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中,提到过一位伟大的建筑师代达罗斯。他流浪到克里特岛上,得到国王米诺斯的收留。由于他精湛的建筑与雕刻水平,他受到了大家广泛的赞誉。后来,思乡心切,想要回归故土。但是,米诺斯国王拒绝放他还乡。
他思来想去,终于想了个主意。他收集了大量的羽毛,用羽毛拼成羽翼,并在末端用蜡封牢。他和儿子伊卡洛斯穿上羽翼,飞上天空,逃离了克里特岛。
在起飞之前,代达罗斯就叮嘱儿子不要飞得太高,离太阳太近。伊卡洛斯太兴奋了,完全忘了父亲的嘱托。他越飞越高,翅膀上的蜡被太阳的高温融化了。结果,他掉进了海里。
第一次看这段故事的时候,我就感到很迷惑:伊卡洛斯的行为太不合常理了,父子俩是在逃难,又不是在游玩,“飞向太阳”这么不要命的行为,是什么坑爹的路数?当这么想的时候,其实我是在猜测伊卡洛斯的行为动机。
最近,我看了一本关于动机的新书——《心理动机》,我正好借机讨论一下伊卡洛斯不理智的行为。
那么,问题来了:伊卡洛斯飞向太阳,他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
1.欲望、需要和动机
我们只看到伊卡洛斯飞向太阳,却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毕竟,人类的心理活动是非常隐蔽的。无论人们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并不能直接显现出来。因此,人们只能观察到对方的外在表现——表情、言语以及动作,从而推测其心理活动。当我们发出“他为什么会这样做”的疑问时,其实是在猜测对方的动机;特别是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常理时,我们更想了解对方的动机。
需要是促使我们行为的根源,而动机是推动我们行为的直接原因。说到需要和动机,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他曾经提出五大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加了两种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
比如,你饿了想要吃东西,也就是说,你产生了进食的生理需要。那么,如果你生活在原始时代,你就会产生猎捕动物或采集野果的动机;如果你生活在现代社会,你就会产生去超市购物或去餐馆用餐的动机。
回顾了需要和动机的关系,我们回过头来阅读《心理动机》一书。这本书的理论架构其实是以史蒂文.赖斯所做的一项调查《我是谁:成就人生的16种基本欲望》为蓝本的。《心理动机》提到赖斯的这篇文章把基本欲望分成16种,并把它们归为三类:人际关系、地位和知识。在某种意义上说,欲望和需要都具有同样的功能,它们支配着人们的动机。由此,安吉拉.阿霍拉提到的三种动机对应着这三类欲望,分别是:
1.对稳定关系的追求,
2.对地位的渴望,
3.对新知识的探索。
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这三类动机对应着马斯洛所说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认知的需要。
2.伊卡洛斯飞向太阳的动机是什么?
我们继续回到伊卡洛斯的故事中来。伊卡洛斯飞向太阳,越飞越高,最后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掉进了海里。
我们看到了他的行为,却不知道他的动机。事实上,行为和动机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这是因为不同的行为可能来自同样的动机,同样的行为可能来自不同的动机。这就导致我们从行为上推断他人的单一动机做法可能是错误的。因此,这个问题只能是讨论题,而不是单选题。
安吉拉.阿霍拉提到人类在年轻时90%以上的行为与人际关系、地位、知识的动机有关。那么,我们借用安吉拉.阿霍拉的动机框架,探讨一下伊卡洛斯行为背后的动机。在这次事件中,伊卡洛斯不存在对地位的需要,因此我们探讨其他两种动机。
第一种情况:人际关系
伊卡洛斯还是个孩子,至多是懵懵懂懂的青少年。如果是陷入甜蜜恋爱的年纪,要么代达罗斯得多准备一副羽翼,要么伊卡洛斯坚决不肯离开克里特岛。但是,这两种情况都不存在,说明对伊卡洛斯来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家庭关系,也就是他与爸爸的关系。
他可能平时不太听父亲的话。父亲指东,他往西;父亲打狗,他撵鸡。于是,带着青少年特有的傲慢,他特别渴望离开自己的父亲,独立生活。于是,他飞向太阳,做出逃离父亲的举动。不过,他由于对工具性能的不熟悉以及对后果的估计不足,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种情况:知识
如同所有的青少年一样,伊卡洛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奇心就是对世间万物的探究之心。代达罗斯说“别去靠近太阳!”伊卡洛斯可能会想“如果靠近太阳会出现危险,靠得多近就没有问题?靠得多近才有问题?”
