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李约瑟难题是个伪命题:一切从蒸汽机和科技发展脉络的历史说起

所谓的李约瑟难题,本质上就是个幌子,因为这个问题回避了西方窃取中国几千年积累和发展的文明科技的事实。

您是不是以为郑和舰队的动力来源只靠风帆?

其实,并不是。

除了风帆,还有蒸汽机。

蒸汽机?!

是不是很惊讶?

虽然,西方极力篡改各种华夏典籍,恬不知耻地伪造各种历史,还“毁尸灭迹”,但万幸的是,郑和舰队动力系统的蛛丝马迹被1595年的《冬官记事》保留了下来,原文如下:

“派顺天等八府民夫二万,造旱舡拽运,派同知通判、县佐二督率之。每里掘一井以浇旱舡资渴饮。”

“造旱舡拽运”和后文的“用骡子拽运”并列,都是动力源。

经过详细考证,李约瑟《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霍布森《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三本书都论述蒸汽机源于中国的事实。

鲜为人知的是,蒸汽机早在530年的《洛阳伽蓝记》就有记载。

1313年,中国古代四大农书(《氾[fán]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之一的《农书》中就已经画出了详图,请记住这个伟大的名字:元代王祯。

1601年-1610年,中国出现了第一辆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车雏形。

是的,您没有看错,一点儿都没有看错。

但是,遗憾的是,这样的成果却被英国人詹姆斯·皮卡德摘去了。

此人于1780年新瓶装老酒,换了个包装,坦然地申请了专利。

霍布森在《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一书中提到:

“不但这种风箱和瓦特的蒸汽机‘外形近似’,而且在17世纪晚期,中国人还发明了蒸汽涡轮。

有趣的是,彭慕兰根据尼达姆和王铃的论断,作了说明:中国人很久以来就知道蒸汽机所用的基本科学原理——大气压力的存在,并且早就掌握了和瓦特的发明很相似的双重运动活塞/汽缸(作为风箱的一部分),还掌握了把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系统。”

满清大兴文字狱,大肆焚毁明朝各种科技典籍,还把很多宝贵的东西赠予法国、赠予欧洲,却不让国内继承、研究和发展。它以为如此一来,就一劳永逸解决了“愚民统治”问题,殊不知不进则退,让整个国家的文明和科技倒退了三百年,被海外那些原本落后的地方有时间、有机会反超天朝。

徐寿在1853年左右就买到了《博物新编》。

可是,按照西方的说法,《博物新编》明明是由英国传教医生合信撰写、于咸丰五年(1855年)才刊印的啊!

该书第一集中的《热论》一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蒸汽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还最早载有电镀内容……

华夏的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脉络。

华夏一直是世界上发明和利用机械最早的国家,在机械原理、结构设计和动力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成就。

春秋后期,鲁班曾经制造过一只能在空中自由飞行的木鸟,"三日不下”。

三国时期的蜀汉,为了运送粮食,诸葛亮发明了木制的人力步行式器具——“木牛流马”,被称为最早的陆地军用机器人。

北宋年间苏颂等人制造的水运仪象台世界时钟之鼻祖,也是用水力作为动力的代表。它将浑仪、浑象和报时器集于一身,其制作之精美,工艺之精细,设计之巧妙,令世人惊叹。

目前,水运仪象台已被考古学家王振铎先生成功复原。

世界上最早的“水力大纺车”(纺织机械),也是中国人发明的。这种水纺机已经具备了马克思所说的“发达的机器”所必备的三个部分:

发动机(水轮)、传动机构、工具机。

王祯在《农书》里记载了这种“水转大纺车”,有32个纺锤,每车日产量10斤,比英国的珍妮纺织机刚开始的8个纱锭先进多了。

你看,主动轮、从动轮、传动轴、转换机构等等,一应俱全。照这个趋势,很快该发明变速箱了。

“水转大纺车”曾在中原地区推广过。《农书》原文:“中原麻苎之乡,凡临流处所多置之”。

水转大纺车不仅在当时是世界最先进的,而且过了将近500年后,还传到了英国,成为推动工业革命的一个助力。

16世纪至18世纪初,欧洲的耶稣会士来华传教,他们收集了中国的各种科技典籍,绘制了大量纺织机图画寄回了法国(现仍存于巴黎国立图书馆)。

1735年出版的杜赫德编撰的《中华帝国通志》,详细地刊载了中国纺织机的插图。而这些图完全是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描摹下来的。

