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冬的一天夜里,武邑县蔡周村东面的一间屋内。
刚刚睡下的郭平新,突然听到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谁呀?”郭平新有些警觉,这段时间,日本人派出了不少特务,这些人平日里横行乡里,时常在半夜抓人。
“二哥,老舅让我拿白天放你这里的算盘。”外面的人轻声回答道。
这是一句暗语,郭平新一听就明白了,这是组织那边来人了。
在外人看来,郭平新这人,平日里路子很野,跟附近不少炮楼里的伪军们,称兄道弟,整日不好好混,一门心思要往汉奸的歪道上走。
然而,只有县委内的少数领导知道,郭平新的真实身份,他其实是中共武邑县委敌伪工作部的一名成员,平日里负责搜集日伪敌军消息,执行锄奸灭敌的工作。
郭平新赶紧披衣起床,拉开门,将对方迎进了屋内。
来人是县委的交通员,他从怀中掏出了一份信件,郑重地递给了郭平新。
郭平新赶忙将信打开,凑到了油灯之下,仔细读看。
这封信由县长孙森甫亲笔所写,信里告诉郭平新,明天天亮时,县大队有行动,现队里弹药十分匮乏,队伍的战力比较弱。
因此,县里面希望郭平新今晚能够设法,搞到两三百发七九式步枪的子弹,由交通员连夜带回去。
“天这么晚了,时间又这么紧,去哪儿能弄这么多子弹呀?!”郭平新挠了挠头,有些为难地呢喃着,不停地绕屋徘徊起来。
突然,郭平新猛然站定,脑海里闪过了一个人的身影——尧头村炮楼内的伪军班长,孟兆五。
这个孟兆五,虽然表面上是一名伪军班长,其实早就经郭平新的秘密争取,成为了我方的一名内线。平日里,孟兆五经常给郭平新传递敌方情报,还为郭平新顺畅出入尧头村据点,提供了不少帮助。
郭平新打定主意之后,心里平静了不少,他扭头对交通员嘱咐道:
“我出去搞子弹,你就在这里睡会儿,等我好消息。”
说罢,郭平新从西墙根柜子里取出了半瓶子白酒,仰起脖子,咕咚咕咚连喝了好几大口,随后又将剩余的酒,全都洒到前襟、袖子上,一身酒气的出门而去。
郭平新走了,但交通员却被刚刚那一幕惊呆了,谁半夜去执行任务,还弄得一身酒气?交通员躺下身,怎么也合不上眼,忐忑不已地等待着......
尧头村炮楼,距离蔡周村不过五里地,郭平新一路踉踉跄跄,摸黑赶到了炮楼跟前,一股刺眼的亮光顿时打到了郭平新的身上。
站岗的伪军借着手电电光,看清了来人的模样,这不是平日里经常来的郭二哥嘛?!
还没等伪军哨兵开口,就听见郭平新带着哭腔,站在炮楼底下,大声喊道:
“兆五呀,快来救救你二哥吧,我可活不了了!”
听到哨兵的汇报,孟兆五赶紧披衣起身,匆匆走了出来,等他走到郭平新的近前之时,顿时有些吃惊。
只见郭平新浑身是土,帽盖子扭到了脑勺后,一副醉醺醺的狼狈模样,正弯着腰喘粗气,附近老大一股子酒味儿。
“哦,二哥喝醉了。”孟兆五看到这个情形,对身边的伪军说道,然而命人将郭平新扶进炮楼休息。
孟兆五原本以为郭平新当晚不知道去哪儿喝酒了,结果喝成这样,走到自己这里住宿一宿。
然而,当他将郭平新安排到炮楼的一间小屋内休息的时候,郭平新却死死拉住了他的手,不让他走。
孟兆五对身旁的几名伪军吩咐道:
“二哥今晚吃醉了,你们回去继续睡吧,我陪他说会儿话。”
等众人散去之后,郭平新才开口对孟兆五说了实话:
“兄弟,你二哥没喝醉,今晚不得不找你,是因为我有一个十分紧急的任务。”随后,郭平新便将县里给他交代的任务,告诉了孟兆五。
一听说要借子弹,孟兆五不禁愣了,平日里游击队都是从日伪军那边缴获子弹的,什么时候听说借这一个操作了?
孟兆五有些为难,吞吞吐吐地说道:“二哥,子弹我这边确实有,但我这边的子弹也是有数的,借给你了,我咋给上面皇军交待呀?”
郭平新想了想,轻声说道:
“我也知道你为难,但我这边今晚真是急着用。这样吧,我也不让你作难,今晚借走,后天傍晚,我一准如数奉还,保证你不会出任何麻烦,到时候,你尽管带着两个心腹弟兄,到贾康疃村北道沟里去取就是了。”
孟兆五看了看郭平新,他知道,自己必须相信对方,因为不管怎样,对方是抗日打鬼子的好汉,自己既然已然站到他这一面,自然不能拒绝,更何况,对方已经拍胸脯保证没事了。
随后,孟兆五给郭平新包了一包两百多发的子弹,将他悄悄送出了炮楼。
出了炮楼之后,郭平新便一路小跑,迅速跑回村内,将那两百余发子弹,悉数交到了交通员的手中。当晚,交通员带着子弹,消失在夜色之中,而回到屋内的郭平新,则又开始寻思着,怎么还孟兆五子弹的事儿......
到了后天晌午,郭平新骑着东洋车,赶集买了四挂鞭炮,然后带着一只洋油桶,悄悄来到了约定地点——北道沟。
北道沟距离贾康疃村炮楼比较近,郭平新到后不久,孟兆五领着两名伪军士兵也来到了此处。
“二哥,东西呢?”孟兆五看着郭平新车上的油桶,有些疑虑,毕竟两百发子弹放到油桶里,也太夸张了。
“就在桶里,你听我说。”郭平新将孟兆五拉到一旁,然后给他看了油桶内的鞭炮,“我把这些大鞭放到这铁桶内,点着,听见响后,你让那两个兄弟们乱打几枪,你向上面报告说是路上遇到游击队,双方激战,你这边打了两百多发子弹,附近炮楼里的伪军听见响,还能给你做个证,这不就两清了嘛。”
孟兆五听罢,觉得这主意不错,随后双方便按照这个方法,演绎了一番“遭遇战”。
随后,狼狈逃回的孟兆五等人,迅速将在北道沟遇到游击队的消息,汇报了上去。
因为没有任何疑点,同时疃村炮楼里的伪军也证明,当天游击队枪声如同爆豆,非常激烈,所以,日军方面也就没有发现,尧头村炮楼子弹数量有问题的情况。
在那个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