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没想到~元代河源人也爱游八景!

原标题:没想到~元代河源人也爱游八景!

经过了宋代300多年的经营,僻处岭南一隅的河源与龙川二县,已较具城市规模。蒙古大军将抵抗到最后的南宋军队消灭之后,统一了中国,疆域极大,治下民族众多,其治国方略时有变化。元代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 1271—1368年),在较为稳定的那些年份,今河源地区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努力奋斗。他们热爱这块土地,合力将它从战争的疮痍中恢复生机,经营城市,冀望能生活得更好。

元代河源人爱游八景

历史进入元朝后,和平的年份里,河源人似乎对自家的风景大感兴趣,河源县、龙川县,各自都选出了有代表性的八景。龙川县的八景最早形成于何时,已不得而知,嘉庆版《龙川县志》,将《嶅湖秋月》《梅村舟横》等几首七绝放到了北宋苏轼名下。但据查,除“苏轼”所作八景诗外,最早是明初曾任礼部尚书兼大学士、翰林学士的金幼孜和龙川知县宋常固这两位江西新干县老乡为龙川八景所作诗。

历史上的“八景”之兴,可追溯至北宋。或许史料有散佚,据现存的河源、龙川明、清古县志载,最早出现的八景,出于元代延祐甲寅河源举人谢天与的笔下。因清代还评过一次八景,故元代八景被称为老八景,为:梧峰夕照、桂岫晴岚、宝江渔唱、石径樵归、龙津晚渡、东埔春耕、龟峰宝塔、燕石长亭。

此八景距河源县城虽然有些距离,但当时并无高楼,站于城中,游目四顾,大多肉眼可见。

梧峰夕照的梧峰,即梧桐山。梧峰在城东南十里,清代古云约内。形势秀拔,俗名梧桐尖,高百余丈,周二十五里,为县城门户。清人描述梧峰景色云:“形尖耸翠,盘行山麓,如有枝干叶条,幽奇独绝。”因而,自元代起,就有诸多诗家吟咏。

今天的梧桐山,已经建成梧桐山公园,于2010年正式开园。海拔335米,公园占地面积近3000亩,项目总投资约3400万元。山上主要景点包括梧桐尖、鸳鸯寨、姑婆山、高峰顶、烂寨顶、龙王顶等。登上最高峰梧桐尖,可观赏市区全景。今属江东新区。

桂岫晴岚,指桂山,在城西二十里,高五百余丈,绵亘极远,是河源县的主山,与梧桐山相望。桂山景致极佳,“有飞泉悬空而下,最为奇观”。山中产仙茶,竹笋亦美。桂山“昔为猺地”,人烟很少,后来一些外地徙来的“客民”在此耕作,到同治年间,就都成了当地土著。

“河源八景”之桂岫晴岚,今仍可见。

在明代以前,桂山种有许多桂花。元代谢天与诗云:“桂花凉转雁迎秋”;明嘉靖元年岁贡古文集诗云:“日出三竿瘴雾消,岚光掩映桂香飘”。

桂山于2002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据测量,桂山是源城区最高的山峰,主峰好汉顶海拔1056.2米,面向华南最大人工湖——万绿湖(即新丰江水库)。

河源城山环水绕,旧时有众多人家靠打鱼为生,河上渔船,舟中渔火,岛阵风樯,塔耸楼飞,时闻蛮歌渔笛,很有生活气息。尤其是下城正东门外的槎江,又名宝江,为大小两江合流之处,渔歌互答间,游人甚觉旷览靡穷,胸襟一快。东江上的水上人家居无定所,打了千年的鱼,终于在2011年6月全部搬家上岸。这些上岸的水上人家,有本地世代在两江捕鱼为生的渔民,也有20世纪60年代支援广东航运的100多户来自广西的渔民。河源市区内东江与新丰江水域的134户水上居民赶在2011年汛期之前全部搬家上岸,水上人家、“宝江渔唱”就此成为历史。

