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朔州市博物馆:朔风猎猎,塞外古韵

原标题:朔州市博物馆:朔风猎猎,塞外古韵

朔州,群峦庇护,地理雄胜,远在两万八千年前就孕育出了知名的峙峪文化,人类在此生生不息,开创了朔州的昌盛与文明。

在历史上,秦国因为要防备胡人侵袭而始建马邑城,后成为北方重镇,也就是今日的朔州。民族的冲突、文化的碰撞,也在朔州这块大地上滋生了许多文彦武豪。本次“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的主角,就是朔州市博物馆。

六大板块诉说朔州厚重历史

走近一座城,了解一座城,博物馆是最佳的途径。

站在朔州市博物馆现代化的建筑面前,眼前似乎早已回到了苍茫的历史中,历代民族之间的征战、议和以及互市,都离不开朔州这块重地的根基。朔州市博物馆,正是这片苍茫岁月的守护者。该馆主题展览名为“古代文明展”,精选史前文明、烽火迭起、名人辈出、营造创奇、精品荟萃以及边塞要地六个单元,充分展示了朔州人民所创造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以及朔州在中国历史文化当中所占的独特地位。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几个主要展厅。

“史前文明”见证古人类发展

该展厅主要介绍了朔州市境内石器时代遗址分布情况,最为著名的是朔州市的峙峪遗址、南磨遗址以及怀仁县的鹅毛口遗址。

早在1963年,中科院的考古工作者在朔州市西北部黑驼山脚下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前来考证,把它命名为“峙峪遗址”。根据出土的枕骨化石表明,峙峪人早于北京山顶洞人,晚于山西丁村人,距今已经有了10万年的历史。在峙峪遗址上,佳话远不止这么多,峙峪人主要以猎取野马为生,其中出土最多的哺乳动物化石也就是野马化石,因此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将峙峪人命名为“猎马人”。在遗址中发现的兽骨和石片都有刻划痕迹,表明峙峪人已经有了数字的概念,据考证,峙峪人是最早使用文字的人类。

在一件件展陈文物中,古人的智慧可见一斑,看着他们留下的石器,回望着古人类所打造的生活,不得不感慨于考古工作的神奇。

“烽火迭起”中名人辈出

朔州,处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处,是兵家必争之地,仅史书记载的战争就有150多次。馆内第二、第三展厅内详细介绍了朔州历史上的几次著名战役,以及朔州历史演变进程中的名人轶事。

著名的蒙恬养马的故事就发生在朔州。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精兵出雁门北击匈奴,因为当时朔州盛产名马,而作战又以骑兵为主,于是便在朔州境内筑城养马。该展厅展示了蒙恬养马的场景图,蒙恬大将军居高临下,将士们操练战马,呈现万马奔腾的壮观景象,朔州城曾被称为“马邑”,城名也因此而来。

此外,展厅内还运用了丰富的科技手段,用声、光、电等多元化的技术,展现了“马邑之谋”以及“宋辽陈家谷之战”的故事。“陈家谷之战”与北宋杨家将有关,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派潘美、杨业率大军从雁门关出发,到陈家谷一带,与辽军展开激战。在前有辽军、后无援军的情况下,杨业力战数日被敌人生擒,最终绝食三日而亡。

朔州土地上发生的战争,给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烽火如烟的往事,也留下了一辈又一辈英雄的品格。从汉代到清代,仅史书上记载的人物就有200多名。其中,五帝和十四相中有一半均为将帅,故有句谚语曰“山东丞相山西将,山西将数朔州多”。第三单元名为“名人辈出”,就详细介绍了朔州在民族大融合期间出现的文彦武豪。

“营造创奇”里的国之瑰宝

山西是古建筑大省,坐拥地上古建筑28000多处,数量全国第一。在朔州,就有3处国宝级古建筑,在我国建筑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在朔州市博物馆,你能一次性欣赏到这3处古建筑,尽览中国古建筑的魅力。

在3D全息影像中,最先呈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应县木塔,这座塔距今有96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纯木结构楼阁式佛塔。通过屏幕中的展示,参观者还能看到木塔中的细节,比如建筑设计上的空间构架,纵横交错的榫卯结构,还有塔檐上随风摆动的风铃,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古代建造者独具匠心的技艺和智慧。

展厅内的另一处古建筑,则是崇福寺主殿弥陀殿的建筑模型。崇福寺建于1143年,是我国现存三大辽金佛殿之一。

最后一处展示的古建筑是应县净土寺大殿藻井。作为古代天花板的一种装饰物,该藻井距今有890年的历史,其布局严谨,造型华丽,也被誉为“全国佛殿艺术中最为华丽的藻井装饰”。

边塞要地更是古堡之乡

朔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前有雁门、宁武、偏关三关屏障,后有杀虎口巨防,这里历代设防戍守,壁垒森严,然而防务莫能割裂“南耕”“北牧”的往来,南北关口的延伸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交通大动脉。在朔州市博物馆展厅的最后一个单元中,就全面介绍了这一地理特色。

