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西奥多·罗斯福
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858年10月27日—1919年1月6日),又译狄奥多·罗斯福,人称老罗斯福,昵称泰迪(Teddy),荷兰裔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第26任美国总统。
曾任美国海军部副部长,参与美西战争,并在古巴的圣地亚哥战役中战功卓越,获得圣胡安山英雄的称号。1900年当选副总统,1901年总统威廉·麦金莱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身亡,他继任成为美国总统,时年42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在任总统。他的独特个性和改革主义政策,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西奥多·罗斯福在总统任期内,对国内的主要贡献是建立资源保护政策,保护了森林、矿物、石油等资源;建立公平交易法案,推动劳工与资本家和解。对外奉行门罗主义,实行扩张政策,建设强大军队,干涉美洲事务。罗斯福因成功地调停了日俄战争,获得19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是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美国人。1909年卸任后,西奥多·罗斯福与共和党意见有分歧,于是脱党,代表进步党参选总统,试图东山再起;但败于美国民主党的候选人伍德罗·威尔逊,从此退出政坛。1919年1月6日,罗斯福逝世,享年61岁。
西奥多·罗斯福的远房侄子富兰克林·罗斯福日后也当选为美国总统,故常称富兰克林·罗斯福为“小罗斯福”。2006年6月26日,他再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西奥多·罗斯福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5名。
第27任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英语:William Howard Taft,1857年9月15日-1930年3月8日),第27任美国总统(1909年3月4日-1913年3月4日),第10任美国首席大法官(1921年7月11日-1930年2月3日)。第34任美国司法部长阿方索·塔夫脱之子。
在当选总统之前,塔夫脱是一位共和党人。1887年当选为辛辛那提最高法院法官。1890年被任命为司法部副部长,次年任美国联邦上诉法院第六巡回区法官。1900年塔夫脱被威廉·麦金莱总统任命为菲律宾总督,1904年被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任命为陆军部部长,1908年参加总统大选中获取胜利,1909年当选美国第27任总统,1913年卸任。历任大学教授,律师协会主席等职。1921年被沃伦·加梅利尔·哈丁总统任命为美国首席大法官。1930年逝世。
塔夫脱在总统任内提出“金元外交”,是劳工运动的对头。他也是美国唯一一位既当过总统又当过美国首席大法官的政治家。后世称其为“杰出的法学家、卓有成效的行政官员,但却是一个糟糕的政治家”。在1962年历史学家的投票排名中,塔夫脱名列31位总统中第16名,也是12位“普通”总统中的第5名。
第28任美国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英语: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在佐治亚和南卡长大,苏格兰裔美国博士、文学家、政治家、美国第28任总统。
威尔逊少年时代就醉心于政治,四度出任英国首相的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是他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威尔逊16岁进入戴维森学院,29岁获博士学位,30岁开始在大学任教。1902年发表的《美国人民史》被认为是其学术上的最高成就。同年威尔逊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1909年当选为新泽西州长。1912年总统大选中,由于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的竞争分散了美国共和党选票,以美国民主党人身份当选总统。1883年,伍德罗·威尔逊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院,并在3年后获得历史与政治科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议会制政府:对美国政治的研究》(Congressional Government:A Study in American Politics)。毕业后,先后在Bryn Mawr学院(1885-1888)和维思大学(1888-1890)任学术职。
威尔逊是唯一一名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法学博士衔除外),也是唯一一名任总统以前曾在新泽西州担任公职的美国总统。1919年,威尔逊被授予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1962年历史学家对31位总统的投票排名,威尔逊高居前4位。
第29任美国总统:沃伦·加梅利尔·哈丁
沃伦·加梅利尔·哈丁
沃伦·加梅利尔·哈丁(Warren Gamaliel Harding),1865年11月2日—1923年8月2日,1865年,父亲乔治·哈丁在南北战争时应征入伍,后教过书,从过医。母亲菲比是个医生。哈丁在农村长大,先当一个小报记者。他与弗洛伦斯·克林·德沃尔夫于1891年结婚,婚后,弗洛伦斯经营报纸来支持哈丁投身政界。
沃伦·哈丁是第29任美国总统(任期1921年3月4日—1923年8月2日),出生于俄亥俄州,在任期内去世。
第30任美国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英语:John Calvin Coolidge,Jr.,1872年7月4日-1933年1月5日)。生于佛蒙特州的普利茅斯,美国第30任总统(1923年8月一1929年3月),共和党籍政治家。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毕业于阿默斯特学院,并在马萨诸塞州的北安普顿进入政界,曾任北安普顿的律师、市首席司法官、市长、州参议员、副州长。1918年当选为马萨诸塞州州长。1920年大选时作为沃伦·加梅利尔·哈丁的竞选伙伴成功当选第29任美国副总统。1923年8月2日,沃伦·加梅利尔·哈丁在任内病逝,柯立芝随即递补为总统。1924年,再次赢得总统之职。1927年宣布不打算参加总统竞选。1933年1月5日逝世于北安普顿自己的家中。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政治上主张小政府,以古典自由派保守主义闻名,推行节约政府开支、减税和无限制地扶植私人大企业发展的政策,在工厂推行“泰罗制”,出现柯立芝繁荣时期。同时镇压工人运动,制造萨柯一范齐蒂冤案。1928年与法国联合发起签订国际《非战公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