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晋阳古城发现目前揭露的唐五代时期最大最完整寺院基址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山西太原西南的晋源区晋源镇附近,面积约20平方公里。遗址西靠太原西山,东邻汾河,地势西高东低。据文献记载,“晋阳”最早出现在历史文献中是在春秋时期。公元六世纪,晋阳先后成为尔朱氏、高氏重要的政治中心,并成为与邺城并重的“霸府”、“别都”。唐至五代,备受统治者重视,称为“北都”、“北京”。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仍。在宋灭北汉的战争中,晋阳城损毁尤为严重,至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完全被毁弃。

晋阳古城遗址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进行了考古工作。近些年,先后被国家规划为“十一五”至“十四五”重点保护的大遗址。2010年10月,晋阳古城遗址列入国家首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1年,山西省文物局成立了晋阳古城考古工作队,着手考古与遗址保护规划同步进行,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考古成果。

一 发掘概况

2013年,为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晋阳古城考古工作队在晋阳古城西区进行探沟式发掘调查。在位于侨友化工厂南侧,南距明太原县北城墙350米,西距西城墙960-1100米之间发现一处大型建筑基址,命名为二号建筑基址。地理坐标为北纬37°73′44.64″,东经112°48′54.06″,海拔781米(图一;图二)。

图一 二号建筑基址位置示意图

图二 山西太原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航拍(上为北)

围绕二号建筑基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从2013年开始至2018年结束,历时六年,完成了对该基址的全面揭露。由北向南布设十排探方,每排六个10米×10米标准探方,共布设探方六十个,除去北隔梁和东隔梁,实际共发掘5684平方米。发掘过程中,完成了对遗物的全面采集。

二 地层堆积

为了解发掘区域的埋藏情况,在一号和二号廊庑中间、一号殿址南侧东西向共发掘三条探沟。根据发掘情况看,该区域内地层堆积比较均匀。以TG3北壁为例,现将地层堆积介绍如下(图三;图四,1)。

图三 二号建筑基址TG3北壁剖面图

1.灰褐色黏土 2.黄褐色黏土 3.浅黄褐色黏土 4a.深灰褐色砂质黏土 4b.浅黑褐色砂质黏土 5.灰褐色黏土 6.黄褐色粉沙土 7.黄褐色黏土

图四 山西太原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

第1层:灰褐色黏土。厚0.4-0.57米。土质疏松,内含较多植物根茎、现代砖瓦碎块及生活垃圾等。为近现代耕土层。

第2层:黄褐色黏土。深0.4-0.57、厚0.17-0.28米。土质较硬,较纯净,内含少量红烧土碎屑、煤渣,出土少量青花瓷片。时代为明清时期。

第3层:浅黄褐色黏土。深0.62-0.82、厚0.35-0.49米。土质较硬,内含较多红烧土颗粒、炭屑,出土较多建筑砖瓦碎块、白瓷片,出土少量宋元瓷器。时代为宋元时期。

第4a层:深灰褐色砂质黏土。深1.1-1.28、厚0.09-0.4米。土质较硬,内含较多木炭屑和少量红烧土颗粒,出土较多兽面纹瓦当、石雕、残碑、砖瓦碎块、白瓷片、三彩瓷片、建筑构件碎块和“开元通宝”铜钱,是建筑基址废弃层。时代为唐代晚期至五代时期。

第4b层:浅黑褐色砂质黏土。深1.4-2、厚0.7-1.3米。土质疏松,内含莲花纹瓦当、砖瓦碎块和白瓷片。时代为唐代晚期至五代时期。

第5层:灰褐色黏土。深2.4-2.53、厚0.2-0.53米。土质较硬。内含青掍筒瓦、青掍板瓦、陶盆和陶罐残片。时代为唐代早、中期。

第6层:黄褐色粉砂土。深2.66-3.25、厚0.49-0.88米。土质疏松,内含莲花纹瓦当、青掍板瓦、青掍筒瓦和陶盆残片。时代为北朝时期。

第7层:黄褐色黏土。深3.55-3.77、厚0.4-1.15米。土质较硬,内含绳纹筒瓦和板瓦等。时代为魏晋十六国时期。

其下为生土。

三 相关遗迹

二号建筑基址南北长84、东西宽39.7米。发掘较完整地揭露了该建筑基址。主要包括四处殿址、五处廊庑、三处庭院、一处碑廊、一处龟头屋和一处门址等(图五;图二)。

图五 二号建筑基址平、剖面图

(一)殿址

二号建筑基址共发掘四处殿址。

1.一号殿址 位于TN01W20、TN01W19和TN01W18的南部及TS01W20、TS01W19和TS01W18的北部,东邻一号廊庑,南接一号庭院,西接二号廊庑,北接二号庭院。朝向198度。南侧中部被一现代树坑打破,中部被一东西向现代水渠打破。主体由台基、东西南北四个踏道及散水组成(图五;图六)。

图六 一号殿址平、剖面图

台基坐北朝南,位于二号建筑基址正中轴线上,开口于4a层下。正方形。上部已破坏,四周残留少量包边砖,散水砖大多不存,仅保留铺砖痕迹。残存台基南北最长12.38、东西最宽11.88、高0.44、距地表1.35米。根据磉墩分布推测共十二个柱,每边四个,中间无内柱。房屋结构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总面阔9.18、总进深9.18米。当心间面阔4.24、左次间面阔2.47、右次间面阔2.47米。第一间进深2.47、第二间进深4.24、第三间进深2.47米。台基用黄褐色土和黑褐色土交错夯筑,夯层厚5-18厘米。磉墩用红褐色土分层夯筑,夯层厚10-18厘米。台基边缘用方砖铺底,上用半方砖和长条砖压方砖内侧三分之一包边。北侧部分包边砖仍存,东侧和南侧仅存两块铺底方砖,其上可见包边砖砖痕。据此判断原台基边长为12.24米。包砖边与夯土间以碎砖填充。方砖边长34、厚5厘米。长条砖长34、宽16-17、厚6厘米。

南踏道为长方形。保存状况较差。南北残长1.9、东西残宽3.1米。南侧被H85打破,仅存踏道中部夯土。北踏道保存状况较差。南北残长2.9、东西前端残宽2.2、后端残宽7.3米。东北角被H84打破,残存坡道为夯土,有少量填砖。西北残留一块柱础石,为方形覆莲,中间有边长9厘米的方形榫孔,榫孔南侧有边长12厘米的“U”形凹槽(图四,2)。推测北踏道中部为阶级式,两侧有勾栏。踏道东西两侧为坡状。边缘残存少量勒边砖,从残存现状推测为三列。东踏道基本不存,仅存东北部柱础石和东南部柱础坑。东北部柱础石与西北部柱础石相同。踏道下砌有南北向暗渠。暗渠用方砖铺底,两侧以三层长条砖砌渠壁,上用方砖盖顶,其上夯土营造踏道。暗渠南北长5.9米,暗渠方砖边长34厘米。长条砖长34、宽14-17厘米。西踏道几乎不存,从残存遗迹推测与东踏道形制相同。

南侧散水在南踏道外侧,保存有铺砖白灰痕迹、勒边砖及菱角牙子砖。从痕迹判断,面砖一层,均为方砖。边长34、厚5厘米。东西向两排错缝平铺,砖下施白灰。勒边砖两排,勒于面砖外侧,侧立,与面砖平齐,下部埋入土中。菱角牙子砖一排,多用残砖,砌于勒边砖外侧,用来加固勒边砖之间的缝隙。散水以“凹”字形围绕踏道,东西两侧与一号、二号廊庑散水垂直相连,交汇处外侧用一块方砖和两块三角砖(方砖斜砌)铺设三角形拐角。北侧散水东西向两排方砖错缝平铺,砖下施白灰,两侧残留少量铺砖。勒边和封边做法与南侧散水相同。方砖边长34、厚5厘米。砖表面向上,部分砖表面有数道条状凿痕,推测为防滑处理。两砖接缝处采用磨砖对缝技术。散水两侧与一号、二号廊庑散水相交,外侧铺二排勒边砖和一排菱角牙子砖。东侧散水将一号殿址与一号廊庑之间空间铺满,现仅存铺砖痕迹。散水中部被东踏道分为南北两部分。散水铺法为东侧包边砖底部外露三分之二方砖,向东再平铺一排条砖和三排方砖,最东侧一排方砖则做一号廊庑包边底砖。推测方砖边长34-37.5厘米,以34厘米最多。西侧散水残留半块砖和铺砖的白灰痕迹,推测其做法与东侧散水相同。

2.二号殿址 位于TN03W19和TN03W18的北部及TN04W19和TN04W18的南部,东邻龟头屋,南接二号庭院,西接三号廊庑,北接三号庭院。朝向198度。南北两侧被五个灰坑和东北角的水井J3打破。主体由台基、东西南北四个踏道及散水组成(图五;图七)。

图七 二号殿址平、剖面图

台基坐北朝南,位于二号建筑基址正中轴线上,开口于4a层下。近方形。上部已破坏,四周包边砖仅残留少量,散水砖也大多不存,仅留铺砖痕迹。残存台基南北最长12、东西最宽11.86、残高0.32、距地表约1.3米。根据磉墩分布推测共十二个柱,每边四个,中间无内柱。房屋结构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总面阔9.18、总进深9.18米。当心间面阔4.24、左次间面阔2.47、右次间面阔2.47米。第一间进深2.47、第二间进深4.24、第三间进深2.47米。台基用黄褐色土和灰褐色土交错夯筑,夯层厚5-18厘米。磉墩用红褐色土分层夯筑,夯层厚10-15厘米。台基边缘用方砖铺底,上用半方砖或长条砖压方砖内侧三分之一包边。北、南侧部分包边砖仍存,东侧仅存六块铺底方砖,其上可见包边砖砖痕。根据包边砖痕迹推测,原台基长12.24、宽12.24米。包边砖和夯土间用碎砖填充。方砖边长34、厚5厘米。长条砖长34、宽16-17、厚5厘米。包边砖外侧用方砖铺设散水。台基营造完成后再营造踏道。台基上出土少量的碎砖和碎瓦块。砖正面为素面,背面饰绳纹。瓦为浅灰色素面。残存二块础石,一块在西南角H78内,一块在东南角H79内。两块础石为方形,素面,侧面有线刻细斜纹和莲花纹饰。西侧础石边长80、柱径43厘米。东侧础石,残,边长85、柱径43厘米。这两块柱础石当为二号殿正面二角柱柱础石。

南踏道保存较差,仅存少量夯土。南北残长1.5米,东西宽不详。被H80、H81打破。H80、H81内填有柱础石残块,为踏道下左右望柱的柱础石。北踏道保存状况较差,从残存形制看与南踏道有别,与一号殿址北踏道形制相同。南北残长2.5、东西前端残宽2.25、后端残宽6.5米。踏道夯土被中间南北向条形痕迹分为三部分。两侧“八”字形边缘有侧立的条砖封边,从东部残存现象看为四列。西北与东北各有一块柱础石,方形覆莲,中间有边长9厘米的方形榫孔,榫孔南侧有边长12厘米的“U”形凹槽(图八,1)。推测北踏道中部为阶级式,阶级两侧有勾栏。踏道东西两侧为坡状。东踏道保存状况较差,仅留有东北、东南部二柱础石。东西残长1.9、南北宽约2.2米。柱础石形制都同北踏道柱础石。方形覆莲,有边长9厘米的方形榫孔。榫孔西侧有边长12厘米的“U”型凹槽。北侧柱础石边长44厘米,南侧柱础石边长45厘米。北侧柱础石残留有颊局部,颊呈坡状,为15度。正面以方砖斜铺,内侧以长条砖侧立勒边,顶面与方砖平齐(图九,1)。从残存的少量遗迹判断,踏道下应砌有南北向暗渠。营造方法同一号殿址东侧暗渠。西踏道保存也较差。东西残长1.57米,南北宽未知。中北部被灰坑H45打破。残留有西南部望柱下柱础石。为方形覆莲,边长42厘米,中间有边长9厘米的方形榫孔,榫孔东侧有边长12厘米的“U”型凹槽。踏道下暗渠仅剩南部部分渠槽遗迹,砌砖已不存。

