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早期帝王服饰受五德终始影响,东汉后其影响逐渐消失

原标题:早期帝王服饰受五德终始影响,东汉后其影响逐渐消失

对皇帝“龙袍”及百官服色规定最细的,是清朝。关于清朝的影视剧,又明显多于以前各朝,难免人们形成了“龙袍”必为黄色的印象。

这件事,其实复杂得多——第一,天子舆服冠冕,是历朝历代遵循礼制之大事。自《后汉书》始,各代史籍中,一般都专门有《舆服》章节,而且记载极为详尽。第二,秦皇至西汉、王莽,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对天子“舆服”有过重大影响。第三,东汉开始,历代皇帝确定“舆服”的根据,都是儒家经典,或曰周礼。第四,宋代皇帝的“红袍”,属于“常服”或曰“行服”,也是朝廷专门做过规定的。第五,中国的纺织印染,先秦时即已十分发达。说稍早皇帝服色单调是因为织染技术落后,毫无根据。

中国“皇帝”,自秦始皇始。

关于秦始皇的“龙服”,到目前未见实物,只能据史籍记载推定。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皆上黑。”

据此,后来的绘画上,秦始皇均衣黑。

“终始五德”,或曰“五德终始”,是战国中期邹衍提出的理论。大意是,诸侯们争来斗去毫无意义,谁能当天子,不是靠哪个胳膊根儿粗决定,而是“五德”循环往复的“天运”。“五德”,就是金、木、火、水、土所体现的五种“德行”。他讲了三种,到周,恰好是“火德”。

秦始皇

秦王政强大之后,不少齐儒方士聚拢到麾下,给他灌输了不少“五德终始”思想,他深信不疑,于是统一六国后,有了改制“水德”且“尚黑”之举。

西汉,仍深受“五德终始”影响。

汉初,承用民间南方赤帝传说,尚赤;后来,因“天下初定,方纲纪大基”,故而袭秦制正朔,服色“尚黑”,主“水德”;汉武帝太初正式改历,夏正建寅,服色“尚黄”,主“土德”;后期,汉又改为崇尚“火德”,“尚赤”。

王莽篡汉,自称“土德”,再次改回“尚黄”。

秦皇至王莽,凡二百年,是个建章立规的年代,难免朝三暮四,不时改弦更张。服色亦“尚黑、尚赤、尚黑、尚黄、尚赤、尚黄”,经历六变。

到东汉,礼制包括舆服,一切甫定。“五德终始”也不再有什么“市场”。

《后汉书·舆服下》这段话,几乎被后来历代史书据引:“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后世圣人易之以丝麻,观翬翟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采,成以为服。见鸟兽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凡十二章。故《易》曰:“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巛。乾巛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繢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秦以战国即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袀玄。汉承秦故。至世祖践祚,都于土中,始修三雍,正兆七郊。显宗遂就大业,初服旒冕,衣裳文章,赤舄絇屦,以祠天地,养三老五更于三雍,于时致治平矣。天子、三公、九卿、特进侯、侍祠侯,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纁下。”

刘秀

这是说,上古先民以兽皮为衣。后来的圣人上观天文,下观鸟兽,以丝麻为衣。黄帝尧舜的年代,上衣黑色、下面的裳裙黄色。秦国消灭礼制,祭祀的时候也一律着黑衣。西汉沿袭秦制。直到世祖皇帝刘秀,才确定了建都于中央黄土之上礼制,修建祭坛,严格郊祀规矩。显宗明帝再又拓展大业,对于舆服冠冕、颜色图案、鞋袜样式等等,都有了具体规定。从天子到三公、九卿、百官,敬天地祭祖先都有了规矩。

从东汉开始,天子的服饰,根据场合不同已经有不同的规定——如“礼服”,或曰“朝服”。穿于祭天地、五岳、四渎、山川、宗庙、社稷等仪式,服色为上黑下纁。“纁”,是落日余晖的颜色,黄而兼赤。后来历代,天子的“礼服”,也适用于登基、大婚及其他重大典礼。

如“常服”,或曰“行服”。汉代,因为下着不连档的开口袴,因此,外着“深衣”,即腰间束带的“曲裾长外套”,以避免“走光”。天子亦不例外,其“常服”为“服衣,深衣制,有袍,随五时色。”

唐以后,对汉代深衣已不甚了了,但天子仍着“常服”或“行服”。

清代,皇帝服饰,除“朝服”和“行服”之外,还有“吉服”,为过节、参加应嘉(节)礼、吉礼、军礼时穿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深衣”没了,“上衣下裳”也不再明显。各朝服装样式,更接近现在的“汉服”。但是,天子“舆服冠冕”礼制,仍然讲“上玄下纁”。

汉代冕服

就天子“礼服”或“朝服”来说,“纁”及“纁”偏黄或偏红为主色调。

比如隋唐,皇帝的服色为柘黄。清代皇帝的“明黄”,亦由这种颜色发展而来。

宋明,基本沿袭唐制,颜色变化不大。

“常服”或“行服”,则或浅于黄色,或更靠近红色,其实基础仍然是“纁”。

前面说到,清朝服色规定最细。皇帝皇后服色为“明黄”;皇太子“杏黄”;皇子“金黄”。亲王、世子、君王只可用“蓝”或“石青”。

其实,天子服饰,更重要的是《后汉书》所云之“十二章”。

“十二章”,即十二种花纹,出自《尚书·益稷》。这十二种花纹,被认为皇帝“奉天承运”的象征。

“礼服”或“朝服”,包括清朝皇帝的“吉服”,皆绣有“十二章”。“常服”或“行服”,则未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