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绍兴的各种“第一”都是什么?这些第一你知道吗?

原标题:绍兴的各种“第一”都是什么?这些第一你知道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谢云飞

这些事件背后的绍兴故事你知道吗?

众所周知,黄酒因绍兴而名,绍兴因绍兴酒而传。绍兴酒是绍兴的历史传统产业,几乎妇孺皆知;然而,绍兴酒的第一块金牌得主是谁?背后有怎样故事?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

赏余村

朱鹤汀:绍兴酒第一块金牌得主

家住马山街道赏余村南岸的朱成姬,是光绪年间“谦豫萃”酿坊朱鹤汀的裔孙,从他爷爷始,三代人一直生活在这里。他说,清宣统二年(1910),他爷爷生产的“谦豫萃”酒,参加清政府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中国最早的“世博会”)上,曾为绍兴酒获得第一枚金奖,他爷爷是一位被遗忘的绍兴酿酒师。

至今,80岁的朱成姬仍居住在其爷爷留下来的祖居里,祖居建筑,晚清风格,石库门的门斗,中有天井,天井后为二层楼起居室,屋后有花园。他还带着笔者,走访了其爷爷酿坊遗址,如运粮、运酒的河埠头,11间酿酒作坊地,修坛间、堆灰间等等。东西南北,前后左右,笔者目测,方圆有数亩之地,只是村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此处的“前世今生”了。

朱鹤汀孙子朱成姬介绍酿坊遗址

其人其事

“谦豫萃”酿坊主朱鹤汀,别号宋梅居士。流传于世的《谦豫萃酒厂》小册子里,有这位乡贤的小影,面目和善,灰白须发,身态慈祥,精神瞿烁。其序言云,在绍兴县长水乡赏家村(现为马山街道赏余村)的谦豫萃酿坊,“自前清光绪初年始,专以酿酒为业,深得制造奥秘,以故中外赛会,迭获优奖。近年尤不自限,朝夕研究,以期精益求精焉”。

清末民初,谦豫萃酒厂总厂设在绍兴县长水乡赏家村,总发行所设在绍兴城内萧山街中正桥下,分发行所有绍兴县北马山镇上、江苏南京(秦淮河)桃叶渡,还有四处经售处:广东省城油栏门隆昌行、均兴行,广东省城靖海门永兴行、广东省城一德路悦兴行等。当年“谦豫萃”绍兴酒除了当地销售,还专营广东一线,这在绍酒运销史上称为“广装”,由广州可入中国香港及南洋各国。

朱鹤汀像

绍兴酒第一枚金奖

在清朝宣统二年(1910),绍兴马山谦豫萃酒坊酿造的加饭酒和沈永和墨记酒坊酿造的善酿酒代表绍兴酒参加“南洋劝业会”展览,一举获得了清政府颁发的特等金牌,为绍兴酒争得了第一枚金奖。清政府农工商部还颁发“优等文凭”给“谦豫萃”酿坊。

浙江巡按使屈映光题词

之后,有许多贤达显贵纷纷题词褒扬,如1914年10月,浙江巡按使屈映光就为该酿坊亲笔题词:“饮人以和”。酒坊如获至宝,特制作成匾额,悬挂在醒目的地方。

朱成姬说, 1915年,“谦豫萃”又赴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与东浦云集酿坊的“周清酒”,分获金奖和银奖。然而,到1953年时,绍兴县境内的私营酒坊酒厂合并为谦豫萃(东浦镇赏祊酒厂,上世纪六十年,又转产丝绸,即国营东浦绸厂)、国营云集两家酒厂。1958年,又全部并入绍兴鉴湖长春酒厂。二十世纪60年代初,正逢三年困难时期,绍兴仅保留沈永和、云集(东风)和绍兴酒厂这三家。以后,组建地方国营绍兴酿酒总厂。就这样“谦豫萃”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和的历史记忆。

马谟臣:绍兴第一家电话公司

绍兴最早的“电话通讯”设施是谁引进的?估计知道的人并不多,其背后的故事更是鲜为人知。日前,笔者在编纂《马山志》时,走访意外得知其创办人是以马谟臣为代表的马山富商,而马谟臣也是越城区新河弄79号原“马家台门”的主人。

马家台门门头

“马家台门”的主人

家住绍兴越城区新河弄79号,马家台门的一位大妈告诉笔者,她在这个台门已住了40多年了:“这个台门原本是一个姓马的民族资本家的,民国时期,这个民族资本家与人合股投资开办了绍兴第一家电话公司,后又由他儿子接管。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电话公司被公私合营了……”笔者看到,整座老台门坐北朝南,共五进,屋面均系硬山式,阴阳合瓦,每进设天井、厢房,石板铺地,天井置有精美的石花架。