石径樵归离当时的河源县城略有些距离,在城南十里,山石夹道,有幽壑深林之致。未开路前,全是石山,通往三王坝。“石径樵归”的入口,深藏于河源大道一排门店中的小巷内,不是特意去寻不易看到。径旁有荆棘,茅草长得比人高,看来到此的人并不多。外头虽只有一条小径,里面却别有洞天,“柳暗花明又一村”,眼前豁然开朗的,是一大片平整的山谷和低矮的石山。远山近树,疏林淡染,野花丛生,山上奇松各呈姿态,是入画好题材。今石径樵归一带属于恐龙脚印化石遗址公园保护范围。

龙津渡在城北槎江,所在之处,“跨双江之要汇,达数邑之通衢”,是河源城与北边县区的主要交通大动脉。龙津渡对面曾有三界庙,香火甚旺。从回龙古岭、平陵、忠信、顺天、灯塔、骆湖、船塘、上莞及双江、涧头、南湖来的贩夫走卒、人马轿舆都会集在龙津渡过河,在旺地码头泊岸方能到达城镇。要回北郊石山去,还得经过龙津渡。因而,渡口总是往来熙熙。每到市集之日,农人往来奔走,渡轮没有一刻是停歇的。每天早晚,担柴挑菜的人,在龙津渡口等渡船,上船下船的人,连着鸡叫鸭鸣,一片嘈杂之声。这便是“龙津晚渡”。河源建市前后,龙津渡就已不在了,渡船变成浮桥,再变成钢筋水泥筑造的大桥如小江桥、珠河大桥等桥梁,人车通行极便。龙津晚渡附近河中置有音乐喷泉,1998年10月动工建设,主喷水柱高达169米,为当时亚洲第一高喷泉。如今龙津晚渡旧址仍有保存,成为新丰江亲水步道一景。

如今河源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大部分属东埔街道。“东埔”地名,至迟出现在元朝。东埔与旧时河源县城隔江相望,田畴平野,山形参差,有画家平远之致。城北十里内有7个小村:学前坝、樟田、渡头、黄沙、钟屋、黄土岗、莲塘岭。元人谢天与笔下“一蓑烟雨耨黄昏,半掩柴扉绿野村”的“东埔春耕”田园风光,早已成为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

“屹屹孤峰万古名,浮图高耸入秋晴。”元代诗人谢天与热情赞颂龟峰塔。在县东南,有“滨河土山,垒然高中五丈”,塔矗立其上,欲“以塞(东江)水口”。塔下有庵,今为龟峰寺。龟峰宝塔是广东省罕有的有年份可考的南宋早期楼阁式砖塔,享有“东江第一塔”之誉。

燕石长亭在县南三里,浸珠湖侧,是县城居民到三王坝必经之路。“危石临江”,行人欲下惠州、广州,或上老隆等地,就在燕石亭设宴饯别:“此上朝天第一程,柳边风扬酒旗轻。”清代中期,燕石亭废弃已久,即其地建龙王庙。为迎接2010年在河源召开的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市委市政府在沿江建成滨江大道,江边的燕石长亭遗址附近成为居民住宅楼盘。

谢天与之后,明、清两代的客槎官宦或本土诗人,都对河源老八景多有吟咏,描绘了当时他们看到的美景。

“金碧辉煌”的龙川元妙观

元人崇佛,当时的龙川修建了一些寺院,或新修,或重建。

今佗城南边,旧时南城脚下,元代至正年间任达鲁花赤的阿里沙建了一座五显庙。五显庙供奉五显大帝,又称五圣大帝、五通大帝、华光菩萨等,姓马,名灵耀,民间俗称马王爷、马天君、马灵官,是广东、福建等地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在中国客家民俗中他是由神到人,又由人到神和神灵。

西南越王故基处,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郡守韩京创建了光孝寺。元至顺三年(1332年),郡守罗干思重修,并塑铸了佛像。