图八 山西太原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

图九 山西太原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

南侧砖铺散水在包边砖外侧被H79、H80打破,仅存铺砖白灰痕迹、勒边砖和菱角牙子砖。从痕迹判断,面砖一层,均为方砖。边长34、厚5厘米。东西向两排错缝平铺,砖下施白灰。勒边砖两排,勒于面砖外侧,侧立,与面砖平齐,下部埋入土中。菱角牙子砖一排,多用残砖,砌于勒边砖外侧,用来加固勒边砖之间的缝隙。散水中部因踏道向南凸出,两侧与龟头屋和三号廊庑的散水垂直相交,相交处用三角砖(方砖对角斜砌)铺设斜削拐角。北侧散水形制基本同南侧散水。东西向两排方砖错缝平铺,砖下施白灰,两侧残留铺砖白灰痕迹。东部被H72打破。东侧散水仅存铺砖痕迹,从痕迹看将二号殿址与龟头屋之间空间铺满。散水中部被东踏道分割为南北两部分。散水铺法与一号殿址东侧相同。西侧散水南北部两侧被灰坑破坏较多,仅残留铺砖的白灰痕迹,其形制与做法基本同东侧散水。从痕迹推断,东西两侧散水方砖边长34-37.5厘米,以34厘米最多。

3.三号殿址 位于TN03W17南部、TN03W18东南部、TN02W17西部、TN02W18东部、TN01W18东北部和TN01W17西北部。东邻建筑基址东界、南接一号廊庑、西接二号庭院、北邻龟头屋。朝向288度。西北部被H6、H7打破,H7填埋一件柱础石。主体由台基、西踏道及散水组成(图五;图一〇)。

图一〇 三号殿址平、剖面图

台基坐东朝西,西部有踏道与二号庭院相连,开口于4a层下。长方形。上部已被破坏,西侧可见零星包边砖和散水铺砖痕迹,东侧仅见散水铺砖痕迹。踏道仅残存夯土和少量铺砖。南北残长14.67、东西残宽15.13、距地表1.36米。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总面阔12.72、总进深11.34米。当心间面阔4.24、左次间面阔4.24、右次间面阔4.24米。第一间进深2.47、第二间进深8.87米。台基用灰褐色土和黄褐色土交错夯筑,夯层厚5-18厘米。磉墩用红褐色土分层夯筑,边长1.38-1.95米,夯层厚10-15厘米。磉墩南北四排,东西三列,共十二个。台基边缘包边砖用方砖铺底,半方砖向上垒砌。包边砖和夯土间以碎砖填充夯实,包边砖边长34、宽14-17厘米,散水砖边长34、厚5厘米。

台基营造完成后,再营造西踏道。西踏道东西残长1.63米。残存踏道下垫土及踏道上两块面砖,面砖平铺,外侧条砖,可能为颊内侧砖,推断为阶级状。

西侧散水面砖已不存,仅存铺砖白灰痕迹、两排勒边砖和一排菱角牙子砖。从白灰痕迹推测,面砖一层,均为方砖,边长34厘米。南北向错缝平铺,在踏道前端为对缝平铺。砖下施白灰。勒边砖与菱角牙子砖保存状况较好。勒边砖两排勒于面砖外侧,侧立,与面砖平齐,下部埋入土中。菱角牙子砖一排,封于勒边砖外侧两砖缝隙处。东侧散水南北部可见单排勒边砖和菱角牙子砖。东侧散水东部仅存散水铺砖痕迹。

4.四号殿址 位于TN03W21东南、TN03W20西南、TN02W21东部、TN02W20中西部、TN01W21东北角和TN01W20北部。东邻二号庭院,南接碑廊,西到二号建筑基址西界,北接三号廊庑。朝向108度。西南、东南和东北部分别被H50、H51和H48打破,H48、H51内填有两块柱础石。主体由台基、东踏道及散水组成(图五;图一一)。

图一一 四号殿址平、剖面图

台基坐西朝东,东部有踏道与二号庭院相连,开口于4a层下。长方形。南北残长14.57、东西残宽8.62、距地表约1.05米。上部被破坏,东、南、北侧残留包边砖。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总面阔12.72、总进深6.71米。当心间面阔4.24、左次间面阔4.24、右次间面阔4.24米。第一间进深2.47、第二间进深4.24米。台基底部垫一层碎砖瓦块,其上用灰褐色土和黄褐色土交错夯筑。夯土共八层,每层厚10-19、总厚115厘米。磉墩边长90厘米,用红褐色土分层夯筑,共六层,每层厚10-18厘米、总厚86厘米。磉墩南北四排,东西三列,共十二个。台基边缘包边砖用方砖铺底,半方砖向上垒砌,包边砖和夯土间用碎砖填充,包边砖外侧铺设散水。包边砖长32-34、宽15-17、厚5厘米。

东踏道保存较差,东西长约1.1米。残留少量踏道上部铺砖,分二层,应为阶级状。

东侧散水面砖仅存零星几块,南北部有两处铺砖白灰痕迹,散水边缘有两排勒边砖和一排菱角牙子砖。从残存遗迹看,面砖一层,均为方砖,边长34厘米。南北向两排错缝平铺。砖下施白灰。勒边砖与菱角牙子砖保存状况较好。勒边砖两排勒于面砖外侧,侧立,与面砖平齐,下部埋入土中。菱角牙子砖一排,封于勒边砖外侧两砖缝隙处。

(二)廊庑

二号建筑基址共发掘五处廊庑。

1.一号廊庑 位于TN01W18南部、TN01W17西南部、TS01W18全部、TS01W17西部、TS02W18全部、TS02W17西部、TS03W18北部和TS03W17西北部。东邻基址东边界,南接东挟屋,西依一号庭院和一号殿址,北邻三号殿址。朝向288度。北部被一现代水渠打破,中部被院内排水渠穿过,被H12、H13、H14、H15、H18、H19和H22打破。主体由台基、西踏道及散水组成(图五;图一二)。

图一二 一号廊庑平、剖面图

台基坐东朝西,开口于第4a层下。长方形。南北残长32.3、东西残宽10.25、残高0.29-0.53、距地表1.2米。上部被破坏,北部残留少数铺地砖(图九,3)和白灰痕迹,东西两侧残留少数包边砖和散水铺砖痕迹。面阔七间,带前廊。总面阔29.68、总进深8.1米。当心间、左右次间、左稍间、右稍间、左右尽间面阔均为4.24米。廊深2.47、庑深5.63米。台基用黄褐色和黑褐色土交错夯筑,夯层厚5-18厘米。磉墩用红褐色土夯筑,夯层厚10-18厘米。南北八排、东西三列,共二十四个。台基西边缘仅存一块铺底方砖,方砖上包边痕迹不明显。方砖边长34、半方砖长34、宽10-17、厚5厘米。

西侧北部踏道与一号殿址东踏道共用。西侧南部踏道连接一号庭院,东西长约1.8、南北残宽4米。残存夯土、垫砖和北侧颊砖。颊用纵向两排残砖垒砌三层,有收分,每层内收1厘米。顶面从西到东内收且砌砖端面磨成斜坡状。坡度20度,外侧条砖较规整,内侧为碎砖。残半的方砖长36、宽18、厚6厘米(图九,2)。

西侧北部散水和一号殿址共用。西侧南部散水从北向南分别被H86、H91、H93、H94和一现代树坑打破,由面砖、勒边砖和菱角牙子砖组成。面砖均为方砖,边长34厘米。南北两排错缝平铺,残留砖下白灰痕迹。勒边砖两排,勒于面砖外侧,上部与面砖平齐,下部埋于土中。菱角牙子砖一排,铺于勒边砖外侧,用于加固勒边砖之间的缝隙。散水以“凹”字形围绕踏道,与南北两侧建筑散水相连,拐角处用三角砖(方砖对角砌)铺设。东侧散水破坏严重,仅存北部一块散水面砖、部分勒边砖和菱角牙子砖。面砖一层为方砖,边长34、厚5厘米。南北向错缝平铺,砖下施白灰。勒边砖一排,勒于面砖外侧,上部同面砖平齐,下部埋入土中。菱角牙子砖一排,封于勒边砖外侧。

廊庑中部有排水渠,应为东西向暗渠。向东出院落,接建筑基址东侧渗水井,向西接一号庭院。排水渠剖面呈袋状,应为后期取砖破坏所致,现口宽1.2、底宽0.6、深0.55米。

2.二号廊庑 位于TN01W21、TS01W21、TS02W21东部及TS03W21的东北部和TN01W20、TS01W20、TS02W20的全探方及TS03W20的北部。东邻一号殿址和一号庭院,南接西挟屋,西至二号建筑基址西边界,北接四号殿址。朝向108度。被H54和H56打破。主体由台基、东踏道及散水组成(图五;图一三)。

图一三 二号廊庑平、剖面图

台基坐西朝东,开口于4a层下。长方形。南北残长32.3(包括碑廊1.67米)、东西残宽9、残高0.1-0.48、距地表1.1米。台基北部残留少量铺地砖、大面积的铺砖白灰痕迹以及三块柱础石。东西两侧残存散水痕迹。面阔七间,带前廊。总面阔29.68、总进深6.71米。当心间、左右次间、左右梢间、左右尽间面阔均为4.24米。廊深2.47、庑深4.24米。台基底部垫一层碎砖瓦块,其上用灰褐色土分层夯筑,夯层厚10-18厘米。磉墩用红褐色土分层夯筑,边长1米,每层厚10-15厘米。南北八排,东西三列,共二十四个。台基边缘包边砖用方砖铺底,半方砖和长条砖包边,包边砖和夯土间以残砖填充。方砖边长34、厚5厘米。半方砖长34、宽10-17、厚5厘米。

东侧北部踏道与一号殿址西踏道共用。东侧南部踏道连接一号庭院,东西残长1.45、南北残宽2.89米,残留有阶梯状三层踏道垫砖和北侧颊。颊以纵向两排长条砖铺设,残存两层,向西收缩成斜坡,顶面从西到东内收且砌砖端面磨成斜坡状。坡度20度,上铺方砖。条砖外侧比较规整,内侧为残砖。方砖边长36、厚5厘米。条砖长短不一,宽18厘米。踏道面砖不存,仅存内侧垫砖,逐层向西收,自下往上依次内收16、35、19厘米。残砖外侧无白灰痕迹(图八,2)。

东侧北部散水与一号殿西侧散水共用。东侧南部散水在踏道前端保存较好的面砖。面砖一层,均为方砖,边长34、厚5厘米。南北向两排错缝平铺。其余地方仅残存白灰痕迹。勒边砖多为两排,南北两侧拐角处及踏道东南拐角处为三排,勒于面砖外侧,侧立,与散水面砖平齐,下部埋入土中。菱角牙子砖一排,铺于勒边砖外侧,拐角处用三角砖(方砖对角斜砌)及方砖铺成三角形。西侧散水面砖已不存,白灰痕迹不明显。勒边砖和菱角牙子砖均为一排。

3.三号廊庑 位于TN04W20全部、TN04W21东部、TN03W20北部和TN03W21东北部。东邻二号殿址,南接四号殿址,西到二号建筑基址西边界,北接五号廊庑。朝向108度。东部与二号殿址中间被H45、H46打破。主体由台基、东踏道及散水组成(图五;图一四)。

图一四 三号廊庑平、剖面图

台基坐西朝东。长方形。南北残长14.33、东西残宽8.62、残高0.44、距地表1.44米。台基面上残留少量铺地砖,西侧散水残留勒边砖和菱角牙子砖。东侧散水仅残留少量铺砖白灰痕迹。残留四个柱础石。面阔三间,带前廊。总面阔9.18、总进深6.71米。当心间面阔4.24、左次间面阔2.47、右次间面阔2.47米。廊深2.47、庑深4.24米。台基底部垫一层碎砖瓦块,其上用灰褐色土分层夯筑,夯层厚10-15厘米。磉墩用红褐色土分层夯筑,边长95-105、夯层厚10-15厘米。南北四排,东西三列,共十二个。台基面上铺方砖,方砖边长34厘米。台基边缘用方砖铺底,上多用半方砖包边,包边砖和夯土间以碎砖填充。包边砖底部方砖边长34、厚5厘米,半方砖长32、宽18厘米。包边砖外侧铺设散水。台基营造完成后再营建踏道。台基上出有少量的碎砖和碎瓦块,砖正面为素面,背面饰绳纹。瓦为浅灰色素面。柱础石为方形,砂岩,表面有线刻粗斜纹。北向南第二排最西侧柱础石近方形,边长64厘米。北向南第三排西侧柱础石近方形,边长54厘米。中间柱础石近方形,边长73厘米。东侧柱础石近方形,边长70、柱径35厘米。

