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镇的文物点,墓葬和遗址各一半。但麒麟镇的墓葬多是民国时期的墓葬,这里要着重提及朱黼(fú)卿墓及慈启才墓这两个墓葬。
朱黼卿,乡村私塾先生,育有三子五女,其长子便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朱光潜受其父亲影响很大,少年时期在父亲的私塾里读书,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功底。
慈启才,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的父亲。慈云桂出生于耕读世家,自幼聪颖过人,有神童之誉。
枞阳有句俗语:穷不丢书,富不丢猪。这是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生活状况,加之受桐城派文化的熏陶,内外双重影响使得他们从内心里重视学习,以持之以恒之心,终成大家。
朱光潜其祖父是贡生,父亲是私塾先生,家境良好;慈云桂家则不同,其家境贫困。但无论家境如何,朱、慈两家对于孩子的教育都很关注,也正因为朱、慈两家对于子女的教育颇为上心,才有了后来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和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
朱、慈两家的事例,不仅能够说明为什么再穷不能穷教育,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枞阳县会有“文不过南乡”这一说。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知识量已由自身内部存储转变为依托外部存储,同时也会让很多人产生依赖性。长期习惯于从外部获取信息,久而久之,人也就慢慢“废”了。 “墨水”要吃到肚子里才是自己的,外力可以借助,但不可依赖。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吴福伟枞阳县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
【左工防潮】|枞阳人创立的央视上榜品牌!
【左工防潮】|中央电视台权威媒体荣誉播出
池州市江南中学|师徒结对传帮带,青蓝同心育桃李
超越与自由:古典诗词审美之至境
图说|文物工作者真辛苦!
工作手记|我县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首站金社
工作手记|我县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走进钱铺
工作手记|我县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走进横埠
工作手记|我县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在汤沟
工作手记|我县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在项铺
工作手记|我县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在白梅
工作手记|我县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在白柳
工作手记|我县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在浮山
工作手记|我县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在钱桥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