今佗城周围,元人还建有广福寺、智庆寺等寺院。广福寺即水心寺,有水心阁,距佗城西北嶅湖上,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任同知的同王荣创建,但在清初或更早已废。智庆寺在今佗城西五里,亦是元代大德年间,由僧人空谷所创建,清初已废。

今铁场镇有玉麟寺,始建于元代,经过历次重修,民国八年(1919年)重建石径、拱门等,1962年列为龙川县重点保护单位,上世纪70年代毁,今存遗址。

元人在龙川修建的佛寺不少,道观也没被忽视,如元妙观之重修。元妙观在今佗城,建于宋代,时称天庆观,但向来规模不大。宋亡入元之际,忽必烈至元丙子(1276年)左右,天庆观重罹劫火,悉为荒墟,惟古榕数株幸存而已。

元代第二位皇帝元成宗时,于元贞丙申(1296年)诏赐天下道观以“元妙”为名,天庆观即改为元妙观。当时元妙观殿宇草创,编茆缚竹,比较简陋。有道士黄道明、卢光济、邹得元等接踵修葺,虽有规模,但说不上宏壮。

至顺庚午(1330年),罗浮道士徐可泰到循州住持,提点观中事务,始建三清宝殿三间,安置神像,设两庑、门廊,次年冬十二月落成。时州判郑杰彻不花又襄助修钟楼,创延藏殿,一时之间,该观“金碧辉煌,照耀穹壤”,师圣之祠、神仙之像,云堂、方丈、雷坛、月台,皆有次序。众工毕集,百废俱兴。其他如凿井得泉,开街砌石,植嘉树之繁荫,增租粮而益倍,于是观中道人“守道愈坚,克遂初志”。

至正壬午(1342年)任允莅任循州同知,居龙川,常去元妙观“澄怀游憩”,颇有些苏东坡在惠州时“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的恬淡。10年后,他应观中道人之请,在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写成一篇《重修元妙观记》。惠州现仍有元妙观留存,是我国三大著名道观之一,又是我国二十三间著名道观之一。但佗城这个元妙观今天已不复存在。

元代河源土城不防盗

元代河源县城,尚在上城。河源建县于永明元年(公元483年),这时候的县治在上城,虽然隶属的州郡府时有变化,但上城,稳稳地做了将近1000年的河源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元代及其前的河源城池,是垒土而成的,城墙很矮,普通人都可腾跃而上(明李维桢《尊德祠碑记》)。

市博物馆收藏的元代铭文波浪纹双耳青铜簠盖。(市博物馆 供图)

河源城的护城河并无水源。有司曾从红朱门筑壆开堑,东起高风坑,西至佛迹潭,以排闸蓄水。没有水源的河易枯竭,何姓左丞凿了今双下坝的巨石引了一道渠,但那渠也流不长,易堵塞,且浅,不用拉起裤管就能过。这样的城形同虚设,强盗时不时来河源城里打家劫舍。贼寇们走了,“遗民”依槎水而居,是为三郭——上、中、下三郭,因以为县。现在的上角、下角,即是原来的上郭、下郭。郭,外城之墙,造郭以守民。

这样的城,形同虚设,太平时尚可无事,但有动乱,县民受害。元朝政权,很快在愤怒的农民起义中轰然倒塌。改朝换代之际,各路大军往来,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上城的城墙也塌了,房子也烧了。

明洪武元年(1368年),从战争中恢复喘息的河源人,开始战后建设。可是,城墙并不是那么容易修的,没有完好、坚固、高大的城墙保护,就又有一些强盗,跑到上城来偷、抢劫财物,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威胁。为避盗扰,明初,河源县治开始迁往下城,曾徙建于城西寿春寺。

从此,上城,就慢慢荒废了。自元末至明代隆庆年间的200多年里,故城(上城)已成荒山野岭,蒿莱遍地,鸟兽横行,人迹罕至。元代及其前的古迹,一概无存。

荒废了200多年,直到明代万历年间才恢复了上城,这座最古的城,按当时的习惯,被称作新城。

END

辑/小黄

来源/河源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