1769年,英国人照着“水转大仿车”的设计图仿制出了“阿克莱水力纺纱机”。

英国人仿制后,对水力纺纱机进行了些许改良,在原基础上增加了罗拉式棉条握挟等装置,可以对棉纤维进行牵伸,但两者的构造和原理仍然高度相似,只有边角料的不同,没有本质的差异。

阿克莱纺纱机比著名的珍妮纺纱机更胜一筹,效率更高,促使英国出现了第一家实行工厂制度的水动力棉纺厂。

二、郑和宝船的机械动力“蒸汽机”。

李约瑟有个著名论断:蒸汽机=水排 + 风箱。

他说的基本没错。蒸汽机主要是由风箱、水排、连杆、曲柄组成的。

华夏当时拥有领先世界的鼓风技术。

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一座炉子用好几个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

相对于人力,用水力来推动这些排囊,不仅省事,而且效率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东汉早期,南阳太守杜诗(?-38)在总结劳动人民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明了水力鼓风技术,即“水排”。汉代的水排由同一时期的水碓和翻车结构,由水轮帯动连杆以推动鼓风,推测也是一种轮轴拉杆传动装置。

由于水排“用力较少,见功颇多",所以大家乐于推广使用。

三国时,韩暨将水排推广至魏国官营冶炼作坊中,用水排代替过去的马排、人排,四季不歇。

水排不但节省了人力、畜力,而且鼓风能力比较强,因此促进了冶铁业的发展。

华夏水排构造的详细技术最早见于元代王祯的《农书》,依水轮放置方式的差别,分为立轮式和卧轮式两种。二者皆是通过轮轴、拉杆及绳索把圆周运动变成直线往复运动的,以此达到起闭风扇和鼓风的目的。因为水轮转动一次,风扇可以起闭多次,所以鼓风效能大大提高。

王祯《农书》记载的水动力风箱,有曲柄、有杠杆,把水轮的圆周运动变为往复运动,这一项鼓风技术比欧洲同类技术要早五、六百年。

《农书》中的槽碓

对比一下西人的《机器与仪器的制造场》各种机械图26,图中的转磨根本就磨不出面来,——磨面的部分画不出来,有起重设备却不用,原因无他,就因为他们根本看不懂。

不就是水磨么?磨个面而已,有那么难吗?

又把作业抄错,难怪16世纪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都没能解决机械动力问题,而导致遇上风暴彻底覆没了。

来看看股关于机器一词,外语中是什么样的:

“机器”的拉丁语 machina ;

“机器”的意大利语 macchina ;

“机器”的法语 Machine ;

“机器”的英语 machine ;

“机器”的德语 Maschine 。

好巧好巧,为什么后缀都带着" china ”" chine ”的中国标记呢?

有网友指出,西文“Machine”应该就是“ma(磨)”与“china”的组合,亦即“中国磨”。

三、钢铁龙骨结构的基础:冶铁技术和钢产量

中国冶铁技术世界最早,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期就进入了铁器时代。

霍布森说:“公元5世纪时,中国人又发明了一种将铸铁和锻铁混合到一起炼钢的‘合熔’方法”。

注意,这种炼钢方法实际上就是1863年(法国人)马丁和(英国人)西门子使用的炼钢工艺”。

西方1863年才掌握!!!

1845年,(美国人威廉)凯利曾把四名中国炼钢技师带回肯塔基,他从这些专家那里学习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在使用的一些炼钢原理。

换言之,西方是在19世纪中期才从中国人手里学会炼钢的。

怪不得一战时西方建造的航母,吨位很小,直到二战时才达到2万吨。

原来如此!

其实,西方学会种地也是近代二三百年的事……

宋朝的炼铁炉,已经采用竖炉,其内形已接近了近代炼铁高炉,有炉腹角和炉身角,成为两端紧束、中间放宽的腰鼓状,这种炉型有利于炉气合理分布,改善炉况,延长炉龄,是竖炉发展的重大改进。

同时,炉子的内衬还使用了耐火材料。

总体而言,宋代的炼铁竖炉采用的新技术是对竖炉发展的重大改进。

冶铁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炉温的提高,而炉温提高的重要条件是,要有好的鼓风设备。冶金用鼓风器也在宋朝出现了。

宋人发明了“活门式木风箱”,取代了落后的皮囊鼓风机。加上精制的木炭,炉内温度可达1500度以上,这是很了不起的。

至于中国的钢铁产量,是长长长长长期领先于欧洲的。

霍布森考证后发现:“1788年英国的钢铁产量,仍低于中国在1078年的水平。”