东踏道与二号殿址西踏道共用。廊庑北侧有一坡道与五号廊庑相连,南北残长1.6、东西残宽0.41米。保存较差,仅存西侧勒边砖和单排铺砖。勒边砖呈阶梯状向北抬高,内侧铺砖为条砖和方砖混铺,北侧铺砖呈斜坡状抬起与五号廊庑南包边砖相连。坡度20度。方砖边长34、厚5厘米。条砖宽15-18厘米。

东侧散水与二号殿共用,南北两侧被灰坑打破,中部被踏道分为南北两部分。散水砖已不存,仅存砖下白灰痕迹。从痕迹判断,面砖一层,南北向三排半错缝平铺。方砖边长34厘米。西侧砖铺散水痕迹不明显。存勒边砖一排,勒于面砖外侧,侧立,与面砖平齐,下部埋入土中。菱角牙子砖一排,铺于勒边砖外侧。

4.四号廊庑 位于TN05W18东部、TN05W17西部、TN04W18北部、TN04W17西北部。东邻二号建筑基址东界,南接龟头屋,西邻三号庭院。朝向288度。西部及北部被H72打破,北部伸入探方北壁,未完全发掘(图五;图一五)。

图一五 四号廊庑平、剖面图

台基坐东朝西。长方形。南北长、东西宽均不详。距地表约1.5米。台基北部及西部均被灰坑破坏,边界不清,东西两侧包边砖和散水不存。目前发掘出的部分推测为三间,带前廊。总进深8.3米。当心间面阔4.24、右次间面阔3.8米。廊深2.47、庑深5.83米。台基用灰褐色土和黄褐色土交替夯筑,夯层厚5-18厘米。磉墩用红褐色土夯层夯筑,夯层厚10-15厘米。目前发掘部分共九个磉墩,南北三排、东西三列。台基边缘东南部有一模糊的线性痕迹,根据位置判断为台基边线。

根据二号建筑基址的修筑形制,四号廊庑东西两侧应有散水,西侧与三号庭院间应有踏道,破坏严重,无法辨识。

5.五号廊庑 位于TN05W21东部、TN05W20、TN04W20北部、TN04W21东北部。东邻三号庭院,南接三号廊庑,西到二号建筑基址西边界。朝向108度。西部被H43打破,北部伸入探方北壁,未完全发掘。主体由台基、东踏道及散水组成(图五;图一六)。

图一六 五号廊庑平、剖面图

台基坐西朝东。长方形。南北现发掘长9.52、东西现宽8.68、残高0.6、距地表约1.27米。上部已被破坏,东西两侧残留散水痕迹,西侧残留有包边砖内侧填砖,南侧残留局部包边砖,东侧残存踏道局部。发掘部分建筑结构为面阔二间(推测为三间),带前廊。总进深6.71米。当心间面阔4.24、左次间面阔3.8米,右次间面阔未知。廊深2.47、庑深4.24米。台基底部垫一层碎砖瓦块,其上用灰褐色土分层夯筑,夯层厚10-19厘米。磉墩用红褐色土分层夯筑,边长0.9-1.1米,夯层厚10-18厘米。目前发掘部分共九个磉墩,南北三排,东西三列。台基边缘包边用方砖铺底,上多用半方砖包边,包边砖和夯土间用碎砖填充,包边方砖边长34、半方砖长31、宽16厘米。包边砖外侧铺设散水。台基营造好后再营造踏道。台基上出土少量碎砖和碎瓦块,砖多表面素面,背面饰绳纹。瓦为浅灰色素面瓦。

东踏道与三号庭院相连,东西残长1.54、南北残宽2.44米。保存一般,残留踏道下垫土和南侧颊。颊用纵向两排半方砖铺设,外侧规整,呈20度斜坡铺设。内侧为碎砖平铺,长条砖长34厘米,宽17厘米。

东侧砖铺散水在包边砖外侧,中部以“凹”字形围绕踏道,由面砖、勒边砖和菱角牙子砖组成。面砖仅存铺砖痕迹。从痕迹判断,面砖为方砖,边长34厘米,南北向两排错缝平铺,砖下施白灰,有防滑和磨砖对缝处理。勒边砖两排,勒于面砖外侧,侧立,与面砖平齐,下部埋入土中。菱角牙子砖一排,铺于勒边砖外侧,用于加固勒边砖之间的缝隙。西侧散水仅存部分勒边砖和菱角牙子砖。勒边砖和菱角牙子砖为一排。

(三)庭院

二号建筑基址共发掘三处庭院。

1.一号庭院 位于TS01W20东南部、TS01W19南部、TS02W20东部、TS02W19全部、TS03W20东北部和TS03W19北部。东接一号廊庑,南邻南门址,西接二号廊庑,北靠一号殿址。朝向198度。北部被H85、H86打破,中部被H87、H88、H89、H90打破,南部被H92、H93打破(图五;图一七)

图一七 一号庭院平、剖面图

南北向。长方形,四角抹角。南北长16.03、东西宽13.16、距地表1.4米。庭院北部地面覆盖一层红土。庭院中轴线上有露道一条,残留南部一小段,南接南门址北部踏道。残长2、宽1.18米。露道为南北向三排方砖错缝平铺,方砖边长34厘米。砖已不存,仅见铺砖白灰痕迹,保留两侧单排勒边砖和菱角牙子砖。

2.二号庭院 位于TN03W20东南部、TN03W19南部、TN03W18西南部、TN02W20东部、TN02W19全部、TN02W18西部、TN01W20东北部和TN01W19北部、TN01W18西北角。东邻三号殿址,南接一号殿址,西邻四号殿址,北接二号殿址。朝向198度。中部被H83纵贯打破,北部被H80、H82打破,南部被H84打破(图五;图一八)。

图一八 二号庭院平、剖面图

南北向。长方形,四角抹角。南北长17.09、东西宽12.1、距地表1.3米。庭院地面覆盖一层红土。庭院正中轴线上有露道一条,残留南部一小段,南接一号殿址北部踏道。残长4.76、宽1.17米。露道为南北向三排方砖错缝平铺,方砖边长34厘米。砖已不存,仅见铺砖白灰痕迹,保留两侧单排勒边砖和菱角牙子砖。

二号庭院西北角和中部偏西位置各有一个用六块砖侧立围成的六边形,可能为花圃。庭院西南部还有一块用砖铺设的长方形砖面(图九,4),用途未知。

3.三号庭院 位于TN05W20东部、TN05W19全部、TN05W18西部、TN04W20东北角、TN04W19北部和TN04W18西北角。东邻四号廊庑,南邻二号殿址,西接五号廊庑,北到探方北壁。朝向198度。东部及北部被H71、H72打破,中部被H73、H74、H75打破(图五;图一九)。根据三号庭院布局推断,这是二号建筑基址最北部的一个庭院。

图一九 三号庭院平、剖面图

近长方形。南北现长10.5、东西现宽12.1、距地表1.6米。庭院正中轴线上有南北向与东西向露道各一条,应在院子中心呈“十”字相交状。现残留南北向露道南段和东西向部分露道。南北向露道残长2.94、宽1.41米。东西向露道残长8.36、宽1.41米。露道营造方式为三排方砖错缝平铺,方砖边长36厘米。砖已不存,仅见铺砖白灰痕迹,两侧两排勒砖和一排菱角牙子砖尚留部分。东西向露道东部还有排水道,排水道两侧砌砖间距18、深4.5厘米。

(四)碑廊

位于TN01W21东北部及TN01W20北部。东邻二号庭院,南接二号廊庑,西到二号建筑基址西边界,北接四号殿址。朝向108度。保存较差,残存碑下磉墩(图五;图一三)。此处出土大量残碑。碑廊台基坐西朝东,为二号廊庑向北延伸部分。长方形。距地表1.3米。碑廊磉墩东西长1.85、南北宽1.32米。用红褐色土分层夯筑,夯层厚10-18厘米。

(五)龟头屋

位于TN04W18东南部、TN04W17西南部、TN03W18东北部和TN03W17北部。东邻二号建筑基址东边界,南邻三号殿址,西接二号殿址,北邻四号廊庑。朝向288度。西北部被H72打破。主体由台基、西踏道及散水组成(图五;图二〇)

图二〇 龟头屋平、剖面图

台基位于二号建筑基址东北部,西部与二号殿址有踏道相连,东部向外伸出,总平面大致呈“凸”字形。南北残宽14.7、东西残长14.2、残高0.3、距地表约1.5米。残存少量铺地砖及三个柱石,东西两侧残存局部包边砖及散水痕迹,西踏道残留两块柱础石及踏道下水渠。面阔三间,前带廊,后庑进深二间。总面阔9.18、总进深11.45米。当心间面阔4.24、左次间面阔2.47、右次间面阔2.47米。廊深2.47、庑进深5.6米,庑后龟头屋向外凸起深3.38米。台基用灰褐色土和黄褐色土交错夯筑,夯层厚5-8厘米。磉墩边长90厘米。用红褐色土分层夯筑,夯层厚10-15厘米。南北四排、东西四列(最东列仅中间两个),共十四个。包边砖以方砖铺底,半方砖向上垒砌,包边砖和夯土间用碎砖填充,包边砖外侧铺设散水。铺地砖边长34、厚5厘米,散水面砖边长34厘米,包边砖长34、宽15-17、厚6厘米。

屋前廊接二号殿址东踏道。东侧散水保存状况较差,东南角仅存部分。面砖一排,外铺一排勒边砖和一排菱角牙子砖。面砖有防滑和磨砖对缝处理,边长34厘米。

(六)南门址

位于TS04W20东北部、TS04W19北部、TS03W20东南部和TS03W19中南部。东邻南门址东挟屋,南到二号建筑基址南界,西接南门址西挟屋,北接一号庭院。朝向198度。西部被H59打破,东南部被G3打破,东部和中部被树坑打破,南部被H61、H95打破。主体由台基、南北踏道和散水组成(图五;图二一)。

图二一 南门址平、剖面图

台基南向,位于正中轴线上。东西向长方形。台基南北残长8.39、东西残宽12.25、残高0.23、距地表约0.85米。台基上部已破坏,四边残留有少量包边砖、散水的铺砖痕迹等。根据包边砖痕迹推断台基长8.4、宽12.3米。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总面阔9.18、总进深4.94米。当心间面阔4.24、左次间面阔2.47、右次间面阔2.47米。第一间进深2.47、第二间进深2.47米。台基用黄褐色土和黑褐色土交错夯筑,夯层厚5-8厘米。磉墩用红褐色土分层夯筑,夯层厚10-18厘米。南北三排、东西四列,共十二个。台基包边砖用方砖铺底,上多用半方砖和少数长条砖包边,包边砖与夯土间用碎砖填充,包砖外侧用方砖铺设散水。方砖边长34、厚5厘米。长条砖长34、宽15-17、厚6厘米。南侧树坑、H61和H95中填埋有柱础石(图九,5、6)。

南踏道南北残长1.75、东西残宽3.57米。保存状况较差,残留有部分踏道下夯土和东侧颊,颊以纵向两排半方砖铺设,残存两层,第二层向内及向后收,内收1.5厘米,后收8厘米,纵向外侧斜铺砖,角度35度。半方砖长36、宽12-17、厚5厘米。北踏道南北残长1.53、东西残宽2.57米,保存状况较差,存底部夯土,踏道和台基间用方砖铺底,其上用条砖压三分之二包边。方砖边长34、厚5厘米。

南侧散水东侧被一现代坑打破。散水砖铺在包边砖外侧,仅存少量面砖和多数铺砖痕迹。勒边砖与菱角牙子砖也保存一部分。面砖一层,均为方砖,东西向错缝平铺,踏道东侧残留六块砖,部分经过防滑处理,采用磨砖对缝技术。方砖边长34、厚5厘米。勒边砖两排,勒于面砖外侧,侧立,与散水面平齐,下部埋入土中。菱角牙子砖一排,为残砖组成,铺于勒边砖外侧,用来加固勒边砖之间的缝隙。散水中部以“凹”字型围绕踏道,抹角处用一块方砖和两块三角砖(方砖斜砌)铺设,与东西两侧建筑相交处向北折回,呈曲尺形。北侧散水形制基本同南侧散水,面砖为两排,砖已不存,仅残留砖下施白灰痕迹,散水与东西两侧建筑散水垂直相交,相交处以一块方砖斜削铺设拐角。方砖边长34厘米。

