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十万汉军血流成河,汉武帝抢回的汗血宝马为何被弃用?有一大缺陷

原标题:十万汉军血流成河,汉武帝抢回的汗血宝马为何被弃用?有一大缺陷

“汗血宝马”是中国人对中国国家土库曼斯坦国宝“阿哈尔捷金马”的称呼,这是一种极其名贵的马种。目前全世界不足4000匹,其中一半都在土库曼斯坦。这种马的耐力和速度是极其惊人的,既能日行千里,又会在肩膀部分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因此获名“汗血宝马”。

汉武帝刘彻元丁四年(前112年)秋,一名来自敦煌的囚徒在当地捕获了一匹“汗血宝马”,并将其献给了汉武帝,“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得到“汗血宝马”后,汉武帝欣喜若狂,希望能得到更多这样的马匹。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先后派出几批使团前往大宛国(今土库曼斯坦),希望能求得汗血宝马,结果被拒绝。

汉武帝不甘心失败,下令铸造了一匹金马,再让使者送到大宛国,结果还是被大宛国王拒绝,更过分是汉使在回来路上被杀。这一下子彻底惹怒了汉武帝,一场因为马匹战争即将爆发。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令李广利率军4万人,奔袭4000多公里,可惜初战失利,汉军血流成河,只得退回到敦煌修整。

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再次命令李广利率军远征,带兵6万人,外加两名相马专家。汉武帝这次是得不到汗血宝马,誓不罢休。恰逢此时,大宛国内部发生了政变,汉军攻下几座城池后,大宛国选择与汉军议和,准许汉军自行选择马匹。文献记载,在汉军的逼迫下,大宛贵族尽出良马,汉军选择良马数十匹,中等良马三千多匹。

汉武帝十万大军攻打大宛,最终为中国引进了汗血宝马,可惜到了元朝就消失了,这是为何?专家表示,古代朝廷很讲究马匹的选种和杂交。汗血宝马体型好、又听话,适用于长途行军,因此颇受汉军的欢迎。汗血宝马优点非常多,但也有一个致命缺陷,负重能力比较差。

众所周知,古代打仗是冷兵器,骑兵们穿着多万厚厚的铠甲,手持重武器。汗血宝马负重能力差这一缺陷,被无限地放大,因此士兵们更愿意选择拥有粗壮四肢的马匹。同时,汗血宝马还不能驾辕。因此,汗血宝马最终被放弃。

参考资料:《汉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天津市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