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教育的沦落,是从教材开始

八十多年前,在光华大学的历史学课堂上,有一位穿着长衫,带着一副厚眼镜的先生。他自称是“前清的秀才,民国的教授”,板书写的是文言文,却鼓励学生用钢笔代替毛笔,认为这是进步的工具。

他一副老古董的模样,却常有新潮之举,还撰写了 中国第一部白话文通史

他就是吕思勉

吕思勉,字诚之,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吕思勉大半生以教书为业,他的学生有钱穆、黄永年等史学大家。1950年代,新中国教授首次评级时,吕思勉是屈指可数的一级教授之一。

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先生的著作融汇古今,博大精深。他一生写过两部通史、五部断代史、八部专史以及大量论文、教材等史学读物,著述总量超过一千万字。

值得一提的是,吕思勉是史学界公认的史籍阅读得最多的一位学者,曾通读数遍二十四史。故其国学基础深厚,治史意趣生动——

是中国史学界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都贡献卓著的历史学家

因此也被评价为创造了中国现代史学三个“中国之最”,治学最勤、著作最富、研究领域最广

说起吕先生的作品,我们都知道他撰述过《白话本国史》和先秦至隋唐的四部断代史,还有厚厚三大册的《读史札记》等。其实,吕先生还编撰过好多种中小学的教科书,除了历史一科之外,他撰写的教科书有国文、地理、修身等好几个科目。

据我们统计,吕先生编撰出版的中小学教科书,总共有23种,其中历史类的有14种,地理类的2种,修身类的2种,国文类的5种。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编撰过这么多的中小学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这在民国年间、乃至今日的学术界也是很少见的。

吕先生的讲课、备课也是极其用心的。他不仅教课、备课用心,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做深入的探讨,写成文章,供教学界的同人参考和研讨。他最早写成的学术性文章,就是讨论小学国文课的教学和学习的,如《小学教授国语宜用俗语说》《初等小学国语科宜用通俗文议》《全国初等小学均宜用通俗文以统一国语议》和《修习国文之简易法》等。

如今,这些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不仅是研究民国中小学教育、民国教科书的重要资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国文、历史等科目很有参考价值的入门书。

这套最新出的吕思勉民国老课本,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吕思勉国文课》以浅显的文言文著成,课文短小精湛,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伦理道德、历史地理、科学实业及日用常识等。整理者据初版本加以校订,除订正错讹外,尽量保持原貌;并加以简单的注释及导读,以方便读者阅读学习。

《吕思勉国史课》分六册,前四册以历史人物的活动为主线讲授中国历史各阶段的特点和朝代的变化,后二册以通史的方式对中国历史做提纲挈领式的概述,带有回顾复习的性质。该书据初版本校订,并请山东农业大学李波加以注释,请程念祺撰写导读,为青年学生的阅读使用提供了很大便利。

《吕思勉修身课》是吕思勉先生为学生所编品德教科书,内容全面,涉及人格培养的方方面面,宗旨明确,文字浅近,层次分明(分原文、教授大义、备考、要旨等)。整理者又对吕氏原书之典故、难词补充注释,对原书中极少数与今之一般观念有出入的内容,在导读中予以说明,使得读者得以全面地看待此书的价值。

这个版本的六大推荐理由:

★前辈史学四大家之一、民国大师吕思勉精心编创的教材系列!

★名校教授导读注释,引领我们更加深切地感知民国教材的魅力!

★学习文史知识和修身立命的入门书,选材精当,深入浅出,处处可见大师风采!

★三百余篇民国课文,带我们认识另一种教学方式。阅读经典教材,还原课堂场景,感受现代教育草创期蕴含的蓬勃生命力!

★被黄永年先生评价为:篇幅不大而包罗甚广,要言不烦,于详略取舍中尽显大家学问!

★设计美观,典雅复古。还赠送吕思勉题字限量版藏书票!

以《吕思勉国史课》为例。本书不同于现代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编撰方式,而是按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来划分,前半部分讲授自炎黄时代至辛亥革命的中国史,后半部分以通史的方式对中国历史做提纲挈领式的概述,带有回顾复习的性质。

(现代初中历史教科书目录)

(《吕思勉国史课》目录)

比如,讲《年羹尧》,不仅强调雍正帝之忌刻,也对年羹尧平定青海之叛,雍正帝担心其功高震主的前因后果深入解析,从中我们能够看出他卓越的历史眼光。在对历史来龙去脉的娓娓道来中,我们不仅掌握了史实,更加培养了史识。

而《国史课》的编纂体例也跟现代教科书不一样。除了全录教科书的课文外,又设有要旨、准备、预习、教授次序、备考诸目,以便于教师安排课程和参考检索。如此体贴的课程安排,配以阐发宏旨的讲解,学生只须老师略为提点,自能联系前后,使所学有所贯通,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和更高的程度上,理解和把握所学到的本国史知识。

比如,讲《唐尧》,首先点出此课之要旨,在于使学生知道“古帝施仁政,及不私有天下之盛治(禅让)”;并指示教师先将黄帝至尧的世系作一整理。接下来,教师安排学生课堂预习:一是根据教师要求,做从黄帝到尧的世系表;二是将尧时历法的出现,与黄帝时算学的产生加以联系。做世系表,显然有助于学生的听课与记忆,使之能将所学内容条理化,并抓得住课文的重点。而让学生联系之前已教过的内容,则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历史进程中各种相关性的能力。

书里“编辑大意”中指出:此书“务养成儿童自力研究之习惯”“力求简明精要,一洗空泛无谓之弊”。在这两个方面,《吕思勉国史课》都是做得非常好的。惟时过境迁,当日所谓“儿童”,在传统的中国文史方面所受的教育,较今日的青少年恐怕要高出大大的一截。可以肯定地说,这样一本《吕思勉国史课》,仍能活跃今日青年的思想,使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本国史的魅力。

想来,好的教育,是要从好教材开始。而教育的沦落,也是从教材的沦落开始。

扫二维码即可入手

虽说吕思勉编写的是民国课本,但现在读来依然是不过时的。《吕思勉国文课》《吕思勉国史课》《吕思勉修身课》分别对应现代的语文、历史和品德教育,篇幅不大却包罗甚广,要言不烦,于详略取舍中尽显大家学问!

166篇国文课,文字清新质朴,颇具意象之美,让人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张力;128篇国史课,选材精当,讲解有趣,言必有据,既能藏往知来,又能增益智慧;108篇修身课,用浅显生动的小古文表达最朴素的真理,以培养孩子的真善美,为他们的一生打好根基。

民国时代大师辈出,跟当时的教育和阅读风气无不相关。如今,借着吕思勉精编的民国老课本,一起瞻仰学习,追古思今,寻找在当代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

史才·史学·史识

吕思勉先生是如何治史的?

10月9日 (周日)20:00

(10月9号为吕思勉先生纪念日)

分享嘉宾

李波。历史学博士,现为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吕思勉国史课》注释者。

套装定价 169元

慢书房特惠价 108元

(苏州发货,带李波教授签名)

赠慢慢天团孔华老师书法书签10张

—FIN—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入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