南门址东西两侧有两挟屋。东挟屋位于TS03W18南部、TS04W18北部。东到二号建筑基址东界,南到二号建筑基址南界,西连南门址,北接一号廊庑。现存磉墩六个。南北长10、东西宽10.14米。廊深2.47,庑深5.7米。南门址西挟屋位于TS03W20西南部、TS03W21东部、TS04W20西北部和TS04W21东北部。东临南门址,南到二号建筑基址南界,西到二号建筑基址西界,北接二号廊庑。现存磉墩六个。南北长9.7、东西宽8.9米。廊深2.47,庑深4.24米。东西挟屋散水与门址散水连在一起(图五;图二一)。两挟屋保存较差,根据磉墩布局判断,为带前廊的单间房屋,是否与北侧廊庑和南门相连接,不得知。

(七)井

二号建筑基址共发现三口井(J1-J3),有渗水井和饮水井。

1.J1 位于TS01W16南部、TS02W16北部,二号建筑基址东外侧。西与一号廊庑下方排水渠相连,并与一号殿址东踏道下暗渠衔接。据水井形制判断为渗水井。井口呈圆形,直径2.92、距地表1.3、井深1.02米。井壁垂直,平底。井内填土为黄褐色土,土质较松,包含有少量砖瓦碎块及白瓷片等(图二二)

图二二 J1平、剖面图

2.J2 位于TN02W21西中部,二号建筑基址西外侧,东近四号殿址。井口为圆形,直径1.6、距地表1.5、井深1.85米。井壁垂直,平底,底部为较纯净的细砂。根据水井形制判断为饮水井。井内填土为黄褐色土,土质较松。出土少量灰陶片和建筑构件残块(图二三)。

图二三 J2平、剖面图

3.J3 位于TN04W18西中部,打破二号殿址的东北部。开口于第3层下,晚于二号建筑基址年代。口部残,口部以下1.8米处有圆形石头砌筑,外径1.6、内径0.85米。发掘至深5米处,因井内大量积水,周围圈井石无存,停止发掘。井内填土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填大量砖瓦块,空隙内填充少量黄褐土,下部填埋黄褐土夹杂少量砖、石块。出土兽面纹瓦当和脊兽。在距井口3.2米处出土一半石磨盘,与H72内石磨盘可拼合成一完整的转磨盘(图二四)。

图二四 J3平、剖面图

(八)灶

Z1位于TS05W19东北部,保存基本完整。开口于第3层下,晚于二号建筑基址年代。平面近勺形,北方南圆。北部为火口,南部为灶膛。用残砖圈砌,可见三层。南北长1.3、东西宽0.95、深0.18米。填土为黄褐色土,土质疏松。含小石子、炭粒和红烧土颗粒,堆积较平整,底部有大量炭粒(图二五)。

图二五 Z1平、剖面图

四 出土遗物

(一)建筑构件

二十一万一千二百四十五件。有板瓦、筒瓦、瓦当、砖、脊兽、蹲兽、石质建筑构件和残碑、经幢等。

1.板瓦 十五万一千四百四十六件。可分型式的有十五万一千二百二十八件。根据有无花边,可分二型。

A型:三百三十六件。有花边。根据花边和制造工艺不同,可分三亚型。

Aa型:二百九十五件。宽端饰单层花边,凸面为素面,凹面饰布纹。TN05W19④a:7,残。泥质灰陶。斜向波浪纹。残长10.5、残宽13.5、厚1.4-1.6厘米(图二六,1)。

图二六 出土遗物

1.Aa型板瓦(TN05W19④a:7) 2-4.Ab型板瓦(TS02W17H19:2、TN05W19④a:12、TS01W18④a:2) 5.Ac型板瓦(TN02W19④a:23) 6.Ba型板瓦(TN05W18H71:7) 7.Bb型板瓦(TN04W18④a:3) 8.A型筒瓦(TN03W18④a:1) 9.B型Ⅰ式筒瓦(TN05W18H71:8) 10.B型Ⅱ式筒瓦(TN03W18④a:2)

Ab型:十六件。宽端饰单层花边,凸面和凹面均为青掍。斜向波浪纹,侧棱内切。TS01W18④a:2,残。泥质灰陶。宽端前部向外翘起。残长22、残宽28、厚1.8-2.7厘米(图二六,4)。TN05W19④a:12,残。泥质红陶。残长17、残宽17、厚1.5-2厘米(图二六,3)。TS02W17H19:2,残。泥质灰陶。宽端前部向外翘起。残长19、残宽20、厚2厘米(图二六,2)。

Ac型:二十五件。宽端饰双层花边。TN02W19④a:23,残。泥质灰陶。上部饰斜向波浪纹,下部饰圆孔纹。宽端前部向外翘起。凸面为素面,凹面饰布纹。残长17、残宽24、厚2厘米(图二六,5)。

B型:十五万零八百九十二件。无花边。根据制造工艺不同,可分二亚型。

Ba型:十四万五千五百七十八件。凸面为素面,凹面饰布纹。TN05W18H71:7,残。泥质灰陶。窄端残,宽端平齐。残长22、宽26、厚2厘米(图二六,6)。

Bb型:五千三百一十四件。凸面和凹面均为青掍。TN04W18④a:3,残。泥质灰陶。窄端残,宽端平齐。残长26、宽28、厚2.5厘米(图二六,7)。

2.筒瓦 二万八千四百七十三件。可分型式的有八百四十五件。根据凸凹面装饰不同,可分二型。

A型:三百一十七件。凸面青掍,凹面饰布纹。TN03W18④a:1,残。泥质灰陶。瓦唇短,瓦唇呈斜坡状,瓦唇前端向内不规整断裂,下端平齐,侧棱内切。长39、宽15.3、厚1.9-3、瓦唇长2厘米(图二六,8)。

B型:五百二十八件。凸面素面,凹面饰布纹。根据瓦唇长短不同,可分二式。

Ⅰ式:五十二件。长瓦唇。TN05W18H71:8,残存上端部分。泥质灰陶。瓦唇呈斜坡状,瓦唇前端向内斜削,侧棱内切。长34、宽14、厚2、瓦唇长3.8厘米(图二六,9)。

Ⅱ式:四百七十六件。短瓦唇。TN03W18④a:2,残存上端部分。泥质灰陶。瓦唇呈斜坡状,瓦唇前端不规则断裂,侧棱内切。长37、宽16、厚2、瓦唇长1厘米(图二六,10)。

3.瓦当 六百二十四件。可分型式的有一百零六件。有莲花纹和兽面纹二类。

莲花纹瓦当三十四件。根据莲花纹饰差别,可分三型。

A型:二十七件。莲蓬内饰莲籽状纹饰,莲瓣间饰“T”形界隔,边轮低于当面纹饰。根据莲蓬、莲瓣以及边轮的不同,可分二式。

Ⅰ式:十八件。莲蓬有凸台,凸台中部凹陷,莲瓣呈椭圆形,TN02W19H83:14,泥质灰陶。边轮平整且较宽。莲蓬有八个莲籽状纹饰,莲花为十瓣,莲瓣略凸起于边轮。直径15.4、边轮宽2.3、厚1.2-1.5厘米(图二七,1;图二八,1;图二九,1)。

图二七 出土瓦当

1.A型Ⅰ式莲花纹(TN02W19H83:14) 2.A型Ⅱ式莲花纹(TN02W19H83:13) 3.B型莲花纹(TN02W20④a:6) 4.C型莲花纹(TN05W18H71:6) 5.A型Ⅰ式兽面纹(TN05W18H72:1) 6.A型Ⅱ式兽面纹(TN01W21④a:4) 7.B型Ⅰ式兽面纹(TN05W20④a:20) 8.B型Ⅱ式兽面纹(TS04W19④a:8) 9.B型Ⅲ式兽面纹(TN03W20④a:9)

图二八 瓦当拓本

1.A型Ⅰ式莲花纹(TN02W19H83:14) 2.A型Ⅱ式莲花纹(TN02W19H83:13) 3.B型莲花纹(TN02W20④a:6) 4.C型莲花纹(TN05W18H71:6) 5.A型Ⅰ式兽面纹(TN05W18H72:1) 6.A型Ⅱ式兽面纹(TN01W21④a:4) 7.B型Ⅰ式兽面纹(TN05W20④a:20) 8.B型Ⅱ式兽面纹(TS04W19④a:8) 9.B型Ⅲ式兽面纹(TN03W20④a:9)

图二九 山西太原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出土瓦当

Ⅱ式:九件。莲蓬无凸台,以圆圈凸线为莲蓬界边,莲瓣呈瘦长椭圆形。凸线内饰莲籽状纹饰。TN02W19④a:8,泥质灰陶。边轮较宽。背面较平整,与筒瓦黏接处有泥刀刻划痕迹。莲蓬有七个莲籽状纹饰,莲花为十瓣。直径14.7、边轮宽2.3、厚1.2厘米(图二九,2)。TN02W19H83:13,残。泥质灰陶。边轮较宽。莲蓬有七个莲籽状纹饰,莲花为十瓣。直径13.6、边轮宽1.8、厚1.5厘米(图二七,2;图二八,2)。

B型:六件。莲花纹外饰一周联珠纹,当心饰宝珠,宝珠外饰莲籽状纹饰。TN02W20④a:6,边轮残。泥质灰陶。边轮低于当面纹饰,边轮呈斜坡状。背面较平整,与筒瓦相接处有泥刀刻划的痕迹。莲蓬无凸台,以圆圈凸线为莲蓬界边,宝珠外有十五个莲籽状纹饰,莲花为八瓣,莲瓣有压痕,莲瓣呈近圆形,莲瓣间以“I”形凸棱相隔。直径12.6、边轮宽1.3、厚1.1-1.3厘米(图二七,3;图二八,3;图二九,3)。

C型:一件(TN05W18H71:6)。残。每个莲瓣外都有一圆珠装饰。泥质灰陶。边轮呈斜坡状,主题纹饰高于边轮,边轮较宽。背面较平整。莲蓬无凸台,以圆圈凸线为莲蓬界边,凸线内饰莲籽状纹饰,莲瓣呈瘦长椭圆形,莲瓣间以短竖凸棱相隔。边轮宽1.9、边轮厚1.8厘米(图二七,4;图二八,4)。

兽面纹瓦当七十二件。当面为兽面纹,呈高浮雕状。依据牙齿下有无衔环,可分二型。

A型:六十五件。牙齿下无衔环。依据犄角特征的不同,可分二式。

Ⅰ式:六十二件。竖犄。泥质灰陶。胎较粗,掺杂有小砂粒。当面外重为圆弧凸棱纹,内重为兽面纹,兽面高凸。额上有鬓,两眉高突呈雁形且与鼻相接,眉梢上翘,怒目圆睁,三角形鼻,有鼻翼。单排齿,嘴角边饰两颗獠牙,眼和鼻两侧饰弧状须,吻部下饰三缕鬃。TN05W18H72:1,贝壳状塌耳,瓦当背面不平坦,背面与筒瓦相接处有泥刀划痕。直径13.7、边轮宽2.2、厚1.5-1.7厘米(图二七,5;图二八,5;图二九,4)。TN04W18J3:2,残。锥形耳,背面平整。直径14.1、边轮宽2.2、厚1.3-1.8厘米。

Ⅱ式:三件。无犄角。TN01W21④a:4,泥质灰陶。胎质较粗,掺杂有小砂粒。背面不平坦。当面外重为圆弧凸棱纹和连珠纹,内重为兽面纹,兽面高凸。额上有宝珠纹,怒目圆睁,扇形耳,三角形鼻,有鼻翼。单排齿,嘴角边饰二颗獠牙,眼和鼻两侧饰弧状须,吻部下饰辐状须。直径12.8、边轮宽2.1、厚1.3-1.5厘米(图二七,6;图二八,6)。

B型:七件。牙齿下有衔环。依据犄角特征的不同,可分三式。

Ⅰ式:一件(TN05W20④a:20)。横犄。泥质灰陶。胎质较粗,掺杂有小砂粒,胎体致密。当面外重为圆弧凸棱纹和连珠纹,内重为兽面纹,兽面高凸。贝壳状耳,三角形鼻,有鼻翼。单排齿,下衔一弧形环。背部不较平坦,与筒瓦相接处有泥刀划痕。直径13.8、边轮宽1.8、厚1.1-1.3厘米(图二七,7;图二八,7)。

