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话说天水之三:天水郡

原标题:话说天水之三:天水郡

话说天水之三:天水郡

□阎虎林专栏

《方舆胜览》记载:“天水本隶秦。”

秦人的发展壮大,首先是因为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封为附庸。西汉水河流丰盈、清澈纯净、森林茂密、地肥草旺,卤城有盐井,战马饮了之后膘肥体壮、精力充沛。西汉水一带是养马的天然牧场,为秦人和马匹提供了源源不绝的水源。不仅为秦人养育战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周王室提供了战马资源,也为秦王朝的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发源于天水境内的西汉水和秦人的崛起有着特殊的关系,不仅是“天水”之源,也是秦人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天下一统。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陇山以西为陇西郡,为三十六郡之一,天水属于陇西郡辖区。《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称“三公”。地方郡的长官为守,县的长官为令,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取代了周朝的封建制(分封制),官僚制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

天水镇灵源侯高皇庙祭祀大殿

1986年,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了七幅木板地图。据图上河流分布及所标地名、溪谷和山谷等,专家认证这些地图是战国时期秦地邽县的区域图,范围东至陕西宝鸡以西约20公里处,北至今甘肃天水的秦安、清水,西至天水市秦州区天水镇,南至两当、徽县北部。从历史上看,包括了春秋时犬丘西戎东半部的地域。

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从陇西郡分地置天水郡,治所在平襄(通渭西北),领平襄、冀县(甘谷县东)、成纪(秦安县)、獂道(陇西县东南)、望垣(天水市西)、罕开(天水市麦积区南)、绵诸(清水县西南)、陇县(张家川县)、街泉(庄浪县东南)、戎邑道(清水县北)、略阳道(秦安县东北),以及清水、阿阳(静宁县西南)、勇士(榆中县东北)、兰干(陇西县东北)、奉捷十六县。顾祖禹在《二十一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天水郡本陇西地,元鼎三年,分置天水郡,领平襄等县十六。今巩昌府以东秦州之境是其地。”《太平寰宇记》记载:“始皇分天下三十六郡,此为陇西郡,汉武帝分陇西郡置天水郡。”

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天水郡更名汉阳郡,改治冀县,领十一县,原领冀县、平襄、成纪、望垣、陇县、略阳、阿阳、勇士八县,由陇西郡划入西县、上邽二县,新置显亲县(秦安县西北)。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说:“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莽曰填戎,明帝改曰汉阳。户六万三百七十,口二十六万一千三百四十八。”

三国时天水一带为曹魏地盘,复名天水郡,为秦州治。仍治冀县(甘谷县东),领冀县、显新(显亲县更名)、成纪、西县、上邽、新阳(麦积区西北)六县。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出师祁山,南安郡、天水郡、安定郡三郡纷纷降蜀。西晋时,天水郡移治上邽县,领上邽、始昌(废西县后另置,礼县东北)、新阳(麦积区西北)、显新(秦安县西北)、成纪(秦安县境)、冀县(后废)六县。

天水镇古槐

十六国前赵,天水郡领三县,仍为秦州治所。后赵、前秦、西秦因之。北魏时,天水郡仍治上邽县,领上邽、显新、平泉、当亭四县,仍为秦州治所。西魏因之。北周时天水郡领上封、黄瓜二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入秦州。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废州置郡,改秦州为天水郡,治上邽(天水市区),领上邽、秦岭(麦积区)、成纪(秦安县西北)、陇城(秦安县东北)和清水、冀城(甘谷县东)六县。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为秦州,天宝元年复天水郡,并为陇右道治所。天水郡治成纪县(天水市区),领成纪、上邽(秦安县西北)、陇城(秦安县),以及清水、伏羌(甘谷县东)、长道(礼县东北)六县。

张大可在《史记全本新注》中认为:“殷时的西垂泛指关中,周时的西垂指今天水地区,为秦发祥之地。”被称为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著名学者李学勤在《探索秦国发祥地》一文中说:“甘肃天水、清水、礼县这个区域是秦国的发祥地。”王国维在《秦都邑考》中认为,西垂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

《陇右金石录》上记载:“周彝龙尊,出于天水,今佚。金石如跋记。此器宣统二年出于天水南乡,高约今尺二尺余,口径尺有八寸,腹圆二尺,无文字,津商以三百金购去。”此器就出土于西汉水上游。

天水郡的原址争议有平襄、冀县、上邽之说,主要是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汪君梅村所画的《水经注图》,以及《通典》和钦定《四库全书》等记载不同引起。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唐肃宗取消郡建制,一律置州,天水郡存在了872年之后,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