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宣化广播电视台)
宣化消失的古迹(三)
景贤书院
景贤书院,宣化开设最早的书院,开设年代,具体位置都已无从考证。《宣化府志》:“景贤书院,县城内,元,康里脱脱建。”《元史•本传》:康里脱脱……尝开宣德别墅,延师以训子。乡人亦化之,皆向学。朝廷赐其精舍,额曰‘景贤书院’,为设学宫”。
康里脱脱,元朝大臣,两任中书左丞相。曾在宣德别墅内开设学宫,请塾师教导子侄后辈,乡里的人们也因此得到教化,都一心向学。朝廷赐其匾额,名曰“景贤书院”。
关于元代的宣德府城,《大明一统志》中有:“宣德废县,在府城内,后魏置文德县,元改曰‘宣德’今废。”《畿辅通志》也有:“宣德废县,今县治,唐末置武州,治文德县。寻复入金,改州、县,俱曰宣德。元为顺宁府(宣德府)治。”
宣德府城这可不是现在的宣化古城,现在的宣化城是明代初期在宣德府城旧城基础上扩展而成的。根据考古资料证实,元代的宣德旧城大致范围:东城墙与现在城墙重叠,南城墙在小东门以北,西城墙在皇城大街一线,北城墙和窑子头金代城墙重合。南北约1700米,东西约 1500米,周长约4600米,面积约2.55平方千米,大概只有明代城的四分之一左右。
元代的宣德府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农业、葡萄种植发展的很快。据《元史•耶律楚材传》记载:“帝令于西京宣德(宣化)徙万余户充之西域,采金银、种田与栽种葡萄。(耶律)楚材曰:‘先帝遗诏,山后民质朴,无异国人,缓急可用,不宜轻动,今将征河南,请无残民以给此役,帝可其奏。”
景贤书院是宣化教育文化发展的写照,元代中书左丞相康里脱脱建宣德别墅,开办景贤书院,承前启后,使之宣德(宣化)的文化教育有了传承和发展。
上谷书院
上谷书院,明代宣化的最高学府,位于和平街工程机械厂西厂院内。《宣化府志》:“安乐堂,嘉靖七年(1528),巡抚刘源清奏改上谷书院。”可见上谷书院是由明代安乐堂改建而成。
户部侍郎张琏撰《上谷书院记》写到:“嘉靖戊子……建坊书院,中堂两序。前后翼分,外塾二区,东西恤听。秋九月戊戌度工,冬十月乙酉讫事。恢宏规度,次第举行。”
关于上谷书院的位置,目前有所争议。宣化二中之说,为此宣化二中还建了一座“上谷書院”牌坊,竖立在校园之内。和平街工程机械厂西厂内之说。首先查找几条有关上谷书院的文献记载:《宣化县新志》:“口北道立乙种工业学校,校址之位置,系占贡院(上谷书院),坐落宣化县城内太平庵街。”
另外,《宣化新县志》中绘制的《宣化府县城图》标明乙种工业学校(上谷书院)位置。文物部门也曾多次考证,证实明代上谷书院在和平街工程机械厂西厂院内。
《宣府镇志•公署坊》有“上谷书院坊”的记载。至今在小柳树巷南口东侧还保留有一块竖立牌坊的夹杆石,可能就是“上谷书院坊”的遗物。
《畿辅通志》:“雍正元年(1723年),上谕,书院令改为义学,延师授徒,以广文教”。上谷书院改为宣化府义学,先后延续195年。
说到上谷书院,就要说一说魏象枢。魏象枢蔚州人,进士出身,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明崇祯八年至崇祯十二年(1635~1639)魏象枢数次在上谷书院参加科举考试,成绩优异,名列一等第一名。清顺治三年(1646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官场几十载,作为言官,敢讲真话;作为廉吏,他“誓绝一钱”,甘愿清贫;作为学者,注重真才实学,被誉为“清初直臣之冠”。
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特命魏象枢巡察直隶。十二月到达宣府。魏象枢感慨道:“巡行驻宣镇书院,读梁眉居,秦圣俞,两夫子遗诗。今俱作古人矣,怆然感赋”《巡察至上谷书院》:
当年文战此闱中,
桃李栽培荷两公。
驽质敢言空冀北,