Ⅱ式:一件(TS04W19④a:8)。残。挑犄。泥质灰陶。胎质较粗,掺杂有小砂粒,胎体致密。当面外重为圆弧凸棱纹,内重为兽面纹,兽面高凸。圆形塌耳,额中饰宝珠且有鬓,两眉粗壮呈倒“八”字形,怒目圆睁,三角形塌鼻,眼和鼻两侧饰弧状须。单排齿,嘴角边饰两颗獠牙,下衔一近三角形的环,齿下饰辐状须。边轮平整,背面较平坦。直径15.1、边轮宽2.2、厚0.9-1.8厘米(图二七,8;图二八,8)。

Ⅲ式:五件。无犄角。当面外重为圆弧凸棱纹,内重为兽面纹,兽面高凸。怒目圆睁,三角形鼻,有鼻翼,嘴角边有二颗獠牙。TS04W19④a:6,泥质灰陶。胎质较粗,掺杂有小砂粒,胎体致密。边轮平整,略呈内低外高的坡状。背面较平整。扇形耳,额中饰宝珠且有鬓,鼻梁上饰三道横向凸棱,眼和鼻两侧饰弧状须。单排齿,下衔一弧形环,齿下饰辐状须。直径14.7、边轮宽2.5、厚0.7-1.8厘米(图二九,5)。TN01W17④a:8,泥质灰陶。胎质较粗,掺杂有小砂粒,胎体致密。边轮平整,略呈内低外高的坡状。背面较平整。外重有两周圆弧凸棱纹。锥形耳,两眉粗壮呈倒“八”字形,衔一弧形环。直径15.6、边轮宽2.3、厚1.2-1.4厘米。TN03W20④a:9,残。泥质灰陶。胎质较粗,掺杂有小砂粒,胎体致密。贝状塌耳,额中饰宝珠且有鬓,两眉粗壮呈倒“八”字形,眼和鼻两侧饰弧状须。单排齿,下衔一三角形环,齿下饰辐状须。直径14.3、边轮宽2.3、厚1.2-1.5厘米(图二七,9;图二八,9;图二九,6)。

4.砖 二万九千二百六十八件。可分型式的有二百二十八件。有长方形砖、正方形砖、空心砖、砖雕等。

长方形砖二十四件。根据砖体大小不同,可分二型。

A型:十六件。砖体厚大。TN03W20④a:2,泥质灰陶。泥胎含少量细砂粒和小石砾,胎色青灰偏白,部分砖体有粉状侵蚀现象。背面饰粗绳纹。长37.5、宽18、厚5.5厘米。

B型:八件。砖体稍小。TN03W20④a:3,泥质灰陶。泥胎较纯净,胎色青灰,砖体致密。背面饰竖向粗绳纹,绳纹部分呈段状、弧状,有不规则小坑。长33、宽15.5、厚5厘米。

正方形砖二百零九件。根据砖表面有无纹饰,可分二型。

A型:二件。正面饰莲花、蔓草和联珠等组合纹饰。根据莲花纹差别,可分二式。

Ⅰ式:一件(TN02W19④a:30)。宝装莲花纹。泥质灰陶。泥胎纯净,胎色青灰,砖体致密。莲蓬呈凸台状,内饰九个莲籽状纹饰,有八个莲瓣,莲瓣外饰两圈凸棱纹和一圈联珠纹,四边框内饰联珠纹,框内四角处饰动物纹。边框宽3.5-4.5厘米。长32.5、厚5厘米(图三〇,1)。

图三〇 砖拓本

1.Ⅰ式莲花纹方砖(TN02W19④a:30) 2.Ⅱ式莲花纹方砖(TN03W19④a:8) 3、6.砖雕(TN04W18J3:8、TN05W21H41:2) 4、5.长方形空心砖(TN03W18④a:5、TN02W19④a:10)

Ⅱ式:一件(TN03W19④a:8)。莲花纹。泥质灰陶。泥胎较纯净,胎色青灰,砖体致密。纹饰四边框内饰联珠纹,框内四角处饰花纹。背面为素面,不平整。边框宽3.7-5.2厘米。长32.5、厚4.5厘米(图三〇,2;图三一,1)。

图三一 山西太原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出土陶质遗物

B型:二百零七件。正面素面,背面绳纹。TN03W20④a:23,泥质灰陶。背面饰竖向绳纹,其余均为素面。绳纹较粗,绳径0.3-0.5厘米。边长34、厚5厘米。

空心砖三件。长方形。TN03W18④a:5,残。泥质灰陶。胎质细腻,胎体致密。砖表面青掍,背面较不平整。砖表面篆书“大齐……元年……”。残长15.5、残宽11.4、厚5厘米(图三〇,4)。TN02W19④a:10,残。泥质灰陶。胎质细腻,胎体致密。砖面青掍,背面较不平整。模印较深,正面主题纹饰残存方形四叶变形忍冬纹、圆形同心弦纹,边框饰有穿壁交龙纹。残长15.7、残宽12.2、厚5.5-6厘米(图三〇,5)。

砖雕六件。TN04W18J3:8,须弥座残块。泥质灰陶。胎质细腻,胎体致密。砖侧饰有莲花纹,背面较平整。残长18、残宽15.5、厚5厘米(图三〇,3)。TN02W19④a:32,泥质灰陶。模制。胎质较细,侧面及背面残留白灰。正面高浮雕托神,侧面和背面为素面。托神肩扛和右手撑物,左手撑地,呈负重盘坐状,面目狞厉,上身赤裸,遒劲有力。身披飘带,腰系带结,下身着长裙,足穿长靴。长17、宽11、高18.2厘米(图三二,6;图三一,2)。TN05W21H41:2,残。泥质灰陶。模制。胎质细腻。正面弧形边框内饰高浮雕仕女,背面光素。仕女双手持拍板,作鼓乐状,头梳半翻髻,面容丰腴,细目,高鼻,小嘴,长耳。上身内着圆领短衫,外套右衽宽袖短衣,腰间束带。残高11厘米(图三〇,6;图三二,9)。

图三二 出土遗物

1、2.脊兽(TN04W21④a:4、TN04W18J3:1) 3-5、7、8.蹲兽(TN05W20④a:3、TN01W20④a:7、TS01W20④a:7、TS02W19④:25、TS01W19H85:1) 6、9.砖雕(TN02W19④:32、TN05W21H41:2)

5.脊兽 八百九十五件。TN04W21④a:4,残。泥质灰陶。龙首,上昂,口大张,舌上翘,牙外露,怒目圆睁,三角形鼻,两侧饰鼻孔,迂曲形眉,扇形耳,饰三条凹槽,唇下饰弧状须。下部呈板瓦状。残长34.6、宽21.3、高26.1厘米(图三二,1;图三一,3)。TN04W18J3:1,泥质灰陶。表面青掍,龙首,上昂,口大张,舌内卷,牙外露,怒目圆睁,三角形鼻,两侧饰鼻孔,迂曲形眉,扇形耳,饰有四条弧形凹槽,唇下饰弧状须。下部呈板瓦状。残长34.2、宽24、高27厘米(图三二,2;图三一,4)。

6.蹲兽 五件。TN05W20④a:3,残存头部。泥质灰陶。高额,竖耳,“八”字形粗眉,凸眼环瞳,卷鬓,龙脊,腿前曲于脸侧,爪三指。筒瓦内侧饰布纹。残长18、宽14厘米(图三二,3)。TN01W20④a:7,残存头部。泥质灰陶。鸟首,弧形长眉,凸眼环瞳,口含宝珠,尖喙,嘴角饰扇形羽,颈部饰凹槽以表示羽毛。残高21.3厘米(图三二,4;图三一,6)。TS01W20④a:7,嘴部残。泥质灰陶。高额,竖耳,“八”字形粗眉,小长方形鼻,凸眼环瞳,卷鬓,龙脊,前腿残,后腿刚劲有力。筒瓦内侧饰布纹,有白灰痕迹。残高21厘米(图三二,5;图三一,5)。TS02W19④a:25,泥质灰陶。筒瓦形,一端龙脊,两侧饰数道弧形凹槽。筒瓦内侧饰布纹,残存白灰和一小块板瓦作为隔挡。长36.5、宽16厘米(图三二,7)。TS01W19H85:1,残存头部,泥质灰陶。青掍,鸟首,弧形眉,凸眼环瞳,尖喙,嘴角饰凹槽以表示羽毛。残高14.6厘米(图三二,8)。

7.石质建筑构件 三百九十件。有狮子、莲花底座等。

石雕狮子二百四十七件。青石。高浮雕纹饰。TS01W19H85:2,残,存底座和下半身。狮子作蹲状。底座前部残存两爪,背部饰有结带,底座四周饰花卉纹。残高18.3、宽17.2、底座厚4.3厘米(图三三,1)。TN05W19④a:13,残。狮子作蹲状。颈部饰铃铛,背部饰结带。残长18、残高20.7厘米(图三三,2)。TS02W19④a:18,残。狮子作蹲状。怒目圆睁,长眉,贝形耳立于眉后,獠牙外露,脑后鬃毛披覆。颈部饰璎珞,背部饰结带。残长18、残高19.7厘米(图三三,3;图三四,1)。TN04W18J3:4,残存头部。怒目圆睁,长眉。残长9.7、残高4.5厘米。TN05W20④a:10,残。狮子作蹲状。怒目圆睁,长卷眉,贝形耳立于眉后,脑后鬃毛披覆,三角形鼻,口中含一残爪,颈部饰铃铛。残长15.71、残高18.2厘米(图三三,4;图三四,2)。TN05W20④a:19,残。狮子作伏状。回首,怒目圆睁,长眉,有爪覆于左耳,贝形右耳立于眉后,脑后鬃毛披覆。残长13.7、残高9.5厘米。TS01W19H85:5,残。呈卧状。眼睛圆睁,口微张,牙外露,左耳立,右耳塌。残长为13.6、残高7.2厘米。TN04W18J3:3,残,仅存头、颈部。眼睛圆睁,口大张,獠牙外露,双耳直立于脑上,脑后鬃毛披覆。残长9.8、残高5.7厘米。TS01W19H85:6,残存头部。眼睛圆睁,长眉。残长6.5、残高5.1厘米。TS02W19④a:10,残存头部。怒目圆睁,长卷眉,贝形耳立于眉后,三角形鼻,口大张,牙外露,脑后鬃毛披覆。残长8.8、残高6.1厘米。TN02W19H83:9,残。狮子作伏状。怒目圆睁,长眉,贝形耳立于眉后,口微张,脑后鬃毛披覆。残长10.8、残高6.6厘米。TS04W19④a:11,残。大狮戏小狮。大狮残,颈部系铃铛,一爪扶小狮背部。小狮作回首蹲坐状,眼睛圆睁,长眉,贝形耳立于眉后,脑后鬃毛披覆。狮下有底座。残高29.5厘米(图三三,5;图三四,3)。

图三三 出土石雕狮子

1.TS01W19H85:2 2.TN05W19④a:13 3.TS02W19④a:18 4.TN05W20④a:10 5.TS04W19④a:11

图三四 山西太原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出土石雕

石雕莲花底座五件。双层莲花底座,中部收束,底部为方座,四角削平,下部覆宝装复瓣莲花纹,上部饰仰莲莲花瓣。TN04W19④a:11,残。覆盘形。浮雕覆莲纹,莲瓣上饰三条凹槽,内底凿空。残长21.3、残高8厘米(图三五,1)。TS01W19H85:3,残。中间饰卷草纹。顶部残留一兽爪。残宽22、高12.6厘米(图三五,2;图三六,1)。TN02W19④a:11,残。中间饰联珠纹。残宽18.4、残高11.9厘米(图三五,3;图三四,4)。TS01W19H85:4,残。中间饰联珠纹。顶部残留两兽爪。残宽15.2、高12.8厘米(图三五,4;图三四,5)。TN04W19④a:9,残。中间饰联珠纹。顶部残留一兽爪。残宽10.2、残高12.1厘米(图三五,5)。

图三五 出土石雕

1-5.莲花底座(TN04W19④a:11、TS01W19H85:3、TN02W19④a:11、TS01W19H85:4、TN04W19④a:9) 6-13.残件(TN02W19H83:8、TN02W19④a:22、TN05W18H72:2、TN04W21H44:2、TN05W20④a:18、TS02W19④a:5、TS03W18H94:1、TN02W19④a:9)

