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唐诗故事丨偷桃窃药事难兼——玉阳山的初恋

大约在唐文宗大和元年或二年(公元827年或828年),十六七岁的李商隐到玉阳山(王屋山的分支,位于今河南济源县)当道士学仙,住在玉阳山东峰的玉阳观中。在玉阳山的西峰,有一座灵都观,观内住着一位当道士的公主,以及随从公主一同当女道士(当时叫“女冠”)的许多宫女。其中有一位女冠姓宋,她原是公主歌舞队中的成员,不仅年轻貌美,并且有一定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当时,玉阳观和灵都观之间来往较多,李商隐和姓宋的女冠很快就堕入了爱河。

由于道观规矩森严,李商隐和他的心上人平时很难相见,只是经常暗中传递诗歌和书信,偶然有一次短暂的相聚,就成为巨大的欢乐,但经常伴随着他的总是离别、相思和苦恼的等待。就这样,也维持不了太长的时间,他们的恋爱终于被发现了。当时的道观管理上层,对下面几乎操有生杀的大权,幸好玉阳山诸道观中的上层道士中有一位姓刘的,给李商隐讲了些好话,而宋氏女冠可能是公主喜欢的人,因此两人受到从轻的发落,李商隐被逐出道观,宋氏则被遣送回宫中,大约被罚去守皇陵。

在这场悲剧的初恋中,李商隐付出了自己的全部感情,他爱得如痴如醉,如颠如狂。我们可以看几首据认为是这段时间内的作品。

无题

李商隐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此诗是诗人约宋氏来幽会,宋不知为何未来,诗人在雪月交光之夜久等之后所作,准备次日寄给心上人。诗中的“紫府”为道家指的仙人住所:“云浆”为仙人所饮之饮料,唐代后化为爱情的隐语。诗的意思是:我那位住在神仙洞府,名叫宝灯的仙人啊!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来,我们约好共饮的玉液琼浆,已经结成了冰。你为何在这月光和雪光交映的晚上,独自一人在高楼顶上赏雪呢(实际含义也是问为何不来和我一起呢?)

碧城三首(其一)

李商隐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精盘。

这首诗较之前面的《无题》进了一步,是诗人与意中人宋氏女冠在女方的道观中一夜幽会之后,于破晓前离开,事后回忆所写。诗题《碧城》系截取诗首句的前二字而成,仍是“无题”诗。诗中用了很多有关仙境的典故。“碧城”本是道家祖师元始天尊的居处,用以借指心上人所住的道观:“犀”指传说中的辟尘犀,它的角辟尘,“玉辟”因玉质温润,古代认为可以辟寒:“阆苑”、“女床”都是神仙居处:“河源”指天上的银河,古代传说它是黄河的河源:“晓珠”指清晨晶莹的露珠,稍晚即蒸发消失:末句中的“水精”即水晶。

诗《碧城三首》(一)的意思是:在那仙境碧霞城的十二楼,弯弯曲曲的栏杆将我指引到她住的地方。她头上辟尘的犀角酺多么光洁,身上温润的玉佩使人感到暖意洋洋。仙鹤为这些住在阆苑中的仙女们传递书信:在女床山上(实指道观中),随处都栖居着成双成对的凤鸾。天将破晓,窗外明亮的星星已沉向海底:欢聚过去了,银河又将横隔在我们中间。如果我们能成为真正的夫妇,那我一定要将她放在珍贵的水晶盘中终生相伴(诗最后两句直译为:如果清晨的露珠能变成明亮而永存的珍珠,我会将它放在珍贵的水晶盘中终生相伴)。

银河吹笙

李商隐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这是在恋情败露之后,两人不能再见,李商隐想象自己心上人的孤寂思念情状,于是写下了此诗。诗题“银河吹笙”系截取首句四字而成,故也是“无题”诗。诗的意思是:她惆怅地望着银河,吹着玉笙想使自己平静。天快亮了,道观的庭院里孤寂寒冷。那温暖被窝中的好梦早已过去:她像一只失去伴侣的鸟儿,整夜在枝头惊啼。月光下楼台中传来的阵阵幽香,使人忆起昔日的欢聚:如今是风拂窗帘残烛摇曳,地上寒霜一片。别再想学那王子乔,骑鹤在缑山成仙飞升,还是学那多情的鼓瑟湘灵,和我这个萧史相伴终生。