凤鸣窃幸附河东。
再瞻题句心增感,
回想师门道不穷。
五十余年承简命,
重来故里一观风。
魏象枢注解诗中两公,即明崇祯八年任宣化巡按御史的梁云构和崇祯十一年任宣化巡按御史的秦廷奏,地方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员。诗中魏象枢道出了科举考试的艰辛,师长前辈的栽培,故地重游,感慨万千。
柳川书院
柳川书院,宣化一中的前身,至今已有266年历史。位于皇城桥东大街路北,宣化区教育局宿舍楼(原宣化一中北校)位置。
《宣化府续志》记载:“柳川书院,在郡城内皇城大街。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口北道良卿、知府张志奇、知县黄可润,率同各属绅士捐建。”为此知府张志奇作《征建柳川书院启》和《柳川书院劝学启》。
书院建成,学舍七十余间,为堂三,为轩五,前后通衢,院之东建魁楼,院之西凿池,引北山溪流入焉。后院有射圃。直隶总督方观承题额“柳川书院”,还作《柳川书院碑记》记述了书院的成因、 建置、 名称由来。知府张志奇又作《柳川书院记》曰:“宣城聚关外之秀,柳川为宣城之秀,地灵人杰,自今开辟,公之远矣!”
《宣化县新志》:“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书院为学堂”。开办了146年的柳川书院奉令改宣化府学堂,创办新式学堂,开设新式教育,之后几易其名,陆续扩建。
1912年改称宣化府中学校。
1913年,收万寿宫,建礼堂、教室等,今天写有“中学校”匾额的礼堂尚在。
1914年,占用演箭所扩建操场,修建网球场、篮球场。原柳川书院校区(北校)改为教工和学生宿舍。
至1956年更名为宣化第一中学。
从这里走出来的名人有:康世恩,抗战爆发后,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八路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转入石油战线,领导和组织大庆等石油会战。1978年后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
吕复,早期宣化府中学堂毕业,1904年赴日留学,曾在日本东京参加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并先后任察哈尔省、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张苏,1923年毕业于直隶省省立第十六中学校。积极投身到爱国学生运动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蔚县、宣化、张家口等地开展革命工作。1934年,张苏回到母校任国文教员,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抗战胜利后,任察哈尔省民主政府主席。1954年,调到中央,在政法战线工作,先后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等职。
景贤书院、上谷书院、柳川书院传承了古城的文脉,虽湮灭在历史之中,但文风犹存,屡创辉煌。本人也曾成为宣化一中的一名莘莘学子,实感荣光。
古老的城垣,耸立的钟鼓楼,成为了宣化古城的象征。失去的历史遗迹成为老宣化人的记忆,津津乐道为您讲述,怎样怎样的“七十二座庙,七十二座桥”,还有“七十二座牌坊”等等……
七十二庙
宣化城四四方方,每面城墙“六里十三步”,古庙、古桥甚多,素有“72庙和72桥,有庙就有桥,有桥就有庙”之说。其实,宣化的庙、桥不只72这个数。
据清乾隆版《宣化府志》记载,共有佛教、道教、儒教及回教的寺、庙、坛、宫、祠、庵、宫、阁132座。
官府设置用于祭祀的坛、庙、祠有53座。
