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榆次馆藏磁州窑瓷枕

原标题:榆次馆藏磁州窑瓷枕

榆次馆藏磁州窑瓷枕

《文物世界》 2006年05期

□ 许桂梅 秦志强

磁州窑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是古代民间陶瓷的杰出代表。因其窑厂主要位于古磁州而得名。磁州地处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宽阔的漳河从太行山深处缓缓流出,形成一片扇形的冲积平原。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高岭土和优质的煤炭资源,水运便捷,是理想的瓷业基地。磁州窑的烧陶制瓷历史源远流长。古代磁州地域即今河北邯郸的峰峰矿区、磁县和武安等地,早在7500年前的新石器早期先民们就已经能够烧制陶器,这一地区曾多次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及商周的灰陶和战国印纹硬陶并已出现了制陶作坊,标志着制陶的生产已初具规模。汉代磁州的釉臻于成熟,魏晋和南北朝时期已完成了釉陶向粗瓷青瓷的转化,开始烧制白瓷。隋唐五代的化妆白瓷在工艺技术上更趋成熟,胎釉蔚为大观。宋代磁州窑进入鼎盛,并跃然成为中国最大的民间窑系。磁州窑瓷器面向大众而品相纷华,在宋元众多瓷器中风骚独领。它以施用化妆土为基本特征,创造了丰富的装饰技法,即有各类色釉装饰、刻划花、剔花、白地釉下绘划花,又有红绿彩、低温铅釉三彩和印花白瓷、印花青瓷等30多种;尤其是铁锈花技法突破了五大官窑单色釉的局限,具有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并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技艺与制瓷工艺结合起来,创造了全新的综合艺术,开拓了古代陶瓷美学的新境界,为以后的青花和五彩瓷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磁州窑的装饰题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画师们以极其潇洒的手法和高妙的画技,将民间喜闻乐见的花鸟鱼虫、珍禽瑞兽、山水人物、戏曲故事、诗词曲赋、格言民谚、婴戏杂剧等绘于瓷器,保留了大量古代民间绘画、书法及反映民俗民风的实物资料,形成了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格及浓郁的民间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对国内乃至世界陶瓷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晌。

磁州窑系诸窑多是综合性瓷窑,兼烧白瓷、黑瓷、彩绘瓷、三彩陶器等品种。釉下彩绘是磁州窑独具特色的装饰手法。以釉色分,有白釉釉下彩和绿釉釉下彩。以彩色分,则有黑彩和褐彩图案,以花卉纹居多,如牡丹、荷花等,也有一些动物图案,如鱼、蝴蝶、芦雁、鹭鸶等,还有少量龙、凤。人物很少见,主要是枕面上的婴戏图。最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瓷枕的枕面纹饰,除了常见的荷塘小景、风芦鸣鸟、竹菊牡丹以外,最精彩的是婴戏、马戏、动物等纹饰。此外还有大量的诗词歌赋、警句格言等。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管所收藏有一批磁州窑瓷枕。现将部分有代表性的瓷枕详述如下。

1.宋白釉划花牡丹纹如意形枕

枕长24.8厘米,宽23.3厘米,高11.6厘米。呈如意头形,前低后高,两端翘起,四壁直立。胎色灰白,上施白釉,底无釉,有一气孔。枕面两条曲线绘出边框纹,内刻划三叶托牡丹纹。四壁模印铜钱纹,纹饰较清晰。通体施釉均匀,釉色白中闪黄,所刻划花卉,线条舒展自然图一)。

2.宋白釉划花鱼戏莲叶纹腰圆形枕

枕长27.8厘米,宽23.8厘米,高13.5厘米。呈腰圆形,前低后高,两端翘起,四壁直立。胎色灰白,上施白釉,底无釉,有一气孔。枕面刻两条曲线绘出边框纹,内刻划鱼戏莲叶纹,周围环绕蝌蚪纹。通体施釉均匀,釉色乳白色偏黄,所刻划花卉线条生动自然。以上二枕采用白底划花的技法,先在施过化妆土而未干的器坯上,用尖状的竹木工具划出图案纹饰,然后罩上透明釉烧成图二)。