图三六 山西太原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出土遗物

8.石雕残件 九十件。青石。高浮雕。TN02W19④a:24,残。表面浮雕部分龙身,身下饰一爪,爪旁饰卷云纹。残长14.5、残宽12.1、残高5.1厘米。TN02W19④a:22,残。圆柱形。浮雕花卉纹,阴线雕刻花蕊和叶蔓。残长13.6、残宽10.8厘米(图三五,7)。TS02W19④a:5,残。表面浮雕卷云纹,有一道长条状栏边,背面有粗糙的凿痕。残长18、残宽14.3、残高5厘米(图三五,11;图三六,2)。TN04W21H44:2,残。表面浮雕部分龙身,身下浮雕一残爪。残长13.4、残宽8.5、残高4.2厘米(图三五,9;图三六,3)。TN05W20④a:18,残。表面浮雕龙首、龙身。残长10.4、残宽7.4、残高14厘米(图三五,10)。TN05W18H72:2,残。浮雕鸟纹,作展翅飞翔状,饰四层羽毛。残宽18、残高12.1厘米(图三五,8;图三六,4)。TS03W18H94:1,残。表面上端浮雕两儿童水中嬉戏,其中一儿童手抓一鱼,另一儿童手握其发髻,下端有一长条状栏边。背面有粗糙的凿痕。残长17厘米(图三五,12;图三六,5)。TN02W19④a:9,残。表面上端浮雕一条龙爪,下端浮雕卷云纹。残长14.7厘米(图三五,13)。TN02W19H83:8,残。圆柱形,浮雕花卉纹,阴线雕刻花蕊和叶蔓。残长18、残宽13.8厘米(图三五,6)。

9.残碑 五十四块。包括2014年探沟发掘时出土二十七块和本次发掘时出土二十七块。

TS01W21H52:1为砂岩,其余为石灰岩。

TG1097H79:17,残。为原碑之上部,碑边角磨平呈菱形状,一边空白且粗糙并有明显凿刻痕迹,一边刻字且光滑平整,字距边2.3厘米。残长6.5、残宽10.3、残厚6厘米(图三七,1)。字残存三列,共四字,整字三个,楷书:“分□」事」新。”

TN01W20④a:17,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5.4、残宽10.3、残厚4.5厘米(图三七,2)。字残存二列,共七字,整字七个,楷书:“学古帝」造天王堂。”

TN01W20④a:20,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23.6、残宽19.5、残厚4.8厘米(图三七,3)。字残存六列,共二十四字,整字十五个,楷书:“□□□」上每□」谟其孰能与」行□□宇寻下」□□□独存」□及。”

TN01W20④a:9残。为原碑之上部,碑边角磨平呈菱形状,一边空白且粗糙并有明显凿刻痕迹,一边刻字且光滑平整,字距边2.5厘米。残长8.8、残宽23.6、残厚4.1厘米(图三七,4)。字残存五列,共六字,整字五个,楷书:“其」著□」扆临」于」远”。

TN01W20④a:6,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8.5、残宽18.2、残厚4.1厘米(图三七,5)。字残存二列,共八字,整字五个,行书:“学经内殿」□迦殿内。”

TG1097H79:19,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0、残宽8.5、残厚4.2厘米(图三七,6)。字残存四列,共九字,整字七个,楷书:“□□」□」奕庆盛」门恃险。”

TN01W20④a:31,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9.5、残宽10.2、残厚3.1厘米(图三七,7)。字残存二列,共四字,整字二个,楷书:“□非」特启。”

TN01W20④a:11,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5.7、残宽15.6、残厚9.3厘米(图三七,8)。字残存四列,共十二字,整字八个,楷书:“是专□」□居率遵」□金地披」□宁。”

TN01W20④a:15,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3.5、残宽14.8、残厚6.5厘米(图三七,9)。字残存五列,共十八字,整字十三个,行书:“□□」□作」□作头张」音作头孟」□汉作头何」头郝□。”

TN01W20④a:12,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20.8、残宽10.5、残厚6厘米(图三七,10)。字残存二列,共六字,整字三个,楷书:“□一□」皇之□。”

TN01W20④a:10,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21.2、残宽15.5、残厚11.9厘米(图三七,11)。字残存四列,共十七字,整字十二个,楷书:“□哉」□而九功序□」圣谟开国」围之垒□」□。”

TG1097H79:2,残。为原碑之右边部分,碑面光滑平整,碑边角磨平呈菱形状,一边空白一边刻字,字距边1厘米。残长9.5、残宽7、残厚7.2厘米(图三七,12)。字残存一行,共一字,楷书:“勅。”

TN01W20④a:22,残。为原碑之左边部分,碑面光滑平整,碑边角磨平呈菱形,一边空白一边刻字,字距边1.5厘米。残长10.1、残宽8.3、残厚10.2厘米(图三七,13)。字残存一列,共三字,整字二个,楷书:“□篆额。”

TS01W21H52:1,残。碑面磨损严重。残长25.7、残宽13.1、残厚4.1厘米(图三七,14)。字残存四列,共二十七字,整字二十二个,行书:“善之祥兼固□」□即隋之晋阳宫□」□特命良工塑北方」雄翼也武皇。”

TN01W20④a:21,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2.9、残宽11.8、残厚4厘米(图三七,15)。字残存二列,共四字,整字四个,行书:“官张」前西。”

TN01W20④a:5,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20、残宽16.7、残厚4.7厘米(图三七,16)。字残存二列,共七字,整字七个,行书:“监写金银」装经藏。”

TN01W20④a:30,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4.5、残宽10.5、残厚3.6厘米(图三七,17)。字残存二列,共四字,整字四个,楷书:“称大」一月。”

TG1097H79:5,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1、残宽11.5、残厚4厘米(图三七,18)。字残存二列,共四字,整字三个,楷书:“攀(三)」德(五)”。

TN01W20④a:7,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4.7、残宽14、残厚11.6厘米(图三七,19)。字残存四列,共九字,整字六个,楷书:“□」殿塑释」□仪相」□□。”

TN01W20④a:49,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7、残宽4.6、残厚2厘米(图三七,20)。字残存一列,共二字,整字一个,楷书:“往者。”

TN02W19H83:11,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8.1、残宽7.4、残厚5.5厘米(图三七,21)。字残存一列,共三字,整字三个,行书:“钊习下。”

TG1097H79:23,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6.5、残宽7.8、残厚4厘米(图三七,22)。字残存二列,共八字,整字六个,楷书:“□翼翼都」□安流散。”

TN01W20④a:16,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1.6、残宽12、残厚11.7厘米(图三七,23)。字残存四列,共十四字,整字九个,行书:“□□」□诲下四□」□下一十一」□。”

TN04W19④a:6,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9.1、残宽7.7、残厚4厘米(图三七,24)。字残存二列,共四字,整字四个,楷书:“步尝」重困。”

TN01W20④a:41,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7.3、残宽7.8、残厚4.4厘米(图三七,25)。字残存一行,共二字,整字一个,楷书:“左□。”

TG1097H79:8,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4.5、残宽13、残厚8.5厘米(图三七,26)。字残存四列,共五字,整字三个,楷书:“西堂」若」根」□。”

TN01W20④a:13,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5、残宽23.6、残厚6厘米(图三七,27)。字残存三列,共八字,整字三个,楷书:“变即智」□塞其」轩□”。

TN01W20④a:24,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3.5、残宽6.8、残厚6.3厘米(图三七,28)。字残存三列,共七字,整字六个,行书:“头任」□作头」头赵。”

TN02W19H83:22,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2.2、残宽10.4、残厚7.4厘米(图三七,29)。字残存三列,共四字,整字二个,楷书:“际」为□」□。”

TN03W21④a:1,残。为原石碑之上部分,碑面光滑平整,碑边角磨平呈菱形状,一边空白一边刻字,字距边2厘米。残长6.6、残宽7.8、残厚4.4厘米(图三七,30)。字残存二列,共二字,整字一个,楷书:“□」禁。”

TN01W20④a:3,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30.4、残宽25.3、残厚8.3厘米(图三七,31)。字残存一列,共十一字,整字十一个,行书:“念法华经习上生业勘银字。”

TG1097H79:14,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7.3、残宽7、残厚8厘米(图三七,32)。字残存二列,共三字,整字二个,楷书:“□」诸苦。”

TN01W20④a:61,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7.7、残宽6.7、残厚7.4厘米(图三七,33)。字残存二列,共三字,整字二个,行书:“作头」□。”

TG1097H79:27,残。碑面光滑平整,略有磨损。残长6.3、残宽8.7、残厚5.3厘米(图三七,34)。字残存二列,共二字,整字一个,楷书:“院」物。”

TG1097H79:26,残。碑面光滑平整,略有磨损。残长3.9、残宽4、残厚1.4厘米(图三七,35)。字残存一列,共一字,整字一个,楷书:“造。”

TN01W20④a:32,残。碑面光滑平整,略有磨损。残长10.2、残宽9.7、残厚4.5厘米(图三七,36)。字残存三列,共六字,整字三个,楷书:“□」安罗」□题□。”

TG1097H79:20,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6.2、残宽6.5、残厚5.5厘米(图三七,37)。字残存二列,共五字,整字二个,楷书:“□法□」深□。”

TG1097H79:4,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7.5、残宽8.5、残厚3.7厘米(图三七,38)。字残存二列,共三字,整字一个,楷书:“□」辟生。”

TG1097H79:6,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0、残宽8.3、残厚11.5厘米(图三七,39)。字残存二列,共五字,整字二个,楷书:“□事」□荡□。”

TN01W20④a:23,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9.6、残宽9.8、残厚11.3厘米(图三七,40)。字残存三列,共七字,整字三个,楷书:“□□」两堂偶」□□。”

TG1097H79:25,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4、残宽6.7、残厚4.6厘米(图三七,41)。字残存一行,共二字,整字一个,行书:“王□。”

TN01W20④a:8,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8.1、残宽14.4、残厚8.9厘米(图三七,42)。字残存二列,共四字,整字三个,楷书:“最□」逈息。”

TN01W20④a:44,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0.3、残宽8.4、残厚8.1厘米(图三七,43)。字残存二列,共三字,整字二个,楷书:“□」痛之。”

TN01W20④a:43,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3.5、残宽5.9、残厚7厘米(图三七,44)。字残存二列,共二字,整字一个,楷书:“不」□。”

TN01W20④a:62,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5.8、残宽8.9、残厚6.7厘米(图三七,45)。字残存一列,共一字,楷书:“成。”

TS01W19H85:7,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8.6、残宽14、残厚4.4厘米(图三七,46)。字残存三列,共五字,整字二个,楷书:“□」因听」岁寒。”

TG1097H79:21,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5.5、残宽7.5、残厚5.6厘米(图三七,47)。字残存一列,共二字,整字一个,楷书:“巍□。”

TN01W20④a:28,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10.3、残宽10.9、残厚6.5厘米(图三七,48)。字残存二列,共六字,整字三个,楷书:“就之□」其功必。”

TN01W20④a:48,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7.2、残宽7.6、残厚6.5厘米(图三七,49)。字残存一列,共一字,整字一个,楷书字体:“堑。”

TG1097H79:22,残。为原碑之下部,碑边角磨平呈菱形状,一边空白且粗糙并有明显凿刻痕迹,一边刻字且光滑平整,字距边3厘米。残长6.5、残宽9、残厚6.7厘米(图三七,50)。字残存二列,共二字,整字一个,楷书:“隆」□。”

TN01W20④a:40,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6、残宽7、残厚6.9厘米(图三七,51)。字残存二列,共三字,整字二个,楷书:“□」虽天。”

TN02W19H83:12,残。碑面光滑平整,略有磨损。残长13.5、残宽7.8、残厚9.8厘米(图三七,52)。字残存二列,共八字,整字四个,楷书:“□于时□」□为永图。”

TN01W20④a:52,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8.5、残宽10.5、残厚6.7厘米(图三七,53)。字残存三列,共五字,整字一个,楷书:“□」今□□」以。”

TN01W20④a:34,残。碑面光滑平整。残长8.7、残宽11.8、残厚4.3厘米(图三七,54)。字残存二列,共五字,整字二个,行书:“□」作头」□宋。”