称之为坛的有:社稷坛。在宣化城西北,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建。
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坛。在宣化城东,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建。
先农坛。在宣化城东,供奉神农牌位。
另外还有:历坛、里社坛。
称之为庙的有:文庙。小东门内,明宣德七年(1432年),总兵谭广建。
武成王庙。在今六中院内,供奉武成王姜子牙。
另外还有:城隍庙2座,关帝庙8座,旗纛庙,火神庙2座,龙神庙7座, 马神庙、五岳庙、东岳庙、北岳庙、药王庙、仓神庙等。
称之为祠的有:土地祠 、文昌祠、名宦祠、乡贤祠、忠义祠、昭德祠、褒忠祠、忠义祠、八蜡祠、奎星阁。祭祀人物的有:谭公祠、于公祠。王公祠、杨公祠、满公祠等。
民间修建用于供奉的寺庙有79座。弥陀寺为镇城第一古刹,朝元观镇城第一道观。财神庙、灵官庙、九天庙、吕祖庙、立化寺、清真寺等。
宣化的庙宇何止七十二座,佛、道、儒、回教庙宇共存,清代乾隆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宗教昌盛,庙宇多达上百多座。
1948年8月,比利时学者古罗达斯(北京辅仁大学教授)带领学生李世瑜、王辅世,对宣化当时的宗教文化及宗教建筑情况,做了真实、全面的调查,出版了《宣化市宗教场所全面调查》一书。
当时调查的寺庙198座(包括宣化县),只有20座存在神职人员。56座被改为学校、警察所、税务所、居民难民住所。
另有36座庙,已成废墟。现存的106座庙中,有86座已完全无人管理。
至今,佛教寺院仅存时恩寺1座,清真寺3座及天主教堂1座了。宣化历史上百余座寺庙的辉煌已成为历史,七十二庙也已成为了人们的闲谈。
例如:人们常说的姑子庵(太平庵)里住和尚,和尚庙(大洪寺)里住姑子,早年间,兵匪祸乱,殃及寺庙尼庵难以幸免。为躲避灾祸,和尚与姑子互换寺庵,虽有悖于法规,安全起见,只好如此。
许多以寺庙命名的街道透露了历史信息,有:玉皇庙街、吕祖庙街、九天庙街、灵官庙街、马王庙街、马神庙街、关帝庙街、武庙街、相国庙街、财神庙街、孔庙巷、天泰寺街、崇善寺街、大洪寺街、华严寺街、姑姑寺街、义圣宫街、海潮庵街、积善庵街等。
七十二桥
“有庙就有桥,有桥就有庙,”72桥之说应运而生。一张《宣化县城郭图》,是康熙五十年(1711年)编纂旧县志时绘制的,图中所绘桥21座。有:南关桥、邓家桥、兵家桥、皇城桥、古圣桥、马银桥、观桥、虎溪桥、甘霖桥、水桥、支家桥、五虎桥等等……
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关于桥的故事很多。比如,南关十字桥,站在桥上可以看到东、南、西、北四关门。皇城桥也是十字桥,《志书》上着明确的记载。
宣化人常常说起的“甘桥有水,水桥干”。“甘桥有水”,是说每当从北门外冲进城内的洪水,流经各街巷,最后汇入甘桥,长期存蓄,所以俗称甘桥却有水。说“水桥干”,传说水桥旁有座庙,叫龙王庙,庙里倒扣着7口大锅,即扣7个大海眼,如将锅掀起,海水即从海眼冲上来,就会淹了宣化城,所以水桥没有水。
人们还说,“过桥不见桥,过庙不见庙”。分别说的是南门有一座关王庙,城门一开就不见了,原来小庙建在城门背后,城门分开后即隐住了庙。还有一座桥,叫小关桥,因桥小,桥低,地面高,人们过桥时,常常不知道走的是桥。
宣化的桥为什么这么多,主要是因为城内地势南低北高,水从北门进来经城内河道流出城外,尤其南关水位非常高,挖几锹就会出水,所以各条街巷、不免要建起大大小小的木桥、石桥。
2016年修复北城墙时,在高远门东侧发现了明代早期的水门遗址。城北柳川河水在此流入进城,三孔水道均宽0.9米,高2米,可见当时流入城内的水量之大。