通过查阅史料得知,那位大妈所说的资本家,名叫马谟臣,曾是绍兴当地有名的富商,除了在绍兴经营钱庄外,还在上海、重庆、香港等地开有茶栈。

绍兴著名乡贤、郦学泰斗——浙江大学地理系终身教授陈桥驿先生,曾在他的自传《八十逆旅》一书“序言”中,也写到过这位富商:“……托马谟臣把他(陈祖父)聘到城内的第二县校……正好马此时创办绍兴电话公司,就在公司特辟两间讲究的房子,内室安床供休息,外室置文案供写作,名为‘文牍部’……并且随即为我家装上一架电话,所以我家是全县最早一家有电话的家庭。”

“电话公司”的诞生

笔者在《绍兴市志》第七卷 邮电 第三章 电信 市内电话一节中查到:“清宣统三年(1911),由马谟臣、应丽川、楼映斋等集资5万元(银圆),筹建绍兴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民国元年(1912),经交通部核准在大路上岸(上大路157~177号)开业,有职工20人,50门磁石交换机1部,营业范围为绍兴城区及县属各区……”这就是绍兴最早开办的民办电话公司——绍兴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的诞生时间和地点。

他们创办电话公司出于两个考虑:一是出于营利,因为当时绍兴还没有电话,独此一家,有利可图;二是他们接受近代科学思想的影响,认为绍兴也应该开展此业,解决绍兴电信落后的局面,方便工商群众。首任“电话公司”的经理为应丽川,1926年病故,之后由马谟臣出任经理,刘映斋为董事。1935年马谟臣也因身体原因,召来当时在上海做生意的儿子马世淦接任经理,由鲍亦安任襄理,陈舜宾任稽核,还请朱仲华先生任董事。从那以后,电话公司经理之职,一直由马世淦担任,直至被公私合营。

可见,绍兴人早在100多年前,就用上了通讯电话。

鲍存景:“鲍家小洋楼”

在越城区马山街道东豆姜村,有处“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就是“豆姜鲍氏旧宅群”,即由“鲍氏小洋楼”和“鲍家老宅”两部分组成,系砖木结构中西式建筑。

建造鲍家小洋楼的是豆姜鲍氏第三代鲍德衔。当时,豆姜鲍氏除盐业外,经办多种事业,已经发展到鼎盛时期。到了民国七年(1918),豆姜鲍氏和美商美孚洋行签订煤油总经销合同后,和外商联系明显增多,亟需建一座接待来往国内外客商的建筑。于是,鲍家小洋楼应运而生。民国十年(1921),由豆姜鲍氏“九思堂”族务主持人鲍德衔主持建造,投资10万银圆,历时近二年,由绍兴章积已营造厂承建,包括花园、附房等建筑,原名“饮酒楼”,是族人接待宴请宾客和举办喜庆活动的场所。

鲍氏小洋楼

豆姜鲍氏以盐业起家并致富。鼎盛时,绍兴城里的鲍顺泰酱园、鲍景泰钱庄、鲍顺记烛(煤)油行,马山的“三泰”典当、“同和”油坊,以及杭州的“环湖旅馆”、“义源银楼”……等商业都是鲍氏的产业,当时对促进杭绍等城市的市场繁荣,稳定经济起着一定的作用。

豆姜鲍家,还是一个开明的工商实业主,乐于慈善事业,“冬施棉衣夏施茶”,经常为邻里赤贫户赈济粮食;若穷困人死后无资奠葬,即施舍棺材寿衣…还创办义学“震东小学”,附近几个村的儿童免费入学,受益匪浅。“震东小学”不但设施完善,而且师资优良,与袍渎“敬敷”、孙端“幼新”、高车头“兴贤”,被当时教育公办认为绍兴私立小学的“四柱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各地盐栈先后歇业,豆姜鲍氏率先跳出盐业,开始经营煤油、布匹、餐旅等业,因此,逐渐移居外地,鲍家小洋房空置,仅留少数佣人看守。

新中国成立后,豆姜乡人民政府入驻成为乡办公地,并沿用至九十年代。1992年乡镇撤并,豆姜乡政府搬离此地。1993年,绍兴市教委委托马山镇政府在此举办成人教育班。1995年马山中心小学豆姜分校搬入,作为豆姜小学校舍至今。

鲍氏小洋楼与豆姜小学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走!带你逛逛绍兴街头的年味!

绍兴人的年夜饭桌上都有些什么菜?带你盘点~

等绍兴人做完这几件事,就过年了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编辑 🖊 佳佳

你有更多关于绍兴的走心好文章

欢迎投稿

一经采用,原创文章稿费奖励300元起

转载文章稿费奖励100元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