诗中“缑山”指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善吹笙作凤鸣,他拜道士浮丘公为师,后来在缑山骑白鹤飞升成仙:“湘瑟”指湘水中善鼓瑟的女神湘君和湘夫人,她们是舜帝的两位妃子,舜帝南巡死在苍梧,二妃也殉情而死成为湘水之神:“秦箫”指秦穆公时善吹箫的萧史,娶穆公女弄玉为妻,两人后来双双成仙。

在《银河吹笙》的最后两句,之所以用多处神仙典故,是因为李商隐本人及他的心上人当时都是修仙的道士。诗人在这两句中并且表明,宁要人间的夫妻恩爱,不要那虚幻的成仙飞升。

玉阳之恋的悲剧,李商隐终身难忘。诗人晚年在长安时,曾偶然与当年的心上人相遇。此时她住在长安永崇坊的华阳观中,已成了高级的女道士,故李商隐称她为宋华阳或宋真人(对道士的尊称)。宋真人告诉李商隐,当年在玉阳山的初恋败露时,玉阳山的清都观有一位地位很高的道士刘先生,是她的亲戚,李商隐和宋真人当时之所以被从轻发落,仅一个逐出道观,另一个遣送回宫中了事,刘先生起了很大的作用(“清都观”是玉阳山上地位很高的道观,刘先生是其中上层人士,故有权力过问李宋的违犯教规之事。“先生”是对道教中上层人士的尊称)。李商隐多年来并不知此事,如今听说,十分感激刘先生的相助。于是,诗人将与宋真人的再次相遇,对玉阳之恋的美好回忆,以及对刘先生的感激,写成了一首七律赠给宋真人和刘先生。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

李商隐

沦谪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识蕊珠人。

但惊茅许同仙籍,不道刘卢是世亲。

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

不因杖履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在此诗中,用了很多有关道教的典故,非常适合作者、宋真人、刘先生三个人的身份。诗中“蕊珠”为道教中仙境的宫阙名:“茅许”指修炼成仙的著名世家,“茅”为西汉时的茅家三兄弟茅盈、茅固和茅衷,三人得道成仙,为上清派的祖师。“许”为晋代的许迈,其弟许谧,谧之子许,是上清派的第三、第四代宗师。诗中用“茅许”借指宋真人和刘先生:“刘卢”指晋代的刘琨和卢谌,刘卢两族世代为姻亲,诗中用以借指宋真人和刘先生原是亲戚:“玉检”为玉制的书函盖,借指书信(即宋真人当年给李商隐的情书)的珍贵:“金华”为汉代宫殿名,借指唐代皇宫:诗的最后两句,用的有关道教始祖老子的著名故事:老子将要西出函谷关(在今陕西潼关附近),函谷关的关令尹喜会算卦,知道将有神人来临,于是清扫道路四十里迎接。老子到关后,知道尹喜可以作为传道之人,于是暂留在关内。老子有一个仆人徐甲,从小就被老子雇用,答应工钱每天一百钱,到现在已经欠徐甲七百二十万钱了。徐甲见老子要出关远行,就急催老子付他所欠的工钱,老子说暂时没有钱,于是徐甲找了一个人写状纸准备控告老子。写状纸的人一看徐甲有这么多的钱,也动了心,不仅答应写状纸,而且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徐甲,徐甲见这姑娘很美,非常高兴。可是这位写状纸的人他就不算一算,徐甲已跟随老子二百多年了,否则怎么会欠那么多的工钱呢?可是,凡人谁能活二百年呢?控告老子的状纸送到关令尹喜处,尹大吃一惊,于是去见老子,老子就将徐甲找来说:“你早就该死啦!我过去雇你,是因为官小家穷,又没有仆人,所以让你吞了一张太玄清生符,使你能活到今天。我说好到安息国以后,就用黄金偿还你的工钱,你怎么不能等一等呢?”于是老子叫徐甲对着地张嘴,太玄清生符掉出,徐甲马上变成了一堆枯骨。尹喜知道老子是神人,于是为徐甲叩头求情,并说自己出钱替老子付欠徐甲的工钱,老子又将太玄符投在枯骨上,徐甲又活了。于是尹喜代老子付工钱后,让徐甲走了。诗中用此故事是将刘先生比成老子,李商隐自比为徐甲,说要不是你刘先生的大力帮助,我李商隐哪能活到今天。