据《察哈尔通志》载:“阳沟渠,在县城内,明万历间哈成海创修。干渠长五里。支渠有左二、中一、西一。宽深均三尺,灌域土质为沙壤,面积约二十余顷。多种葡萄、菜疏之类。沿渠有小桥十二,水闸三,护岸林,杨柳树三百余株。” 河渠密布,小桥流水,宣化曾胜似江南。古人赞誉:
青泉百道绕烟郊,
旧说清河入塞遥。
却许阖城占水利,
家家凿笕种鱼苗。
文史学者梁向东曾撰文《也说宣化的七十二座桥》,文中详尽叙述了宣化各处的桥,粗略算来宣化的桥已经不少于75座,这还没有算都司学、卫学、书院的桥,没有算公署或高官府第内的桥,没有算一些高官府第门前街道上的桥。故此“七十二桥”之说不足为过。
宣化城内以桥命名的街道有:马银桥、古圣桥、支家桥、观桥东、观桥南、观桥西、观桥北、皇城桥东、皇城桥南、皇城桥西、皇城桥北、南关桥东、南关桥南、南关桥西、南关桥北、黄家桥等。
七十二牌坊
老人常说:宣化有“七十二桥、七十二庙”,其实下面还有两句就是“七十二牌坊、七十二衙门”,今天我们再说说宣化的七十二牌坊。
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俗称它为牌楼。是古代用于表彰、功勋、科第、德政、装饰、标识、导向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纪念性建筑。所谓“观坊之多而知风化之美,观巷多而知民居之密,坊与巷俱以多为贵,而巷多又不若坊多之可贵。”
康熙版《宣化县志》有:“宣化为前明重镇,畴昔英贤接踵,坊表如林,不乏名家笔墨。”记载。统计当时宣化城内有各式各样的牌坊有141座。
到1922年《宣化县新志》所述:“城中牌坊近百年来,圮毁过半。兹所录,仅以存者为限。”当时为59座。
1966年前仅剩2座,古上谷郡牌坊是其中之一,可惜仅剩的2座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均被拆毁。
城市里的牌坊,是民族特色建筑之一。主要分为:公署坊、秩官坊、旌表坊、大市坊4类。
宣化最有名的当属“古上谷郡”牌坊。原建在镇朔楼前的天泰寺街东口,始建于清乾隆初期,清道光十七年修葺,牌坊通高9米,宽约7米.结构精密,精巧玲珑,颇具特色。牌坊上匾额两面刻有严谨遒劲的“古上谷郡”四个大字,相传为清直隶总督方观承所书。
公署坊31座。立在公署前,成为公署的标志,宣示警示作用,形制简洁大方。镇朔将军府(牌楼东消防队)前,有 “附众”、“威敌”二坊。宣府巡抚(天泰寺街社区)前有“北门锁钥”坊,左右又有“绥辑中外”“典司风纪”二坊。
官员及科第坊80座。表彰功勋,树立典范。有“大司马坊”“学士坊”“进士坊”“恩荣坊”“卫国奇勋坊”“文武世家坊”“八镇雄藩坊”“兄弟父子都督坊”“四代一品坊”“三世宫保坊”“三朝大帅坊”“六镇雄藩坊”等等。
旌表坊8座。旌表坊是为表彰忠孝节义所立,起宣扬教化的作用,形制的级别较高,创造庄严、肃穆、深邃的气氛。有:“孝行坊”“贞烈坊”“贞节坊”“安烈女”坊等等。
大市坊8座。最有名的当属“四牌楼”,在宣府大街与南大街十字路口,东、南、西、北、四个路口各有一座独立的牌坊,官称大市坊。
另外,还有:“红牌楼”“朔方雄镇坊”“承恩坊”“柔远坊”。
宣化的牌坊就数量而言,何止72座。《宣化县志》记载的141座已近两倍。牌坊既是城市靓丽的景观,更是历史人物事故的载体,默默地传承着人文道德和社会教化。如今只留下了“牌楼东”“牌楼西”“牌楼北”街道名称,让人们追忆了。
宣化,曾是战马嘶鸣的地方,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已被岁月轮回掩埋,但在数千年的长河之中,金戈铁马自古以来并不是最优选择,贯穿历史的是相互和谐、包容、交流、借鉴,建立命运共同体,才是发展的最强音。
作者简介
颜诚,宣化博物馆副研究员,上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来源: 上谷文化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