3.宋白釉剔花莲花纹腰圆形枕

枕长29.5厘米,宽13.3厘米,高14.5厘米。呈腰圆形,前低后高,两端翘起,四壁直立。胎色灰白较粗,上施白釉,底无釉,有一气孔。枕面三条曲线绘出四出花瓣纹边框,边框内菱形开光,内剔地起花一束莲纹,莲叶肥大,花朵呈金字形。通体施釉不均匀,釉色偏黑,所刻划花卉线条自然流畅。此枕采用白底剔花的装饰技法,先在未干的器坯上,施一层化妆土,用竹木等尖状工具划出花纹,再用扁状工具将花纹外化妆土剔掉,然后罩上透明釉烧成。整体图案白色花纹与黄色胎体形成鲜明对比,具有浮雕的立体效果图三)。

4.宋白釉褐彩花卉纹腰圆形枕

枕长31.5厘米,宽12.3厘米,高16.5厘米。呈腰圆形,前低后高,两端翘起,四壁直立。胎色灰白较粗,上施白釉,底无釉,有一气孔。枕面单条褐彩线起框,边框内放射线纹饰,中间八瓣花口开光,主题纹饰为对称莲花纹,莲花为白色,褐彩填充空白处。四壁模印缠枝花卉纹。通体施釉不均匀,釉色偏黑,所刻划花卉布局规整,花叶疏朗,线条自然流畅。此枕主要采用白底剔划填黑的装饰技法,先在施过化妆土未干的器坯上,用竹木等尖状工具划出主题花纹,再用扁状工具将主题花纹外妆土剔掉,填上褐彩料,然后罩上透明釉烧成。烧成后黑白对比强烈,极具美感(图四)。

5.宋白釉褐彩诗文枕

枕长31.5厘米,宽11.3厘米,高15.5厘米。呈腰圆形,前低后高,两端翘起,四壁直立。胎色灰白较粗,上施白釉,底无釉,有一气孔。枕面周边单条褐彩线起框,边框内卷草纹饰,中间为双褐线四瓣花口开光,内褐彩打底,主题纹饰为上覆盖莲花纹,下用边框线分为竖向4条诗文。“师保何人谓琢磨,安知父祖苦辛多。酒酣禽色方为皋,讵肯闲听五子歌。”诗文虽草,笔法从容洒脱。四壁印缠枝花卉纹,纹饰清晰。通体施釉不均匀,釉色偏黄。此枕主要采用白底剔划填黑的装饰技法,另外加上文字装饰,抒发出工匠们对生活的感慨(图五)。

6.宋白釉褐彩花卉枕

枕长26.5厘米,宽11.3厘米,高13.5厘米。呈腰圆形,前低后高,两端翘起,四壁直立。胎色灰白较粗,上施白釉,底无釉,有一气孔。枕面刻双线起框,中间为褐彩花卉纹,笔法简练,线条柔和自然。通体施釉不均匀,釉色偏黄。此枕在化妆土上用毛笔直接作画,然后罩上透明釉烧成图六)。

7.宋白釉黑彩花卉八方枕

枕长25.5厘米,宽11.3厘米,高13.5厘米。呈八棱形,前低后高,两端翘起,四壁直立。胎色灰白较粗,上施白釉,底无釉,有一气孔。枕面周边两条黑彩线起八边形框,边框内卷草纹饰,中间为双褐线八边形开光,内黑彩绘缠枝莲花纹,整体图案笔法简练,线条流畅自然。通体施釉不均匀,釉色偏黄。此枕主要采用白底剔划填黑的装饰技法图七)。

概括榆次馆藏磁州窑瓷枕,其装饰技法多种多样,这正是磁州窑之所以能够成为宋代北方民间瓷器的典范的根本原因,它饱含着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无论在造型或装饰上都着眼于实用、美观和经济。磁州窑的匠师们用十分简练的笔调画出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画面,线条流利、自由奔放,表现出民间艺术所共有的豪放朴实的风格。特别是他们吸收了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彩绘装饰艺术。磁州窑开启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为宋及以后青花与五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并对日本、朝鲜等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量的题字画装饰,不仅明确地标明了器物的用途或表达了当时人民的内心活动,而且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民间文学、书法艺术、绘画艺术也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管所)

栏目主持/米武军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