这中间都差了710年了,英国居然还没追上……

至明朝时,炼钢冶铁技术又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造船技术更是突飞猛进。此时,锻造的精钢完全能够保证建造万吨巨舰的龙骨,不断出土的史料、碑刻、文物中已经逐渐证实了这一点。

由于技术取得长足的进步,霍布森还认为:"17世纪晚期,中国人还发明了蒸汽锅炉。"

不过,在这点上他调查的资料还不够详实,中国人发明蒸汽机实际时间大约在14世纪后期或者15世纪初叶,比霍布森说的还要早,这是有证据和史料文献支持的。

关于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早已突破海船的限制,运用到了陆上,成为旱船的机械动力来源。

例如,在修缮皇宫时,需要将数千里之遥的巨大木材和深山中的沉重石料运送至北京。这期间路途遥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虽然传教士伙同东林党耶稣会士拼命篡改各种资料,但有关蒸汽机的蛛丝马迹仍旧被幸运地保留了下来。

故宫建筑文献《冬官纪事》记载获嘉籍人氏贺盛瑞,在明朝万历二十四(1596)年任工部营缮司郎中时,主持修缮故宫中乾清、坤宁两宫的详细经过。

郑和舰队动力系统被1595年的《冬官记事》(又名《两宫鼎建记》)保留了下来,原文如下:

嘉靖中,修三殿。

中道阶石长三丈,阔一丈,厚五尺。派顺天等八府民夫二万,造旱舡(船)拽运。派府县佐二官督之,【每里掘一井以浇旱舡(船)、资渴饮】,计二十八日到京。官民之费总计银十一万两有奇。

万历中鼎建两宫大石,御史亦有佥用五城人夫之议。

工部郎中贺盛瑞用主事郭知易议,造【十六轮大车】,用骡一千八百头拽运,计二十二日到京,费不足七千两。又造四轮官车百辆,召募殷实户领之,拽运木石,每日计骡给直。其车价每辆百金,每年扣其运价二十两,以五年为率,官银固在,一民不扰。

慈宁宫石础二十余,公令运入工所,内监哗然言旧。公曰:“石安得言旧?一凿便新。有事我自当之,不尔累也!”

“造旱舡(船)拽运”和后文的“用骡一千八百头拽运”并列,都是动力源。

船在陆地上被拖拽,需要每里地挖一口水井,以“资渴饮”,也就是说,这旱船要不停地“喝水”,源源不断消耗掉大量井水。为什么?只有蒸汽机才会在这种场景中出现。

再看后面所写内容,要用1800头骡子去拉“十六轮大车”,这样的大车有十六个轮子,每边八个轮子,这简直就是重型集卡啊!

这样的机械怪物能用在旱船上,那必然是从船舶上发展而来的。

同样的重物,从旱船上换至十六轮大车上后,需要1800头骡子,那么两相对比,1800头骡子最少也有500-800马力,说明旱船上的蒸汽机产生的动力肯定不低,至少与1800头骡子持平。

有这样的蒸汽动力,配上风帆,全世界哪里不能去?

而且,郑和宝船是万吨级的,远远比这陆地的小旱船大太多了!

结语:不忍直视的现实

随着满清入关,在长达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禁书狂潮,尤其乾隆年间的禁书运动,达到了顶峰。究其原因,满清是为了自己的统治,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知识和科技水平着实有限,目光短浅,尚未脱离蒙昧的状态,因此也无法理解明代的科技学识。

加上耶稣会传教士们妖言惑众,各种蛊惑,所以康熙年间出现了一系列怪事也就不稀奇了。康熙晚年,认为天文预兆和历法研究涉及清朝合法性,遂下旨禁止公开讨论这些内容。1715年,康熙在科举考试中也禁止了相关内容。此前两年,乡试和会试的策问,皆禁止涉及天文、乐律和计算方法。

北京作家王彬主编《清代禁书总述》时,收录了3236种被清廷禁毁的书籍。

编纂四库全书时,据统计销毁的书籍总数大约为13600卷;

焚书总数,15万册;

销毁版片总数170余种、8万余块。

除了焚毁书籍,清朝还系统性地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估计不少于1000万份,以致于如今存世的明代档案仅有3000余件,不足万分之三。饶是如此,这万分之三的典籍、档案也被人经过系统性的删改。

这是活生生打断了科技文化的传承啊!

所以,为什么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发生在西方?为什么?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四部曲,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