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汉服并非单纯的汉人服饰?词条释义须谨慎!

图文来自:汉服世代,特别声明:本号本号除原创文章外,其余文章均为原作者观点,发布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

汉服并非单纯的汉人服饰?词条释义须谨慎!

前些天,阿罗在网上冲浪时发现,

百度百科上对于“汉服”的词条被修改了!

新的表述变成了:

“汉服,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

又称衣冠、衣裳、汉装,

在朝代更迭过程中,汉服不断吸收外来样式

历经了多次胡汉融合,

形成了丰富的样式和风格,

并非单纯的汉人服饰。”

(图源:百度百科“汉服”词条)

什么情况?“并非单纯的汉人服饰”?

同袍们都知道,

我们所说的汉服指的是 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具有汉民族风格,

是与其他民族服饰平等且有着明显区分的。

若按照百度百科上的新词条来说,

不仅汉族没有本民族的传统服饰了,

众多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也被视若无物。

(2023年3月1日,时尚芭莎联合中国民族博物馆拍摄56个民族传统服饰。图源:Blibili@汉服世代 )

那么这一错误理解“汉服”一词的释义,

是怎么出现在百度百科上呢?

淘口令:

h:/27¥ CZ0001 v35HdOyUBLI¥

#01

追根溯源

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就让阿罗皱起了眉头:

不说内容, 观点的引用过程就很不规范。

(图源:百度百科“汉服”词条)

首先根据角标,

阿罗在词条文末找到了这一说法的出处:

一篇题为 《汉服,叹服!》的文章,

央视新闻49 发布在《夜读》栏目。

(图源: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

而这篇文章中的定义又从何而来呢?

根据文末标注的内容参考,

阿罗找到了 中华书局出版的《汉服》一书

作者是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曹喆。

(图源:百度)

书中原文如下:

“在朝代更迭过程中,汉服不断吸收外来样式,历经了多次胡汉融合,形成了丰富的样式和风格,因此汉服也并非单纯的汉人服饰,而是兼容并蓄的服饰大系统。”

因此可以确定,这才是百度上定义的来源。

但了解汉服的袍子们应该都知道,

虽然这一定义有其自身的逻辑,

却并不被大众和官方所公认,

且《汉服》一书也并不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其中内容也多有需进一步探讨的地方。

(网友对《汉服》一书提出的质疑

图源:微信读书)

因此,

词条修改者单据这一本书定义“汉服”,

并不足以使人信服。

所以在引用之时,不能只听一家之言,

而应多方考证,寻找最合理最权威的释义。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

央视新闻公众号已删除此文,

这一说法的可信度也大大下降,

这意味着“汉服”词条也应当及时修改,

寻找其他文献撰写新的释义。

不得不说,

词条的修改者对待学术 太不严谨认真了。

作为放在词条最前面的词汇解释,

这一部分应当 慎之又慎

应当在进行 大量调研和文献检索后,

采取 最权威、最公认的释义,

而非仅参考一篇文章。

Bug已经被揪到了,新的问题来了:

“汉服”究竟应该怎样被定义呢?

淘口令:

https://m.tb.cn/h.UtgacKv?tk=maBRdOyTbS1 CZ0001

#02

什么是“汉服?”

其实,“汉服”一词目前在学术界

暂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但学术界和民间大部分都认可“汉服”

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不仅 有独特的汉民族风格

而且 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服饰

目前较为权威的说法有: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支持的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制定的团体标准T/CTES 1021-2019中,明确提到“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学术定义“汉服”第一人 王月(原名张梦玥)与 杨娜、周星(2019)将 现代汉服”定义为:

自辛亥革命以来,在继承‘传统汉服’的基础上,体现华夏(汉)民族传统服装风格、表现华夏(汉)民族文化特征、寄托华夏(汉)民族情感、凝聚民族认同,并明显与其他民族服饰相区别的、由人民群众自主演化的、为现代人服务的民族服饰文化体系。(从“汉服”到“华服”:当代中国人对“民族服装”的建构与诉求)

而曹喆先生显然将“汉服”的定义扩大了,

模糊了“中国传统服饰”

“汉民族服饰”之间的界限。

汉民族的服饰和其他少数民族服饰一样,

都是中华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源:抖音@费青 )

而将汉服与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画上等号,

一则模糊了我国民族的多样性,

二则忽视了汉服复兴运动二十年来的努力。

“汉服”虽然与“汉语”“汉字”等一样,

经历了内涵上从狭义到广义的转变,

但不同于后者,清廷统治下的 剃发易服令

“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

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

“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导致汉族服饰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人逐渐遗忘华夏衣冠制度,

中国人的审美观严重倒退

以至于当时来京的朝鲜使臣不无感慨和讽刺地作诗道:

“使者遥寻秦地界,夷人惊怪汉衣冠。”

是以,汉服作为汉人的民族服装

延续到清朝而中断。

如今,

在一群志在复兴汉民族文化同袍的努力下,

汉服正以崭新的姿态逐渐融入这个时代,

我们又怎能让其再次缺位呢?

(图源:百度百科)

回到事件本身,

在“汉服”词条被错误修改后,

阿罗看到有许多伙伴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官方提出修改意见,

这说明汉服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

众多网友提议修改词条

令人欣慰的是,

百度百科现已修改对“汉服”的错误释义

明确“汉服”是 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图源:百度百科)

也希望能借此机会,

让更多人对汉服的含义有更清晰的了解,

重新认识汉民族的文化,

唤起民族认同,凝聚民族精神。

淘口令:

h:/39¥ CZ0001 hZGGd9VylKB¥

参考文献:

[1] 尹剑. 传统文化的新意表达:汉服、汉服运动及其文化复兴[J]. 艺术百家,2021,37(06):181-185.

[2] 杨娜.“ 汉服的概念内涵与汉服体系的建构路径[J]. 贵州大学学报( 艺术版),2020,34(06):78-87.DOI:10.15958/j.cnki.gdxbysb.2020.06.012.

[3] 周星. 本质主义的汉服言说和建构主义的文化实践—— 汉服运动的诉求、收获及瓶颈[J]. 民俗研究,2014,No.115(03):130-144.DOI:10.13370/j.cnki.fs.2014.03.002.

[4]周星,杨娜,张梦玥.从“汉服”到“华服”:当代中国人对“民族服装”的建构与诉求[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9,33(05):46-55.DOI:10.15958/j.cnki.gdxbysb.2019.05.008.

五月穿汉服免费入园:2023年五一节后多地景点开展穿汉服免费入园活动

欢迎加入汉服资讯微信群,有意者可加微信号:han-qiuye,验证信息:汉服

为防屏蔽、失联,请点赞和在看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