你瞧,这幅明代十八隘的分布情况图,介绍了在雁门关东西两侧的长城沿线分布的关隘,每一个都设有巡检司驻兵防守;明代杀虎口两侧外长城堡与墩的分布情况图,其沿线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烽火台140余座,每一座都有15名驻军防守,这些城堡和烽火台既是瞭望报警系统又是防御体系;右玉城堡分布图,充分印证了“右卫六十九堡,威远卫八十堡”这句话,可谓是村村有堡,全民防务,让“全国古堡之乡”的称号实至名归。

此外,朔州最具有文化地标性的地方就是“杀虎口”了。杀虎口不仅是晋商通道,还是军事要塞,就连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茶叶之路”也要经过这里。对此,展厅内也专门介绍了这一特殊的交通要道,并绘制了地图,向公众详细介绍了这条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枢纽。诚然,这一篇章最重要的文化价值不仅仅是诉说朔州本地的傲人成绩,更多的是欢迎游客到朔州当地的各处实景去参观,去领略真正的塞上风云。

两万余件馆藏精品荟萃

在朔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总数约21300件(套),主要类别为青铜器、瓷器、陶器、玉器、书画、古钱币等。该馆汇聚了各类奇珍异宝,真实记录了朔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接下来,就由该馆工作人员,带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馆内珍贵文物的魅力吧。

镇馆之宝,彩绘雁鱼青铜釭灯

彩绘雁鱼青铜釭灯又名雁鱼灯,是一种古代灯具。在山西省及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中都有出土。

朔州市博物馆内展陈的是雁鱼灯的复制品,原件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文物,灯体全身系铜铸,高53厘米,长34.5厘米,造型生动,工艺考究,为西汉时期物件,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额顶有冠,眼圆睁,颈修长,体宽肥,身两侧铸出羽翼,短尾上翘,双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雁冠绘红彩,雁、鱼通身施翠绿彩。雁鱼灯由雁首颈(连鱼)、雁体、灯盘、灯罩四部分套合而成。灯罩为两片弧形板,其上部插入灯盘内的直壁圈沿中,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的照度。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将烟尘吸入雁的肚里让水溶解,净化空气,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这充分说明,中国古人就有环境保护意识。该灯构思设计精巧合理,达到了实用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有道是“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一点残釭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釭是指导烟管,釭灯就是带导烟管的灯,又可简称为釭,这里的“银釭”“残釭”都是指古代的一种灯具,发明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釭灯是汉代灯具在功能方面最先进的发明创造,构思设计巧妙合理,达到了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世界灯具史上处于领先地位。南北朝时,这种灯具仍为人们熟知,经常在诗文中被提到。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到了唐代时期,人们可能还使用釭灯,唐代以后,这种灯型则湮没不存。

本件镇馆之宝出土于朔州市朔城区照十八庄村,令人惊奇的是,在离朔县不远的陕西神木也出土了形状极为肖似的另一件雁鱼灯,它们应该是一组器物。两件灯的水禽衔鱼形象,更是耐人寻味。水禽衔鱼图案,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已经出现,商和西周时期的玉雕以及东汉石刻画像中也有这一题材。古人把鱼视作吉祥之物,釭灯作成此形,无疑更能博得当时人的喜爱。

专家认为,雁鱼灯在当时造价极其高昂,不是普通百姓能使用的,有可能是一种只在高级贵族中流通的商品。

精品文物同样养眼,不容错过

六博局,为西汉时期的一件漆木器。六博的出现要比象棋早得多,大约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到战国时期已经相当流行。该馆珍藏的六博为方形,在四角和四边为L形格道,中间为正方格,四侧有T形格道,四角各有一梅花状槽眼,组成博局。一套博局有六根箸,所以称为六博。博实际就是一种骰子,双方根据骰子大小,走行棋步数,是古代二人掷骰下棋的一种比赛游戏,但棋法已失传。

四神染炉,是古人构思精巧的炊具之一。这件文物通高24厘米,是一种形体小巧的器具,全部用青铜铸成。它的构造可分为三部分,主体为中间的炭炉,下部是承接炭炉的盘体,上面放置一个可活动的耳杯,是一种饮食器。炉体成椭圆形,上部有镂空雕刻的四神,左右两侧为青龙白虎,前后两侧为朱雀玄武,下面有四个侏儒立足于承盘内。整体器型做工精美,工艺精湛,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染炉的用途在考古学界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烹饪器,是用来煮东西的;第二种说法认为它是一种温酱器,就是现在所说的火锅(蘸酱器)的雏形。或许会有人问,染炉这么小一个人怎么够吃?因为在汉代实行分餐制,一人一案,一人一炉,加上其他配餐完全可以吃饱。最后一种说法认为它是温酒器,因为上面是一个可活动的耳杯。目前考古学家普遍认为第二种说法更为可靠。

还记得边塞诗人王维的那句古诗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必古时的朔州,也曾有过这样的景象吧,苍茫之间透露着荡气回肠的历史,孕育着民族融合璀璨的文明。朔州市博物馆,欢迎您到此参观!

山西晚报记者 吕国俊 孙轶琼 南丽江 通讯员 杨敬

(责编:刘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