图三七 残碑拓本

1.TG1097H79:17、2.TN01W20④a:17、3.TN01W20④a:20、4.TN01W20④a:9、5.TN01W20④a:6、6.TG1097H79:19、7.TN01W20④a:31、8.TN01W20④a:11、9.TN01W20④a:15、10.TN01W20④a:12、11.TN01W20④a:10、12.TG1097H79:2、13.TN01W20④a:22、14.TS01W21H52:1、15.TN01W20④a:21、16.TN01W20④a:5、17.TN01W20④a:30、18.TG1097H79:5、19.TN01W20④a:7、20.TN01W20④a:49、21.TN02W19H83:11、22.TG1097H79:23、23.TN01W20④a:16、24.TN04W19④a:6、25.TN01W20④a:41、26.TG1097H79:8、27.TN01W20④a:13、28.TN01W20④a:24、29.TN02W19H83:22、30.TN03W21④a:1、31.TN01W20④a:3、32.TG1097H79:14、33.TN01W20④a:61、34.TG1097H79:27、35.TG1097H79:26、36.TN01W20④a:32、37.TG1097H79:20、38.TG1097H79:4、39.TG1097H79:6、40.TN01W20④a:23、41.TG1097H79:25、42.TN01W20④a:8、43.TN01W20④a:44、44.TN01W20④a:43、45.TN01W20④a:62、46.TS01W19H85:7、47.TG1097H79:21、48.TN01W20④a:28、49.TN01W20④a:48、50.TG1097H79:22、51.TN01W20④a:40、52.TN02W19H83:12、53.TN01W20④a:52、54.TN01W20④a:34

10.经幢 四件。TN02W19H83:20,残。经幢残存五面,碑面光滑平整,磨损较为严重。残宽22.1、残高16.3厘米(图三八,1)。字残存十七列,共六十一字,整字四十六个,楷书:“□」惹野」□哩缚」怛缚□」缚怛他□‖冒□野□」瑟姹曩地瑟‖灭□」唵阿目佉吠噜」□钵罗韈多‖破地」阿瑟吒始底□」曩缚婆细□‖衣」莫三满多」罗吒憾□‖□娜贺娜。”TN02W19H83:10,残。经幢残存二面,碑面光滑平整,略有磨损。残宽13.81、残高11.7厘米(图三八,2)。字残存四列,共二十字,整字十五个,楷书,细体字疑是后刻。释文如下:“卫上将军」次丙子朔」户人之实封三百」真言日曩‖□。”TN01W20④a:14,残。经幢残存二面,为原经幢的下边部分,碑面光滑平整,有磨损。残宽13.8、残高10.2厘米(图三八,3)。字残存三列,共九字,整字九个,楷书:“鬼趣」是果」离怖畏如来。”TN05W21H41:1,残。经幢残存三面,为原经幢之下部,碑面光滑平整,磨损严重。残宽22.5、残高22厘米(图三八,4)。字残存八列,共三十二字,整字二十六个,楷书,粗体字疑是后刻:“婆(去)吠□(九)娑缚」甲申建造‖□检校□大内」庚申日建立」承‖布□迦哆」真言日」予(引)。”

图三八 经幢拓本

1.TN02W19H83:20、2.TN02W19H83:10、3.TN01W20④a:14、4.TN05W21H41:1

11.刻经碑 一件(TG4004④a:1)。《金刚经》碑,残。字残存三十八列,共一千一百六十三字,整字一千零十个,楷书。碑面光滑平整,有部分字被凿去。残长66、残宽84.5(图三九)。释文如下:

足已敷坐而坐时长」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子善女人□阿□多罗」□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度者何」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来言说章」□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何况非法须菩提于意□何如来得阿䅶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何以故须阤□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须阤□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阤含能作是念我得」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其心须菩提辟如有人身如须□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尒时须菩提闻说是经□解义趣□□」相□□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诸相则名诸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不畏当知是人甚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枝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应住声香味触□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是故佛说□□心不□色布施」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入□□无□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身布施□□□□□□□□等身布施后□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成就□□□不可□□」□世闻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过□」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即非一切法是故□一切法须菩提辟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所有众生若千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复次须菩提是□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多罗三藐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提凡□者如来说□非□□□□□于意云何□□□」

图三九 《金刚经》碑拓本(TG4004④a:1)

(二)生活器具

1.陶器 三千七百八十六件。有盆、罐、瓮、钵、碗、盘、塑像。

一百九十四件。根据口沿特征不同,可分五型。

A型:一百七十五件。平折沿。根据口沿宽窄不同,可分二式。

Ⅰ式:一百一十九件。宽沿。TS01W17④a:5,泥质灰陶。尖唇,口沿外缘上翘,平底。口下饰一周瓦棱纹,内腹饰数周暗弦纹,外壁饰瓦棱纹。口径28.6、底径15、高8.1、厚0.6-0.8厘米(图四〇,1)。

图四〇 出土陶器

1.A型Ⅰ式盆(TS01W17④a:5) 2.A型Ⅱ式盆(TN05W19④a:3) 3.B型盆(TN05W20④a:4) 4.E型盆(TS04W19④a:2) 5.C型盆(TN02W19④a:2) 6.D型盆(TN05W20④a:13) 7.C型罐(TS04W19④a:4) 8.A型罐(TN03W21③:4) 9、10.碗(TN05W18H71:1、TN05W18H71:2) 11、12.B型罐(TN03W21③:2、TN05W19H75:1) 13、15.钵(TN02W21③:2、TS01W17④a:4) 14.瓮(TN05W18H71:4) 16.盘(TN02W19④a:6)

Ⅱ式:五十六件。窄沿。TN05W19④a:3,口沿残片。泥质灰陶。尖唇。内壁及口沿磨光并饰有暗弦纹。残长19.1、残高6、厚0.5-0.6厘米(图四〇,2)。

B型:三件。侈口卷沿。TN05W20④a:4,口沿残片。泥质灰陶。方唇。内腹饰数周暗弦纹。残长22.3、残高11.2、厚0.7-0.9厘米(图四〇,3)。

C型:四件。敛口卷沿。TN02W19④a:2,口沿残片。泥质灰陶。圆唇,鼓腹。残长13.5、残高5.5、厚0.5-0.7厘米(图四〇,5)。

D型:十一件。花口。TN05W20④a:13,口沿残片。泥质灰陶。折沿。残长12.5、残高6、厚0.5-0.8厘米(图四〇,6)。

E型:一件(TS04W19④a:2)。残。泥质灰陶。圆唇,敛口,双沿,斜腹,平底。高7.5、厚0.6-1.2厘米(图四〇,4)。

一百一十三件。根据口部和颈部特征不同,可分三型。

A型:九十九件。平沿,长颈。TN03W21③:4,方唇,侈口,圆腹。外壁及口沿饰暗弦纹。口径9、底径4.2、高17、厚0.6-0.7厘米(图四〇,8)。

B型:十三件。侈口,束颈,鼓腹,平底微凹。TN03W21③:2,泥质灰陶。外壁磨光并饰有暗弦纹。口径7.7、底径4.8、高12、厚0.5-0.6厘米(图四〇,11)。TN05W19H75:1,泥质灰陶。外壁磨光并饰有暗弦纹。口径8、底径7、高11.2、厚0.4-0.5厘米(图四〇,12)。

C型:一件(TS04W19④a:4)。残。泥质灰陶。敛口。残长7、残高2.1、厚0.4-0.6厘米(图四〇,7)。

六十八件。TN05W18H71:4,残。泥质灰陶。圆唇,无领,斜弧腹。残高14.6、厚0.7-1厘米(图四〇,14)。

十二件。泥质灰陶。圆唇,内折沿,沿上有一周凹槽,斜腹,平底。TN02W21③:2,斜弧腹。口径12.8、底径4.8、高5.5、厚0.5-0.7厘米(图四〇,13)。TS01W17④a:4,口径24、底径19.8、高10、厚0.5-0.8厘米(图四〇,15)。

二件。泥质灰陶。圆唇,深腹饼形足,足心微凹。TN05W18H71:1,敞口,斜腹。口径9、底径3、高3.2、厚0.3-0.5厘米(图四〇,9)。TN05W18H71:2,敞口,弧腹。口径8.6、底径3.2、高3.5、厚0.5-0.7厘米(图四〇,10)。

二件。TN02W19④a:6,泥质灰陶。直口,斜腹。外壁饰有数组暗弦纹。口径23.2、底径16.6、高3.1、厚0.6-0.8厘米(图四〇,16)。

雕塑二件。残存头部。泥质灰陶。TN04W19④a:1,高额、粗壮竖眉,怒目隆鼻,宽嘴,长耳。残高6.7厘米(图四一,1;图三六,6)。TN04W19④a:5,戴兜鍪,粗眉,怒目,高鼻,宽嘴。残高7厘米(图四一,2)。

图四一 出土遗物

1、2.陶塑(TN04W19④a:1、TN04W19④a:5) 3.瓷塑(TN05W21③:3) 4.瓷壶(TN04W21④a:12)

2.瓷器 一千零七十六件,可分型式的有二十五件。有碗、盘、盒、钵、杯、壶、瓷塑等。

十五件。根据釉色不同,分为四型。

A型:九件。白釉。根据足部特征不同,分为二式。

Ⅰ式:一件(TS02W16H23:1)。饼形足。青灰色胎,胎质较细。釉色白中泛灰。内腹施满釉,外腹施釉不到底。圆唇,侈口,斜弧腹。口径14、底径7、高4.6、厚0.5-0.8厘米(图四二,1)。

图四二 出土遗物

1.A型Ⅰ式瓷碗(TS02W16H23:1) 2-7.A型Ⅱ式瓷碗(TN03W19H80:2、TS05W16④a:3、TS01W17④a:3、TN04W21③:10、TN04W20④a:2、TS05W16④a:2) 8.B型瓷碗(TS05W16H34:1) 9-11.C型瓷碗(TN05W19④a:2、TN03W19④a:3、TS04W19④a:1) 12、14、15.瓷盘(TN05W21③:1、TN03W21③:1、TN05W21③:2) 13.D型瓷碗(TN04W20④a:1) 16-17.瓷盒(TN03W19④a:4、TN03W19④a:5) 18-19.瓷钵(TN03W18H6:1、TN03W21③:3) 20.瓷杯(TS01W17④a:1) 21.A型低温釉陶碗(TS05W16H34:2) 22.B型低温釉陶碗(TS01W17④a:2)

Ⅱ式:八件。圈足。TN03W19④a:1,残。白色胎,胎质较细。釉色白中泛灰。圈足较高,足底刻有“晋”字。底径8、厚0.3厘米。TN03W19H80:2,胎色浅白,胎质较细。施满釉,釉色白中泛黄。尖圆唇,敞口,斜弧腹,圈足较高。口径18、底径5.6、高7.8、厚0.3-0.5厘米(图四二,2;图四三,1)。TS05W16④a:3,白色胎,胎质较细。施满釉,釉色白中泛黄。圆唇,敞口,斜弧腹,圈足较高。口径20、底径8.2、高7.6、厚0.5-0.6厘米(图四二,3)。TS01W17④a:3,白色胎,胎质较细。施满釉,釉色白中泛灰。圆唇,卷沿,敞口,弧腹,外腹部中间饰两条弦纹,圈足较高,足心微凸。口径12.3、底径5.3、高4.5、厚0.4-0.6厘米(图四二,4)。TN04W21③:10,胎质较细。施满釉,釉色白中泛灰。圆唇,敞口,口缘呈葵口状,斜弧腹,圈足较高。口径20、底径8.5、高7.2、厚0.3-0.6厘米(图四二,5)。TN04W20④a:2,青灰色胎,胎质较细。内腹施满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釉色白中泛灰。尖圆唇,直口,斜弧腹。口径12.2、底径9.9、高5、厚0.3-0.4厘米(图四二,6)。TS05W16④a:1,青灰色胎,胎质较细。内腹施满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釉色白中泛灰。尖唇,敞口,弧腹,足心微凸。口径12.4、底径4.8、高4.2、厚0.4-0.6厘米。TS05W16④a:2,灰白色胎,胎质较细。施满釉,釉色白中泛灰。圆唇,敞口,卷沿,斜弧腹,足心微凸。口径11.4、底径5.2、高3.6、厚0.4-0.5厘米(图四二,7)。

图四三 山西太原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出土瓷器

B型:二件。双色釉。黄白色胎,胎质较粗,含有少量的砂砾。圆唇,敞口,弧腹,饼形足。TN05W18H71:3,内腹至口沿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黄。外腹至底足施青灰褐色釉。口径12.5、底径5.9、高4.5、厚0.5-0.7厘米(图四三,2)。TS05W16H34:1,内腹至口沿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黄。外腹至底足施酱釉。口径12.6、底径6.6、高3.8、厚0.4-0.6厘米(图四二,8)。

