻了四个花牌,最后有一块牌不知道刻什么好,就不刻任何东西,这个就是“白板”。

郑和虽然是太监,但那时朝廷允许有地位的太监娶妻。因此,第一次玩的时候是郑和、夫人、副帅和大将军四个人一起玩。确定了游戏规则后,全船上下都开始玩这个游戏了。船上有一个姓麻的将军,他玩这个游戏得心应手,于是郑和给这个游戏命名“麻大将军牌”,后人则简称为“麻将牌” 。

这个说法,因为高晓松的宣传,而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事实上,在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中,麻将不可能是某一个人单独发明出来的。以下这些历史资料就比较说明问题:

麻将在明末清初马吊牌盛行的同时,由马吊牌又派生出一种叫“纸牌”(也叫默和牌)的戏娱用具。纸牌也是由四人打,由纸制成的牌长二寸左右,宽不到一寸。纸牌开始共有60张,分为文钱、索子、万贯三种花色,其三色都是一至九各两张,另有幺头三色(即麻将牌中的中、发、白)各两张。

斗纸牌时,四人各先取十张,以后再依次取牌、打牌。三张连在一起的牌叫一副,有三副另加一对牌者为胜。赢牌的称谓叫“和”(音胡)。一家打出牌,两家乃至三家同时告知,以得牌在先者为胜。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将牌了。这种牌戏在玩的过程中始终默不作声,所以又叫默和牌。

后来,人们觉得玩起来不能尽兴,于是把两副牌放在一起合成一副来玩,从此纸牌就变成120张。

在玩法上,除了三张连在一起的牌可以成为一副以外,三张相同的牌也可以成为一副。也就是说,上手出的牌,下手需要还可以吃、碰。这时牌的组合就有了“坎”(同门三张数字相连)、“碰”(三张相同)、“开杠”(四张相同)。此时的纸牌又叫“碰和牌”。

与此同时,骨牌中也出现了一种“碰和”,将21种牌色每种五张合成一副。并且有了开杠、自摸加倍、相公陪打、诈和受罚等规定。骨牌的这些打法和术语也由纸牌接受、继承下来。

大约到了清末,纸牌增加了东、南、西、北四色风牌(每色四张)。那时人们最常用的桌子是方桌,又叫八仙桌。八仙桌的名称是从就餐时可以坐八个人得来的。用于打牌时总是面向一方,这就限制在一方里不能坐两个人。逐渐地形成了玩牌由四人来玩的习俗,四人各坐一方。人们还从四方得到了启发,在纸牌中增加了东、南、西、北风。

至于三元牌中、发、白的增加,可能是人们对升官发财的向往。中就是中举(中解元、中会元、中状元,称为中三元),发即发财,中了举,做了官,自然也就发财了。白板可能是空白、清白之意。

随后,人们在玩麻将时发现,有时候把牌都拿完时,还没有人和牌,大家都颇为扫兴。为弥补这个缺憾,于是又增加了听用。最初的听用只增加两张,后来又逐渐发展增加为更多的张数。

但由于纸牌的数量一多,在手上拿着时十分不便,人们又从骨牌中受到启发,渐渐改成骨制,把牌立在桌上,这样打起来就方便了。于是,正宗的麻将牌就此问世。麻将牌形成以后,上至朝廷,下至平民,无不喜爱。平民百姓们也从打麻将中得到了乐趣。

麻将趣事

《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中,贾母、薛姨妈、王熙凤等斗的就是碰和牌。书中写道:“鸳鸯见贾母的牌已十成,只等一张二饼,便递了暗号与凤姐儿。凤姐正该发牌,便故意踌躇了半晌,笑道:‘我这一张牌是在薛姨妈手里扣着呢,我若不发这一张牌,再顶不下来的。’”这正是一个发出顶牌的例子。

潘之恒

明代潘之恒在《叶子谱》中记载:“二饼就是二文,文字在马吊中已绘成圆饼状。

民国文人胡适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麻将》,说中国每天至少开100万桌麻将,每天中国人浪费400万个小时。麻将是中国的四大害,甚至是明亡清兴的祸首。梁启超则有不同意见,他有理有据地把麻将和救国结合起来:“麻将不能不打,要救国一定要打麻将。”

这两位民国期间的名人,都和麻将有着不解之缘。梁启超爱极了麻将,曾经说了一句名言:只有读书才能忘记打麻将;只有打麻将才能忘记读书。并且,他的很多极有影响力的文章,都是在麻将桌上见缝插针般地口授而成的。

而之前对麻将大为反感的胡适先生,也不得不在“悍妻”江冬秀“三缺一”的时候上一上麻将桌。后来,他们在美国定居时,因为生活拮据,还多亏了江冬秀高超的牌技,才使家中的生活维持下去。

民国时期著名作家老舍,也是一名把麻将爱到了极致的名人。他在自传中曾写道,在年轻的时候,他也一度沉迷于麻将的乐趣中不可自拔。后来身体不堪重负,终于病倒了。从那时候开始,老舍才意识到自己对麻将过分痴迷,以至于误了正事。后来,他才开始奋发图强,一心赴在文学创作上。最终,取得了不菲的成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