由上述可知,诗《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的意思是:我被逐出玉阳仙境(实指道观)堕落红尘已经很久了,可至今仍能认识你们两位神仙中人(指宋和刘,因为都是学仙的道士,故称赞他们是仙人)。我惊讶你们像茅家和许家一样都名列仙籍,却没有想到你们和刘家与卢家一样是亲戚。

此诗的头四句,是同时写给宋真人和刘先生二人的,而后四句中,第五、六两句赠宋真人,末两句给刘先生,安排合理而妥贴。

诗第五句起的意思是:你当年在玉阳写给我的那些华美的情书,因我反复阅读,文字都有些模糊了“(凤”指女子,“凤篆”意为女方的笔迹文字):你被迫回宫以后,我自此心灰意冷,再也没有了激情。尊敬的刘先生,当年若不是遇见你这位像老子一样的神人相救(老子在周文王时任守藏史,故称周史),我这像徐甲一样的李商隐哪能活到今天。

后来在长安的一个月夜,宋真人与她的两个女道士姊妹邀请李商隐前去共同赏月,李因故未去,于是写了一首七绝作答: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李商隐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诗中的“偷桃”指汉武帝在接待神仙西王母时,东方朔从窗户偷看,王母说:“这个偷看的小儿偷过我三次仙桃了。”偷桃在诗中借指“偷香”,即暗指李与宋的恋爱:“窃药”指嫦娥偷吃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去的故事,诗中用以借指修道学仙。“十二城”见诗《碧城三首》,指仙境,实指宋真人当年住的道观灵都观:“彩蟾”指宋真人。

诗的意思是:你我又想修道学仙,又想获得人世间的男女情爱,实在是很难兼得啊!当年那仙境十二楼一样的灵都观,锁着像彩蟾一样的你不得自由。今夜我本应该和你们三姊妹共同赏月,可是你们所住的玉楼仍像水晶帘子一样,隔开我使我可望而不可即啊!

李商隐和初恋的心上人宋真人在长安重逢后,读者一定想知道,重逢后的结局如何?这要先了解男女双方的身份、地位,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李商隐当时的情况是:年龄四十多岁,妻子早已去世,目前独身。他是高贵的进士出身的官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宋真人年龄与李商隐相仿,身份是女道士,当然也是独身。

好了!按照现代的观点,这岂不是一桩很好的姻缘,李商隐娶宋真人为夫人就皆大欢喜了。至于宋真人的女道士身份,那有什么关系,还俗不就完了。可是,现代的许多观点,在唐代社会却是行不通的。

在唐代,尤其在中唐和晚唐时,有身份地位的官员,甚至一般的平民百姓,与女道士调情、恋爱、幽会乃至长期私通,都是极常见之事,社会上既无人注意,也不会发生什么大问题。可是,却没有官员会娶女道士为夫人(正妻)的,因为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认为,这太门不当户不对了。朝廷官员属于社会最上层,女道士的地位无法与之相比,而且是尘世外之人,是不能允许再入红尘涉足婚姻的。

另一方面,李商隐此时在官场受尽打击,爱情和婚姻上也苦恼重重,加之身体衰弱多病,因而对世事几乎已万念俱灰。他四十岁丧妻之后,在东川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任职时,柳仲郢见诗人孤身一人无人照顾,于是下令将乐伎张懿仙给李商隐为妾,据记载张懿仙不仅人长得美艳,而且能歌善舞条件很好,可是却被李商隐婉言拒绝了。自此以后的多年中,李商隐都是独身一人过着孤寂的生活。

根据上述的两种原因可以知道,李商隐与宋真人晚年在长安只能保持一种友谊或情人关系,并没有结为正式夫妇。

来源:王署《新编唐诗故事集》

编辑:李燕梅

校对:教育中心

终审:新闻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