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盛世之一,被誉为“唐而不花则已,花而不唐则无”的时代。在唐朝时期,服饰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的服饰不仅注重实用性,还融合了中外文化的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格。本文将介绍唐朝服饰的特点及其发展演变。
一、官员的服饰
唐朝时期,官员的服饰十分重要,因为它表明了官员的身份和地位。唐朝的官服包括官帽、官袍、官靴、官腰带等。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唐朝服饰的特点。
1.官帽
唐朝的官帽是官员身份的象征。不同等级的官员穿戴不同样式的官帽。唐朝官帽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竖帽,二是圆帽,三是软帽。
竖帽分为三角形和四角形,有时会在帽子上配上玉佩、鹿角等装饰品。圆帽通常有顶尖,顶部会带有装饰物,如金珠、银珠等。软帽是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折叠,常常佩戴在低级官员头上。
2.官袍
唐朝的官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穿戴时应该根据等级的不同来选择颜色和纹饰。唐朝的官袍是分等级的,不同等级的官员穿戴不同颜色的官袍。官袍的颜色包括青、绿、紫、黑、白等,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的官阶。
唐朝的官袍上还装饰着各种花纹和图案,如云纹、龙纹、凤纹等,这些纹饰也代表了不同的官阶和身份。
3.官靴
唐朝的官靴分为高靴和低靴两种。高靴是高筒的靴子,一般由革制成,上面有装饰性的铜钩。低靴是短筒的靴子,一般由绢制成,只有上等官员才能佩戴。
4.官腰带
唐朝的官腰带是官员穿戴在腰部的装饰品。唐朝官腰带的材质有绢、丝、金、银、铜等。腰带上还会有不同的图案和纹饰,如鹰头、花纹等。
除了官服,唐朝的平民百姓的服饰也有很大的特点。唐朝的服饰以宽大、宽松、多层次为主。
二、、唐朝服饰的特点
1.色彩鲜艳多样
唐朝时期,服饰的色彩非常鲜艳,以红、紫、黄、绿等为主色调,常常采用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以突出服装的华丽感和气派。尤其是官员们的服饰,颜色更是繁多,可以根据官职的不同来辨别。例如,宰相的服色是紫色,御史大夫是青色,侍中是白色,给事中是红色,侍郎是绿色,中书舍人是黄色,国子监祭酒是黑色等等。
2.面料的种类和质地丰富
唐代服饰采用了丰富多样的面料,如云锦、绸缎、锦缎、丝绸、毛织物等,面料的质地也十分讲究,有柔软、光滑的丝绸,也有挺括、有韧性的绸缎,更有颜色斑斓、图案绚烂的锦缎。同时,为了更好地体现服饰的华丽和贵族地位,唐代服饰在面料上也运用了金银丝、宝石、珠子等贵重物品进行点缀。
3.图案精美多样
唐朝服饰的图案非常丰富多彩,常采用花鸟、虫鱼、瑞兽、云龙、凤凰等图案,尤其是动物图案的应用非常普遍,以龙、虎、鹤、麒麟、鸾凤等为主。此外,还有采用士兵、乐器、战车、武器等图案来表现军事的服饰,如边衣、衣袴、铠甲、甲胄等。在图案的绘制上,采用刺绣、织锦、绣花等工艺,手法高超,线条流畅,形象逼真,十分精美。
4.款式独特多变
唐代服饰的款式也非常独特,从整体上分为上衣和下裳两部分,其中上衣又可分为袍、衫、裳三种。袍的袖子很长,下摆呈弧形,常常在背后拖地。
衫的袖子比袍的短一些,常常配合短衣穿着。裳是唐代的一种裙子,下摆为鱼尾形,穿在被下面,也有单穿的。下裳有长裤、短裤、裙子等多种款式,其上下长短、形状都有所不同。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服饰,如皮肤袍、马褂、羊皮裘等,穿着人群也比较特殊。
结尾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其服饰文化也因为时代背景的特殊性而显得尤为独特。
唐朝的服饰既有严格的规定,又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它的特点不仅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也对后来的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唐代服饰》 作者: 李承瑛 出版社: 上海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6年
《唐代社会史》 作者: 蔡锷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6年
《唐代艺术》 作者: 王若虚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年
《唐代风俗考》 作者: 马钦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年
《中国服饰史》 作者: 袁广铭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04年
《中国服饰史》 作者: 宋小青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2年
《唐代文化通论》 作者: 梁实秋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08年
《唐代文化史》 作者: 陈寅恪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9年
《中国古代服饰史》 作者: 郑洁 出版社: 中国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 2002年
《唐代文学史》 作者: 钱穆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