C型:三件。酱釉。圆唇,敞口,斜弧腹,平底。TN05W19④a:2,胎色发黑,胎质较粗,含有少量砂砾。内腹施酱釉,外腹施酱釉不到底。口径11.2、底径4.8、高3.4、厚0.4-0.6厘米(图四二,9;图四三,3)。TN03W19④a:3,黄白色胎,胎质较细。内腹施酱釉,外腹施酱釉不到底。高3.1、厚0.5-0.7厘米(图四二,10)。TS04W19④a:1,黄白色胎,胎质较细。内腹至口沿施酱釉,外腹施酱釉不到底。口径13.5、底径6.5、高3.5、厚0.5厘米(图四二,11)。

D型:一件(TN04W20④a:1)。青绿釉。青灰色胎,胎质细腻。施满釉。尖圆唇,侈口,斜弧腹,圈足,圈足外撇。口缘作五花瓣形,外腹上部与花瓣口对应处有五个竖向压痕,碗内腹沿花瓣口凸起五条直棱,碗心较平。口径21、底径8.5、高8.2、厚0.4-0.6厘米(图四二,13;图四三,4)。

三件。TN05W21③:1,黄白色胎,胎质较细。施满釉,釉色白中泛黄。尖圆唇,圆口,口微敞,浅腹微曲,盘内底较缓平,圈足,圈足较高。盘身为圆花口,五瓣。口径15、底径6.3、高3.8、厚0.2-0.5厘米(图四二,12;图四三,6)。TN05W21③:2,黄白色胎,胎质较细。内腹施满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釉色白中泛黄。尖唇,敞口,盘内底较缓平,有三个支钉痕。口径10.8、底径5.1、高2、厚0.4-0.6厘米(图四二,15)。TN03W21③:1,灰白色胎,胎质较细。施釉不到底。釉色白中泛灰。方唇,敞口,浅腹微曲,盘内底较缓平,圈足,圈足较高,足底有支钉痕。盘身为菱花口,四瓣。口径19.8、底径7.4、高4.6、厚0.4-0.7厘米(图四二,14;图四三,5)。

二件。TN03W19④a:4,残底。白胎,胎质较细。除口沿和足部,其余皆施釉。釉色白中泛青。尖唇,敛口,直腹下收,饼形足。高2.9、厚0.2-0.4厘米(图四二,16)。TN03W19④a:5,残盖。白胎,胎质较细。外腹施白釉至近口处,内腹仅顶部施釉。釉色白中泛青。顶微圜,折肩,直口,尖唇,呈覆浅盘形。口径7.8、高1.8、厚0.4-0.5厘米(图四二,17)。

二件。TN03W18H6:1,灰白胎,胎质较粗。内腹至口沿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黄。外壁施黑褐色釉。尖圆唇,内折沿,敛口,弧腹。口径17.8、底径8、高6.8、厚0.5-0.8厘米(图四二,18)。TN03W21③:3,灰白胎,胎质较细。内腹施满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釉色白中泛灰。尖圆唇,内折沿,敛口,折腹,外壁口沿饰一周锯齿纹。口径15.5、底径7.8、高6.2、厚0.5-0.8厘米(图四二,19;图四三,7)。

一件(TS01W17④a:1)。灰白胎,胎质较细。施满釉。釉色白中泛灰。尖唇,敞口,斜弧腹,圈足,足心微凸,花口五瓣。口径11.2、底径5.5、高6.5、厚0.4-0.6厘米(图四二,20;图四三,8)。

一件(TN04W21④a:12)。白胎。釉面肥润,釉色白中泛青。口部、流部、左侧下部和柄部均已缺失。壶体为童子端坐状。身穿右袒对襟宽袖长袍,衣褶清晰可见、层次分明,背后饰结带。头戴莲花形束冠,冠下饰发簪,发丝清晰分明。童子五官端正,双目微闭,鼻梁高挺,口微张,唇较厚,脸颊丰满,神态自若。童子冠部为壶口,身体中空为壶腹,背部有残柄。壶高23.5、宽10.8厘米(图四一,4;图四四,1)。

图四四 山西太原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出土遗物

塑像一件(TN05W21③:3)。残。灰白胎,釉色白中泛青。二人作相扑状,屈膝半蹲,勾头抱腿。腰间和胯下着条状布带,背部、胳膊缠绑带。残高4.5厘米(图四一,3;图四四,2)。

3.低温釉陶器 四件。有碗和器物残片。

二件。根据釉色不同,分为二型。

A型:一件(TS05W16H34:2)。黄釉陶。红褐胎,胎质较粗。施满釉。圆唇,敞口,斜弧腹,饼形足,足心微凹。口径17.8、底径7.6、高5.6、厚0.4-0.9厘米(图四二,21;图四四,3)。

B型:一件(TS01W17④a:2)。红褐釉。胎色泛黄,胎质较粗。内腹至口沿施满釉,外壁施釉不到底。圆唇,敞口,斜弧腹,平底。口径10、底径3、高2.5、厚0.3-0.4厘米(图四二,22;图四四,4)。

器物残片二件。TN04W21③:4,红褐胎,胎质较粗。翠绿釉。敞口,折沿,沿上有一圈凹槽,直腹。外壁饰瓦棱纹,腹壁有一圆形穿孔。残长9.7、残高6.7、厚0.5-0.6厘米。TN01W17④a:32,红褐胎,胎质细腻,部分施黄绿釉。饰水波纹。残长8、残宽6、厚1.2-2.2厘米。

(三)其他

钱币二件。开元通宝。TN03W19④a:9,铜质粗劣。铸造工艺较差。钱文不清晰,穿郭较差,背面素面。钱径2.4-2.5、穿径0.6-0.7、郭宽0.2厘米。TN03W17④a:6,铜质优良。铸造工艺考究。钱文清晰、规整,穿郭俱佳,背面素面。钱径2.4-2.5、穿径0.6-0.7、郭宽0.2厘米。

五 结 语

(一)时代

从地层堆积情况来看,二号建筑基址位于第4a层下。第4a层中有较多红烧土颗粒、木炭屑以及大量残破的建筑构件等,为基址废弃时的堆积。出土器物有明显的晚唐五代时期特征,如A型Ⅱ式白釉瓷碗(TN04W21③:10)与扬州城新华中学遗址出土唐代晚期定(邢)窑葵口碗YXH1:20形制相近。D型青绿釉瓷碗(TN04W20④a:1)和扬州城文化宫遗址出土唐代晚期越窑青釉瓷碗YWG4④A:50形制相似。瓷盘(TN05W21③:1)与长沙市郊五代墓出土Ⅰ式瓷碟M42:3及扬州城文化宫遗址出土的唐代晚期定(邢)窑白釉瓷盘YWG4④A:89器型相同。瓷盒(TN03W19④a:4)同隋唐洛阳城宫城南墙出土瓷盒GT707④:10以及唐大明宫太液池遗址出土瓷盒T28M④:36基本一致。瓷壶(TN04W21④a:12)与北京顺义辽开泰二年(1013)净光舍利塔塔基出土的白瓷壶(“童子诵经”壶)相同。基址出土的大量建筑构件在晋阳古城一号建筑基址出土遗物中均能找到相同或相近之器物,B型莲花纹瓦当(TN02W20④a:6)则与太原龙山童子寺遗址所出E型莲花纹瓦当一致。晋阳古城一号建筑基址的年代为晚唐五代时期,龙山童子寺则被认为在中晚唐时期进行了重修。根据地层叠压关系,结合出土遗物,可知该建筑的建造年代不早于晚唐,不晚于宋初。建筑基址中出土的残碑中有“武皇”二字,“武皇”应是指李克用,据此进一步推测此基址的营建时间不早于后唐。结合晋阳城毁灭的相关史实和第4a层中大量红烧土颗粒、木炭屑等情况,二号建筑基址的废弃年代不晚于晋阳古城的毁弃年代,即979年。

(二)性质

二号建筑基址位于晋阳城址西北部,其中轴线方向同晋阳古城西城墙方向大体一致。整个建筑布局规整,周围廊庑环绕,内部各主要殿址间以露道连接,设计紧凑,修建考究。基址内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日用瓷器和精致的石雕建筑构件,表明基址并非普通民居建筑。基址出土的遗物中有带“迦殿”、“天王堂”等字样的残碑、《金刚经》残碑、残经幢等与佛教寺院相关的遗物,其用途应为一处佛教寺院。基址处在晋阳古城的宫城内部,位置显要。出土的带有“晋阳宫”字样残碑表明基址可能是在隋唐晋阳宫旧址上建设的。

二号建筑基址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一号殿、二号殿)为平面方形、面阔三间的建筑,比较山西现存的唐五代时期的三间佛殿有五台南禅寺大殿、平顺天台庵正殿、平顺大云院弥陀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等,这些现存建筑同二号建筑基址内的主体建筑有很多共同之处,如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多为周圈十二根柱,无内柱这样的柱网结构。但从整体规模上看,这些佛殿建筑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规模较大的如南禅寺大殿、大云院弥陀殿、镇国寺万佛殿,其面阔进深都在十米以上,略大于二号建筑基址内的主体建筑。规模较小者如天台庵正殿,进深七米,小于二号建筑基址内的主体建筑。此外,二号建筑基址内的主体建筑均为前后左右四面开门的“十”字殿,这一点与其他的三间佛殿建筑迥然不同,反映出二号建筑基址本身独特性。另外,龟头屋基址的发现,填补了这一时期此类建筑基址的空白。

唐五代佛教寺院建筑的平面布局因现存建筑多为单体建筑而缺乏完整寺院的实例,但可从现存的一些宋代建筑实例及相关的图像文字记载中找到一些参照,如河北正定隆兴寺的平面整体布局具有山门、佛殿、高阁、后殿的空间序列,且周围以游廊环绕。敦煌盛唐以降壁画所绘佛寺都为以回廊环绕的院落布局,如宋代第61窟西壁五台山图中的相关佛寺和晚唐第85窟北壁药师经变的佛寺。二号建筑基址为一南北向纵长方形三进院落布局,这样的平面布局正符合唐代以来佛教寺院的布局特征。唐宋时期较为规整的寺院很可能都是按左、中、右三路轴线铺展其前后院落的。中路为中轴线庭院组群,主要布置三门、佛殿、法堂、方丈室之属;左路为东侧组群,布置斋堂、厨库、客堂之属,也许还包括水陆堂、云水堂等建筑;右路为西侧组群,布置僧堂、寮房、罗汉堂以及转轮藏等建筑。二号建筑基址正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门址、前后两处殿址和三处庭院。三进院落左右对称分布有廊庑和附属殿址。根据遗迹和遗物特征,对建筑内部的功能分区作如下推断:一号殿址和二号殿址是寺院中最重要的建筑。一号和二号廊庑内部都有佛台遗迹,推测曾经也塑有佛像。二号建筑基址的一号庭院内未见出土日用器物,表明这个庭院两侧一、二号廊庑及一号殿址可能为单纯的礼佛场所。而三、五号廊庑见有火烤的痕迹和出有瓷片等遗物,与西侧水井J2相距都不远,因此这两处廊庑可能为斋堂、厨房等。三号殿址磉墩较大,进深也大,不是普通建筑,可能是楼阁式建筑,或为藏经阁。而三号庭院后很可能是法堂、方丈室或还有僧堂、寮房等建筑。由于空间局限或其它原因,二号建筑基址将基本功能建筑浓缩在单一纵列式院内,显得比较紧凑。

另外,建筑基址出土的《金刚经》残碑,从碑文内容看,为当时通行的鸠摩罗什译本。碑文中有些字被故意凿损,可能与灭佛有关,对判断该建筑的废弃年代有一定帮助。

在考古发掘的唐五代佛教寺院基址中,二号建筑基址是目前揭露面积最大、最为完整的寺院基址,该建筑基址的发掘对于研究这一时期寺院的布局有重要的帮助,同时为研究晋阳古城城市布局也有重要的意义。

附记

本次发掘领队为韩炳华,参加发掘的有韩炳华、裴静蓉、牛秀平、石力、赵鹏飞、龙真等,照片由石力拍摄,插图由赵鹏飞绘制。写作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裕群研究员提供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执笔者

韩炳华、石力

END

图文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文名为《山西太原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发掘报告》

刊于《考古学报》2022年03期

此处省略注释

责编 | 静 静

初审 | 石 力

终审 | 郑 媛

来源 | 考古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