就像青少年总想探求行为的边界一样,伊卡洛斯也在不停试探行为的边界。他没有直接冲上太阳,而是越飞越高。不过,所有的尝试都能可能失败,他没有预计到失败的后果。当然,就如同青少年的越轨行为一样,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能及时刹车、及时回头。伊卡洛斯想要回头,发现已经晚了。
3.如果你是伊卡洛斯的老爹代达罗斯,你该怎么提前阻止?
由此延伸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你是老爹代达罗斯,你该如何提前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
从根本上说,代达罗斯要建立起权威的父亲形象,对伊卡洛斯产生足够的影响力。更具体地说,伊卡洛斯没有建立起规则意识,很难听从父亲的指令。这一点非常重要,就像许多家长经常抱怨的那样“我说啥,孩子都不听”。他不听你的,纵使你的话真的是为他好,他也不会遵守。
这些年流行的教育理念是“孩子不能太听话,要有自己的主见”,但是,许多人没有看到“太”这个字,认为“孩子不能听话”,结果把自己陷入教育的困局。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家长不应该从一个“要求孩子完全听话”的极端走到另一个“完全放任孩子”的极端,要始终把握好“度”这个字。
1.建立规则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问一个问题:你会听从家长所有的建议吗?
你可能会大笑:我都成年了,又不是妈宝男或妈宝女,为什么都听家长的?你要注意到一个关键点:“你都成年了”。成年意味着你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已经成型,有一套自己的行事规则,你很难受别人的影响。如果伊卡洛斯是成年人,他非要飞向太阳,代达罗斯是很难说服他的。所以,我们说做家长是有时限的,更深层地说,你作为家长的影响力是有时限的。因此,在我们有家长权限的时期内,建立必要的规则意识、引导孩子的思想和言行是必要的。
2.规则就是规则,没有商量的余地。在执行规则时,一些家长总想说服孩子“你听我的,我真的是为你好”。结果,家长苦口婆心说了一大堆,孩子只会出现三种情况:(1)当你是空气,以沉默来抵抗,“你说你的,我做我的”;(2)撒泼打滚,只回一个“不”字;(3)和你一直辩论,企图用各种理由来说服你。
针对每一件小事,孩子都要和你进行一番辩论。无论是你还是孩子,都会陷入情绪失控的状态。家长需要一定的权威性,不需要和孩子说那么多的废话。比如,你规定孩子玩手机的时间是半小时。半小时之后,孩子仍然拿着手机不放。那家长就要说“规矩就是规矩,就需要遵守,没有商量的余地”。
3.规则是所有人的规则,不是孩子一个人的规则。很多时候,孩子不守规矩,是因为不服气。规矩只管着孩子,不管家长,孩子当然不服气。规矩是全家人的规矩,不是某些人必须遵守的;规矩是共同的行为规范,不能有特例。比如,一个孩子偷偷吸烟。妈妈看见了,狠狠批评一顿。结果,爸爸在旁边吞云吐雾。孩子说:“爸爸为什么抽烟就没事?”爸爸振振有词:“一边去。我是大人了,你管得着嘛。小孩子就是不能抽烟。”在这个家庭动力系统中,孩子看到的是两种观点的博弈,看到爸爸的行为就是例外。孩子怎么会听家长的呢?所有人都遵守的是规矩,只有一个人遵守的是限制。
心理动机:激发行动力的底层逻辑
¥29.9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